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一生致力于人的本性、人的存在、人的使命的探索和反思。,人是什么?人性是善还是恶?人为什么会狐独、恐惧、绝望?,人生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人生怎样度过才有价值、有意义?,和谐温馨的少年生活,托尔斯泰不到二岁丧母,九岁失父,先后在三位姑妈的关怀照抚下成长。,和谐温馨的生活,使托尔斯泰一生都重视家庭义务和亲情,培育了他仁慈、宽厚、高尚的品格和丰富的情感。托尔斯泰“从外祖父那里继承了真正的贵族精神和蔑视权贵的正当的自尊心,从母亲那里继承了艺术才华、讲故事的本领和丰富的想象力,虚怀若谷、藐视平庸的性格和温文尔雅的风度”。,生活放纵的青年时代,直到20岁,他还没有确定自己的生活道路,又被上流社会的放荡生活吸引进去,经常去莫斯科玩乐赌博。他在日记中写:“我生活得完全像头畜牲,虽然并不完全放荡,但自己的工作全抛弃了,精神极度沮丧。”他悔恨自己的放荡生活,向往道德上的纯洁。这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作家作品有马太福音中的登山训众和卢梭的忏悔录,。,托尔斯泰虽然出身贵族,却对农民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同情;虽然讨厌贵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但有贵族式的妄自尊大和骄傲虚荣。他坦率真诚而又执著,童心不泯而又有些痴顽,总是充满幻想,我行我素。,积极探索的托尔斯泰,他一生都处在紧张的探索中。,50年代,他站在自由贵族的立场上探索解决贵族与农民矛盾的途径,6070年代,他表现出同本阶级决裂的意向,提出“贵族平民化”的想法,与此同时,道德自我完善、勿抗恶的价值观念也逐步形成。,80年代,他由贵族立场转向宗法制农民立场,与贵族传统观念决裂,但是,勿抗恶的价值观念却更加突出。,忏悔的贵族,是托尔斯泰在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优秀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们学识渊博,雅有教养,同情下层百姓,不满奢侈浮华的上流社会生活,探求民族未来的出路。代表人物有:,托尔斯泰50年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中的尼考林卡,60年代哥萨克中的奥列宁,战争与和平中的彼埃尔,70年代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均为忏悔的贵族的典型。,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宗教思想集中表现为“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主义的内容是他的著名的两个命题:“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托尔斯泰主义是立足于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基础上的。“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都源于基督教教义。他要人们博爱、不抗恶、道德完善、放弃财产,用最大限度压制自己正常欲望的办法来消除不幸,求得灵魂的安宁和幸福。,死于车站,晚年,托尔斯泰的思想激变和平民化生活不为妻子理解,这使他很痛苦,他与妻子的关系日益恶化。他几次想离家出走,终因舍不下儿女没有成行。,1910年10月27日晚,他发现妻子总在翻他的遗嘱,于是写了给索菲亚的最后一封信:“我在家中所处的地位已是忍无可忍,除了其他别人的人,我不能再在这种奢华的环境中生活我的出走,给你造成了一个新的环境,我奉劝你与这种新的环境妥协吧!不要反对我的无情吧。”,写完信,托氏坐马车离开了家。1910年11月7日,他因肺炎在阿斯塔波沃夫车站去世,终年82岁。,根据遗愿,托尔斯泰被安葬在家乡,一个朴素的没有碑石的墓地中。,托尔斯泰是农民思想的代表,农民的代言人。为他送葬的农民举着横幅,上面写着:“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您的好处将永远铭记在我们成为孤儿的农民心里。”,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在俄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托尔斯泰创作分期及其思想变化,18521863年的创作是托尔斯泰的早期创作。他不满专制农奴制,同情农民,但他不赞成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政治主张。虽然,他认为人民比贵族精神纯洁,但不否定整个贵族阶级。他向往宗法制农村生活,产生了贵族平民化思想。,18631880年间是托尔斯泰创作的第二阶段。他更加不满农奴制和贵族生活,对贵族阶级的批判加强了,把他的主人公引向了和贵族阶级决裂的边缘,但还没有迈出那决定性的一步。同时,他也把主人公引向了宗教。,18811910年是托尔斯泰的晚期创作。在世界转变以后,在他的创作中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对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同时“不以暴力抗恶”、“道德的自我完善”的宣传也更加露骨。,主要创作,塞瓦斯托波尔故事,、,一个地主的早晨,、著名短篇小说,琉森,、中篇小说,哥萨克,等。,战争与和平,(1863-1869),是一部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是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是托尔斯泰晚年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以库拉金、保尔康斯基、罗斯托夫、别素霍夫四家贵族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8051820年壮阔的历史画卷,表现人民推动历史的巨大力量,歌颂1812年俄国人民反击拿破仑入侵卫国战争的正义性和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战争与和平问世,标志着世界文学巨人的诞生,奠定了托尔斯泰在欧洲文坛的地位。,对贵族态度的转变,战争与和平对贵族阶级持肯定态度,批判个别贵族库拉金家族,宣扬俄国人的群体主义意识,歌颂人民的爱国热忱。主人公彼埃尔和安德烈都属忏悔贵族,爱作自我分析,彼埃尔也是自传性探索人物。,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全面否定贵族,批判上流社会的法律、道德、习俗和生活方式。肯定列文的乡村贵族生活方式,宣扬宗法式家庭理想。作者处于世界观转变的前夕。列文是忏悔贵族,自传性探索人物。,二 安娜卡列尼那分析,1、情节,开端:“一切都混乱了”。,两条线索:安娜列文,城市乡村 道德经济,结局:“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还没有头绪。”,2、形象,安娜卡列尼那是托尔斯泰小说中的中心人物。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受资产阶级思想影响,追求个性自由、爱情幸福的贵族妇女的典型形象。,安娜是一个坚定地追求新生活,具有个性解放特点的贵族妇女形象。,她真诚、善良、富有激情、生命力强盛。在她对爱情自由的执著追求中,表现出了她性格的正直、坦率、勇敢和心灵的高尚、精神境界的崇高,展示出有生命的、生机勃勃的东西对平庸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环境的顽强反抗。,她那双在浓密的睫毛下面显得阴暗了的闪耀着的灰色眼睛亲切而注意地盯在他的脸上,好象她在辨认他一样,随后又立刻转向走过的人群,像是在寻找什么人似的。在那短促的一瞥中,渥伦斯基已经注意到了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弄弯曲了的轻微的笑容之间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她故意地竭力隐藏住她眼睛里的光辉,但它却违反她的意志在隐约可辨的微笑里闪烁着。,(安娜卡列尼娜,上册,第90页,周扬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安娜悲剧的原因,安娜的悲剧是社会性的悲剧,上流社会是肮脏的、腐败的、虚伪的,而统治阶级的法律和道德就是要维护上流社会的这种黑暗秩序。那里没有真诚、没有爱情。安娜冲破上流社会的精神束缚,爱上弗伦斯基,是对上流社会虚伪道德和家庭秩序的挑战。因此,当安娜公开地表明自己有爱的权利的时候,她就不再是上流社会的宠儿,而是上流社会的异己了,她就成了整个上流社会的众矢之的了,这是造成安娜悲剧的社会原因。,安娜把幸福寄托在渥伦斯基身上,是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渥伦斯基是彼得堡的一个花花公子。相对而言,他还是花花公子中比较优秀的人物。他爱上安娜,而且以为自己真心诚意珍惜安娜的爱情。其实,他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安娜,因而,他从来都不像安娜爱他那样爱安娜。所以在安娜抛弃了家庭、荣誉与丈夫,真心爱上渥伦斯基,感觉自己将要真正失去渥伦斯基这根救命稻草时就选择了死亡。,安娜自身的矛盾,是造成她悲剧的直接原因,安娜可以去反抗统治阶级的虚伪道德,但在整个社会面前,她却处在一个极其尴尬的地位,法律、道德、教会、舆论都是她的对立面。这种地位和她所受的贵族生活的教养和精神上的束缚就构成她精神上的矛盾,所以她既勇敢,又软弱。安娜相信自己在上帝面前是有罪的。这种深深的负罪感是她矛盾所在,她从骨子里认为自己是坏女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安娜性格的真诚,另外也说明了安娜的负罪感就是在得到幸福后也是去不掉的,将伴随她的终生,她从心理上一步步走向极度的孤独和悲惨,最后选择了自杀,她的悲剧是必然的。,3安娜卡列尼那的艺术成就,作为现代家庭小说的典范,它以精湛的艺术著称于世。陀斯妥耶夫斯基称赞它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作品,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作品能够和它相比,把托尔斯泰称之为“艺术之神”。,、,两条线索并行发展复式开发性结构,奥勃浪斯基,-,杜丽,安娜,-,列文,卡列宁 ,渥伦斯基 -吉提,城市 乡村,精神探索,经济探索,2、心灵辩证法的表现艺术;,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并不局限在揭示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他感兴趣的是过程本身”。作家善于表现人物心灵历程的发展、变化、逆反、转折的复杂过程,即“心灵辩证法”。,安娜去火车站,找寻:一些人带着狗到郊外寻找快乐;醉酒的人寻找快乐渥伦斯基在自己身上寻找什么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虚荣。第一次认清他们之间的关系,顿悟之后是绝望,毁灭自己就成为必然。,3、真实记录生活,朴实文风叙述,稳健质朴,格调健康。,4、风景描写独具俄罗斯风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景适人意,情随景迁。,安娜卡列尼那给人的思考,作为现代家庭小说的典范,安于做贤妻良母能够获得幸福生活吗?美丽的吉提婚前遭情人抛弃;善良的杜丽婚后遭丈夫欺骗;安娜在合法的婚姻中为无爱而痛苦,获得爱情又遭社会的非议和诽谤,陷入灾难深渊;在包办婚姻中失去个人尊严,在自我选择后失掉家庭和亲情。难道妇女在追求爱情婚姻,情爱与母爱,个人幸福和义务统一的过程中必须付出生命的惨痛代价吗?,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是托尔斯泰晚年的力作,是作家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总结性的作品。它的巨大价值表现在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复活的思想意义,1、揭露沙皇官僚国家机器法庭、监狱、法律反人民的本质;,2、撕下官办教会慈善的面纱;,3、揭露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罪恶。,1、纯洁阶段。大学时代,聂赫留达夫是个不到20岁的青年,正直善良、天真纯洁、憧憬未来,“浑身焕发着朝气,充满了青春的活力”。,2、堕落阶段。贵族生活圈子泯灭了他的正直和纯洁,使他成为了一个花花公子。,3、复活阶段。10年以后,他与被他侮辱、损害的卡秋莎在法庭上相见。在否定了自己在这件事上的作为之后,进而否定自己全部行迹,。在否定自己的同时,也否定了整个贵族阶级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标准。,聂赫留朵夫,作业,1、名词解释:忏悔的贵族,2、复活的思想意义。,3、安娜卡列尼那形象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