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范文(通用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的篮球单元,具体章节为《篮球基本技术——双手胸前传接球》。详细内容包括:双手胸前传球和接球的基本技术动作要领、练习方法以及在实际比赛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技术动作,提高传球和接球的准确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热爱篮球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传球和接球的准确性,以及动作的连贯性。
教学重点:双手胸前传球和接球的基本技术动作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篮球若干个,篮球架若干个,口哨一个。
2. 学具:每人一个篮球,运动服,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传球接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传球和接球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
(1)讲解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技术动作要领。
(2)示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并强调动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3. 练习(10分钟)
(1)分组练习,学生之间相互传球和接球,教师巡回指导。
(2)设置障碍物,增加传球和接球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4. 例题讲解(10分钟)
出示一道实际比赛中的例题,讲解双手胸前传接球在比赛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实战演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六、板书设计
1. 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要领
(1)站姿:两脚前后开立,与肩同宽。
(2)手势:双手持球于胸前,掌心空出。
(3)传球:用力向前推球,手腕快速翻动。
(4)接球:双手伸直,掌心向上,迎接来球。
2. 双手胸前传接球在比赛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观看一场篮球比赛,分析比赛中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应用。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基本掌握了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动作。但在传球和接球的准确性方面,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篮球比赛,提高学生在实际比赛中的应变能力和技战术水平。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练习,不断提高篮球技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内容
1. 教材章节:必须明确指出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所属的教材章节,以便学生能够准确查找和预习相关内容。
2. 技术要领:详细阐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包括站姿、手势、传球和接球的动作细节。
二、教学目标
1. 技术掌握:强调学生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准确性,而非仅仅完成动作。
2. 团队协作:培养学生传球和接球时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
3. 兴趣培养: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鼓励课后自主练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传球和接球的准确性、动作连贯性是教学难点,需着重练习。
2. 教学重点: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动作要领,包括站姿、手势、传球和接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篮球、篮球架、口哨等。
2. 学具:每个学生需准备一个篮球、运动服、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传球接力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球和接球的乐趣。
2. 技术讲解与示范:详细讲解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并示范动作,强调连贯性和准确性。
3. 练习: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个别指导。
4. 例题讲解:通过实际比赛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在比赛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设置障碍物,增加传球和接球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六、板书设计
1. 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要领:站姿、手势、传球、接球。
2. 双手胸前传接球在比赛中的应用:传球路线、接球位置等。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观看比赛,分析双手胸前传接球在比赛中的应用。
2. 答案:详细记录比赛中的传球和接球实例,分析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 拓展延伸:组织篮球比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鼓励课后自主练习,提高技术水平。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技术动作时,语言要简练、清晰,语调要有起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示范动作时,可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如“像这样,用力向前推球,手腕快速翻动,球就传出去啦!”
二、时间分配
1. 确保实践情景引入、技术讲解与示范、练习、例题讲解等环节的时间分配合理,避免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
2. 在练习环节,适当控制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传球和接球练习。
三、课堂提问
1. 在讲解和示范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要用双手传球吗?”
2.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他们的疑惑,提高课堂互动性。
四、情景导入
1. 以传球接力游戏为情景导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 游戏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适时调整游戏规则,确保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方面:本节课是否全面、详细地讲解了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动作要领?是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
2. 教学方法方面:实践情景引入、技术讲解与示范、练习等环节是否有效结合?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3. 课堂氛围方面:是否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4. 时间分配方面:各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练习?
5. 学生反馈方面: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他们对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掌握程度如何?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6. 课后拓展方面:是否关注了学生的课后练习和拓展延伸?如何鼓励学生自主参加篮球比赛,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技巧和窍门进行反思,教师可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