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圆仓仓顶模板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知****运 文档编号:10957141 上传时间:2025-06-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2M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圆仓仓顶模板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浅圆仓仓顶模板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阜新市粮油工贸总公司迁址重建项目三标段 浅圆仓仓顶模板施工方案 阜新市金隆达建筑有限公司 2014年5月1日 目 录 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三、施工方法……………………………………………………………1 四、质量保证措施………………………………………………………4 五、安全施工措施………………………………………………………5 六、计算书………………………………………………………………6 七、附图1………………………………………………………………14 附图2…………………………………………………………… 15 附图3…………………………………………………………… 16 混凝土仓顶板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浅圆仓仓顶及仓壁图纸 2、国家规范及规程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011版本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04-9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BJ33-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建筑安装工程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GBJ01-26-96 一、 工程概况 阜新是粮油工贸总公司迁址重建项目三标段浅圆仓工程,位于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公官营子,基础为条形钢筋混凝土基础,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浅圆仓计有10只外直径25m、高28.8m的钢筋砼筒仓,两组1×5排列连接(间距3m),壁厚250㎜。 二、施工方法 1、仓顶脚手架 ① 仓顶模板支撑采用满堂红脚手架Ф48×3.0mm,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经计算立杆纵距及横间距为1.0米,浅圆仓为圆形,需设置放射斜杆,间距为1.2m,在斜杆下设有人字撑,人字撑的间距为1.5m,并设置水平剪刀撑及竖向剪刀撑,仓顶处距仓壁1.5米,设置水平拉杆,保证其整体稳定性,具体搭设见附图。 ② 仓顶混凝土施工完毕后,需达到拆除强度后,才可以拆除。 2、模板 ①本工程仓顶板为椎形,搭设模板时需要用直径22三级钢筋间距500mm,支撑50*80木方,(具体做法见附图三) ②考虑到模板木方拆除、以及仓内设有加气混凝土砌块,每个仓需要设置2个1.5m*2m施工洞口。 ③模板拆除 (1) 拆模板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模板拆除前必须拆除模板审批手续,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审批签字后方可拆除。 (2) 拆模板时,拆模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的原则。 (3) 模板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拆模 ⑤、模板拆除 拆除梁、柱、墙模板要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松扣撬落或拉倒拆除底模时要设临时支撑防止大片模板坠落,严禁向下抛掷用溜槽或绳索系下上下传递要互相接应防止伤人。 3、所有纵向筋采用搭接钢筋接头。钢筋需现场放样根据实际长度下料。锚入梁和仓壁的钢筋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锚固长度。钢筋绑扎完毕必须经监理验收后方可浇注砼。 4、砼浇筑 砼浇捣时采用泵车施工,每个仓顶需整体浇注不留施工缝。仓顶自上而下浇捣,振捣棒插入间距400mm,振表面不冒气泡为止要求振捣密实。 四、质量保证措施 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各项操作规程加强岗位职责 检查督查各级人员的工作质量以确保各种规章制度的顺利执行。 2、 所有工程材料、成品、半成品都必须有材质检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并按规定进行见证抽检合格经监理认可后方可用于工程。 3、充分发挥专职质量检查员的作用坚持自检、互检、专检三检制度坚持“三工序”检查制度坚持三不放过原则。 4、漏斗砼筑砼时应派专人观察模板钢筋、预留洞口、预埋件、插钢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停止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正完毕。 5、 钢筋绑扎完毕后不得随意踩踏钢筋网以防钢筋 位移变形。 五、安全施工措施 1、所搭设的脚手架应纵成线横成方。立杆必须采用对接扣件接长并符合下列要求必须纵、横向均设置扫地杆。从两端每7根立杆为一组从下到上设连续式剪刀撑。剪刀撑钢管接长范围内用两只旋转扣件搭接搭 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剪刀撑夹角为45度剪刀撑用旋转扣件与立杆或水平杆扣牢。 2、脚手架的操作面必须满安全网,离墙面不得大于200mm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脚手板下层兜设水平网。操作面外侧应设两道护身栏杆和一道挡脚板或设一道护身栏杆立挂安全网下口封严防护高度应为1m。 3、对框架周边设专人监护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做好洞口临边安全防护措施在危险地段设安全警示牌。因穿插作业大为防止高空落物伤人做围护架。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严禁高空向下掷物。 4、施工人员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等劳动保护用品高空作业人员必须将安全带拴在牢固的物体上。高空作业人员不得有恐高症、弱视、体弱及年岁大的人员施工。在施工前必须进行体检满足高空作业条件才允许持证上岗。 5、施工班组在接受任务前必须听取安全技术措施交底讲解并签字确认。 6、强化班组的安全管理加强班前交底班前安全交底活动是安全预防为主的基础班前活动要有记录班长在安排施工生产任务时要对班组成员进行措施交底与遵章守纪的教育带领班组成员进行上岗前的安全自检与工序交接互检做好互保发现问题及隐患要及时处理。 3m至21米板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楼板名称 B2,标高25m 新浇混凝土楼板板厚(mm) 170 新浇混凝土楼板边长L(m) 24.5 新浇混凝土楼板边宽B(m) 24.5 二、荷载设计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 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 2.5 当计算面板和小梁时的集中荷载(kN) 2.5 当计算主梁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 1.5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的均布活荷载(kN/m2) 1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 面板自重标准值 0.1 面板及小梁自重标准值 0.3 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 0.5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0.75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 24 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 1.1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 基本风压ω0(kN/m2) 0.4 0.29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0.9 7 模板设计平面图 模板设计剖面图(楼板长向) 模板设计剖面图(楼板宽向)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mm) 12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10000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5.2.1"面板可按简支跨计算"的规定,另据现实,楼板面板应搁置在梁侧模板上,因此本例以简支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2×12/6=24000mm3,I=bh3/12=1000×12×12×12/12=144000mm4 1、强度验算 q1=0.9max[1.2(G1k+ (G3k+G2k)×h)+1.4Q1k,1.35(G1k+ (G3k+G2k)×h)+1.4×0.7Q1k]×b=0.9max[1.2×(0.1+(1.1+24)×0.17)+1.4×2.5,1.35×(0.1+(1.1+24)×0.17)+1.4×0.7×2.5] ×1=7.866kN/m q2=0.9×1.2×G1k×b=0.9×1.2×0.1×1=0.108kN/m p=0.9×1.4×Q1K=0.9×1.4×2.5=3.15kN Mmax=max[q1l2/8,q2l2/8+pl/4]=max[7.866×0.22/8,0.108×0.22/8+3.15×0.2/4]= 0.158kN·m σ=Mmax/W=0.158×106/24000=6.585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G1k+(G3k+G2k)×h)×b=(0.1+(1.1+24)×0.17)×1=4.367kN/m ν=5ql4/(384EI)=5×4.367×2004/(384×10000×144000)=0.063mm≤[ν]=l/400=200/400=0.5mm 满足要求!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方木 小梁材料规格(mm) 50×80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44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78 小梁弹性模量E(N/mm2) 9350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53.33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213.33 因[B/lb]取整=[24500/1000]取整=24,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q1=0.9max[1.2(G1k+(G3k+G2k)×h)+1.4Q1k,1.35(G1k+(G3k+G2k)×h)+1.4×0.7Q1k]×b=0.9×max[1.2×(0.3+(1.1+24)×0.17)+1.4×2.5,1.35×(0.3+(1.1+24)×0.17)+1.4×0.7×2.5]×0.2=1.616kN/m 因此,q1静=0.9×1.2(G1k+(G3k+G2k)×h)×b=0.9×1.2×(0.3+(1.1+24)×0.17)×0.2=0.986kN/m q1活=0.9×1.4×Q1k×b=0.9×1.4×2.5×0.2=0.63kN/m M1=0.107q1静L2+0.121q1活L2=0.107×0.986×12+0.121×0.63×12=0.182kN·m q2=0.9×1.2×G1k×b=0.9×1.2×0.3×0.2=0.065kN/m p=0.9×1.4×Q1k=0.9×1.4×2.5=3.15kN M2=max[0.077q2L2+0.21pL,0.107q2L2+0.181pL]=max[0.077×0.065×12+0.21×3.15×1,0.107×0.065×12+0.181×3.15×1]=0.666kN·m M3=0kN·m Mmax=max[M1,M2,M3]=max[0.182,0.666,0]=0.666kN·m σ=Mmax/W=0.666×106/53330=12.497N/mm2≤[f]=15.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1=0.607q1静L+0.62q1活L=0.607×0.986×1+0.62×0.63×1=0.989kN V2=0.607q2L+0.681p=0.607×0.065×1+0.681×3.15=2.184kN Vmax=max[V1,V2]=max[0.989,2.184]=2.184kN τmax=3Vmax/(2bh0)=3×2.184×1000/(2×80×50)=0.819N/mm2≤[τ]=1.78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G1k+(G3k+G2k)×h)×b=(0.3+(24+1.1)×0.17)×0.2=0.913kN/m 跨中νmax=0.632qL4/(100EI)=0.632×0.913×10004/(100×9350×2133300)=0.289mm≤[ν]=l/400=1000/400=2.5mm 满足要求!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钢管 主梁材料规格(mm) Ф48×3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1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5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 10.78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4.49 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Q1k=1.5kN/m2 q1=0.9max[1.2(G1k+ (G3k+G2k)×h)+1.4Q1k,1.35(G1k+(G3k+G2k)×h)+1.4×0.7Q1k]×b=0.9max[1.2×(0.5+(1.1+24)×0.17)+1.4×1.5,1.35×(0.5+(1.1+24)×0.17)+1.4×0.7×1.5]×0.2=1.423kN/m q1静=0.9×1.35(G1k+ (G3k+G2k)×h)×b=0.9×1.35×(0.5+(1.1+24)×0.17)×0.2=1.158kN/m q1活=0.9×1.4×Q1k×b=0.9×1.4×1.5×0.2=0.378kN/m q2=(G1k+ (G3k+G2k)×h)×b=(0.5+(1.1+24)×0.17)×0.2=0.953kN/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按四跨连续梁,Rmax=(1.143q1静+1.223q1活)L=1.143×1.158×1+1.223×0.378×1=1.786kN R=Rmax=1.786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按四跨连续梁,Rmax=1.143q2L=1.143×0.953×1=1.09kN R=Rmax=1.09kN; 2、抗弯验算 计算简图如下: 主梁弯矩图(kN·m) Mmax=0.906kN·m σ=Mmax/W=0.906×106/4490=201.746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kN) Vmax=4.478kN τmax=2Vmax/A=2×4.478×1000/424=21.122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mm) νmax=1.554mm νmax=1.554mm≤[ν]=2.5mm 满足要求! 七、立柱验算 剪刀撑设置 普通型 立杆顶部步距hd(mm) 1500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a(mm) 200 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1 1.386 非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2 1.755 钢管类型 Ф48×3 立柱截面面积A(mm2) 424 立柱截面回转半径i(mm) 15.9 立柱截面抵抗矩W(cm3) 4.49 1、长细比验算 顶部立杆段:l01=kμ1(hd+2a)=1×1.386×(1500+2×200)=2633.4mm 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 =1×1.755×1500=2632.5mm λ=l0/i=2633.4/15.9=165.623≤[λ]=210 长细比满足要求! 2、立柱稳定性验算 顶部立杆段:l01=kμ1(hd+2a)=1.291×1.386×(1500+2×200)=3399.719mm λ1=l01/i=3399.719/15.9=213.819,查表得,φ1=0.16 Mw=0.9×1.4ωklah2/10=0.9×1.4×0.29×1×1.52/10=0.082kN·m Nw=1.2ΣNGik+0.9×1.4Σ(NQik+Mw/lb)=[1.2×(0.5+(24+1.1)×0.17)+0.9×1.4×1]×1×1+0.9×1.4×0.082/1=7.083kN f= Nw/(φA)+ Mw/W=7083.276/(0.16×424)+0.082×106/4490=122.596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 =1.291×1.755×1500=3398.557mm λ2=l02/i=3398.557/15.9=213.746,查表得,φ2=0.16 Mw=0.9×1.4ωklah2/10=0.9×1.4×0.29×1×1.52/10=0.082kN·m Nw=1.2ΣNGik+0.9×1.4Σ(NQik+Mw/lb)=[1.2×(0.75+(24+1.1)×0.17)+0.9×1.4×1]×1×1+0.9×1.4×0.082/1=7.383kN f= Nw/(φA)+ Mw/W=7383.276/(0.16×424)+0.082×106/4490=127.018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八、扣件抗滑移验算 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 单扣件 扣件抗滑移折减系数kc 1 按上节计算可知,扣件受力N=7.083kN≤Rc=kc×8=1×8=8kN 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