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继续研习课文三部分,并处理课后及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三部分(第5段) (见课件)
1、指名学生朗读第5段。
2、学生翻译第5段,然后师生共同订正。(见课件)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忽然,(幕中)醒木啪的一响,各种声响完全没有了。撤掉围幕一看,(里边)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毕:完全。绝:断,停止。之:代指围幕里边。
3、提问:为什么作者在本文结束再次交代表演者及所用道具?(结台完成深后“练习二”)。
这样既与第一段呼应,写出表演者凭借进行表演的道具极为简单,突出“善口技者”的真正本领是全靠一张嘴,衬托了“善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4、提问:课文中有哪几处描写了听众的精神和动作?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结合完成课后“练习二”)。
有以下几处描写了听众的神情和动作:
(1)写口技者表演一家大小从睡梦中惊醒的场景后,写听众反应的有:“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表现出听众专注倾听的神态,深被口技表演所吸引。
(2)写口技者表演了一家大小又进入梦乡的场景后,写听众反应的有:“意少舒,稍稍正坐”,衬托出了口技表演完全控制了听众的情绪。
(3)写口技表演失火、救火紧张场景后,写听众反应的有:“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表现出听众已完全被带进表演的意外火警的紧张场面中去,忘却了自己在听众口技表演,好像身在火场,惊骇恐惧。这是口技者卓越表演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口技表演者卓越表演所引起的反应,作者紧密结合口技表演,写出听众的反应随着表演内容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口技表演深深吸引和感染了听众,衬托出口技者再现生活的高超能力。另外写听众的反应也使文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二、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自选场景背诵(课后背诵全文)。
3、解决重点字词(古今异义、通假、数量、一词多义等)
(见课件)
三、板书设计:
口 技
正 面 描 写
口技人表演
反 面 描 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