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打造“与众不同”的作文 教学设计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二中学 翟秀霞
学情分析:
中考将至,而从几次模拟检测的情况看,一些学生的作文构思仍然比较狭窄,很难达到一类文的要求,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为了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掌握一些中考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从而升格作文水平,增强中考写作的信心,我设计了这次考前作文指导课。当然,中考作文的写作没有一定的模式,只是想以此抛砖引玉,拓展学生的作文思维,开阔学生的作文思路,为中考作文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以读促写,引领学生通过阅读来探究中考作文创新写法和技巧。
2.掌握四种中考创新作文的写作要领并能学以致用,提高中考创新写作的能力。
3.消除中考写作畏难情绪,轻松面对中考。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优秀作文,并回顾初中教材学过的类似文章,探究与“众不同的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掌握四种中考作文的创新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其中一种方法进行作文构思。
教学方法:分组探究、合作交流、点拨指导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我们阅读吧:课前3分钟学生阅读老师下发的阅读材料。
2.师总结激励:我们刚刚享受了3分钟美妙的阅读时光。世间万物,最是书香能致远,希望同学们把读书当成自己一辈子的事情。
(设计意图:课前3分钟引导学生进入阅读情境,一是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二是以此鼓励学生珍惜时间,用读书来充实人生。)
二、激趣导入:
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炎热的夏天,有一个人正在为你争分夺秒地工作,如果你有机会表达一下谢意,老师给你两个选择:一是从这堆土豆中挑一个,二是选择一个甜甜的大西瓜。你选择哪一个?(师出示图片,学生回答)
师:现在老师告诉你,这个人就是在七月酷暑为你批阅作文的老师,而你的作文就是献给老师的礼物。你希望它是平淡无奇的“土豆”还是与众不同的“西瓜”?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讨土豆变西瓜的秘诀:打造“与众不同”的作文。“与众不同”的作文是怎样“炼”成的?让我们一起到名篇佳作中去拜师取经。
(设计意图:把普通作文比作土豆,把与众不同的作文比作西瓜,通过生动有趣的“选择”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创新作文在中考写作中的重要性。)
三、合作探究:
活动主题:我阅读,我发现
1.明确学习任务:把班级学生分成四组,教师师提供的范文也分成四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组阅读,并完成文后的“阅读任务单”。
“阅读任务单”
1.边读边圈画你认为精彩的语句。
2.本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3.在初中阶段你还学过类似的文章吗?
4.小结此类文章的写作要领。
温馨提示:每组选定一位核心发言人。
2.学生探究阅读,完成阅读任务单
3.小组合作交流,选出中心发言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找到打造与众不同作文的方法。)
四、成果分享:
活动主题:我发现,我分享
活动方式: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报一下本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补充。教师点拨,共同学习四种中考作文创新的方法:
1.第一组汇报、交流、明确:
写 法:画面组接法
经典回顾:《邓稼先》(杨振宁)《我的童年》(季羡林)
写作要领:
(1)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精选三个生动、典型的人物生活片段。
(2)排列 横向:不同事件不同角度
纵向:同一事件情节片段
(3)有机结合,表现一个主题。
推荐理由:运用“画面组接法”:结构新颖,层次清晰,内容充实,主题突出。
师小结:画面组接法以其新颖的结构形式和变换的写作视角,倍受阅卷老师的青睐。尤其对于不擅长详细叙事的同学更是作文制胜的秘密武器。
2.第二组汇报、交流、明确:
写 法:借助参照物
写作要领:借助一个具体的事物,绘物、叙事、寄情。物我对话,双线并进。
经典回顾:《爸爸的花落了》《紫藤萝瀑布》
推荐理由:既使情感表达有了着力点,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师小结:古人说,“一花一物总关情”,借助一景一物,使平凡的故事拥有了与众不同的韵味。可谓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
3. 第三组汇报、交流、明确:
写 法:细描动情点
写作要领:1.抓住生活中在某一时刻打动内心的人、事、物,进行精细刻画。
2.细节描写,侧面烘托。
经典回顾:《背影》《老王》
推荐理由:叙事详细,以情动人。
师小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必然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4.第四组汇报、交流、明确:
写 法:欲扬先抑法
写作要领: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
经典回顾:《阿长与<山海经>》《范爱农》
推荐理由: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 ,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师小结:文似看山不喜平。讲一个有起伏有波澜的故事,自然比平铺直叙,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故事更吸引人。
活动小结:这节课,我们向名篇佳作求取写作真经,学习到四种“打造与众不同的作文”的技巧:画面组接法 、借助参照物、精雕动情点、欲扬先抑法。(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汇报和互动交流,在身边范文和名家名篇中探究作文创新方法并准确把握写作要领。)
五、乘兴一练:
1.文题呈现:
一道风景,可以让你流连忘返;一段真情,可以让你刻骨铭心……请以“留在心底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写法,列一个简要的写作提纲。
2.指导审题: 师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审题。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化知识为能力。)
六、分享点评:
活动主题:我写我秀
活动方式: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提纲,师生点评。
(设计意图: 通过分享交流,互相学习,开拓思路,共同提高。)
七、课堂总结:
没有辛勤的灌溉,怎们能希望你的身边突然出现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同样,没有持之以恒的阅读和练笔,怎能写出与众不同的作文。中考正悄悄向我们走来,希望同学们能用勤奋和技巧,“炼”成让阅卷老师赏心悦目的“作文西瓜”。
八、课后作业:
按写作提纲完成作文:“留在心底的风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
这节课是中考前的一次作文升格指导课,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大部分同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掌握并能熟练运用一种或以上“打造与众不同的作文”的方法。反思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把握学情,有的放矢
这节课我针对学生两次模拟作文大多平淡无奇,很难吸引读者的现状和学生普遍希望中考作文能达到一类文的迫切心理,进行针对性的探究与指导。学生学习欲望强烈。
2.精心选材,激发兴趣
在选择范文素材的时候,我既选择了中考佳作,也选择了老师的下水文和身边同学的优秀作文,同时老师和学生现身说法,这样学生既感到亲切,又有了赶超的动力。同时还联系课本上学过的名家名篇,使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创新作文的写作要领。
3.互动交流,合作分享
这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三个活动:我阅读,我思考;我发现,我分享;我写,我秀。三个活动都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交流分享中习得知识,提高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4.以读促写,学以致用
读写结合是行之有效的传统作文教学经验,著名作文教学专家丁有宽说:“读写结合事半功倍。”本节课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考佳作和身边师生的范文,回忆学过的名家名篇,在类文阅读中去探究,在分享交流中去体会创新作文方法和写作要领,并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反思这节课的不足有以下两点:
1.学生阅读的时间不够充分,致使思维缺乏应有的深度。在成果汇报时也应该让学生结合具体语段读一读,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
2.前面探究写法的时间耗费多,到“我写,我秀”这个环节,没能给更多的同学展示习作的机会。
在今后的写作教学中,我会更加科学地设计教学预案,使课堂更灵动,更高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