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
金山中学 邹晓丹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总结解方程的步骤。
·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去分母解方程的过程,体会把“复杂”转化为“简单”的转化思想方法。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
难点:去分母时,每一项都要乘以最小公倍数,以及分子是多项式时要加上括号。
【教学方法】:探究式,启发式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复习提问: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解方程的哪些基本的步骤?
练习:
解: ——去括号
—— 移项
—— 合并
—— 系数化为1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英国伦敦博物馆保存着一部极其珍贵的文物——纸莎草文书上的一个问题:
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求这个数.
解:设这个数为x,依题意得
x+x+x+x=33
同学们,你会解这个方程吗?你是怎样解的呢?
解法一:合并得x=33, x=33×=14
这种方法简便吗?可以把分数先化为整数来算吗?
解法二:两边同时乘以42得28x+21x+6x+42x=1386
合并得97x=1368
系数化为1,得x=14
得出思想——比较后发现:方程中有些系数是分数,如果能化去分母,把分数化成整数,则可以使解方程中的计算更方便,我们今天要学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二、师生互动,课堂探究
(一)提出问题,引发讨论
解方程:-2=-
探求性问题:
1.观察这个方程有何特点?——含有分母
2.你能解这个方程吗?——先把分母去掉
解:10(-2 )= 10(-) ——最小公倍数10
——每一项都乘以10
——不加上括号还对吗?
方程经过我们这样变形之后,它的结果会不会发生改变?(不会)如果没有改变,那是因为什么?(等式的性质2)你可以找方法去验证一下吗?(检验方程的解)
3.学生讨论归纳:去分母的方法是什么?
· 1.找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 2.方程中的每一项(包括常数项)都要乘以最小公倍数;
· 3.分子是多项式时,要添上括号。
4.你能归纳出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吗?
答: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将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
(二)例题解析,加深理解
1、教材内容讲解:
例4:解方程3x+=3-
解:去分母,得 18x+3(x-1)=18-2(2x-1)
去括号,得 18x+3x-3=18-4x+2
移项,得 18x+3x+4x =18+2+3
合并,得 25x=23
系数化为1,得 x= ——算完之后,还要干什么?
2、课堂练习,巩固知识(学生板书)
练习1:判断下列方程的解法对不对?———以学生常犯的错误,突破难点。
练习2: —————基础训练,加深理解
(三)归纳总结,知识回顾
1.去分母的方法;
2.解方程的步骤;
3.检验方程的解。
(四)作业:
课本P102 第3题,完成《练习册》
去分母
问题1
-2 =
-
例题4
学生板书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