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研组进行校本研修的几种途径.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234077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8.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研组进行校本研修的几种途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研组进行校本研修的几种途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研组进行校本研修的几种途径 刘静 一、校本研修对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点1】教研组是教师进行校本研修的基本单位,也是最为方便和灵活的单位组织。因此,校本研修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能更好发挥作用。 各学校的教研组一般是以学科+年级的方式成立的,如某初一年级有10个班,5位语文老师,即组成语文学科初一教研组。因为教研组的组成规模小,人员少,多在同一区域(如同一办公室),因此灵活性就比较强。如,某老师在上课时遇到一个课堂预设外的问题觉得没有解决很好,回到办公室就可以很快找到同一教研组的老师来研讨。所以,除了教研组规定的备课研讨的时间外,这种非正式的备课研讨现象也普遍存在,帮助了教师及时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借助一台小小的电脑就可以实现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回放 劳动技术、美术、音乐等公共学科,因为老师可能跨年级教课,因此同一教研组的老师会存在教不同年级的现象。这样有的教师工作一年的时间能够同时上两个年级的课程,对专业发展比较有利。还有的学科,如历史、政治等,教师本科或硕士阶段等就读的专业和方向会有所不同,例如有的政治教研组的老师曾经就读的是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专业,这样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发挥不同专业的优势,多角度的观点,利于发散思维。 因此,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校本研修可以充分运用其灵活性对教师教学起推动作用。 【要点2】教师要作“长明灯”,就必须借助持续不断的专业知识能力更新的有效资源——校本研修。因此,校本研修对教师职业生涯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知识更新的速度有的学科领域认为是以5年为周期,有的学科领域则更短。教师必须具备知识更新的能力,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知识更新的一个非常有效的资源。无论是结合教学实际,提出、讨论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还是集体备课、听课、研讨、比赛,无不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教师如何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校本研修。 二、途径之一:行动学习 【要点1】教师的“进修”要善于从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改进实践,即行动学习。 教研组中最常用的行动学习方式为教师上各级各类研究课。我们以一节研究课为例来分析如何在教研组中通过行动学习进行校本研修。 一般完成一节研究课要经过这样的几个过程: ■备课 ■试讲 ■研讨修改 ■上研究课 ■听课教师评课,上课教师写教学反思 【要点2】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对教学实践的有效反思是校本研修的第一途径:自我批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能力。 1.教师自我反思 李老师在上课后写的反思(节选): 教学重在反思,要学会静下心来不断叩问自己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如果只知重复,一味照搬按以往的曲子跳舞,教学工作“年年岁岁花相似”,又哪会出现“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新气象呢? 如何给自己寻找一双认清自身反思自我的眼睛?我认为反思需具备三个境界:苦闷——闲暇——清醒! 苦闷:苦闷就是当你为某个问题辗转反侧,最后将痛苦的额头深深地埋下时的艰难;苦闷就是当你为某个教学环节上下求索,最终感到“路漫漫兮其修远兮”时的彷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时,你会觉得苦闷就像可怕的锯齿无情地撕裂着你对教育的信心与执著! 闲暇:上完一堂课后,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然后从容地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清理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捕捉课堂教学时的某个细节,及时记下课堂中的一个精彩的小片段。这样的一份闲情是非常重要的! 清醒:我们要善于时时给自已找一面反思的“镜子”,面对新的教学改革要清醒地问问自己,我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原因是什么?顺着问题思考下去,从多个角度或换个角度看问题,思想也就日益成熟、日臻完善了! 2.学生座谈方式 “我认为,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让同学们吸收多种解题方法,用多元的思维理解问题。一个小组,四个人就是四种想法,我们可以把别人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结合起来,可能还会想出更好的方法。而且,这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无私,在学习别人的同时,也会随时完善自己,把自己的方法和同学们交流,同学之间的思维碰撞,会产生更为精华的思维结晶。它的优点之二就是可以让我们更好接受。学生当老师,学生讲解,老师只在遇到疑难问题时指点一下迷津,这样我们感到很平等,每个人都有给别人讲解问题的机会,比较有成就感。” ——初二(11)班张茜璐 学生对课堂的课后评价,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反思的鲜活话语,所谓“童言无忌”,更会给我们老师提出真正的问题和建议,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教师讨论交流听课感受,提出修改和建议 例如: (1)要充分考虑到种种意外。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可再修改。 (3)案例过多,学生真正读懂了多少? (4)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和随机访谈、谈话等方法研究问题要有科学的指导,学生用鱼骨图是哪里强还是其他,学生用ppt形式大于实质。学生调查结果由教师来公布并分析。 (5)环节基本流畅,但在过渡时稍显生硬。 (6)环节一的同学发言容易引发课堂以外的问题,如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的对比,教师要加以引导环节二发言的学生引用了一些实际的案例,效果很好,同学的讨论交流中有些偏离教学设计的安排。环节二在教学中是什么地位?如果不是重点难点用17分钟是否合适? (7)本节课讨论的是师生关系,我认为应该先搞清师生之间的联系,有区别吗?是什么?有联系吗?是什么?学生是否有必要写板书? (8)课堂上不应该直接指出和某位老师的不良师生关系,以免造成影响,课下沟通比较好。 (9)对宽容的解读好,学会宽容、适度、原则、宽容不纵容。 (10)第二组的案例可以结合本班的实际,如抽烟等不是共性的。 (11)教学内容过多,时间不合理。 3.教学绩效诊断 【要点】自我诊断是教师专业发展自主能力的最好体现,教师的研修成果不仅表现为专业知识的增加与改善,更表现为教学业绩的提升。 同样以这节课为例:可以采用个别访谈的方式: 为了了解学生上完这节课的感受如何?我设计了调查问卷: 这节课哪个环节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哪个环节提供的时间少了点 你的体会(感受)是什么?个别访谈 1.小组合作的环节95% 2.朗读优美语段、赏析优美语段。100% 1.学生写感悟的时间少了点21人50% 2.学生讨论的时间少了一些18人43% 3.其它3人7% 1.**同学:对这节课的收获,珍惜时间,热爱生命。 2.**学生:感受最多的是体会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3.**学生:以后要积极主动地发言展示自己,为小组争得荣誉。 教学绩效诊断---教学业绩的提升 时间 任课教师 参考人数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低分率 201111 41 80.6 34.00% 98% 0.00% 201201 41 82.59 46% 100% 0% 问卷的方式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问卷,对自己的教学问题进行学生或同伴的信息收集。 三、途径之三:项目研究 【要点】透过实践中的诸多现象而提出问题,通过层层取舍而深入到本质,提出真正的问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项目研究一般的过程为:(以我在2010年12月的一次项目研究为例) 课题提出:研究的主题是当前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项目研究----头脑风暴 我们分别在班级学生代表、教师团队中做了头脑风暴,初筛汇总后前100的问题合并成为50个问题后进行分类,要求教师和学生代表用数字1-N填写到表格中,1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逐渐减弱。目的是筛选出10个最困扰我们的问题来作为此次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姓名 徐 刘 吴 魏 公 芳 韩 邓 珊 菊 大团体和小团体利益 4 2 2 2 1 1 3 4 2 2 桌面不干净。 4 2 1 3 1 4 3 1 3 2 学生太随便,随便翻老师的东西。 3 2 1 1 1 4 1 1 3 2 随便翻别人东西 5 3 4 2 1 4 2 3 3 2 小群体,小团体意识。 3 2 3 3 2 3 2 4 3 1 以强欺弱 3 3 4 2 3 4 2 3 3 1 个别班级荣誉感不强。特别是小事方面不强。 2 2 3 3 2 3 3 4 2 2 幼稚 3 4 2 3 2 3 3 4 1 1 筛查出10个问题后,又一次进行排序,找出了3个大家认为最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成立了项目组。我主持的是其中一个针对“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项目研究“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2.项目研究----鱼骨图分析 3.项目研究---承担并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项目组成员分别从学校活动设计、教室环境布置、班级活动、家长沟通、家庭教育引导等不同方面进行挖掘活动的主题和形式等,完成项目研究。 4.项目研究----实践中应用 项目,即是教学实践的个案,是带有一定普遍性的案例。通过项目研究,得到的成果,要推及实践,提升实践水平。 四、途径之四:读书交流 【要点】教师阅读是校本研修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博览群书,让阅读成为习惯,才能不断地吸取专业营养,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提升教师的职业品位。 1.讨论书目进行阅读 老师们提交自己希望阅读的书目,教研组集中大家的书目,讨论确定共同阅读的书籍和个人阅读的任务,这样我们的阅读总量会很大,而且阅读的书刊品种也多样化。 2.读书交流活动 教师读书重在交流,定期举办教师阅读沙龙或读书报告会,每个老师都讲一讲自己阅读的收获,把阅读中得到的案例贡献给教研组,让大家分享,同时,交流各自的阅读心得。 五、途径之五:学科教学资源库建设 【要点】学科资料库建设是校本研修的重要资源建设,具有双重功能,一是提供校本研修所需的知识资源,二是为教师的校本研修提供个人生成的知识成果。 1.构想 首先要对资源库的建设目标、内容分类和应用方式进行设计,根据教研组的研修需要,构建一个简单易用、分类清晰的学科教学教研资源库。 2.集结 每个老师都有义务向学科资源库输送有关的资源,包括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经验方法和作业、测试等。 3.筛选 资源进入库存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教师、学生的具体需要作出调整,并进行优选,提高资源的质量和效率。 六、教研组工作改进 【要点】教研组是校本研修的基本单位,要在工作目标、工作方式和教研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1.学科内教研组工作总结交流 校本研修重在团队工作方式。因此,教研组要形成集体研修的工作机制,特别是大家一起交流和总结教学、教研、管理和学习的经验与心得。 2.教研组工作预设 以我所在的教研组为例:在2011年8月底,我们暑假备课为例。在7月正式放暑假前我们就研讨了开学前备课的计划,并由我来完成最后的整理工作发给教研组成员。我们的计划是这样写的: 初中思品学科教研组假期培训计划 刘静 时间 内容 实现形式及要求 负责人 8月24日 1.“我们在一起”增强团队融合力的心理团体训练 2.新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讨论 3.教学过程中的普遍问题进行研讨: 1)有效的课堂提问(初一) 2)有效的课堂活动设计(初一) 1.团队训练 增进感情,和谐氛围 2.大组讨论 具体发言人认真总结,教研组成 杨静 刘静 3)有效的课堂提问(初二、初三) 4)有效的课堂活动设计(初二、初三) 4.讲堂教学中的其他问题的研讨: 1)个别学生写其他科作业 2)看课外书 3)学生关注度不够 5.学科教学面临的边缘化的问题 员积极参与讨论并完成详细记录 杨静 潘从红 夏坤 8月25日 新学期思品课和班会整合的研讨 1)培训新加入的教师 2)过程规范化和流程的再造过程 3)经典班会案例汇总 4)班会多元化讨论 5)如何充分利用学校的其他资源和家长资源 杨静、刘静提出以往的流程给大家以参考并讨论完善新学期的流程。 案例汇总中每个年级要提出至少四个研究案例以供研究 积极参加讨论 认真记录 刘静 杨静 潘从红 8月26日 三个年级的新学期工作教研组时空坐标系讨论及新学期教学内容备课 · 1)各年级新学期的工作历 · 2)新学期第一单元备课和讨论学生学科评价方案 · 3)新学期项目研究工作和听课评课要求 · 4)新学期研究课研讨 · 5)新学期学科评价完善 · 6)新学期学科读书交流安排 · 7)学科资料库的建设工作 · 8)瞭望杯和生活准则征文指导教师培训 刘静提交新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讨论 明确新学期各自的任务和工作计划及工作流程 讨论并完善教研组工作计划同时完成教研组工作学期历 备课和区研究课的讨论 刘静 杨静 潘从红 3.学习其他教研组先进经验 学校里的教研团队之间不是各自为战,而是开放的研修态势。尽管年级不同、学科不同、方法不同,但是差异反而成为可贵的资源,从其他教研组那里,我们可以学到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和新的模式。 教研组作为校本研修的基本单位,在深刻理解校本研修价值的基础上,切实从师本出发,从教研组共同关注的问题着手,着力解决教师各自面临的问题,在个体和群体互动的状态下开展校本研修,通过以上几种途径,深入研究解决实践问题,就能够将校本研修落到实处,取得很好的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