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十八·口技.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230914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04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八·口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十八·口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技》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文言实词含义。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二)能力目标     1.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2.有条不紊、清楚地叙事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认识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及其丰富的表现力,认识我国口技艺人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文言实词及部分虚词的读音、含义,训练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讲解重点、难解字词,学生自译,教师给予订正、补充。    2.背诵全文,力求当堂背诵。      边译边读边析,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背诵。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多读文章(小组读、个人读、全班读等多种形式),明确重点实词的读音及含义。    2.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复述3个场景的描写。    3.通过分析,能找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能理解两种描写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听过口技吗?什么是口技?     口技是杂技的一种,是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的技艺,是艺人长期在实际生活中仔细观察、专心揣摩、勤学苦练而获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一文,便是描写这一技艺的文章。     当然,我们今天不是用耳朵去捕捉声音来欣赏,而是通过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来欣赏。这,又是一种享受了。(如有可能,可让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表演一下,以创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明确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掌握部分文言实词。    2.直译全文(课堂上完成第一、五段,课下自译完成二、三、四段)   (三)整体感知    1.结合《阅读提示》及注释①,请学生简介文学常识,教师补充。     《口技》节选自清代人张潮编写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公元1649年)进士,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    2.朗读课文     ①范读,请同学读准下列字音。       顷qǐng 倾qīng 呓yì 絮xù 叱chì 间jiàn许许hǔ 曳yè 几jī     ②学生自己小声朗读一遍。     ③请几个同学起来朗读,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第一自然段     (1)掌握下列字词的意义       善:擅长厅事:大厅、客厅施:放置会:集会,恰逢但:只       闻:听见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2)请一学生依注释翻译,教师订正、补充。     (3)分析       这是文章第一自然段,是口技表演前的情况。介绍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演出时间、舞台布置、道具、听众的情况及开演时的气氛。       特别注意“善”字,它是统领全文、连贯全文的关键字眼,全文的展开都紧紧扣住它。     (4)朗读、背诵       教师提示,学生背诵,再留几分钟时间,学生自读成诵,比比谁背得快。     (5)抽查背诵情况,鼓励完成情况好的同学       比如:教师提示“表演者的情况”,学生齐背“京中有善口技者”;提示“演出时间”,背“会宾客大宴”;提示“舞台布置”,背“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提示“道具”,背“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提示“听众情况”背“众宾团坐”;提示“开演时的氛围”,背“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以下当堂背诵同此,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背得快,记得牢。)    2.第五段     (1)朗读第五段,注意几个词语。       绝:消失、没有之:指屏风里面     (2)学生直译文段,教师订正补充。     (3)分析       第五段和第一段相互呼应,既突出了舞台道具的简单,也反衬了口技表演声响的繁杂,热闹,表明表演者依靠的是高超的技艺,而不是借助于外物,突出“善”。     (4)朗读、背诵(同上)     (5)抽查背诵情况。    3.第二、三、四段     (1)朗读。     (2)结合注释,自己翻译。     (3)准备这三段内容的复述。   (五)总结、扩展     这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一部分同学还当堂背诵了第一、五段,完成得很好,熟读、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     我们不仅要会准确地翻译文言文,更要理解它所表述的内容,请认真做准备,下节课要求复述第二、三、四段描写的三个场景,比比,谁复述得最好。   (六)布置作业     朗读全文 (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把握文章重点围绕善字展开,通过正面与侧面两个方面着重描写来烘托口技者的技艺高超。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感知作者写作意图。整体课堂内容安排有序,但后半节课时间安排有点过紧,把握不是很到位。这也是不断实践教学中需要不断改正和创新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