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题名称: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4.2.2直线、射线、线段(第二课时)
4.2.2直线、射线、线段(第二课时)
——线段的中点(教案)
鹤山市第二中学 麦艳芳
备注:由于西藏自治区在数学中考考纲中对“尺规作图”不做要求,因此本节课我在讲授的时候直接省略了“用圆规截取线段”、“做线段的和、差、倍”等需要用到圆规的内容,敬请评委老师周知,谢谢!
以下是本节课的详细的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了解“两点之间距离”的概念。
2、理解线段中点的意义,并且能根据条件计算出线段的长。
教学重点:
线段中点的意义
教学难点:
根据线段中点来求出线段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从新知识中找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1、活动1: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概念
2、活动2: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3、活动3:直线、射线、线段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4、活动4: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5、活动5:直线的基本性质。
二、合作探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道路?如果能,请你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在图上画出最短路线。
从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出两个知识点: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
2、根据语句画图
通过本部分的联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点之间的关系,并且学会把文字语言翻译成数学图形。
3、比较线段长度
通过现实问题引入比较线段长度的两个方法:度量法、测量法。
4、线段的中点:
(1)线段中点(二等分点)的概念,数学语言;
(2)举一反三:三等分点、四等分点
(3)线段中点的实际应用:
①教师评讲;②学生小组合作讨论;③学生自我展示
5、小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三、板书设计
线段中点:
(1)线段中点的定义;
(2)线段中点的数学语言。
(3)线段三等分点的数学语言。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首先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进一步加深直线、射线、线段三线的实际意义和作用,通过复习让学生对三线的印象和理解更加深刻,这对下面学习线段中点的知识更有帮助,同时也可以规范学生使用某些专业术语。在讲授线段中点的时候,我采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同时也能理解线段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的概念,借用相关的联系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该知识的使用准确程度。在评讲练习的时候,我除了使用传统的教师讲评的方法之外,还利用了小组合作机制,让小组之间互相讲授,达到小组成员之间共同进步的良好的效果。最后我给机会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题目的意思的相关的做法向全班同学展示,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在做题的时候更加完整和严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