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传感器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传感器应用技术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1、前言
1.1课程性质
传感器应用技术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课,本课程是根据电子产品制造与维护工作岗位能力要求所开设的专业技术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能够完成以下工作任务: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的电子测量设备;熟练进行传感器的选用,与性能测试;能设计简单实用的传感器应用电路;能对自动生产线上的传感器部分进行维护与维修。
先修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
后续课程:电子线路设计、家电产品维修
1.2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理念以突出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本的思想,突出应用电子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根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设计课程目标,本课程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选择应用传感器能力、检测电路设计能力、典型电子产品制作能力;根据该专业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设计课程内容和能力达成项目;根据该专业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程设计思路是:根据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确定的职业岗位群,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依托省电子信息行业协会开发课程体系。一方面通过聘请电子信息行业专家、企业家担任专业委员会委员,对专业核心课程《传感器应用技术》的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论证并不断调整,使之更加符合市场需要;另一方面,通过行业协会和专业委员会对本课程进行行业实际情况和岗位调查,并与行业技术专家共同制订本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在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形成具体工作任务,在具体任务中说明任务对象、工作方法与组织、对专业技术的要求等,以突出工学结合与职业素质的培养。
该门课程总课时:65学时 学分:3学分
2、课程目标
2.1能力目标
(1)能够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常用仪器检测各种传感器性能,判别其好坏;
(2)能够根据检测要求合理选用各种类型的传感器;
(3)能够根据被测信号的特点,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设计合理的检测电路;
(4)能够设计一般的电子检测产品;
(5)能够维护常用电子检测设备;
2.2知识目标
(1)掌握测量及误差理论等知识,传感器及检测技术基本知识,电桥测量电路的基本特性;
(2)掌握各种常用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理解它们的工作过程,掌握它们的各种应用场合和方法;
(3)掌握信号处理及抗干扰技术的基本知识,理解典型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清楚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特性。
2.3职业目标
(1)能独立学习、工作,掌握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
(2)养成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坚强的意志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3)在实际工作中能创造性地完成各项任务,了解电子信息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常识;(4)掌握文明生产、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及内容。
3、课程项目内容和要求
课程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按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选择,采取项目教学结合虚拟真实工作场景的实践教学,培养典型电子产品设计和生产管理人员。教学内容包括产品开发市场调研、产品电子线路设计制作、工艺文档编制、质量检验等,通过项目执行使学生了解项目从调研到成品检验的全过程,具体教学内容安排见表1。
序号
项目
课时
1
电阻式压力测试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6
2
温度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6
3
电容式接近开关的设计与制作
6
4
电感式接近开关的设计与制作
6
5
热电偶温差计的设计与制作
6
6
轮胎压力监测系统设计与制作
8
7
光电开关的设计与制作
6
8
测速仪的设计与制作
6
9
超声波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8
10
红外测试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6
合计
65
4、实施建议
4.1教材编写
(1)严格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将课程的职业活动,将课程内容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采用典型项目持续训练的教学模式,不断巩固和强化其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
(3)教材应密切结合工程设计实际情况,体现真实工作环境,再现工作情景。
(4)教材内容应体现科学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时地纳入教材内容中,使教材内容更贴近本专业的实际要求。
(5)教材中的项目内容设计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
4.2教学方法
本课程倡导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职业化特点,故综合采用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角色扮演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确保了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1)任务驱动法
在课程(工作过程)的每个阶段,定出具体任务,例如在电子线路设计阶段,要求学生根据指定的设计要求,设计不同的方案草图,并用相应软件虚拟电路效果,并挑选最出最佳电路。
(2)项目导向法
在课程中根据不同企业生产需要,选定若干传感器应用检测电路设计项目,以此为导向,让学生完成电路设计的整个过程,以培养电子产品的设计装配岗位应有的技能。
(3)角色扮演法
将学生分组,各自充当不同岗位角色,完成不同工作任务,使学生在项目训练中熟悉不同岗位的工作要求。
(4)现场教学法
对综合性检测系统设计部分采用现场教学法,使学生直接了解和掌握检测系统各部分的工作方法和流程。
(5)案例教学法
在课堂学习时,使用大量的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对实际传感器应用检测电路设计流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扩展学生对各类电路的了解。
(6)头脑风暴法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采用头脑风暴法,对于一个设计主题的确定、设计元素的列举与选取等,可采取头脑风暴法,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团队的集体智慧。也可以通过组织头脑风暴法的集体讨论活动,使学生掌握如何进行项目创意构思。
(7)充分结合本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发展趋势进行教学,课程教学要贴近生产现场,要充分营造职业岗位情景的真实氛围,为学生提供较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8)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变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4.3教学评价
(1)改革传统对学生的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2)进行多元性的评价,采用课堂提问、技能答辩、单元项目考查、综合项目考核等方式。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于利用
4.5其他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