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题障碍跑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中“跑”的章节,具体为障碍跑。详细内容包括:理解障碍跑的基本概念、学习正确的起跑姿势、掌握跨越障碍的技巧、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障碍跑的基本要领,提高运动技能。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正确掌握跨越障碍的技巧,保持身体平衡。
重点:起跑姿势、障碍跨越技巧、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障碍物(如跨栏、轮胎等)、口哨、计时器、教学视频。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水杯。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穿越丛林”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障碍跑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0分钟)
教师讲解障碍跑的基本概念、起跑姿势、跨越障碍的技巧等,并通过教学视频进行演示。
3. 例题讲解(5分钟)
教师选取一个典型的障碍跑题目,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障碍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小组竞赛(10分钟)
教师组织小组竞赛,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6. 课堂小结(5分钟)
六、板书设计
1. 障碍跑的基本概念
2. 起跑姿势
3. 跨越障碍技巧
4. 团队协作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道障碍跑题目。
答案:略。
2. 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家长协助检查,下节课前提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教师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障碍跑的练习,提高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障碍跑比赛,拓宽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跨越障碍的技巧
2.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
4. 作业设计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跨越障碍的技巧
1. 正确的起跑姿势:起跑时应保持身体前倾,两臂伸直,目视前方,脚跟提起,前脚掌着地。
2. 跨越障碍时的身体姿势:面对障碍物时,要尽量保持身体平衡,腿部用力向上跃起,同时手臂配合摆动,保持身体稳定。
3. 着地技巧:落地时,脚跟先着地,然后迅速过渡到前脚掌,同时膝盖微弯,减小落地冲击力。
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1. 分组练习: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性格特点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团队成员都能在协作中发挥优势。
2. 竞赛活动:组织小组竞赛,鼓励学生在比赛中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共同完成任务。
3. 课后拓展:布置团队协作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培养团队精神。
三、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
1. 实践情景引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创意的实践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3. 随堂练习: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设置难易适度的练习任务,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四、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障碍跑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作业要求:明确作业完成标准,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家长协助检查。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过程中,语言要简洁明了,语调要富有激情和感染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在强调重点和难点时,可以适当提高音量,提醒学生关注。
二、时间分配
1. 确保实践情景引入、理论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的时间分配合理,避免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
2. 在关键环节,如跨越障碍技巧的讲解和练习,适当增加时间,确保学生充分掌握。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引导他们积极思考。
2.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增强课堂互动。
四、情景导入
1. 创设有趣的实践情景,如穿越丛林、探险寻宝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情景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障碍跑的乐趣。
教案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的障碍跑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对未达成的目标,分析原因,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二、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
1. 亮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指导;充分利用实践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不足:时间分配可能不够合理,部分环节未能充分展开;课堂提问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三、改进措施
1. 优化时间分配,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2. 提高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鼓励更多学生参与。
3. 创设更多有趣的实践情景,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