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义学理解.doc

上传人:知****运 文档编号:10922128 上传时间:2025-06-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3.20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义学理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义学理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义学 各个领域对语义学的看法 语义学(Semantics),也作“语意学”,是一个涉及到语言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自然语言处理、认知科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一个术语。虽然各个学科之间对语义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共同性,但是具体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大相径庭。 一、语言学的语义学研究目的在于找出语义表达的规律性、内在解释、不同语言在语义表达方面的个性以及共性;其主要有三个分支: 1结构主义语义学:从20世纪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发展而来,研究内容是词汇的意义和结构,如义素分析、语义场等,也可称为词汇语义学,词和词之间的各种关系是词汇语义学研究的一个方面,例如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等,找出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 2生成语义学: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于生成语言学内部的一个语义学分支, 借鉴了结构语义学对义素的分析方法,比照生成音系学的音位区别特征理论,主张语言的最深层的结构是义素,通过句法变化和词汇化的各种手段而得到表层的句子形式。 3形式语义学 :最初的研究开始于蒙太古以数理逻辑方法对英语的研究,后来经过语言学家和哲学家的共同努力,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且摒弃了蒙太古对生成语言学的句法学的忽视,强调语义解释和句法结构的统一,从而最终成为生成语言学的语义学分支。 二、逻辑学的语义学是对一个逻辑系统的解释,着眼点在于真值条件,不直接涉及自然语言; 现代的逻辑学,或者说形式逻辑、数理逻辑等,其目的是设计出来一套形式语言系统,并对其作出语义解释。这样的形式语言系统是一个个抽象的封闭体系. 一个逻辑系统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词汇部分、句法部分和基于模型论的语义部分。   所谓的词汇部分就是列举出一个形式系统所使用的所有符号,   句法部分是这些符号的组合规则,规定什么样的符号序列可以是这个系统的句子,   语义部分是对合格句子的解释,这样的解释通常是:在一个模型中进行的对真值条件推导。 逻辑学的语义学着眼点在于逻辑系统的语义解释,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系统,不直接涉及自然语言。但是在形式语义学中,很多的语义学概念是从逻辑学的语义学中引申来的。   三、计算机科学相关的语义学研究在于机器对自然语言的理解;逻辑编程语言Prolog。 四、认知科学对语义学的研究在于人脑对语言单位的意义的存储及理解的模式。 语义学分支 1哲学语义学 这是哲学家对自然语言的语义的研究,围绕着什么是意义这一难题展开。   古希腊时代柏拉图(约公元前428~前348)以为既然词语是用来指称事物,为它命名的,词语的意义就是其所指对象。这种原始的观点称为指称论。可是有些词语,例如“当今法国皇帝”,虽然有意义,却没有指称对象,因为当今法国没有皇帝。于是有人退一步说:意义是词语在说话者和听话者头脑中产生的形象或者观念。然而这个说法也有缺点。说词语的意义是形象,太具体,因为同一个词可以唤起不同的形象;说词语的意义是观念,又太笼统,因为观念本身是未知数,靠观念来确定意义不过是用一个未知数代替另一个未知数。   由于观念论说明不了意义,有些哲学家如D.戴维森便试图另辟途径,确立词语与世界的联系。他们提出, 语句的意义与命题的真假有关。这种观点称为真值论。在真值论基础上发展出真值条件语义学,可能世界语义学及各种模式 -理论语义学。 维特根斯坦(1889~1951)反对真值论,他认为词的意义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他的理论叫做用法论。用法论不象真值论那么狭窄,因为许多语句没有所谓真值,如疑问句、祈使句都无所谓真假,但是任何词语必有一定的用法。可是用法论也有缺陷,困为“用法”的概念不明确。后期的语言游戏论,认为“语言游戏论 = 自然语言分析 + 心理行为分析”。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转变不仅是语言基础的转变———从理想语言转到自然语言,也是分析方法的转变———从单纯的语言分析转到语言分析与心理分析的结合。 英国哲学家J.L.奥斯汀 (1911~1960)也反对真值论,他从另一个角度来弥补真值论的不足,他认为说话不仅是“言”,而且是“行”,因而话语有双重作用,一是陈述命题,二是起命令、请求、许愿、警告之类的言外作用。真值论研究前一种意义,言语行为论则研究后一种意义。对什么是意义的争论,还在进行。  言语行为:二三五 二:行为式和表述式 三:语谓行为、语用行为、语效行为 五:语用行为:判定式、执行式、承诺式、表态式、阐述式 塞尔继承和发展了奥斯汀的理论。 语言哲学的意义 第一,从方法论的角度看,20 世纪后半叶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发展形成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三分框架和三种基本的语言分析方法,这个意义很大。凭借这种新工具、新方法,我们能够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语言结构(即语言符号的空间排列规律)、语言意义(即语言符号的指称和涵义)、语言效用(即语言符号与使用者的关系,亦即语言符号用来“做事”的能力)。 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不过就是使用语言符号。凭借这种语言符号,人能够正确思维和正确行事,人和人之间能够成功交际,最了不起的是,人还能凭借语言符号建构社会现实。 第二,从世界观的角度看,语言哲学的发展形成了“主体-语言-世界”的三元结构世界观。 第三,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以上发展催生了认知科学。首先从语言探索心智的是乔姆斯基。 外在语言(E- language)和内在语言(I- language)的区别。“外在语言”是乔姆斯基用来表示语言的个体特征和语言多样性的一个术语。外在语言是外部的,是与心-脑结构无关的。外在语言的另一个特征是任何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它。因此,外在语言只是一种语言现象。 乔姆斯基使用“内在语言”这个术语有几重含义。首先,它是一种心脑状态(mind- brain state),是儿童在学习语言的时候所获得的东西。它是高度抽象的,远离日常的语言行为和结构。内在语言不过就是心脑初始状态的一个范例。其次,内在语言是人类实现语言能力的机体组织,是心脑组织的一个部分,它类似于视觉系统,但它是专供语言使用的。其三,内在语言就是语法。乔姆斯基认为,我们称为“语法”的东西,实际上是在理想的说话者-听话者模型中对知识的表达。 语言学家发展的语法理论并不是复制中心神经系统实际的编码过程,而是通过发展内在语言的理论,清晰地说明生成语言的过程和图像。1968 年,乔姆斯基在《语言与心智》一书中阐述了过去、现在和将来语言学对心智研究的贡献,自然语言的形式和意义,语言的形式特征,语言和哲学,生物语言学和人类语言能力。在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中,两个假设和理论前提是唯理主义和心理主义,由此推出的最核心的概念是先天语言能力(Innate Language Faculty, ILF)和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 UG) 1历史语义学 语文学家早就关注语义问题,尤其是词义演变问题。中国和西方学者都作过大量而细致的词源和训诂研究。1893年,法国学者M.布雷阿尔第一次使用 “语义学”这一名称,1897年出版了第1部专著《语义学探索》。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欧美学者整理、归纳了词义演变的各种现象,分为词义扩展、词义紧缩、词义升值、词义贬值等类别。英国S.乌尔曼在20世纪50~60年代出版几部著作,总结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2结构语义学 在结构主义理论影响下,一些语义学者由历时性的研究转向共时性的研究,由研究一个词的语义变化转向研究词与词的语义关系。20~30年代,德国和瑞士的一些语言学家创立了语义场的理论,代表人物是J.特里尔。他们把一种语言中的全部词汇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系统中各个词项按意义聚合成为若干语义场。每个词的意义都取决于同一场内其他词的意义,例如要确切了解“红”的意义,必须了解“橙”的意义。他们还有另一类颇为流行的方法,那是对词与词之间的同义、反义、多义、歧义、上义、下义等种种关系的研究。但是结构语义学有个局限性,即只以词或语素为单位,既没有考虑如何对词义内部结构进一步分析,也没有考虑如何把词义组合成词组、句子的意义。 从40年代起,音系学家把音素分解为更基本的元素,美国人类学家也把各种语言中表示亲属关系的词如"父"、“母”、“弟”、“妹”、“夫”、“妻”等分解为男性、女性、成年、未成年、已婚、未婚等等成分。在他们的影响下,人们也开始采用成分分析法来研究语义。 3生成语法学派语义学 1963年J.卡茨和J.A.福多发表了论文“语义理论的结构”,标志着生成语法学家开始研究语义。次年卡茨和P.波斯塔尔的专著《语言描写的统一理论》出版,将语义学和句法学、音系学并列为生成语法学的 3大分支。 a生成语法学的总目标是描写和解释人们的语法知识,其中语义学的目标则是描写和解释人们的语义知识。每个说汉语的人都知道:"母亲"和“妈妈”语义相同;“男人”、“女人”、“老人”、“青年人”的语义不完全相同,但有共同之处,所讲的都是“人”;“人”的范围大,“男人”的范围小。语义学家的任务,就是假设一套理论来说明这些词语的意义特点及其彼此之间的种种关系。卡茨等以成分分析法为基础,设计出一套元语言来给自然语言的词语下定义。例如“单身汉”一词含有人、成年、男性、从未结婚等意义,因而词义可以用下面这一组元素表示:“HUMAN”、“ADULT”、“MALE”、“ NEVER-MARRIED”。“男人”的词义可以用“HUMAN”、“ADULT”、“MALE”表示,"人"的词义只须用“HUMAN"表示。但是有的元素本身就是个复合体,例如“HUMAN”含有实体、物体、动物、理性等意义,可以进一步解析为:“OBJECT”、“PHYSICAL”、 “ANIMAL"、"RATIONAL"。如果两个词语所含的元素相同,就彼此同义。如果两个词语有一个或几个共同元素,彼此之间就语义相似。共同的元素越多,语义越接近。假如甲词有3个元素,乙词除了这3个元素外还有第4个元素,则乙词的意义包含在甲词的意义范围之内。  b除描写词的意义外,语义学还必须描写一切词组和一切句子的意义。在生成语法学派的句法学中,句法元素结合成有层次的树形结构,这叫做句法表达式。卡茨假设,在语义学中,语义元素也结合成有层次的树形结构,这叫做语义表达式,如 HUMAN的语义表达式应该是:句法学用句法规则把单词组合成词组,把词组组合成句子,把若干简单句组合成复杂句,这样便能造出无穷无尽的句子。语义学以句法表达式为基础,用语义规则把词的意义组合成词组的意义,把词组的意义组合成句子的意义,把简单句的意义组合成复杂句的意义,这样便能得出任何一个句子的语义。在分析句法的时候循着句子、词组、单词的顺序分解;在分析语义的时候,也可以相应地把大单位分解为小单位。这套语义理论,称为分解理论。 c如上所说,语义理论以句法为基础,先生成句法表达式,然后转变为语义表达式。用纯语义学的术语说,这是语义学给句法表达式作语义解释,所以有解释语义学之称。 4雷科夫等人提出过相反的观点,认为应以语义为基础,先生成语义表达式,然后变换为句法表达式。这种观点称为生成语义学。70年代起,生成语义学派失势,解释语义学派也进入低潮。生成语法代表人N.乔姆斯基现在认为,语义学只能处理一部分语义问题,尤其是与逻辑有关的语义,例如名词词组的指称关系,量词的辖域等等,其他语义问题则属于语法以外的认识系统。所以到了80年代,生成语法学中的语义研究范围已大大缩小了。   5孟德鸠语义学 卡茨等人的研究使语义描写做到了形式化、精密化,但是他们不考虑语言环境,不考虑词语与世界上事物的联系。有人批评这种语义学,说它是变相的句法学。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同时又坚持语义学的科学方向,一些生成语法学家从70年代初起开始转向孟德鸠语法。R.孟德鸠(1932~1971)是美国逻辑学家,他认为自然语言与逻辑语言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自然语言的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都可以数学化。孟德鸠语义学以真值条件语义学、可能世界语义学和模式-理论语义学为基础,认为了解一个句子的语义就是了解该句子是否符合真值条件,是否真实反映世界上的情况。不过所谓“世界”,不一定指当时当地的现实世界,也可以指古代的、未来的、遥远的,甚至是幻想中的世界等等一切可能的世界。为了精密地描写自然语言中句子语义的真值条件,需要建立一个数学模式,使用一种元语言作过渡。孟德鸠语义学家设计出一套内涵逻辑系统作为元语言,将自然语言的句子翻译成元语言的句子,给元语言的句子作语义解释,从而得到相应的自然语言句子的语义,并用间接的办法保证语义描写的精确性。目前语言学家和逻辑学家正在通力合作,试图解决自然语言语义形式化这一难题。 其他 当前哲学界还有一些有一定影响的语义学流派及分支。游戏论语义学以J.欣提卡为代表,主要研究逻辑量词,批评G.弗雷格的语义合成理论与生成语法学派的语义理论。概念作用语义学以G.哈蒙为代表,他强调语言符号在思考中的运算作用,认为词语的意义取决于表达的概念和思想的内容,而内容则取决于概念在感觉、推理中的作用。试图把语义学归结为心理学的还有目的论语义学。80年代中期以来,J.巴怀士的情况语义学也开始受到大家注意。总的说来,目前哲学界对语义的兴趣比语言学界更大些。 徐烈炯 语义学 上篇: 语义学理论大多是哲学家和逻辑学家提出来的。语言学家语义学上的工作更多是从哲学家和逻辑学家的概念噩耗框架基础出发的。所以要清楚哲学家的一些理论思想。 下篇: 语义学研究的一些重点课题 一、指称论 意义:1、认知义: 2、指称义: 指称:语义学的一大任务就是阐明词语与世界上事物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就叫指称关系(reference)。如“我的论文导师在那间办公室。”其中“我的论文导师”指人,“那间办公室”指物。这些都是“指称语”。严格的说,并非所有词语x指某人某物,而是说话者用词语x指某人或某地。 指称关系不是语法中抽象的词语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而是话语中具体场合下说的词语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通常用作指称语的可以是带指示代词的名词词组,还有专有名词,还有人称代词。 那位物理学家在复旦的报告。 里根在复旦的报告。 他在复旦的报告。 指称与意义的关系 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1、指称论:指称就是意义。起源于柏拉图《对话录》。典型的代表是罗素。 其基本思想是:语言符号(名称)由形式和内容两部分构成,名称的形式就是通过指称外部世界中的事物或事实而具有意义内容的,一个名称的意义就是它所指称的对象。如“电话”这一语词形式的意义就是可观众存在的实体电话。 维特根斯坦早期的“图像论”也是指称论,认为图像是外部世界的各种实体在大脑中的投影,语言的每一个名称代表一件事物,它们是相互联系的。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A并非所有语词都具有指称作用。虚词就没有。 B同一语词在不同环境下使用,指称的对象可以不同。 总统2004年就职。总统2012年就职。 两个总统指称的对象是不同的人。前者是布什,而后者是奥巴马。 C不同语词可以指相同的对象。晨星就是金星和昏星就是金星。 2、指称从属于意义。指称是意义,但意义不仅仅是指称。代表是弗雷格。 弗雷格将词语的意义分解为四部分:符号、观念、涵义和指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每个符号都有自己的一定的涵义,每一个涵义都有确定的指称,但是,一定的指称(对象)可以对应多个符号。 基本来说,意义具有两个方面:指称意义—指称(sense)和认知意义—涵义(reference)。(利奇的七个意义) 3、指称是指称,意义是意义。 看到了区别,却没发现联系。 涵义 逻辑上讲,一般有实际意义的语词具有内涵和外延。外延是语词所指称的事物对象,内涵是该语词所指称的事物的典型特征。“铅笔”,外延是一切可以称之为铅笔的东西;内涵是铅笔的典型特征,如铅芯、铅笔字可用橡皮擦去等。 二、意念论——格莱斯 语言是思想交流工具,是人们头脑中“内部状态的外部表现”。认为句子是“表达一个完整思想的一系列词”,于是就有语义即“意念”之说,这就是“意念论”。 王维贤:意念论并不是完全考虑语词所指称的对象,它是认为头脑中的观念是词语事物相联系的中间环节。 意念论从心理角度探讨意义,揭示了意义形成的某些心理活动。 语言学上, 意念论割裂了语言和所指之间的联系。 格莱斯是意念论传统。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 征候:自然意义 符号:非自然意义。 语义理论最终目的是说明了什么:x的意义是…… 格莱斯指出,说某句话或做某件事要有意义,除了要有目的之外,还必须满足另一个条件,即听话人要明白说话人的目的。 概念作用语义学: 1、词句的意义是由词语表达的概念和思维的内容决定的。 2、概念和思维的内容是由它们在个人心理中功能作用决定的。 三、行为—环境论 布隆菲尔德的行为主义 伦敦学派的情景论 行为论是从行为主义的角度考察意义。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先驱奥格登和理查德。 语义三角:C.K.0gden和I.A.Richards的“语义三角形”或称“符号三角形”。 这里“符号”是单方面的,仅指词语(或句子)的形式部分(按照索绪尔的观点,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思想所指内容”即语义。这个三角形表明,语义是“符号”与所指物之间的中介,“符号”表示语义,而语义指示所指物,从而符号间接的标志所指物。 图形还表示,“符号”与语义、语义与所指物的联系都是有原因有道理的,但“符号”和所指物的联系则是外加的。 实际上,这里语义仅限于理性意义。 第一个问题,除表示纯语法意义或主要表示语法意义的虚词,以及表示纯感情意义的叹词之外,是否一切词语(乃至句子)都有一定的“所指物”? 说的不承认虚幻的东西也是意义反映的对象,这是缺点。语义既反映物质世界中的对象,也反映精神世界的对象。至于精神世界的对象本身是正确的反映了物质世界还是反之,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就语义对所指物的反映来说,没有错误不错误的问题。这里说的对象,既包括狭义的事物如“桌子,理想”,又包括行为、动作、性质、状态、数量等等。这里说的对象相当于有的著作所说的广义的事物。总之,词语具有一定的所指物,这是个普遍性的结论。 第三点。“语义三角形”主要有什么缺陷? 第一,虽然它正确指出了语义是指示所指物的,也就是反映一定对象的,然而没有指出,这不是一般的反映,而是一定社会集体对一定对象的概括的反映,这才可以把它(理性意义)与概念、判断、推理区别开来。 第二,只是就一个一个的词语与一类一类事物的关系来谈语义,没有联系语言系统,尤其是语义系统。事实上,语义不仅决定于它反映什么样的事物,同时还决定于它在语义系统中的地位。sense和 referense两个术语,前为“系统意义”,即从语义系统中显示出的语义,后为“指称意义”,即从反映什么对象的角度确定的语义。前者强调语义不是什么;后者强调语义是什么。我们主张兼容这两者。 第三,关于三角关系,奥格登和理查兹认为,所指内容(语义THOUGHT OR REFERENCE)与所指物(REFERENT)之间是有理由可说的关系(ADEQUAT Refers to,other causal relations译为“因果关系”),毫无疑问,因为这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但他们肯定“符号”(SYMBOL)和所指内容(THOUGHT OR REFERENCE)之间也是“有理由可说的关系”(CORRECT Symbolises,a causal relation),就没道理。本质上说,这是任意的。我们认为,关于“符号”(SYMBOL)和所指物(REFERENT)的关系(“外加的”Stands for, an imputed relation TRUE)是结论是正确的,不正确的是关于“符号”和所指内容之间的关系的性质(“有理由可说的关系”,other causal relations)的看法。 构成: A.句子由词语组成,其物理显示形式是声音、文字。 B.心理世界由概念组成。 C.客观世界由实体(人、物、事)组成。 词语和实体是物质世界。关系,包含两层意思,一指内部,二指外部。以上A、B、C三项内 容所指内部都有一个内部组合关系,由其组成成分构成更复杂的复合体。每个实体有部件、构 成材料,实体内部关系,特称为“装配关系”,以区别于概念内部、词语内部的组合关系 四、语义与真值条件——卡尔纳普 真值条件论主要用于研究句子意义,并不关注语词的解释或释义。 逻辑学分为命题逻辑学和谓词逻辑学。 命题、句子、陈述 句子表达命题,陈述是个语用概念,命题是语义概念。 命题的真假取决于语句所反映的客观实际情况,在什么情况下命题属真,成为命题的真值条件。逻辑学中句子的意义往往就指它表达的命题的真值条件。逻辑学家感兴趣的形式,不是内容。研究如何在基本命题基础上推演出复杂命题的真值。 命题由谓词和主目构成。谓词表示性质和关系,主目(个体词)表示人、物、地等,是关系项。 谓词逻辑中靠谓词把个体词和个体词连接起来: Pa:主目a具有性质P 他聪明。 Rab:主目a、b之间具有性质R 他喜欢她。 Rabc:主目abc之间具有关系R 他给她那本书。 谓词逻辑中存在一种算子,叫量词,全称量词(所有x都具有性质P,所有的人都聪明。)和存在量词(有些x具有性质P,有的人是聪明的。)x是变项。 塔斯基对意义和真值的研究。 S是真的,当且仅当,p。T公式。 雪是白的,当且仅当,雪是白的。 可能世界语义学 有人引入必然性和可能性两个概念。模态逻辑。 逻辑学家引入可能世界的概念来研究语义的真值条件,建立一个语义学研究分支,称为可能世界语义学。 蒙塔古语法 适用于人工形式语言的描述方法,不能直接用来分析自然语言。自然语言的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都属于数学的分支。 自然语言中,句法结构与语义结构一一对应,即句法和语义同构。 五、语义与用法论 维特根斯坦,所谓用法就是指词的规则,一枚象棋棋子不过是一片木头或者是塑料,其本身不具有意义,人们给车、马、炮规定了特殊的走法,就成了象棋规则,有了规则,棋子才有了意义。语言与棋子一样,无非是一种游戏。所以,仅仅从语词本身是不能了解语词的意义的,对一个词或一个表达式的语义描述出了应包含这个词的使用规则和使用方式外,还要考虑其使用环境。 奥斯汀和塞尔,言语行为理论,即以言行事。哲学家应该研究由词或句子在特定交际场景中对听话人引起的行为反应。 奥斯汀言语行为三分:言语行为,命题行为,言外形为,言后行为。 语用层面:话语意义,命题意义,言外意义,延后意义。 六、语义与情景 意义关系理论:人类语言有六种语义共性:语言的外部意义、语言的能产性、语言的功效性、语言的相关性、语言的模糊性和心理意义。 下篇: 词的意义: 语义场。每当有个词W1消失,与它相近的词W2的涵义就会扩大,兼含原来W1的涵义。反之,如果出现一个新词W3,那么W2的含义会缩小,划出一部分让W3表示。意义相近的W1、W2、W3……成为一个集合,叫词汇场,又叫语义场。 结构语义学:研究词与词之间的同义关系、下义关系、反义关系。逻辑上的属种关系。 成分分析: 语义公设:卡尔纳普首先用语义公设来处理逻辑语义系统中的分析性问题。语义公设体现了逻辑上的蕴涵关系,只是它只限于某个特定的词谓词,立一条公设就是假设某两个谓词P和Q之间存在蕴涵关系。如凡是单身汉都是男人。 (x)(单身汉x to 男人x) 典型意义 词组及句子的意义 语义标式 语义特点和语义关系:近义关系、反义关系、属义关系 乔姆斯基的语义语法观 预设: 预设(presupposition)的概念自弗雷格。后来所说的预设就是基南所说的逻辑预设,逻辑预设分类: 一、由词汇触发器触发的预设: 1、由有定描述触发的预设,又称存在预设。法国国王的是秃子。-----预设法国国王。 2、由叙实谓词触发的预设,又称为叙实预设。 约翰知道/不知道贝尔德发明了电视机。-------预设:贝尔德发明了电视机。 3、由体的/状态变化谓词触发的预设。 玛丽已停止打她的男友。-----预设:玛丽一直打她的男友。 4、由表重复意思的词语触发的预设。如: 约翰回到了/未回到剑桥。------预设:约翰以前曾在剑桥。 5.由蕴涵性谓词触发的预设。如: 约翰试图/未试图戒烟。-------预设:约翰尝试过戒烟。 二、由结构触发器触发的预设: 6、由时间从句触发的预设,如 在一部浪漫影片中一炮打响而走红以后,简嫁给了/未嫁给一个百万富商。 ----简先前在一部浪漫影片中一炮打响而走红。 7.由分裂句触发的预设。如 是/不是贝尔德发明了电视机。------预设:有人发明了电视机。 8.由反叙实条件从句触发的预设。如 要是蚂蚁长得如同人那般大,那么它能/不能比奥林匹克短跑运动员跑得快四倍。 ----预设:蚂蚁长得不如人那般大。 命题可以被否定,但其所包含的逻辑预设看似难被否定,因此人们很容易将逻辑预设看作十分可靠、具有强烈为真倾向的潜在性命题。 a. 李四是物理老师。 b. 李四不是物理老师。 c. 存在李四。 事实上,逻辑预设的地位并没有看似那么强大。 李四不是物理老师,因为根本就没有李四那个人。 其次,预设很可能仅仅是说者头脑中的想法。 听者会难以判断说者的话语中所包含的预设到底属于哪个世界,此时他们会依据说者的个人情况如其品质、秉性、言语交际能力,依据交际活动的性质、交际活动所发生的时间场合等因素展开语用推理,从而将预设纳入某个世界之中。这一纳入结果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但其依据,乃是听者头脑中存有的相关知识。 这说明即使是逻辑预设,归根结底也和交际者所拥有的知识具有密切关系,它们其实 就是这些知识的反映。 在特定的世界范围内,不管是逻辑预设还是语用预设,对它们为真或为假的断定,都取决于言语交际者所拥有的知识和思想信念,包括交际者如何看待格赖斯(Paul Grice)以会话“合作原则”为名而概括出来的言语交际的“合作”规则,也包括听者对说者、对特定交际情景的了解。 人脑中的定识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除了用预设表达之外,还可以用衍推(entailment)和产生含义(implicature)的隐涵(implicate)方式等进行表达。预设、衍推义和含义之间存在相同点——它们都是没有直截说出来的意思。 总经理返回了花园饭店。---预设:总经理曾住在花园饭店。 总经理返回了花园饭店。---衍推:有人返回了花园饭店。 总经理返回了花园饭店。---含义,如:听者得请说者吃晚饭。 预设义是保证话语义为真或者话语合适(如价值观是否合适)的必要条件,衍推义是话语字面义的上位意义等,含义是从话语字面义经推理而获得的某种或某些关联意义。衍推义和含义都不是保证话语字面义为真或者话语合适的必要条件,这是它们和预设义的最明显的区别。 a. 总经理返回了花园饭店。(话语字面义) b. 总经理曾住在花园饭店。(a 的预设义) c. 有人返回了花园饭店。(a 的衍推义) d. 听者得请说者吃晚饭。(a 的含义) b 为真是a 为真的必要条件,但c、d 为真并非a 为真的必要条件,因为返回花园饭店的人可以不是总经理,因为听者请说者吃晚饭的原因很多,可以和总经理是否返回花园饭店为内容的打赌毫不相涉。 综上所述,预设是具有如下属性的一种潜在性命题: 1)它的真是话语字面义为真或话语合适的必要条件。 2)它的真取决于交际者拥有相同的定识,以及他们谈论的是属于相同世界内的同一对象和现象。 3)它的真取决于交际者选择了彼此都能把握的,尤其是他们所属语言集团的成员所习用的表达方式。 命题可以被否定,但其所包含的逻辑预设看似难被否定,因此人们很容易将逻辑预设看作十分可靠、具有强烈为真倾向的潜在性命题。 所指预设 语用预设 词汇预设 事实预设 语境预设 题元 格语法 他——昨天——抓到——一条鱼 a b c d 其中从语义角度分析,a是施事,b是时间,d是受事。这些都是特殊的语义关系项,称之为题元,也叫格关系项。 题元关系: 动作的中心是经历了位置移动或转变的物体,称为主体(theme),主体移动的出发点称为来源(source)。主体移动之处称为目标。主体、来源、目标等称为题元关系,或题元角色。 θ理论。 乔姆斯基将题元理论引入到了普遍语法的原则系统中,将题元理论称为θ理论。把题元称为θ角色。 他的θ角色是语义概念,同时也是语法概念。 照应: 代词具有照应功能。老王不但没责备我,他还表扬我。其中“老王”是先行语,“他”是照应语。 量词: 有定——无定,有指——无指 语义与人的认知关系 认知研究对象是心智(mind),而人语言又与心智活动紧密联系。认知语言学是从认知角度而非从语言学本身的角度对语言进行研究,重点是解释语言和认知科学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逻辑学看来,我们对事物认识的基本单位是概念,一个概念的外延是一个具体事物,内涵是我们对该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而语词在逻辑学看来,只是表达概念的语词形式,也可以称为词项。 语言学纲要认为,语言、思维之间是密不可分的,缺一不可。但是二者的关系还是没能明显的表现。 不通过语言这种方式,我们依然可以认知事物,比如某一个事物,当我们看到它的时候,已经在脑中存在了该事物的表征,已经可以意识到该事物。这也是大多数的动物都具有的。 但是,只有人类可以通过语言的方式更深刻的反映事物的内涵,通过语言可以指称更多的新事物。 语言具由表层的语形结构和深层的语义结构构成,语形是一种形式符号,所具有的意义就是语义。我们采用这种形式符号来表达我们的思维,就是用语言的形式表达思维的这里就会存在一个问题,我们采用的语形是否可以准确的表达我们的思维呢?这一直是语言哲学家想要解决的问题。 电脑可以通过形式符号指代语义指令信息,并通过严格的逻辑语义推导,进行语义的推演。但是人脑不同于电脑,自然语言也不同于人工语言的严谨性。没有一种自然语言可以精准的表达描述我们的思维状态。 语形与语义同构 语言、思维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思维就是人对事物和某一事件的看法和认识。人们通过语言来表达思维与客观世界的联系。 以往,受到研究手段和旧的研究思路的制约,对于语言思维问题的讨论大多局限在哲学、逻辑学等学科范畴。但是现在,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我们对思维的客体——大脑有了更加科学、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思维问题的讨论也由哲学思辨的方式转入科学实证的趋势。国际知名杂志《Science》、《Nature》、《Brian Research》等也都开始出现大量有关语言思维问题的科学研究论文。这也反映了语言思维问题的热度。 一般认为,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缺一不可。但是,没有语言,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认识客观世界。 研究的对象,语言认知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在思维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语形体现语义,要受到思维逻辑规则的制约。 语形体现语义,要受到思维局限的制约。对新事物的命名问题。 语言的神经基础: 邻近原则:是指大脑皮质功能相近的结构单位在空间位置上的相邻。如负责话语生成的布洛卡区和直接负责发音器官运动的运动区、前运动区相邻。这已经被微电极侵入试验证明。邻近原则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婴儿到了咿呀学语的年龄,就会开始自发的念读一些简单的音节,ba-ba-ba、ma-ma-ma等,这一阶段对婴儿对语言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婴儿通过这种念读,从自己的嘴里发音又被自己听到,不断进行识别和比较,那么负责发音的布罗卡区与负责听觉理解的韦尼克区的连接就得以不断地调整、不断地固化,连接强度不断地提高,同时,负责发音器官的运动区也同理解语言的语言中枢之间不断调整,理解正确的语音,以及发出正确的音。 所以,婴儿的前语言阶段不是在记忆抽象的句法规则和词汇单位,婴儿所做的只是建立和强化各种神经连接。所以,神经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乔姆斯基的先天语言机制(LAD)有它的合理性,因为许多远程神经连接、基于邻近原则的大脑功能区的布局等等都是先天遗传的,但是语言习得的过程并不是一个一个的习得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规则,相反,只是建立和强化神经连接的过程。当各个语言功能区的连接被“磨合”到一定程度时候,语言的理解与输出就容易了。所以,语言习得的过程,是一个强化语言中枢神经连接的过程。 自然语言中的语音形式包括音位和整体的词汇音系意象,它们在大脑中的神经表征位置在韦尼克区; 字母与词汇书写意象在大脑中的神经表征是角回,当角回存在问题的时候,会出现失写症。 自然语言动词类与名词类的神经表征,名词的神经生理基础是在韦尼克区及其附近脑区,而动词的神经生理基础在布罗卡区。 小结: 1、自然语言中的语音、语形、语义内容在大脑中是分别表征的,而不是以符号单位的形式(包括能指和所指)整体储存在大脑的某处。 2、自然语言的概念范畴在大脑中是分类表征的,有有生命性的概念是一类,无生命性的概念是一类。 3、对自然语言的名词或动词的划分不是任意的,对应大脑的两个功能分区,即运动区和感知区。大脑运动区受损会影响动词的运用,而大脑感知区受损会影响名词的运用。同时可以判断,动词类和名词类的对立是人类自然语言的普遍现象。 认知神经语言学语言观: 语言的基础是心理系统,或者说是认知系统,而不是一组对语言单位进行分类、描写或者解释的逻辑语义或逻辑句法规则,把语言的基础归结为一组逻辑语义或者逻辑句法规则,这被Lamb教授看做分析语言学,其研究方法是对语言单位和语言的工作机制进行分析,其理论目标是描写的充分性,以及在描写基础上实现解释层面的自圆其说。这种自圆其说对于解释过程本身来说是自足的,但他与语言系统的实际运作相去甚远,正如地心说也可以解释日出日落,冬夏交替。 以心理表征和符号操作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只是借用了心理学的术语体系和研究方法,从本质上讲,仍然是分析语言学,因为它所理解的人类心智是基于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理解,而不是以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作为它的立论基点。 1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