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张掖一中(初二语文)备课组教案
第 课时 课题:《写景抒情作文片段指导》 主备人:李明娟
备课组长:
【教学目标】
1. 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有序写景的方法2.学习融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有序写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融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基本问题/任务
个性化内容/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花、夏雨、秋月,冬雪,四季美景皆能怡人情陶人性;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能让文人神思涌动。当我们为看到的美景惊叹时,是否能用自己的文字来表现这美,是否能把自己彼时彼地的心情情感表达出来?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怎样用文字来表现?
(二)讲授新课
1.怎样写景
1) 离开了喧闹的人群,沿着一条人迹罕至的小路,来到了一条小河边,看到它,就像看到久违的老朋友一样格外亲切。沿着小河走前走几步,就看见一个小水瀑,虽没有黄果树瀑布那样雄伟壮观,但在四季,它各有不同的美。……
《滨河秋色》魏一骁
师点评:移步换景,写景极有层次顺序
2).花坛中争奇斗艳的一朵朵花儿败了下来,枯萎折枝的模样模样一点往日的娇气与美丽,只留干瘪的花骨朵与败下的叶子在叹息。在长廊的一侧有合欢树一棵,它丝绒一般的花儿在夏天无疑是靓丽的风景线,太平洋的暖湿季风在一个暑假的跋涉中最后还是离开了这片土地,那花儿随之远去,现在的合欢树便如同那暮年的舞者美丽全无气质犹在。
……
长廊上的爬山虎则不然,隔一暑假不见,再见已是火红如同画家笔下的夕阳落日,数种颜料混合在一起构成,有的深,有的浅,片片叠交,在长廊上构成天然的屏障。
《校园秋韵》 魏艺涵
师点评:观察仔细,描写细腻,比喻新颖典雅
3) 转眼间,翠绿变成金黄,一切都在悄然改变,满眼的翠绿霎时间溢满耀眼的金黄。在阳光的照耀下,在秋风的吹抚下,自由起舞,自由摇曳,闪现出秋的光华,摇来了秋的硕果。道路旁的杨柳像是一位流浪者经历了风吹雨打后显得格外疲惫。片片黄叶在飘落,落在水里,落在地上,飘落成一首动人的诗歌……
——《秋韵》 马婕茹
师点评:抓住了景物特点
4)在文化长廊的四周,却出现了一片耀眼的爬山虎。……在这黄叶世界里,摆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片片藤野嬉皮笑脸,你拥着我,我挤着你,争先恐后,不亦乐乎;又时而悄悄私语时而吵吵嚷嚷,时而哭哭啼啼仍有风儿安慰。这样的枫叶,倒真是一个顽皮多变的孩子。
——《校园秋韵》崔雅捷
师点评:善用修辞,化静景为动景,形象生动,趣味无限。
再欣赏几张图片用我们的语言描绘一下丹霞的美景
5)路途不远,路也不是太难走,丹霞展现在眼前时候没有惊世骇俗的美,色彩并没有让人眩晕。导游说不要急。(欲扬先抑)下车然后领我们,顺水泥砌的台阶登上一个比较高的山头,山头做了一个平台,周围用栅栏围住,导游说是观景台。站在观景台眼前看到的一下就把我们震惊了!有人大声惊叹起来!我张开嘴巴发不出一点声音,吐不出一个字,用语言真是难以表达那种感觉。站在观景台,面东,七彩的虹桥静卧,色彩绚烂夺目,它应该是那雨后要在天空显身的美丽的虹,今天才知道,它的栖息地在这儿。(联想)怪不得呢。看,东南是云蒸霞蔚的南天门,层楼高阁,重楼玉宇,奢侈的金色与富贵的红色是宫殿的主色调,豪华尽显。太阳神啊菠萝驾着他的金马车缓缓从那些宫殿中出来了,那些宫殿顿时生气盎然了,紫气金光缭绕其间,几千年中国神话中的仙人们纷纷翩翩而来,去朝觐那玉皇大帝吧。要吗就是彩霞仙子们把早锦织成了,忙碌着收取呢!(想象虚写)这一大块飘舞的彩锦是西汉蜀锦吗?如果不是丝绸路上西域商人的大意它怎么会遗落在这儿?那一大片的辉煌,是唐三彩吧,明艳绝伦。也许是那远征边关的将军思念长安的柔情。这煌煌华美大气的色彩让我几疑回到汉唐!(联想)佛说三界一理。有仙就有佛。再转身,你看到了什么?西方是极乐世界。身皮金色袈裟的无数佛门弟子团团围坐静听佛祖讲禅布道。百兽皆俯首静卧倾耳,我说这儿怎么如此安静。当年佛祖在菩提树下顿悟,今日虽不见菩提,但这宣讲盛会却是不减当年。想这佛祖找得好去处。(想象虚写)我有幸能来听一听方便法门,对生老病死做一番感悟。这佛界自有它的浑然天成的朴素与素净。色彩全是淡黄,纯净的淡黄色,似柔和的佛光。你不能不感叹自然的神奇与神秘。再转身,世俗的人间就在眼前。色彩开始流动起来,五光十色,燃烧的火焰还是喷薄的岩浆,袅袅的炊烟还是青色的远山,娇艳的桃花还是温润的碧玉,是流淌的琥珀还是一路绽放的马莲,一带山体罗列了不同的色彩,如一张巨大的屏风,纷呈着一种没有规矩,不讲规则的自在放肆的色彩世界,这就是人间。(细致生动的描写)
《神笔绘丹霞》木子
师点评:这一段景物描写花团锦簇,先欲扬先抑,接着主角华丽出场,用定点观察法,以空间方位为顺序,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浓墨重彩描绘丹霞之色彩形态惊世骇俗的美,实实虚虚引人入胜。
6)秋日黑河如练平静悠远波澜不惊,如一份淡泊宁静的心境宠辱不惊。“水天一色玉空明”的美景就在眼前。滨河新区三湖涟漪如风吹皱的心绪,不是温润可人的碧玉而是三块晶莹剔透的宝石。秋水之美,人们用来形容最美的眼睛里最美的情感——秋波。那是一种怎样勾魂摄魄让人心旌摇曳的美呢?“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万种风情尽在波上寒烟凝翠。纵使你是丹青妙手也对寒烟翠无能为力!还是去看一看吧!站在湖边,站在湖边的假山上,看一看“天接水”“长烟一空””秋水长天”的那一份震撼心魂的空灵。
——《张掖的秋天》木子
师点评:引用化用古典诗词增加文章的韵味
归纳总结写景方法:
• 多角度、有顺序的写景
• 仔细观察
• 抓住景物特点
• 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 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
• 以虚写实
• 引用或化用古诗词
2.一切景语皆情语——能打动人的景在于景中包含了作者的情感
1)景同—情异,以景传情
欣赏者在不同的心态下看到同样的景致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例如:
于是三月中矣,杨柳尚未抽条,冰微泮,临水坐枯柳下小饮.
《游高粱桥记》——袁宏道
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出游。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丝管夹岸。趺坐古根上,茗饮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
《游高粱桥记》——袁中道
——“情”影响着人们对景的感知
2)景异—情异,情随景生
不同的景物也会使欣赏者心情受到影响。
例如《岳阳楼记》
“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感极而悲 触景伤情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其喜洋洋 景丽心怡
——“景”同样影响着欣赏者的心情
3) 情与景的关联
景同——情异 景异——情异 情景相生
——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
——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亦如是。(辛弃疾)
4)怎样抒情呢?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刘勰
A例子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笑着,走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朱自清
——借助娃娃、小姑娘、青年的等形象,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B例子
西方是极乐世界。身皮金色袈裟的无数佛门弟子团团围坐静听佛祖讲禅布道。百兽皆俯首静卧倾耳,我说这儿怎么如此安静。当年佛祖在菩提树下顿悟,今日虽不见菩提,但这宣讲盛会却是不减当年。想这佛祖找得好去处。我有幸能来听一听方便法门,对生老病死做一番感悟。这佛界自有它的浑然天成的朴素与素净。色彩全是淡黄,纯净的淡黄色,似柔和的佛光。你不能不感叹自然的神奇与神秘。(独特感受)
——写自己独特的体验感受
C例子
可这草场茂密的黄草软软的伏倒在大地上,看起来太舒服,让人想到绵软的床,想到无边的梦,想到冬天的炉火,想到那些飞逝了的光阴,温暖而又惆怅,舒适而又迷惘,亲切而又孤寂。这该是秋的况味。雪山就在不远处,白雪有些单薄,在雪山顶上被夕阳镀上玫瑰的边儿,没有坚硬的感觉,却有几份羞涩。几片云恰切地落在山顶与白雪相融,是想增加雪山的威仪了。真想一直向前向前——那边是雪山。太阳微红着脸在西边的草原上空摇摇欲坠,偶尔几片不安分的云掀起羽扇或者抖擞了几下纱衣,拂乱一片玫瑰的天空,有了流云彩霞。目光向远方眺望,那边还是草原,这时候心里竟奇怪地感觉自己是一匹静静凝立在这茫茫苍凉大草原中的一匹马,目光久久注视着西边渐渐暗下来的那一个淡红的球沉思。
——《妩媚青山》木子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D例子
四季里最喜欢的就是秋天,尤其喜欢张掖的秋天。
秋天的河西张掖,气爽风凉日暖天高色斑斓,正是刘禹锡笔下的诗歌。
张掖的秋天最美丽,天高云淡芦荻晚风暗香浮动。
——《张掖的秋天》 木子
——直抒胸臆。
归纳总结怎样抒情:
A借助具体的物象,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感情
B写自己独特的体验感受
C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D直抒胸臆
3.怎样进行写景抒情
归纳总结
写景观察要仔细,抓住特点有条理。
静态动态对比写,视听触嗅角度奇。
想象联想加修辞,生动形象有活力。
景中有情情要真,情景相生两相宜
4.牛刀小试:
1)说一说冬天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借助具体的物象表述一下。
2)写一些:仿写:不用“冷”字,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天气的寒冷和人的感受和心情,50字以上。
5.文人笔下的冬天:
1)天气阴沉,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黄色的浊云。东北风呜呜地吼叫,肆虐地在旷野上奔跑,它仿佛握着锐利的刀剑,能刺穿严严实实的皮袄,更别说那暴露在外面的脸皮,被它划了一刀又一刀,疼痛难熬。——肃杀冷冽
2)寒冷的严冬,河水一改往日的活泼,似乎恬静地睡着了。 ——静谧闲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