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电气控制及PLC》课程设计阐明书
专业: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指引教师: 张 立 明
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2018年7月
第一某些: 电气线路安装调试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题目一: 三相异步电机可逆控制课程设计
电气原理图:
调试环节
1、按照原理图接线;
2、通电时,合上电源开关Q,按下SB2,KM1得电,电机正转;
按下SB3,KM1失电,KM2得电,电机反转;
按下SB1电机停转;
3、仔细观测“自锁”、“互锁”触点在控制中作用。
电气安装接线图:
本人完毕安装线路实物图片一:
各元件作用;
Q
总开关,启动
FU1
当发生短路或过载时切断电路
FU2
当发生短路或过载时切断电路
FR
实现电动机过载保护
SB1
启动停止按钮
SB2
正转按钮
SB3
反转按钮
KM1主触头
电机反转
KM1辅助常开触头
自保持SB2
KM1辅助常闭触头
电机反转
KM2主触头
电机正转
KM2辅助常开触头
自保持SB3
KM2辅助常闭触头
电机正转
技能训练题目二: 三相异步电机Y-Δ降压启动控制
电气原理图:
电气安装接线图:
本人完毕安装线路实物图片二:
各元件作用;
元件名
作用
QS
总开关,保护电气系统
FU1和 FU2
当发生短路或过载时切断电路
SB1 和SB2
启动停止按钮和星三角降压按钮
FR
实现电动机过载保护
KM主触头
接入电源
KM辅助触头
实现电机控制
KMY主触头
接入电源
KMY辅助触头
Y启动
KMΔ主触头
接入电源
KMΔ辅助触头
Δ运营
KT 延时触头
延时3-5秒
技能训练小结:
1.电气原理图绘制规定:
(1)电气原理图普通分为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主电路是从电源到电动机或电路末端电路,是强电流通过某些,画在原理图上面或左侧。辅助电路是通过小电流电路,普通是按钮,电器元件线圈,接触器辅助触点,继电器触点等构成控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电路及保护电路等,画在原理图右侧。 (2)每一电气元件采用国家规定统一图形符号来表达,在图形符号附近用文字符号标注属于哪类电器。
(3)同一电器各个某些在图中位置,依照便于阅读和研究原则来安排,可以不画在一起,但属于同一电器部件均编以相似文字符号。若有各种同一种类电器元件,可在文字符号背面加上数字符号。
(4)对于接触器,继电器触点按吸引线圈不通电状态画出,控制手柄按趋于零位时状态画出,按钮,行程开关触点按不受外力作用时状态画出。 (5)在原理图中,无论是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各电气元件普通按动作顺序和信号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可水平布置或者垂直布置,并尽量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
(6)直流和单相电源电路用水平线画出,普通画在图样上方和下方。多相电源电路,用水平线集中画在图样上方,相序自上而下排列。中性线和保护接地线放在相线之下。主电路和电源电路垂直画出。控制电路与信号电路垂直画在两条水平线之间。耗电元件直接直接与下方水平线连接,控制触点连接在上方水平线与耗电元件之间。
(7)为了以便检索电气电路,以便阅读和分析,在原理图上方或右方将图提成若干图区,并标明该区电路用途与作用。
(8)在电气原理图中,接触器和继电器线圈与触点之间从属关系要加以阐明,即在原理图中相应线圈下方,给出触点文字符号,并在其下注明相应触点索引代号。
2.电气接线图绘制规定:
(1)绘制电气安装接线图时,各电器元件均按其在安装底板中实际位置绘出。元件所占图面按实际尺寸以统一比例会址。
(2)绘制电气安装接线图时,一种元件所有部件绘在一起,并用点划线框起来,有时将各种电器元件用点划线框起来,表达它们是安装在同一安装底板上。
(3)绘制电气安装接线图时,安装底板内外电器元件之间连线通过接线端子板进行连接,安装底板上有几条接至外电路引线,端子板上就应绘出几种线接点。
(4)绘制电气安装接线图时,走向相似相邻导线可以绘成一股线 3.电气安装接线工艺规定
3.电器安装、接线工艺规定:
(1)无论是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各电气元件普通应按动作顺序和信号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可水平布置或垂直布置,并尽量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
(2)同一电气各某些画在一起,其尺寸和比例没有严格规定,各部件位置尽量符合实际状况。
(3)各电气元件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和回路标记,均应以原理图为准,并且要保持一致。
(4)应详细标明配线用型号、规格、截面积及连接导线根数,标明所穿管子型号、规格,并标明电源引入点。
(5)不在同一控制箱内或不是同一块配电屏上各电气元件之间连接,必要通过接线端子板进行连接。
3.电气安装图
电气元件布置图电气安装图义称电气互连图、安装接线图,用于电气设备和电气元件安装、配线或检修,它清晰地表白电气设备外部元件相对位置及它们之间电气连接、其体值了和植价能中气原理图所起不到作用、在生产现场得到广泛应用。它是电气原理图详细实现体现形式可直接用于安装配线。
绘制电气安装图原则是:
1同一电气各部件画在一起,其尺小和比例没有严格规定,
各部件位置尽量符合实际状况。
2)各电气元件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和回路标记,均应以原理图为准,并且要保持一致。
3)不在同一控制箱内或不是同块配电屏 上各电气元件之间连接,必要通过接线端子之间进行连接。同一控制箱内各控制元件之间可以直接连接。安装接线图上所示电气连接,-普通船不表达实际走线途径,施工时由操作者依照实际状况选取最佳走线方式。
4)应详细地标明配线用各种导线型号、规格、截面积及连接导线根数。标明所穿管
子塑号、规格等,并标明电源引人点。
4.实训线路发生故障及排除办法:
1、线路连接完毕,通电启动后电路不能正常运营;
2、通电后,按下启动开关有Y启动,但无△运营;
3、Y启动后及时跳至△运营,无延时时间或时间短。
排除办法:
1、用万用表测量各电路模块,因素是熔断器内保险管损坏、空气开关保险损坏、KM1或2或3损坏等,替代电路元件、重新连接未能通电线路后故障可排除;
2、检查线路连接,KM2主触头线路接错未反向、KM1与KM2连接出错等,替代任意两根导线、U/V/W与电机连接线路修正等,故障可排除;
3、检查继电器模块与否连入电路、继电器计时时间恰当调节等,故障可排除。
第二某些:PLC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原则范例及格式)
(依照自己不同项目按此原则完毕报告)
一、目
1.熟悉步进顺控指令编程办法;
2.掌握选取性流程程序编制;
3.掌握皮带运送机程序设计及其外部接线。
二、器材
1.可编程控制器1台(FX2N-48MR);
2.皮带运送机模拟显示模块1块(带批示灯、接线端口及按钮等);
3.实训控制台1个;
4.电工惯用工具1套;
5.手持式编程器或计算机1台;
6.连接导线若干。
三、规定
设计一种用PLC控制皮带运送机控制系统。其控制规定如下:
在建材、化工、机械、冶金、矿山等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皮带运送系统运送原料或物品。供料由电阀DT控制,电动机M1、M2、M3、M4分别用于驱动皮带运送线PD1、PD2、PD3、PD4。储料仓设有空仓和满仓信号,其动作示意简图如图6.1所示,其详细规定如下:
1.正常起动,仓空或按自动起动按钮时起动顺序为M1、DT、M2、M3、M4,间隔时间5s;
2.正常停止,为使皮带上不留物料,规定顺物料流动方向按一定期间间隔顺序停止,即正常停止顺序为DT、M1、M2、M3、M4,间隔时间5s;
3.故障后起动,为避免前段皮带上导致物料堆积,规定按物料流动相反方向按一定期间间隔顺序起动,即故障后起动顺序为M4、M3、M2、M1、DT,间隔时间10s;
4.紧急停止,当浮现意外时,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则停止所有电动机和电磁阀;
5.具备点动功能。
四、软件程序
1.I/O点分派
X0:自动/手动转换;Xl:自动位起动;X2:正常停止;X3:紧急停止;X4:点动DT电磁阀;X5:点动M1;X6:点动M2;X7:点动M3;X10:点动M4;X11:满仓信号;X12:空仓信号;X13:故障起动
Y0:DT电磁阀;Y1:M1电动机;Y2:M2电动机;Y3:M3电动机;Y4:M4电动机。
2.设计方案
依照系统控制规定及PLCI/O分派,设计皮带运送机系统程序
五、系统接线
依照皮带运送机控制规定,画其系统接线图(PLC输出负载都用批示灯代替)。
六、系统调试
1.输入程序,按前面简介程序输入办法,用手持式编程器(或计算机)对的输入程序。
2.静态调试,按系统接线图对的连接好输入设备,进行PLC模拟静态调试,并通过手持式编程器(或计算机)监视,观测其与否与控制规定一致,否则,检查并修改、调试程序,直至批示对的。
3.动态调试,按系统接线图对的连接好输出设备,进行系统动态调试,先调试手动程序,后调试自动程序,观测批示灯能否按控制规定动作,并通过手持式编程器(或计算机)监视,观测其与否与控制规定一致,否则,检查线路或修改程序,直至批示灯能按控制规定动作。
二、皮带运送机plc电气控制系统总体设计过程
1(总体方案阐明
1)依照皮带运送机规定一方面进行plc选型和编程办法。拟定实验板和调试
办法准备好实验设
2)设备器材。
拟定I/O:
X口:X0~X13
口:Y0~Y4 Y
2(皮带运送机plc电气控制原理图设计
(1) 主电路设计控制系统主电路如图所示。
注;此图为CAD绘制
3.2 皮带传播机电气控制系统主电路
(2) PLC控制电路设计 涉及PLC硬件构造配备及PLC控制原理电路设计。 1) 硬件构造设计。理解各个控制对象驱动规定,如:驱动电压级别、
负载性质等;分析对象控制规定,拟定输入/输出接口(I/O)数量;拟定所
控制参数精度及类型,如:对开关量、模拟量控制、顾客程序存储器存储
容量等,选取适合PLC机型及外设,完毕PLC硬件构造配备。 2) 依照上述硬件选型及工艺规定,编制I/O接口功能表。 3)皮带传播机系统PLC输 入接口功能表
序号 工位名称 输入口
1 自动/手动切换 X000
2 正常启动 X001
3 正常停止 X002
4 紧急停止 X003
5 点动DT X004
6 点动M1 X005
7 点动M2 X006
8 点动M3 X007
9 点动M4 X010
10 满仓信号 X011
11 空仓信号 X012
12 故障启动 X013
表1皮带传播机系统PLC输 入接口功能表
4)皮带传播机系统PLC输出接口功能表
序号 工位名称 输入口
1 启动DT Y000
2 启动M1 Y001
3 启动M2 Y002
4 启动M3 Y003
5 启动M4 Y004
表2皮带传播机系统PLC输出接口功能表
5) 依照上述设计,对照主回路检查交流控制回路、PLC控制回路、各种保
护联锁电路、PLC控制程序等,所有符合设计规定后,绘制出最后电气原理图。 6) 依照设计方案选取电气元件,编制原理图元器件目录表,如表3所示。 序号 文字符号 名 称 数量 备 注
辅助继电器 普通辅助继电器 1 M * 13
定期器 普通定期器 2 T * 11
(3) PLC控制程序设计
1) 程序设计。依照控制规定,表达出各控制对象动作顺序,互相间制约关系。在明确PLC寄存器空间分派,拟定专用寄存器基本上,进行控制系统程序设计,涉及主程序编制、各功能子程序编制、其她辅助程序编制等。
2) 系统静态调试。空载静态调试时,针对运营程序检查硬件接口电路中各种逻辑关系与否对的,然后先调试子程序或功能模块程序,然后调试初始化程序,最后调试主程序。调试过程中尽量接近实际系统,并考虑到各种也许发生状况,作重复调试,浮现问题及时分析、调节程序或参数。
3) 系统动态调试及运营。在动态带负载状态下调试,密切观测系统运营状态,采用先手动再自动调试办法,逐渐进行。遇到问题及时停机,分析产生问题因素,提出解决问题办法,同步做好详尽记录,以备分析和改进。
(4)皮带传播机控制原理
1) 起动控制: 接通PLC 电源,按下X1/X12 进入辅助继电器启动定期器T0 , 5s 后T0 动作置位Y0 , 起动DT 5s 后T1 动作进入辅助继电器启动定期器T2 , 置位Y2起动M2 5s 后T2 动作进入辅助继电器 置位Y3 起动M3 5s 后T3 动作
M4与DT 按控制规定所有起动起来, 进入辅助继电器 置位Y4 起动M4 。至此, M1,
进入正常运营状态。
2) 停车控制: 在系统运营时, 按下X2/X11进入辅助继电器停止DT 5s 后T4 动作停止M15s 后T5 动作停止M2 5s 后T6动作停止M3 5s 后T7动作停止M4 。至此, M1,M4与DT 按控制规定所有实现停车。
3) 急停控制: 在系统运营时, 如需要紧急停车,按下X3 同步断开辅助继电器同步复位Y0 、Y1 、Y2 、Y3 、Y4 同步停止DT与M1,M4 。
4) 故障起动控制: 在系统运营时,按下SB9 接通X13 起动M4 5s 后T8 动作起动M3 5s 后T9 动作起动M2 5s 后T10 动作起动M1 5s 后T11动作起动DT 。至此, M1,M4与DT 按控制规定所有起动起来, 进入正常运营状态。
5) 点动控制:接通PLC 电源,按下X4接通Y0起动DT;按下X5接通Y1 起动M1;按下X6接通Y2起动M2;按下X7接通Y3 起动M3;按下X8接通Y4 起动M4;
I/O分派表
I O
X 手/自动控制
X0 自动控制
X1 正常停止
X2 急停
X3 点动DT
X4 点动M1
X5 点动M2
X6 点动M3
X7 点动M4
X10 点动
X11 空仓
X12 满仓
X13 故障启动
Y0 启动 启动反向启动
Y1 启动M1
Y2 启动M2
Y3 启动M3
Y4 启动动M4
Y5 反向启动DT
Y6 反向启动M1
Y7 反向启动M2
Y8 反向启动M3
Y9 反向启动M4
功能图:
注;此图为CAD绘制
注;此图为CAD绘制
梯形图设计(截图):
程序清单(截图):
调试照片;
分析梯形图:
电机正常运转时:当按下启动按钮SB1时,先启动最末一条皮带机, 通过5S延时,启动第三条皮带机,再通过55延时,启动第二条皮带机,最后通过55延时,启动第条皮带机。当按下停止按钮SB2时,第一条皮带机停止运转,通过5S延时,第二条皮带机停止运转,再通过5S延时,第二条皮带机停止运转,最后通过55延时,第四条皮带机停止运转。 传送带发生故障时(I11.I断开时当M1故障时,M1及时停,通过5S延时,M2停,再通过5S延时,M3停,最后通过5S延时,M4停。当故障解除时,四个传送带均正常运营;当M2故障时,MI、M2及时停,通过55延时,M3停,再通过55延时,M4停。当故障解除时, 四个传送带均正常运营:当M3故障时,M1、M2、M3及时停,通过55延时,M4停。当故障解除时,四个传送带均正常运营;当M4故障时,M,M2,M3,M4及时停。当故障解除时,四个传送带均正常运营。当传送带带重物时(111闭合时
当M1上有重物时,通过55延时,M1停,再通过5S,M2停,再通过5S,M3停,最后通过 5S,M4停。当故障解除时,四个传送带均正常运营;当M2上有重物时,如意即停,通过55延时,M2停,再通过5S延时,M3停,最后通过5s,M4停。当故障解除时,四个传送带均正常运营;
当M3上有重物时,M15、V2及时倍,通过55延时,M3停,再通过5S延时,M4停。当故障解除时,四个传送带均正常运营当M4上有重物时,M1、M2、M3及时停,通过5S延时,4停。当故障解除时,四个传送带均正常运营
设计总结:
四节传送带是当代工业生产中,必不可缺少工具,它大大提高了生产速度,使生产过程更加自动化。对四节转送带安装、改进、调试是我们这些技能型人才必要思考与研究问题,只有这样自动化生产系统才会得到飞速发展。通过努力,终于完毕了四节传送带控制系统设计任务。在这次毕业设计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加强了自己对专业知识学习,巩固了自己专业知识,使自己专业技能得到了飞速提高。
在课题设计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发现了自己有诸多局限性之处。第一发现自己基本知识不够牢固。诸多东西都要翻阅书籍,重新理解。第二:自己不能把所学知识连贯运用起来。第三:考虑问题不够全面,不从大局出发。导致许多问题浮现了后来,才想办法去解决。第四,思维能力不够敏捷,用了许多时间,才找到了设计思路与头绪。但是,通过自己潜心学习与请教,还算是勉强完毕了本次任务。
对于我自己而言。可以这样说,这次设计巩固了我在大学中所学专业知识。对知识进行了系统性总结,使自己动手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同步也加强了自己知识面积,理解了许多在学校中没有学习到东西,让自己知识与实际生产联系起来,是对我这一种学期来学习检查与考察。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干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设计,能较好锻炼我们思维能力,动于能力,解决间题操作能力,为我们之后走向社会奠定了个好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