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考试大纲(人力资源管理初级实验)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试行)
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管理初级实验 课程代码:41757 2012年7月版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及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及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科)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它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选择了工作分析、人力资源招聘、人员素质测评、员工培训、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员工福利七个模块的实验内容,使学生能够通过做和看来有效获得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及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为了使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按照人力资源实践的组织方法及步骤,通过动手操作及心理模仿来实现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中实操技能和方法的理解及掌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自我心理模仿及实践操作过程中获得认识,形成并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方法及技能,以提高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三、及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专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及操作性。它是《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工作分析》、《人员素质测评》、《绩效考评》、《薪酬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其他课程的延伸课程。在学习本门课程前,需先修《人力资源管理(三)》等课程,掌握相关管理学理论。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及考核目标
第一章 工作分析
一、学习目的及要求
回顾进行本章实验内容需要具备的工作分析的相关基本知识,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工作分析的主要内容、工作分析的方法、工作分析组织及实施的基本程序,职务说明书的编制,了解工作分析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目标
(一)工作分析的方法
识记: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适用范围
理解:工作分析基本方法的选择
应用:根据不同的职务,编写职务分析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二)工作分析的组织和实施
识记:工作分析计划书的构成要素
理解:工作分析的信息收集内容
应用:工作分析的组织和实施步骤
(三)职务说明书的编写
识记:职务说明书的作用
理解:职务说明书的构成要素及编写要求
应用:编写职务说明书的流程和步骤
收集编写职务说明书信息并根据搜集的信息进行编制
第二章 人力资源招聘
一、学习目的及要求
回顾人力资源招聘的基本概念和流程,通过本章学习能够掌握招聘不同形式的方法,能够合理制定招聘计划、选择最佳招聘渠道、严格实施招聘流程,并能够在实践中进行人力资源招聘的操作。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目标
(一)招聘计划编制
识记: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计划的作用
理解:招聘计划的编制过程及方法
应用:招聘手册的编写和执行
(二)招聘渠道选择
识记:不同招聘渠道的内容
理解:不同招聘渠道的特点
应用:选择最佳招聘渠道
(三)招聘流程管理
理解:人力资源招聘包含的流程
应用:应聘人员管理
招聘甄选日程管理
招聘结果处理
(四)校园招聘
识记:校园招聘的方式和流程
理解:校园招聘的优势
应用:校园招聘方案的设计
(五)猎头公司运行方案设计
识记:猎头公司的概念和运作方式
理解:猎头顾问的能力及素质要求
应用:猎头公司运行方案设计
第三章 人员素质测评
一、学习目的及要求
回顾进行本章实验内容需要具备的人力资源测评及选拔的相关基本知识,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履历分析、心理测验、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测验的实操流程及方法,从而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测评和选拔。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目标
(一)履历分析
识记:履历分析的方法、筛选要点
理解:履历分析的优缺点
应用:履历分析的基本流程
(二)心理测验
识记: 卡特尔人格测评及其他常见量表功用
理解:人格的含义以及不同人格特质及职业的关系
应用:运用心理测验量表进行测评并对照结果进行分析
(三)面试设计及操作
识记:面试的概念、类型
理解:如何选择面试的评估要素
应用:如何根据职位进行面试题目的设计
面试评分表的设计
面试的组织和实施
(四)无领导小组讨论
识记:评价中心技术的概念和形式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概念
理解: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目的
应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实施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评分标准及测试题目的设计
(五)公文筐测验
识记:公文筐测验的概念
理解:公文筐测验题目的设计
应用:公文筐测验的实施
第四章 员工培训
一、学习目的及要求
回顾进行本章实验内容需要具备的员工培训的相关基本知识,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员工培训的需求分析、方案的制定、效果的评估等,从而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目标
(一)培训需求分析
识记: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
理解:培训需求分析的思路及注意事项
应用:培训需求分析的操作步骤
(二)培训方案制订和实施
识记:培训方案的构成要素
培训方案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理解:培训方法的选择
应用:培训方案制定、实施的步骤
(三)培训效果评估
识记:柯氏培训评估模式
理解:培训评估方案的设计思路
应用:培训效果评估的基本流程
第五章 绩效考评
一、学习目的及要求
回顾进行本章实验内容需要具备的绩效考评的相关基本知识,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绩效考评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如何构建绩效管理体系,了解绩效考评中的误区并知道如何防范,加强对绩效考评的操作和运用。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目标
(一)绩效计划制定
识记:绩效计划、绩效计划书的概念
目标设定的SMART原则
理解:组织目标分解
应用:绩效计划制定的流程
绩效计划沟通过程中的主要方法
绩效计划书的制定方法及标准
(二)绩效考核指标设计
识记:绩效考核指标的概念
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概念
理解:KPI及BSC的概念、区别及联系
应用:绩效考核指标制定的常用方法
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常用计算方式
绩效指标的信度及效度检验
(三)绩效信息收集
识记:绩效信息收集的概念、目的
绩效信息收集的主要方式
理解:绩效信息收集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事件的STAR法
应用:绩效信息收集的步骤和方法
(四)绩效考评方法
识记:配对比较法、行为锚定法、360度考核法等常用绩效考评方法的概念
理解:配对比较法、行为锚定法、360度考核法等常用绩效考评方法的主要特点及适用领域
应用:配对比较法、行为锚定法、360度考核法等常用绩效考评方法的操作方法。
(五)绩效反馈面谈
识记:绩效反馈面谈的概念
理解:绩效反馈面谈的目的及原则
应用:绩效反馈面谈的步骤和方法
掌握绩效反馈面谈的技巧
第六章 薪酬管理
一、学习目的及要求
回顾进行本章实验内容需要具备的薪酬管理的相关基本知识,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薪酬管理过程模型,并掌握薪酬满意度调查、职位评价、薪酬调查和薪酬设计的操作方法及流程。结合案例分析,明确这些薪酬管理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运用的。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目标
(一)薪酬管理过程模型
识记:薪酬管理一般模型
薪酬管理动态模型
(二)薪酬满意度调查
理解:薪酬满意度调查的重要性
薪酬满意度调查需要注意的问题
薪酬满意度调查一般工作流程
应用:设计薪酬满意度调查方案
(三)职位评价
理解:职位评价系统的建立
职位评价的主要方法
职位评价的一般工作程序
应用:设计职位评价方案
(四)薪酬调查
应用:设计薪酬调查方案
(五)薪酬设计
理解:布朗德四叶模型及薪酬设计的不同思路
应用:掌握薪酬设计的不同方法并合理运用
第七章 员工福利
一、学习目的及要求
回顾进行本章实验内容需要具备的员工福利的相关基本知识,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员工福利的分类及主要内容,了解员工福利调查及其主要方法,了解员工福利计划的主要模式及其特点,掌握员工福利调查的设计及实施,掌握员工福利计划的设计及管理,掌握员工福利计划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制定。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目标
(一) 员工福利设计
了解:员工福利计划的相关概念及基础知识;
理解:员工福利计划的过程模型,员工福利计划的主要内容,员工福利计划制度的主要内容;
应用:员工福利调查的设计及实施;
企业员工福利计划设计;
员工福利计划管理制度的制定;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及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基础上。其具体含义为: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关系,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及其之间的区别及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和识记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及有关要求进行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实验操作,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人力资源管理实验》 萧鸣政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和实验操作时做到心中有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2、在了解考试大纲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在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步骤必须牢固掌握,并融会贯通,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实验原则、方法、注意事项、步骤和流程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同时,在自学各章内容时,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实际操作;同时在对一些知识内容进行理解把握时,联系实际问题思考,从而达到深层次的认识水平。
4、为了提高自学效果,应结合自学内容,尽可能地多看一些案例题和动手做一些练习,以便更好的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实验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实验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及发挥,掌握进行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实验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四、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及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及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存在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6学分,建议总课时不少于96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次
课 程 内 容
助学学时
1
工作分析
16
2
人力资源招聘
12
3
人员素质测评
16
4
员工培训
12
5
绩效考评
16
6
薪酬管理
14
7
员工福利
10
总 计
96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40%、“理解”为3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较易、中等难度、较难。较难部分比例不超过30%,建议20%。
4、本课程命题采用的基本题型包括问答题、操作说明题、案例分析题等。
5、考试采用小组讨论及问答形式,考试时间60分钟,成绩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级制计分。
六、考试流程
(一)案例或者任务、情景说明及展示;
(二)专家提问;
(三)学生讨论或者单独回答。
7 /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