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古诗词五首.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226574 上传时间:2025-07-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9.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五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诗词五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口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教案 单元: 第五单元 年级:八年级 姓名:艾淑雅 课 题 25、《古诗词五首》 课时 教学 目标 1、有感情诵读课文。 2、掌握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各种方法。 3、学习苏轼积极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 2、通过感悟本词情景交融的意境,理解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二、朗读体会 三、品味探究 四、拓展总结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读词的上阕: (2)读词的下阕: 重点句子理解,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 小练笔 音乐欣赏 1、唤起体验 (出示明月图片,并播放背景音乐) 师:说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中国古代文人更是喜欢。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月”字来。 (出示李白、王建、张九龄等人的关于明月的诗句) 引发问题:见到明月就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那么中秋的明月又会添置什么样的情愫呢? 引导学生探讨交流——“月圆人团圆” 引发问题:如果在中秋团圆时节,你和亲人不能相聚,你会如何呢? 引导学生理解“离人”情怀。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的苏轼的《水调歌头》,看看月亮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它寄托着诗人怎样的情感?月亮又代表了什么呢? 2、明确学习目标与作者情况,介绍子由与苏轼的关系(出示相关课件) 1、听读感知:播放课文录音朗读, 2、朗读体会 要求: 字正腔圆地读。 有板有眼地读。体会声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有情有味地读。自由读,要求读出味道与感觉来。 听课文 1、解读小序,明确“中秋”“达旦”“大醉”“子由”词语的意思。 小序交代了写作时间、背景和写作目的——怀念弟弟子由。 2、自读词文,思考讨论 幻灯片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词文内容,已完成对词内容的理解。 3、品味词句,体会诗情。 4、师生共同完成对词文重点语句的理解。 上阕的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 诗词中的重点词:绮户、无眠、向、但愿 下阕的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直击中考 你想对苏轼说什么? 播放邓丽君演唱的“千里共婵娟”,在优美的乐声中再次体会词文所表达的情怀。 思考并回答问题。 自由读古诗,解决生字词问题。 学生反馈并质疑。 (请学生齐读) 生:月亮代表团圆 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词文内容。 诵读全词:女生读上半阙,男生读下半阙。(要读出情景交融的意味) 学生总结 学生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