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作文:自由的歌唱
执教者:重庆市璧山区三合初级中学校 刘荣海
【学情分析】
学生写作兴趣普遍不高,练习主动性不强,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印象不深,思考不够,没有有意收集生活素材的意识,生活积累缺乏厚度和深度。约50%的学生具备基本写作能力;20%的学生写作能力较强,有真情实感,语言表达自然流畅,有一定文采,但在个性化上还较为欠缺。
【设计理念】
激发写作兴趣,降低写作要求,鼓励自由作文,大胆表达,不拘一格,独抒性灵。引导学生认识到写好作文的根本在于对生活的热爱,保持童心童趣,做生活的探秘者,语言的通灵者。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写作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是人表情达意之所需。具有较为浓厚的写作兴趣。
2. 能畅所欲言、不拘一格地表达自己想倾诉的东西,独抒性灵。
3.对生活充满激情,保持童心童趣,做生活的探秘者,语言的通灵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具有较为浓厚的写作兴趣。能畅所欲言、不拘一格地表达自己想倾诉的东西,独抒性灵。
2.难点:对生活充满激情,保持童心童趣,做生活的探秘者,语言的通灵者。
【教法学法】
1.教法:谈话,引导,点拨。
2.学法:对话,朗读。
【教学准备】作文片段,PPT。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你喜欢作文吗
【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孩子们,你们愿做君子还是小人呢?那我们今天就来一次真诚的交流吧。
【师】听朱老师说,你们至少每周一记,刚才大家又进行了作文练习,你们喜欢作文吗?写作时感到快乐了吗?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
一、作文是什么
【师】(出示薛蟠等人诗文,问)这些算是作文吗?
【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古语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可见,作文,就是表达所见所闻所感,就是表情达意,就是倾诉,就是生活状态的记录,就是生命的言说,就是审美的愉悦。作文,就是你自由的歌唱。所以,写作是人表情达意之所需,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
【生】(大声读,吼读)作文,就是表达所见所闻所感,就是表情达意,就是倾诉,就是生活状态的记录,就是生命的言说,就是审美的愉悦。作文,就是你自由的歌唱。
二、在作文中你是怎么表情达意的?
【生】(分男女抽2-3人读自己的作文)
【师】你对自己的这篇文章满意吗?
【生】(自由发言)
【师】(引导学生明确:李白——洒脱;苏轼——豪放;陶渊明——恬淡;李清照——婉约……)
【师】(出示学生习作)
【兰雨桐】(读:唯美伤感型——兰雨桐《梨花落》)
【罗卓异】(读:文言古典型——罗卓异《自传》)
【师】(读:幽默夸张型——易晓东《黑大脚》)
【师】(引导学生背诵)“水波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小结)作文就是畅所欲言、不拘一格地表达自己想倾诉的东西,独抒性灵。
【生】9大声读,吼读)作文就是畅所欲言、不拘一格地表达自己想倾诉的东西,独抒性灵。
【师】(出示青杠初中八年级1班学生日记选《生活如此芬芳》,逐一点名亮相表扬激励)
【师】(播放三合初中八年级2班学生习作视频)
【师】(下水示范展示:刘荣海的《北师大日记》)
三、现场解惑
【师】孩子们,你们在作文上还有哪些困惑呢?今天我们听课的老师中有两位来自作文实验班,他们是:雷相明老师、王富亿老师,你们可以和他们交流一下。
【师生】(互动)
四、总结
【师】(包含深情地)“生活处处皆美景,愿君常做热心人。”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在阿尔卑斯山谷有条大汽车路,两旁的风景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水马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忙急驰而过,无暇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了一个了无生趣的牢笼。这是多么可惜的事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作文源自对生活的热爱。孩子们,多一份热爱,多一份留心,多一份欣赏,多一份感动,多一份收获,多一份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大声说)对生活充满激情,保持童心童趣,做生活的探秘者,语言的通灵者吧!
慢慢走,欣赏啊!
慢慢走,欣赏啊!!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