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在地震发生时,我们要学会自救自护,下列避震措施正确的是( )。
A.身在室外时,迅速跑到室内躲避
B.立即乘电梯下楼逃生
C.来不及跑到室外时,可以双手抱头蹲在墙角或结实的家具旁
2.下列能体现出对他人尊重的是( )。
①在校园里主动向老师问好
②在家里遇见父母的朋友能主动打招呼
③在学习、生活中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建议
④不愿与学习差的同学交往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因此,在交往中需要相互宽容,需要彼此尊重个性。那么宽容合作的基础是( )。
A.“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B.宽厚与容忍
C.心胸开阔,与人为善
D.体谅、尊重他人的感受
4.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
C.1976年唐山大地震
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
5.为了安排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2015年12月,近200个缔约方在气候变化大会上一致通过( )。
A.《巴黎协定》
B.环境保护公约
C.《纽约协定》
D.《北京协定》
6.与人相处的首要原则是( )。
A.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顾忌他人感受
B.以自我为中心
C.对长辈则让,对他人则欺
7.一个宽容的人( )。
A.必然能够获得成功
B.更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
C.实质上是一种假惺惺的行为
8.我国通过发展促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是( )。
A.一带一路
B.联合国
C.世界贸易组织
D.世界卫生组织
9.“吾日三省吾身”,这个非常注重反思的人是( )。
A.孔子
B.孟子
C.曾子
D.老子
10.通过反思,可以看到自己的( ),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A.缺点和优点
B.长处和不足
C.优点和不足
D.缺点和不足
二.填空题(共10题,共50分)
1.如果人类不能( ),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 ),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 )。
2.宽容是有限度、有( )的。
3.每个人都是( )的个体,即使( ),即使没有取得什么( ),他也拥有生而为人的( )。
4.尊重他人要能够( )他人自尊心,推己及人,让他人觉得舒服。
5.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 )等正以惊人的速度(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能源因过度( )而面临( )。
6.六年级暑假参加夏令营,第一次离开父母,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自己解决,我才发现( )。
7.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 )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 )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 )工程。
8.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能“以眼还眼,( )”。报复不是解决冲突的方式,反而有可能造成更大的伤害。
9.尊重自己还表现为:维护( ),爱惜( ),信守( )。
10.人类居住的地球,约71%的面积被( )覆盖。陆地仅占地球表面( )的,但却是人类( )的地方。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我国的四川是地震频发地区,所以这里不应该住人。( )
2.假如离开地球,我们人类就不能生存。( )
3.地球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都是因为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而发生的。( )
4.宽容是有限度和原则的,必要时要用报复的方式解决冲突。( )
5.小红总觉得自已家境不好,因此很自卑,什么集体活动都不积极参加。( )
6.君子和而不同,是指君子总是和别人意见不一致。( )
7.黄河和长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
8.人类不合理的行为也会诱发和加重自然灾害。( )
9.王华听不得别人批评,每次别人提意见,她都要找理由为自己辩护。( )
10.有些人我们应该尊重,但有些人我们不应该尊重。( )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
1.将下列国际组织与性质连起来。
五.简答题(共5题,共38分)
1.我们应该怎样适度维护自己?
2.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 请你举例说明,有哪些环境问题为人类敲响了警钟?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
3.对于那些不宽容的观点,你有什么想法。
4.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
5.解释:古之君子,其责也已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六.辨析题(共1题,共6分)
1.“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七.材料题(共2题,共12分)
1.阅读下列材料,说一说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小小的善
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夏天,一 名男青年乘坐火车进城。盛夏的车厢里十分燥热,这位男青年口渴难耐,买了一罐饮料。他以前从来没有喝过这种易拉罐饮料,不知如何打开。这时,他忽然听见坐在对面的女士对儿子说:“童童,把饮料给妈妈拿过来。”儿子说:“您不是刚喝过水吗?”“妈妈还想再喝点!”接过孩子递过来的易拉罐,女士看着拉环,余光注视着男青年,只听“嘭”的一声响,易拉罐打开了。随之,车厢里又传来一声响,男青年的易拉罐也打开了。
多年后,男青年对此事仍记忆犹新。他感激那位善良的女士用特殊的方式既教会了他开启易拉罐,又没有使他感到难堪。女士的善意之举教会了他很多东西......
2.2017年2月5日凌晨3点,高二学生陈奕帆骑电动车在送外卖的路上不小心撞上停在路边的宝马车,导致宝马车倒车镜损坏,车身多处划伤。肇事后,他没有选择逃跑,而是写了一封道歉信,并用它包着身上全部的311元现金,粘在宝马车左前门的把手内侧。第二天,车主薛战民发现了道歉信和钱,被家境并不太好的陈奕帆的行为所感动,选择了谅解,除将311元钱还给对方外,决定拿出一万元钱资助他的学业,以此来鼓励更多的人像陈奕帆这样去做。
(1)请简要评析陈奕帆和薛战民的行为。
(2)积累几条关于宽容的俗语和名言。
八.综合题(共1题,共4分)
1.刘少奇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说:“不要把正当的自尊心同保存一种虚假的面子混淆起来,一味接受同志们的批评,改正错误,就丧失了自尊心。”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A
4.C
5.A
6.A
7.B
8.A
9.C
10.D
二.填空题
1.尊重自然;随意破坏;惩罚
2.原则
3.独一无二;默默无闻;显著成就;尊严
4.维护
5.湿地;减少;不可再生;开采;枯竭
6.自己有好多事情不会做,以后一定要学会自立。
7.财产安全;地质;防灾减灾
8.以牙还牙
9.自己的形象;自己的名誉;自己的承诺
10.海洋;29%;生息繁衍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简答题
1.(1)不过分敏感,保持情绪平稳。(2)客观评价自己,既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能认识到别人可能比自己更优秀。(3)理性对待他人意见,分析问题时对事不对人。
2.(1)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为人类敲响了警钟。
(2)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小学生能做的事情有:做好垃圾分类;参加环境保护义务宣传活动;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抵制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浪费水电、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忙于工作和生活,彼此之间难免产生摩擦、冲突,让人不开心,而宽容能让我们心胸开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别人会犯错误,我们同样也会犯错误。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原谅他人,其实也是原谅可能犯错误的自己。
4.七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四大洋指的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5.出自韩愈《原毁》,意思是:古时候的君子,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对待他人宽容而简约。因为对自己严格全面,所以从不松懈懈怠;因为对人宽容而简约,所以人们都乐意多做好事。
六.辨析题
1.我认同这个观点。理由:一般来说,所谓“帮助”,是指以出钱、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别人,即替别人解决实际性的、现实性的、具体的、实在的困难;所谓“尊重”,则是指敬重、重视。如果说,帮助别人是出于怜悯或爱心,那么尊重别人则是源于更高的觉悟和境界。帮助往往可以直接给予获助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而尊重则更可以唤起获尊重者心底的潜力,激活奋发向上的活力。因此,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七.材料题
1.答: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由此看来,尊重他人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尊重他人还要能够维护他人自尊心,推己及人,让别人觉得舒服。
2.(1)陈奕帆讲诚信,有担当精神;薛战民宽容待人,有仁爱之心。
(2)胸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宰相肚里能称船;量大好做事,树大好遮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八.综合题
1.尊重自己,并不意味着拒绝批评。尊重自己与接受别人的批评是不矛盾的。如果过于爱面子,输不起、说不得,就是过度维护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