收藏 分销(赏)

把酒问月.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234971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34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酒问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把酒问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课题:咏月诗三首 1 把酒问月 课时:1 教学 目标 A类: 1、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熟背全诗 B类: 1、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C类: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预习作业 个体学习 方案 1、预习诗歌内容。 2、思考:体会本诗开头有什么妙处? 3、思考: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板块 学生课堂练习单 第一课时 一、作者介绍 :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自述系出陇西,汉将军李广后,其父迁蜀,此时李白时五六岁。自幼聪颖,稍长,能作赋、好剑术,曾手刃数人。大盖四十岁以前,都是遨游於天下,逍遥自在。天宝初年,正值李白四十二、三岁时,游会稽,且应召待诏翰林,见杨贵妃,辱宫人高力士,留长安而不得意,遂浮游四方十年。天宝十三年,安禄山反,玄宗奔蜀,肃宗即位灵武。时永王璘为荆州大都督,璘为玄宗第十六子,见江南富庶,又有部下怂恿,遂有独立之志;永王重李白才气,辟为督督府僚佐,一同东下。不久,永王为肃宗所败,李亡走彭泽,坐系寻阳狱,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长流夜郎,遂贬洞庭,上三峡至巫山。未至夜郎,遇赦得释,还憩江夏岳阳。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李阳冰为当涂令,李往依之。四月,代宗立,拜他为拾遗。十一月,病殁。 二、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并讨论诗歌内容。 三、诗文赏析: 1、本诗开通有什么妙处? 总结:古代的时候,月亮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迷。青天有月来几时劈头一问,对那时空的奇迹大有神往,迷惑之感。我今停杯一问之,给人一种非常突然的感觉,充分显示作者神往的醉态。倍有诗味。前两句倒装,一问摄起全篇,颇有气势。开篇从手持杯酒仰天问月写起,以下大抵两句换境换意,咏月舒怀。 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句道出了人与月的什么关系? 总结:月高挂于天,令人生出人攀明月不可得的感慨。然而当人无意追攀时,月却万里相随,依依不舍。两句一冷一热,亦远亦近,若即若离,正所谓道是无情却有情。写出明月之于人既亲切又神秘的奇妙。 3、哪两句描写了月色之美?试做一简单赏析。 总结:此二句极写月色之美。以“飞镜”为喻,以“丹阙”“绿烟”为衬,皎皎明月如明镜飞升,下照宫阙,绿烟散尽,清光焕发。月色之美形容的如可揽接。 4、但见霄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几句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总结:月初东海消逝西天,踪迹难以猜测,偏能夜夜循环不已。但见宁知的呼应传达诗人的惊奇,从而浮想联翩,进而究及那有关月亮的传说:月中白兔年复一年不辞辛劳的捣药,为的是什么?碧海青天夜夜独处的嫦娥该是多么的寂寞?期间流露出诗人自己的孤苦情怀。 5、“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蕴含了什么样的道理? 古人交替更换,不知多少年代,但是月亮却始终是这样的一个月亮。二句造语备及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 课堂小结 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于酒;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其中也显示出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虽然意绪多端,随兴挥酒,但潜气内转,脉络贯通。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