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古埃及文明发源于( )东北部。
A.欧洲
B.非洲
C.亚洲
2.面对冒犯和侮辱,我们不可以( )。
A.指出对方的错误。
B.要求对方道歉。
C.私下找人报复。
D.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
3.( )和长江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母亲河”。
A.珠江
B.黄河
C.辽河
D.黑龙江
4.下列不是由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的是( )。
A.资源破坏
B.直接经济损失
C.人员伤亡
D.海平面上升
5.赞美他人( )。
A.就是阿谀奉承
B.就是贬低自己
C.必须真心实意
6.如果人类不能( ),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随意破坏,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A.环境污染
B.尊重自然
C.破坏自然
D.全球变暖
7.鸮尊是( )的历史文物。
A.埃及
B.印度
C.中国
D.巴比伦
8.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 )
A.孔子
B.扬雄
C.刘湛秋
D.徐特立
9.关于联合安理会,下列说话正确的是( )。
A.它有权选举各理事会的理事国,有权通过接纳新的会员国
B.它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C.它是由全体会员国组成的审议机构
10.解决冲突的最好办法是( )。
A.忍耐
B.报复
C.宽容
二.填空题(共10题,共38分)
1.我们生存的家园是( )。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 )、环境和资源等。
2.“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构建( )的实践平台。
3.( )一直延续至今,未曾中断,这是中华民族( )的重要源泉。
4.适度维护自己应做到:不过分( ),保持情绪稳定;( ),既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能认识到( );( )他人意见,分析问题时对事不对人。
5.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 ),国际秩序的( ),( )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6.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原谅他人,其实也是( )。
7.( )让梦想变成了现实。
8.平等友善可以传递( ),在温暖的友善传递中,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我们的社会将( )。
9.建筑作为一种文化,适应于各地自然环境的要求,与( )融为一体,也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 )的反映。
10.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在国际热点问题上发出( ),提出( )。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自身。( )
2.20世纪50年代,日本一家肥料公司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到了海湾中。( )
3.世界人民热爱和平,我们要反对一切战争。( )
4.我们都进行过反思,都有一定的反思能力。( )
5.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我回家一定要好好想想,看问题出现在哪里。( )
6.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
7.《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埃及国王制定的一部法典。( )
8.郑和是我国著名的航海家,前后曾经七次下“西洋”。( )
9.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严重发生的国家。( )
10.截至2016年11月,中国先后参加了26项联合国维和行动。( )
四.连线题(共1题,共3分)
1.早期文明区域的文字。(连一连)
中国 象形文字
古巴比伦 楔形文字
古埃及 甲骨文
五.简答题(共6题,共47分)
1.防御自然灾害的方法有哪些?
2.说一说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和他的一些发明创造。
3.说一说中国在联合国中的重要作用。
4.说一说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5.简述原始农业是如何兴起和发展的。
6.请你判断一下图片是哪个地区的风景,这些地区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1)图一:
(2)图二:
(3)图三:
六.辨析题(共1题,共10分)
1.看图,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
七.材料题(共2题,共30分)
1.材料:
周末我和小伙伴去公园玩耍,公园里可真热闹,一个小女孩正在折断一枝观赏花,还有许多人在公园里搭帐篷、放风筝。我们发现,很多吊床系在还未完全长大的小树上,小树的树皮都被勒破了。还有的小孩在草坪里追逐打闹。
问:你发现材料中有哪些环境问题?请提出你的建议?
2.阅读下面的新闻。
近日,南京一地铁内,3个消防报警器连续报警,警方调查后发现,是一名小学生破坏引发的。
事发后,警方通过调阅现场监控,发现3个报警器均是被一名身着校服的小学生破坏的。监控显示,这名小朋友经过地铁站,可能是因为好奇,伸手按了按身边的消防报警按钮,随后转身从书包中找到了钢笔,并利用钢笔连续戳坏了2号出沿路的三处报警器。
考虑到其年龄小,为了不压制孩子特有的好奇天性,地铁警方并未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二是联系了该小学生所在的学校,采取进校园的方式为全校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消防安全教育课程。
(1)假如你是该名小学生,你会怎样反思?
(2)假如你是该名学生的家长,你会怎样反思?
(3)假如你是校方,你会怎样反思?
八.综合题(共1题,共12分)
1.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的身体极小,却是野马的天敌。它在攻击野马时,常附在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极敏捷地刺破野马的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无论野马怎么蹦跳、狂奔,都无法将它驱逐。它直到吸饱吸足,才满意地飞去。而野马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可奈何地死去。动物学家们在分析这一问题时。一致认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远不会让野马死去,野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习性和狂奔所致。人们可能会哀叹野马因“小不忍”而暴怒、狂奔乱了“大谋”——失去了生命,其实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有类似的行为和报应。
(1)这段文字提醒我们人类应该具有什么美德?
(2)如果人类也像野马这样易暴怒,其后果是什么?
(3)人类怎样才能摆脱这种困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D
5.C
6.B
7.C
8.B
9.B
10.C
二.填空题
1.地球;空间
2.人类命运共同体
3.中华文明;文化自信
4.维护自己;不大喊大叫;自己的不足;虚心接受
5.建设者;维护者;中国军队
6.原谅可能犯错误的自己
7.科技
8.正能量;更加美好
9.大自然;生活方式
10.中国声音;中国方案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简答题
1.①提高防灾避险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
②我国建立了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以及防灾减灾工程。
③法律也是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2.世界著名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完成了2000多项发明创造。从他16岁发明自动定时发报机算起,平均每12天半就有一项发明,其中包括电灯留声机、电影、电车、蓄电池、打字机、水泥、橡皮等等。
3.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参与了联合国的筹建过程。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在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有关键话语权。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其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5.远古先民在采集生活中逐渐学会栽培农作物,在狩猎生活中学会了饲养动物,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实现了从采集到农耕、从渔猎到畜养的伟大变革,充分体现了古代先民的智慧,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6.图一是撤哈拉沙漠,那里非常干燥,几乎没有植被,地广人稀;
图二是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那里地势低平;
图三是北极地区,终年白雪覆盖,气温非常低。整个冬天看不到太阳;夏天,直到午夜。太阳还挂在地平线之上。
六.辨析题
1.图一中孩子的做法是正确的,地震来临时,如果来不及逃生,我们要躲在卫生间的角落,用其他东西护着头部;图二中孩子的做法是错误的,打雷的时候我们不要躲在大树下,容易遭到雷击。
七.材料题
1.材料中破坏环境的问题有:攀折花木、把吊床系在小树上、践踏草坪。我会提出如下建议:
①公园添加醒目的警示牌。提醒大家不要攀折花木、践踏草坪,让吊床远离小树。
②增设一些简易的木桩,方便游人绑吊床。
③公园要加强巡视的力度,随时提醒违规的游人。
2.(1)小学生反思:要学会识别消防报警器,了解其作用;不在破坏消防报警器等类似公用设施的事。
(2)家长反思:给予孩子必要的批评;后期加强教育,合理引导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在安全文明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3)校方反思:好奇天性宜疏不宜堵,多开展有关活动放飞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们用正确的方法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引导孩子明辨是非,树立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
八.综合题
1.(1)宽容的美德。
(2)会整天陷入烦恼之中,心胸狭隘,处处设防,对人怀有敌意,也会小不忍而乱大谋。
(3)①人们要懂得善于宽容,利人利己,宽容能使自己远离烦恼、仇视,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心灵的安宁和满足。②要学会宽容自己。即悦纳自已,承认“人无完人”,容许自己犯错误,给自己留下改过迁善的机会,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信心和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