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幻灯片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如有不当之处,请参考专业资料。谢谢,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幻灯片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如有不当之处,请参考专业资料。谢谢,中国古代炼丹设备,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科学,第1页,西方,18,世纪中叶化学试验室,(1747,年,),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科学,第2页,拉瓦锡纪念馆一角,拉瓦锡利用天平进行定量研究,搞清了燃烧本质。,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科学,第3页,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科学,第4页,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科学,观察化学试验,普通方法(或步骤):,1,、观察对比:,试验,前,物质,试验,后,物质,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等,2,、试验过程中:,是否有发光、放热、变色、气体、沉淀、声音等现象,3,、分析,现象原因,得出结论。,(或分析试验失败原因),说明了化学试验很主要,我们必须学会观察、操作、设计和评价试验。,第5页,利用除味觉以外全部感官,尽可能对一支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三个阶段,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现象在表中作详尽、客观描述和统计。,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一、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科学,第6页,探究步骤,观察到现象和描述,分析,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科学,第7页,点燃蜡烛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改变,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亮?哪层最暗?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快速平放入火焰中,如图所表示,约,1 s,后取出,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不一样部位被烧情况,说明火焰哪部分温度最高,哪部分温度最低?,温度升高,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科学,第8页,取一只干燥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如图所表示,仔细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科学,第9页,取一用石灰水湿润内壁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如图所表示,仔细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氢氧化钙,Ca(OH),2,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科学,第10页,熄灭蜡烛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白烟,如图所表示,蜡烛能否重新燃烧?,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科学,第11页,探究活动或试验汇报,姓名,.,合作者,.,班级,.,日期,.,探究活动或试验名称,:,蜡烛及其燃烧探究,探究活动或试验目标,:,1,、学会对试验现象观察和描述方法。,2,、认识试验是学习化学主要路径。,3,、体验探究活动乐趣和成功喜悦。,4,、体会化学学习特点是关注物质性质、改变及其现象等。,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科学,第12页,用具,(如仪器、药品等):,仪器:烧杯,药品:澄清石灰水,其它:火柴,试验步骤,试验现象,试验结论,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白色、固体、稍有气味。放入水中,浮于水面,石蜡密度比水小,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明亮,温度最高,有白烟,点燃时白烟燃烧,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外层与空气接触充分,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科学,第13页,蜡烛哪去了?是消失了、还是变成了其它物质?若变成其它物质?是什么物质?,问题与分析,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点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科学,第14页,从蜡烛及其燃烧探究中,你能够看出化学学习有哪些特点呢?,请阅读书本P,14,,并做勾画。,作业:,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科学,第15页,试验室里闲置集气瓶其实都充满着空气。取两个空集气瓶,其中为空气,瓶口盖上玻璃片,,正,放在试验桌上。如图所表示。,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科学,二、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探究,第16页,将集气瓶分别盛满水,并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一小部分,然后推进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把盛满水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如图所表示。,注意:集气瓶里不要有气泡,假如有气泡,就要重新操作,直至没有气泡为止。,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科学,第17页,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如图所表示(注意:换气时不要倒吸集气瓶内水;吹气时要用一只手扶住集气瓶,以免翻倒),,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气体。,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科学,排水集气法,第18页,当集气瓶里充满呼出气体时,在水下马上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瓶口盖住,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试验桌上。,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科学,第19页,试验前,请先阅读并勾画,P,14,CO,2,和,O,2,特征,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科学,第20页,步骤,2,: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测定,步骤,3,: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步骤,4,:两种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测定,进行试验:,排水集气法,步骤,1,:搜集两瓶人体呼出气体。,搜集两瓶空气。(搜集气体),石灰水浑浊多,二氧化碳含量高,燃着木条熄灭快,氧气含量低,干燥玻璃片有水雾,水蒸气含量高,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科学,第21页,操作步骤,将燃着小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集气瓶中,试验现象,结论,盛有空气集气瓶无显著改变,而盛有呼出气体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吸入空气中少,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科学,第22页,操作步骤,分别向搜集有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集气瓶中滴入相同滴数澄清石灰水,振荡,试验现象,结论,盛空气集气瓶无显著改变,而盛有呼出气体集气瓶中石灰水变浑浊,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空气中多,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科学,第23页,操作步骤,取两块干燥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玻璃片作对比,试验现象,结论,放在空气中玻璃片无显著改变,而另一块上有水雾出现,呼出气体中水蒸气比吸入空气中多,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科学,第24页,试验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少氧气,较多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科学,第25页,气体搜集装置一,排水集气法,(简称排水法),一、适用范围,不易或难溶解于水,气体,二、优点,1,、易于搜集到,较纯净,气体,2,、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搜集满,三、缺点,1,、搜集气体,较潮湿,2,、搜集不如排空气法方便,第26页,向上排空气法,气体搜集装置二,一、适用范围,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气体,二、优点,1,、搜集气体,较干燥,2,、操作较为方便,三、缺点,1,、较难判断气体是否已经搜集满,2,、搜集到气体,可能不纯净,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气体,向下排空气法,第27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