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盖梁施工监理细则(最终)..
京港澳高速公路漯河至驻马店改扩建工程
桥
梁
盖
梁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河南省高等级公路建设监理部有限公司
漯驻高速改扩建工程LZJL-1合同段第二驻地办
二Ο一三年十一月
盖梁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路线起点桩号K9+295,终点桩号K19+795,全长10.5公里,设计加宽方式为双侧拼宽,两侧各加宽7.25m,采用“老桥老标准,新桥新标准,同结构同跨径,上连下不连”的加宽方式。
本标段共有大桥1座,互通式立交2处,分离式立交桥11座。桥梁加宽方式采用与老桥相通的跨径。上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与老桥拼宽;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柱式台或高桩承台式桥台。
二、桥梁盖梁监理依据
1、编制依据
(1)、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3)、交通部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0-2004);
(4)、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5)、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6)、《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04);
(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
(8)、漯驻改扩建〖2013〗116号《关于下发冬季施工要求的通知》;〖2013〗104号《关于进一步规范钢筋加工施工的通知》;
三、监理工作流程
3.1 钢筋工程监理工作流程图
①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分批验收
②抽样做力学性能试验
钢筋原材料的监理
①钢筋的连接
②钢筋的下料尺寸
③接头的位置
钢筋安装的监理
钢筋加工的监理
①钢筋的根数、型号
②几何尺寸、钢筋间距
③现场绑扎
④保护层厚度
3.2 钢筋混凝土监理工作流程图
·接头
·焊接
·位置
·轴线位置
·外形尺寸
·支撑
测量放样检查
模板检查
钢筋检查
·配合比
·坍落度
·振捣
混凝土浇筑监理旁站检查
·外观
·外观尺寸
混凝土成品检查验收
中间交工签认
3.3钢筋混凝土盖梁监理工作流程图
施工缝检查
测量定位检查
模板检查(常规)
钢筋检查(常规)
混凝土浇筑监理
旁站检查(常规)
混凝土成品检验(常规)
分项工程完工证书签认
四、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与目标值
4.1基本要求
(1)混凝土所用水泥、砂、石、水、外掺剂与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必须采用措施控制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最高温度与内外温度在允许的25度C范围内,防止出现温度裂缝。
(3)不得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
4.2质量控制要点
(1)盖梁施工前的质量控制:盖梁的施工应在墩、台身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
(2)模板支架质量控制(强度、刚度、稳定性):对盖梁施工所采用的托架、支架等临时结构,应进行受力分析计算与验算。支架宜直接支承在承台顶部,当必须支承在承台以外的软弱地基上时,应对地基进行妥善加固处理,并应对支架进行预压。
(4)盖梁钢筋加工、安装质量控制:钢筋安装施工时,应避免在钢筋的接头处起弯,并应保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4)盖梁模板安装质量控制:模板与墩台身之间应密贴,不得出现漏浆现象。
(3)盖梁顶面支座垫石的预埋钢筋与上部结构所需要的预埋件,其位置应准确性控制。
(5)盖梁顶底面高程控制。
(6)盖梁几何尺寸控制。
(7)盖梁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配合比、坍落度、振捣)。
(8)盖梁养生、混凝土强度检查。
4.3质量控制目标
严格按照监理合同协议、施工合同文件、设计图纸、《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与《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盖梁施工过程中各工序、各环节进行检查验收,通过控制工序质量来保证盖梁施工质量,确保盖梁的内部与外部质量满足设计与技术规范的要求。
五、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5.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
5.1.1原材料质量控制
(1)混凝土原材料控制
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能使所配制的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收缩小,和易性好,运输和储存时防止受潮。
细集料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中砂。
粗集料应采用坚硬的级配良好的碎石。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最小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在两层或多层密布钢筋结构中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1/2,同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100mm,用泵送混凝土时粗集料最大粒径:碎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3。
当掺用外加剂时其技术指标和掺用量,应符合设计与技术规范要求,且必须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
⑤需做平行试验的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执行。
(2)钢筋原材料控制
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按设计与《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对钢筋、钢筋接头进行抽检试验。
5.1.2模板安装前应验算其强度、刚度与稳定性。(模板之间应平整、拼缝严密、不漏浆;保证结构物外表美观,线条流畅)
5.1.3复核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盖梁C30)
盖梁设计配合比 表-4
下部
构造
设计
强度
水泥
粉煤灰
砂
碎石
水
外加剂
坍落度mm
7天强度Mpa
盖梁
C30Mpa
304
81
771
1110
154
3.46
160-180
36.1
5.1.4.检查盖梁施工机械:
盖梁施工机械主要有运输设备、浇筑设备、发电机、插入式振动器等,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数量、性能、规格型号等作审查,对不能保证施工要求的设备,不得投入使用,机械设备的数量要满足合同和工期的需要并配备足够的备用设备。
5.1.5.复核承包人的测量放样:
测量监理工程师对承包人测量放样的基线、控制点与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对盖梁的底面和顶面高程进行复测;根据设计严格控制盖梁标高。
5.2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5.2.1盖梁钢筋制作安装检查:
①盖梁钢筋制作必须按照设计图纸配筋,焊工必须持有上岗证,否则不得从事焊接工作。
②盖梁钢筋接头布置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③盖梁钢筋的交叉点应用扎丝绑扎固定,必要时用点焊焊牢。
④除设计有特殊规定外,盖梁中的箍筋应于主筋垂直。
⑤盖梁钢筋搭接、弯钩、弯钩的叠合处均应符合设计与《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⑥在盖梁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按设计要求错开;盖梁钢筋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⑦按设计与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预埋垫石钢筋与上部结构所需要的预埋件。
⑧盖梁钢筋安装控制项目,检查方法
项 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 值
1△
受力钢筋间距(mm)
两排以上排距
±5
尺量: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
3
同排
梁、板、拱肋
±10√
基础、锚碇、墩台、柱
±20
灌注桩
±20
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10
尺量: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2
3
钢筋骨架尺寸(mm)
长
±10
尺量:按骨架总数30%抽查
1
宽、高或直径
±5
4
弯起钢筋位置(mm)
±20
尺量:每骨架抽查30%
2
5△
保护层厚度(mm)
柱、梁、拱肋
±5√
尺量: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3
基础、锚碇、墩台
±10
板
±3
5.2.2盖梁模板支架检查:
①盖梁模板和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宜采用标准化组合钢模板施工,组合钢模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各种螺栓连接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②盖梁模板与钢筋安装应配合进行施工,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在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
③安装侧模时,应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
④盖梁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与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测,签认后方可浇筑砼;盖梁砼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与时纠正。
⑤盖梁模板固定要牢固。
⑥盖梁模板脱模剂使用设计要求的脱模剂,不得使用废机油。
⑦盖梁模板、支架、拱架安装允许偏差(表见桥涵P75页)
项 目
允许偏差
模板标高
基础
±15
柱、墙和梁√
±10
墩台
±10
轴线偏位
上部构造的所有构件
+5,0
基础
±30
墩台
±20
基础
15
柱或墙
8
梁√
10
墩台
10
装配式构件支承面的标高
+2,-5
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模板表面平整
5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3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
10
预留孔洞截面内部尺寸
+10,0
支架和拱架
纵轴平面位置
跨度的1/1000或30
曲线形拱架的标高
+20,-10
5.2.3盖梁砼浇筑检查:
(1)严格控制商品砼的质量,施工配合比应符合设计与技术规范要求。
(2)在盖梁砼浇筑前应检测商品砼的各项指标,砼坍落度、和易性应符合要求;运输过程中不得离析,泵送砼施工时,确保砼的流动性;坍落度不合格的严禁加水调和。
(3)盖梁砼浇筑应按一定的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砼初凝前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砼,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
(4)盖梁砼浇筑宜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时,振动器位移间距应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钢筋与其它预埋件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宜为50-100mm。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不得漏振或过振。
(5)盖梁砼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砼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
(6)施工缝的设置应符合设计与技术规范要求。
(7)盖梁砼浇筑应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可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减小浇筑厚度;在砼内埋设冷却水管通水冷却等方法,控制砼水化热温度。
(8)盖梁砼浇筑完成后,对裸露面应与时修整抹平;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对盖梁砼应进行覆盖养生。
(9)盖梁砼坍落度的检测应留下影像资料,每车砼均检测坍落度,合格后方可使用。
(10)盖梁砼浇筑时,监理要全过程旁站,做好过程中控制和旁站记录,发现问题应与时解决。
5.2.4盖梁成品检查
(1)检查盖梁砼外观质量和盖梁砼几何尺寸。
(2)按技术规范要求留取混凝土试件,检查盖梁砼试件强度是否合格;若不合格应钻芯取样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满足设计要求后,可认为盖梁砼合格。
(3)盖梁砼必须报试验检测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检查,对检查不合格的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盖梁的控制项目.
盖梁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Δ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规范要求检查
3
2
断面尺寸(㎜)
±20
尺量:检查3个断面
2
3Δ
轴线偏位(㎜)
10
全站仪或经纬仪:纵横各测量2点
2
4Δ
顶面高程(㎜)
±10
水准仪:检查3~5点
2
5.2.5盖梁砼养生
(1)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砼养生方案,并严格执行规定的养护制度。
(2)盖梁砼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洒水养护。
(3)夏季施工盖梁砼养护要勤洒水,最好采用滴灌养生。
(4)盖梁砼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d,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5)同条件养护砼试块,抗压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不得随意拆除底模。
六、安全文明施工
6.1作业四周环境不能存在安全生产的隐患,保证设备、模板配件、材料进场道路畅通。
6.2夏季施工时,应落实防雨、防晒的防护措施。
6.3模板应存放在存放架上,必须保证地面平整坚实,并有可靠的防倾倒措施,各类模板应分类整齐堆放,高度一般不应超过1.6m。
6.4交叉作业避免在同一垂直作业面进行,应按规定设置隔离防护措施.
6.5起重吊装作业,应根据组织设计要求划定危险作业区域,设置醒目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同时视作业环境,专门设置监护人员,防止高处作业或交叉作业时造成落物伤人。
6.6露天施工遇六级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作业。
6.7 作业时,起重臂和重物下方严禁有人停留、作业或通过。重物吊运时严禁从人上面回转。
6.8实施吊装作业严格遵守“十不吊”规定。构件(设备)吊装就位,没完成固定前,不得收撤索具。
6.9钢筋断料、配料、弯料等工作应在地面进行,不准在高空操作。
6.10搬运钢筋要注意附近有无障碍物、架空电线和其它临时电气设备,防止钢筋在回转时碰撞电线或发生触电事故。
6.11起吊钢筋骨架,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骨架降到距模板1m以下时工作人员才准靠近,待骨架就位、支撑好方可摘钩。
6.12起吊钢筋时,规格必须统一,不准长短参差不一,不准一点吊。
6.13切割机使用前,须检查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有否漏电,切割机后方不准堆放易燃物品。
6.14钢筋头子应与时清理,成品堆放要整齐,工作台要稳固,钢筋工作棚照明灯必须加网罩。
6.15在雷雨时必须停止露天操作,预防雷击伤人。
6.16钢筋焊接时应注意:
6.16.1焊机必须接地,以保证操作人员安全。对于接焊接线与焊钳连接导线处,都应有可靠的绝缘。
6.16.2大量焊接时,焊接变压器不得超负荷,升温不得超过60℃,为此,要特别注意遵守焊机负载规定,以免过分发热而损坏。
6.16.3室内电弧焊时,应有排气通风装置。焊工操作地点相互之间应设挡板,以防弧光伤眼。
6.16.4焊工必须穿戴防护衣具。电弧焊焊工操作时要戴防护面罩,应站在干木垫或其它绝缘垫上。
6.16.5焊接过程中,如焊机发生不正常响声,变压器绝缘电阻过小造成导线破裂、漏电等,均应立即进行检修。
6.16.6安全文明监理要加强巡视,发现问题与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必要时下发监理指令明确要求,施工单位拒不整改的,与时向上级汇报。
14 / 1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