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四 《一厘米》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学会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2.学习课文借一件小事来反映深刻主题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借一件小事来反映深刻主题的写法(以小见大)。
【课前预习】
1.朗读剧本,在文中圈画重点词语,并将重要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不少于10个)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选读一篇你喜欢的毕淑敏的美文,从中摘抄一段你最喜欢的文字,写在下面。
3.剧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情节是什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一厘米”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目,可是在一位母亲心中,它却成了天大的事情。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请看毕淑敏的小说《一厘米》。看后请同学们说说这位母亲究竟遇到了怎样一件事。
活动1:初读课文,理清情节
(1)说说剧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情节。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独立思考→组内1+1交流→全班展示)
过渡:阅读课文后,我们已经对文章的基本框架有了大致的了解,小说的情节和结构安排都很简单,但就是这样简单的故事,作者也将之写得一波三折。那剧本中到底呈现了多少波折呢,让我们进入活动2重点探究。
活动2:再读课文,理清矛盾
课文叙述的不是一个很复杂的故事,可作者却写得波澜起伏。这是因为多重矛盾掀起了多重波折。这部剧本为我们呈现了哪些矛盾?你认为其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
(独立思考→组内1+1交流→全班展示)
明确:中心矛盾冲突是该不该买票
过渡:文章中妈妈陶影被误解后坚决讨回公道,为之做出了很多努力。仅仅是1厘米,陶影是否过于斤斤计较了呢,下面进入活动3,谈谈自己的看法。
活动3:辩论,理解课文主题。
剧中的妈妈陶影为了这1厘米而斤斤计较,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
(教师选定一半组为正方,另一半为反方→思考讨论,尽可能多地写下理由→全班辩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