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多则材料的信息提取与概括
北京一零一中初中部语文组 刘禾
一、 导入(10分钟)
考试分析:在上课前我们先看一张表格,这张表格是上次月考我们的一道题,我找咱们年级一部分同学进行了访谈,并结合他们的答题情况得出了这样一个表格数据。这道题在难度上大部分同学认为有一定难度,做题消耗时间上绝大部分同学耗时比较长,这样一道题耗时长的题目同学们的得分情况怎么样呢?绝大部分的同学没有能够拿到满分。那这个题就是我们考卷当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题目难度
做题耗时
失分多少
很难(22%)
30分钟以上(9%)
没得分(2%)
有一定难度(51%)
25—30分钟(27%)
失分较多(35%)
适中(22%)
20—25分钟(42%)
失分较少(46%)
不难(5%)
20分钟以内(22%)
满分(17%)
对于这样一道看上去好像不难,耗时间又比较长,最后得分又不是很满意的题他到底有多难?除了在考卷上见到他,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它的身影呢?
请看:
非连有多难,离我有多远
这是我们走廊里的一张展板
大家可以看到这张展板的主题是什么?化学与社会发展。放大一张看一下,我们可以看到是分成了能源与环境、物质与健康等几个板块,
我们如果把这张展板,调整一下变成表格的形式,是不是又变成文字+表格的非连续性文本题目了呢?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不仅仅出现在我们的考卷之上,它其实陪伴着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会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在我们生活中看到这些展板,这些介绍的时候,这些表格的时候,我们可以毫不费力的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而面对考卷,面对题目,有的同学就有点发蒙了。那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看一看,我们如何把我们已经具备的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到考试当中,一起来探讨,多个材料的信息提取和概括的制胜锦囊。
二. 旧知复习:信息提取方法总结与复习
回顾一下,大家之前学过文字,图表的信息提取方法。请问文字信息的提取我们从哪些地方入手呢?碰到一段文字,哪些地方帮助我们找要点?
答:分出层次,一句句看,注意关联词(还、更、但是)最后把找到的要点再进行一次归纳概括。
句号很重要,帮助我们分层次,分号也比较常见。关联词,提示性的词语提醒我们有要点。如果只有一个要点,那一般还会有一个句子告诉我们核心要点叫“中心句”
同样总结了一段话,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总结:要点中心句中找,或者关键词里藏
句号分号断层次,提示词语找点帮
形成表述要全面,简洁明了切莫忘
表格信息的提取有哪些着手的方面?看表格的哪些内容?
表格:表头,横列纵列,比较数据,最后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总结:看表头,明范围
纵横比,析数据
得结论,成句回
图片:看标题,图片中的文字,数据,图例等。关注细节
总结:先读题干,再看标题
横纵比较,把握趋势
注意细节,准确表述
三. 由单——多
当单个材料,变成了多个材料,我们怎么把这些方法运用进去呢?
请看,我们一起来读一下题干
综合下面两则材料(一文字,一表格)的共同信息,概括,北京一零一中近年来电影节(名著阅读的发展状况)的发展状况
先请问,这个题干中告诉我们哪些要求?
好请大家看着手里材料的材料一、材料二做一下这道题。五分钟的时间,做完之后,我们要给各个小组打分,最后看哪个小组的均分最高,老师这里有专门从校长那里给大家要来的101特制钥匙圈,独一份,想买买不到的啊,也是对我们初三年级同学没有能够参加今年校园开放日的一个补偿。所以认真做。做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圈点批注。
做完了吗?好请每个小组的组长把你们组的这张试卷收起来,我们各组组长轮换,参照手里的标答,马上给这个组的同学打分,并且算出这个小组的平均分,其他同学一定在旁边好好监督,看看最后谁是非连王者。
学生提交分数
黑板登分
为了不分散大家的精力,奖品我们下课再发放。好有没有哪个扣了分的同学愿意起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答案,以及你对自己丢分的分析呢?
我们最后一起来看一下答题的过程:
先看材料一,从材料一中,看出哪些发展状况?材料二呢?大家找到哪些发展状况?
材料一材料二的信息都找出来了,接下来呢?综合他们的共同信息。共同信息有什么?(ppt)
共同信息可以放在三个方面
最后形成答案。
回顾一下我们刚才怎么做的?读题干,分别概括,综合比较,取同舍异,形成答案,分条概括。
总结:多则材料提取共同信息:轻而易举
审题——明确提取的内容
分提——分别提取每则材料的相关要点
比较——取同舍异
表述——参照原文,分条概括
由同——异
这是找共同信息,那么找不同信息怎么办呢?
读材料“请你阅读以下三则材料,概括活动的形式,和意义”和刚才那道题的题干有什么区别?不再是找共同,而是要都要管。还有什么不同?这道题上面多了一大串文字吗?这串文字的作用是什么?背景介绍,我们在非连续性文本题目中经常见到,有什么作用呢?帮助我们了解整道题是什么背景下的题目。里面一些词语,也可以参考,给我们一些提示。
第二步:综合几则材料 ,形成最终答案
意义用的是自己的语言,看看能不能从原文当中找出点。
最终形成的答案:
总结:刚才我们经历了哪些步骤?读题干(包括大背景材料),提取信息,比较,合同存异,表述,有层次,清晰分条概括。
审题——阅读题干,背景材料
分提——分则提取相关要点
比较——合同存异
表述:参照原文,分条概括
好这种题型也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了。再看一种
经过这些锦囊的学习,对于解这些题目胸有成竹了,两个锦囊又有什么共同点呢?
首先都要审题,审题的时候要注意圈点批注。都要分则概括每则材料的信息,同样要比较材料信息,最后都要进行概括表述。不同点呢?比较上不同的点在哪里?取同舍异,合同存异。除了这两种题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当中还有一种题型“从异到变”那么有了今天课上学到的两种解题方法的加持,相信你课下自己独立完成也能完成一张满意的答卷,今天的作业就是试卷上面的第三道大题。
那我们这一届同学经历了学校第一届第二届的校园开放日,很遗憾,因为处在紧张的中考备考阶段,没能参加今年这更加精彩的校园开放日,所以我们今天就在教室里,在课堂上,完成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校园开放日。可以很负责任的跟大家说,今天来听课的老师跟校园开放日那天来的嘉宾相比,虽然数量上可能少了点,但是绝对都是重量级。认真完成这一组题目其实也可以看做成我们毕业班同学为母校的校园开放日贡献的一份报告,一张答卷。谢谢大家。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