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106309 上传时间:2024-04-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页眉语文综合检测卷三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2道小题。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共24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莅(l)临 刀俎(z) 悄(qio)然 戛(ji)然而止 B桀骜(ji ) 横亘(n) 藐(mio)视 残羹冷炙(zh) C饿殍(pio) 蛮横(hng) 箴(zhn)言 咬文嚼(jio)字 D创(chun)伤 漫溯(shu ) 浸(qn)润 阿()谀逢迎2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敷衍 戕害 以身作则 高潮迭起B寒喧 括噪 咀嚼赏鉴 难以捉摸C烟霭 戍守 锲而不舍 一筹莫展D反馈 矫健 旁

2、征博引 冰雪消融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蜀道难这首诗的立意,历来众说纷纭,概括起来有四种不同说法。B李商隐的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感情真挚,犹如一曲哀婉凄美的歌。C劝学中指出,君子之所以与众不同,就在于他善于学习良师益友的嘉言懿行。D杜甫是诗歌优良传统的杰出继承者和发扬者,也是唐代诗歌现实派的始作俑者。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的生命天然地与生他养他的祖国连在一起,不管他走到哪里,他的性格、命运、情感和记忆永远与祖国相关。B我们中学生应该有远大的志向、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己生活观点不同的同学也应该坦诚相待。C以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尽管是学

3、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工具,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D在北京参加全国人代会的代表们说:在扶贫助教期间,农民们向我们吐露了心声,农民们的话对我们基层干部很有感触。5. 下列句子表达效果最好的一组是( )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一手拄着下端开了裂的比她更长的一支竹竿。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原来她家里还有一个十多岁的能打柴的小叔子。原来她家里还有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 阅读下面论说类文章,完成68题。(6分)先秦传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先秦传记文学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产生、发展的最初阶段。当时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观念,没有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

4、意识。我国的历史学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早最发达的学科。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出现了传记文学的萌芽。人类为了保存自身的实录,为了纪念祖先,产生了历史学和传记文学。诗经大雅中的生民公刘是记录与歌颂周部族先人的英雄传说,具有史诗性质。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认为是史诗。历史学家白寿彝史记新论认为是传记体。文学史家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认为:“生民是一篇很好的后稷传,他是周族传说的始祖。公刘是一篇公刘传。公刘为后稷的裔孙,此诗叙他迁都事。”这两首诗都有自己的中心人物,相当于传主;又都有围绕中心人物的故事情节,使中心人物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因而具有传记文学的因素。但人物事迹太简略,偏重赞美,未能刻

5、画人物的个性,所以只能认为是传记文学的萌芽。 先秦诸子散文虽主要谈哲学、政治思想,但往往亦记载本学派奠基人或代表人物的言行事迹,包含有一定的传记文学因素。如墨子公输记载墨子去楚国劝说公输般不可攻宋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战国策淮南子等古书中都有情节大同小异的记载,可见真实性较大。公输中所塑造的墨子形象,体现了墨家不辞劳苦地为他人排难解纷的利他精神。墨子止楚攻宋事迹完整,但只记这一件事,而且没有记载发生在何年,尚少时间观念,因此只能算是传记片断,或有传记因素。孟子庄子中也有人物事迹的记叙,但其形态与墨子相似。有的可视为传记片断;有的则是寓言故事,不属于传记。 先秦历史散文,如左传战国策已出现传记雏形。

6、有的整篇较集中记叙某个人物的片断事迹,刻画出一定的人物性格,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作者可能主观上是记叙历史,客观上已显示人物形象,接近后世短篇传记。如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写郑庄公为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与弟、与母亲的矛盾冲突。故事头尾完整,人物形象鲜明,但受编年体史书的体例限制本篇没有写出郑庄公的主要生平事迹。因而这一片断还只是传记的雏形。有的人物事迹散见于几年的连续叙事中,则较能反映出相对完整的人物生平。如左传中“晋重耳之亡”,较连贯地写了晋公子重耳从出逃到返国夺位的19年经历,写出了重耳性格的发展过程。这也是传记的雏形。战国策常在某一章中以一个人物为中心,记叙其片断事迹,具有相对完整性和独立

7、性。如写战国策士冯谖、苏秦、张仪、刺客荆轲等人的言行活动,事迹相对完整,能表现他们的性格。这些人的故事也是传记的雏形。6下列对“先秦传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先秦传记文学当时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观念,没有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B人类为了保存自身的实录并为了纪念祖先,产生了历史学和传记文学。C生民公刘人物事迹太简略,偏重赞美,未能刻画人物的个性。D战国策写策士冯谖、苏秦、张仪、刺客荆轲等人的故事也是传记的雏形。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围绕中心人物,使中心人物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当属于传记文学。B先秦诸子散文记载本学派奠基人或代表人物的言行事迹,应是传记文学

8、。C左传战国策的作者主观上是记叙历史,客观上已显示人物形象,类似小说创作。D“郑伯克段于鄢”因为受编年体史书的体例限制没有写出郑庄公的主要生平事迹,所以它只是传记的雏形。8根据原文内容,不代表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我国的历史学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早最发达的学科。B生民公刘是记录与歌颂周部族先人的英雄传说。属史诗性质,也是传记体。C孟子庄子的记叙,有的可视为传记片断;有的则是寓言故事,不属于传记。D作者认为:传记文学既是人类自身实录,因而就要写出人物主要生平事迹,要有完整故事情节,刻画人物个性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8分)过秦论(节选)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9、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

10、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9下列各项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

11、项是( )A约从离衡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B赢粮而景从 或师焉,或不焉 C倔起阡陌之中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百有余年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10以下句中加点的字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C席卷天下 D云集响应1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敢南下而牧马 锲而不舍B九国之师 吾从而师之C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而青于蓝D为天下笑者 冰,水为之12选出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世及后代统治者施行仁

12、义以安民。 C最后一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对比论证是最后一段的鲜明特色,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二、非选择题(第13至22小题,共 76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译文: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译文: 14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将陈涉与九国之师作比较的。(2分)答: 15.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荀子)不

13、违农时, ;数罟不入洿池, 。(孟子)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登高)16.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兰溪棹歌 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1)诗的前两句从仰视和俯视的角度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答: (2)整首诗景中有人,景中有情,请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情是怎样的情?答: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2012年安徽省高中学业水平题)(15分)史铁生的微笑苗向东 史铁生去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并没有因此变得模糊,反而更清晰。我在书刊和网络上查找史铁生的照片,发现他的表情都是微笑的。史铁生先生1972年双腿瘫痪

14、,后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每周要靠三次透析才能维持生命。每次透析完后,他全身乏力,而且特别累。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每次都有一种在鬼门关转一圈的感觉,这些都是对他精神的折磨和肉体的摧残。上苍似乎把所有的病痛都让他扛。如果把我们搁在他的位置上,长年累月坐在他的轮椅上,我们是否能够顽强地思考、坚定地写作?是否还笑得出来?他留给人们记忆最深的是他的笑容。我第一次见着他的微笑,是在一次电视采访的镜头上。他微黑的脸上不时闪过近乎顽皮的表情,脸上绽放的微笑纯净如云,明亮似水。他从容淡定,几乎可以让人忘记他是一位重症病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资深记者温秋阳17年前曾经采访过史铁生,至今留存在她脑海里的是史铁生

15、那最温暖的笑。作家黄艳梅在一次笔会上认识了史铁生,她好奇地问史铁生:“史老师,您在小说中曾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那地方好玩吗?”史铁生马上露出笑容说:“那是地坛,是一个宁静的去处,也是上帝对我的苦心安排。”那微笑,是忘忧的笑、灿烂的笑。我喜欢他的作品,更喜欢他作品里透出来的微笑。多年前,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被深深打动。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强者,永远从容着的强者。他的作品呈献给大家的是阳光般的盈盈笑脸,他的微笑诚挚而灿烂。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说他的职业就是生病,48年来大约有一半时间用来生病。我可以感受到他通过文字传递的一种乐观的气息,我可以猜想到他的笑脸一定是很自信、很灿烂的,他的目光中没有焦躁

16、和忧虑,流露出的是坚毅和乐观。他的人生就是一部苦难史,但他始终微笑着。史铁生的名言就是:“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给予太多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曲折。”他直面人生苦难,微笑着弹奏从容的弦乐,微笑着面对挫折,微笑着接受幸福。 他的人生,是为别人微笑而活着的。他用笑容温暖别人。我与地坛中写道,有一位朋友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说:“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原来他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努力读书写作,目的就是为了让母亲微笑,为了使母亲开心并感到骄傲。2011年1月4日,也就是他“60岁生日”时,他的家属举办了史铁生追思会,按他生前的意愿要求,人们不用穿黑色衣服,不用献花圈挽联。会场

17、上悬挂的巨幅照片中,他也是开怀笑着的,而且笑得最灿烂、最美。他希望人们记住他温暖的笑容。 史铁生把握了人生真谛,超越了自我,超越了苦难,这才笑得出来,才笑到最后。 17.文章-段依次写了史铁生哪三个层面的“微笑”?请简要概括。(6分) (l) (2) (3) 18.结合上下文,说说第段画线句子在内容上强调了什么,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19.史铁生为什么能始终微笑?(2分) 20.简要说说史铁生为什么希望人们记住他温暖的笑容。 (3分) 21. “给力”是今年流行的新词。根据它在下列标题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置换(每处不超过4个字)。(5分) 高物价时代需财政“给力”民生惩罚不给力 难绝

18、“回扣门”浙江医院又曝商业贿赂丑闻答:(1) (2) 语文综合检测卷三1. D(创chun 浸jn 翌y)2. B(“喧”应为“暄”,“括”应为“聒”)3. D(“始作俑者”的意思是: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4. A(B 成分残缺,“和”的前面缺少一个介词“对”。 C关联词搭配不当。 D主客体关系颠倒,应改为“基层干部对农民们的话很有感触”)5B 6A(张冠李戴。“没有形成独立的观念”和“没有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的主体应是先秦时代的人们,而不是先秦传记文学。)7D(A绝对化,比如“小说”就不是传记文学; B原文为“包含有一定的传记文学因素”; C“可能”遗漏,由推测变肯定;“类似小说创作”

19、无中生有)8B(“属史诗”是梁启超认为的,“是传记体”是白寿彝认为的,不属作者观点)9A( A从纵;B景影,不否 ;C倔崛,知智;D有又,涂途)10A(A鞭笞,名词用于动词,用鞭笞抽打。其余三项为名次作状语)11C ( A表修饰/表顺承;B结构助词,的/代词,他;C都是“比”的意思;D被/变成)12B(作者写作该文是劝说汉文帝的,因此“后世”不妥)13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招致八州的列国诸侯来朝拜自己,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地跟着他。14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军队的素质;装备。1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0、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也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16.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仙境。写出渔民欣快欢畅之情,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17. (6分)(1)日常生活中可见的微笑; (2)文学作品里透出来的微笑; (3)直面人生苦难的微笑。(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18 (4分)内容上强调史铁生面对苦难时的顽强超出常人。结构上照应开头,承接上文,过渡到下文写史铁生的种种微笑。(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19.(2分)因为他把握了人生真谛,超越了自我,超越了苦难。 (意思对即可)20. (3分)想给人们留下自信乐观的印象。想告诉人们他一生面对苦难是坚强而从容的。想鼓舞人们积极快乐地生活 (答案不限于此,答出其中两方面意思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21. (1)着力保障(着力完善)(2)加大力度.页脚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