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T 67-2017 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分类与代码.pdf

上传人:clo****rst 文档编号:108317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1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T 67-2017 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分类与代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T 67-2017 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分类与代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T 67-2017 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分类与代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T 67-2017 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分类与代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T 67-2017 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分类与代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 . . . 备备案案号号: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地 震 行 业 标 准 / 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分类与代码 发布 实施中国地震局发 布/ 目次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分类原则和方法 编码方法 分类与代码表参考文献/ 前言本标准按照 /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 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杨冬梅、 张学民、 申旭辉、 王兰炜、 陈化然、 詹艳、 何宇飞、 张宇/ 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分类与代

2、码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的分类原则、 分类方法和编码方法 给出了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的分类与代码表本标准适用于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及产出数据的汇集、 管理、 交换和应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标准编写规则 第 部分: 信息分类编码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卫星电磁观测 用搭载在卫星上的仪器对电离层中电磁场及其变化以及电离层相关参数 如等离子体原位、 高能粒子、 电离层结构等的观

3、测 卫星电磁观测测项 卫星电磁观测的方法门类 测项分量 属于同一观测方法门类下的各项观测/ 定义 等离子体 一种电离的气体 以自由电子和带电离子为主要成分的物质形态 常被看作是物质的第四态 具有很高的电导率 与电磁场存在极强的耦合作用 整体呈电中性/ 高能粒子 能量范围从数千电子伏特至数百兆电子伏特的粒子 主要包括质子和电子 此外还有原子核和其他亚原子粒子等 电离层 高层大气中被太阳辐射部分电离的区域 能显著影响无线电波传输 高度大约从 到 之间 通常又可以分为 、 、 区/ 定义 电离层闪烁 无线电波穿越电离层时 受电离层不规则结构引起的信号振幅、 相位等短周期不规则变化 分类原则和方法 分

4、类原则 应能区别卫星电磁观测与地面电磁观测、 卫星其他物理量或化学量观测 按照卫星电磁观测的观测类别、 观测对象、 观测分量或分项依次进行划分 分类方法本标准采用 / 给出的线分类法 将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分成四个层级: 第一层级为地震卫星电磁观测 以区别于地震行业的地面电磁观测和其他学科的卫星观测 第二层级为观测类别 用于表征在地震卫星电磁观测中 为获得电离层电磁信息而开展的不同类别的观测 包括电场、 磁场、 等离子体原位、 高能粒子、 电离层结构等观测 第三层级为观测对象 以表征电离层电磁信息特征的物理量为依据 用于区分同一类别的不同观测对象 第四层级为测项分量或分项 用于区分同一观测对象

5、的不同分量或分项 编码方法 本标准分类与代码表的编排采用 / 表 示例方式 本标准采用 位编码 自左至右 第 位采用大写字母 编码 第 位至第 位采用数字 编码 编码可不连续 第 位取 “” 表示地震卫星电磁观测 第 位表示地震卫星观测中不同观测类别序号 第 位表示同一观测类别中不同观测对象序号 第 位表示同一观测对象中不同观测分量或分项序号 具体编码结构如图 所示/ 图 编码结构图 分类与代码表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分类与代码表见表 表 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分类与代码表代码名称说明卫星电磁观测 卫星电场观测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 单位为二次方毫伏每

6、平方米赫兹(/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 单位为二次方毫伏每平方米赫兹(/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 单位为二次方毫伏每平方米赫兹(/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 单位为毫伏每米 (/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 单位为毫伏每米 (/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 单位为毫伏每米 (/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 单位为二次方微伏每平方米赫兹(/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 单位为二次方微伏每平

7、方米赫兹(/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 单位为二次方微伏每平方米赫兹(/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 单位为微伏每米 (/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 单位为微伏每米 (/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 单位为微伏每米 (/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 单位为二次方微伏每平方米赫兹(/ )/ 表 (续)代码名称说明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 单位为二次方微伏每平方米赫兹(/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

8、量 单位为二次方微伏每平方米赫兹(/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 单位为微伏每米 (/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 单位为微伏每米 (/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 单位为微伏每米 (/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 二次方微伏每平方米赫兹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 二次方微伏每平方米赫兹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 二次方微伏每平方米赫兹 (/) 卫星磁场观测 卫星磁场总强度观测 卫星磁场绝对量观测 卫星磁场绝对

9、量观测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 单位为二次方纳特每赫兹 (/ ) 卫星磁场绝对量观测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 单位为二次方纳特每赫兹 (/ ) 卫星磁场绝对量观测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 单位为二次方纳特每赫兹 (/ ) 卫星磁场绝对量观测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 单位为纳特 () 卫星磁场绝对量观测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 单位为纳特 () 卫星磁场绝对量观测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 单位为纳特 ()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 单位为二次方纳特每赫兹 (/ )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频

10、谱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 单位为二次方纳特每赫兹 (/ )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 单位为二次方纳特每赫兹 (/ )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 单位为纳特 ()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 单位为纳特 ()/ 表 (续)代码名称说明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 单位为纳特 ()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 单位为二次方纳特每赫兹 (/ )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 单位为二次方纳特每赫兹 (/ )

11、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 单位为二次方纳特每赫兹 (/ )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 单位为纳特 ()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 单位为纳特 ()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 单位为纳特 ()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 单位为二次方纳特每赫兹 (/ )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 单位为二次方纳特每赫兹 (/ )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 单位为二次方纳特每赫兹 (

12、/ )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 单位为纳特 ()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 单位为纳特 ()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 单位为纳特 () 卫星等离子体原位观测 等离子体密度单位体积内主要带电成分的总数 电子密度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 单位为每立方厘米 () 离子密度单位体积内的所有种类离子总数 单位为每立方厘米() 氢离子密度单位体积内的氢离子总数 单位为每立方厘米 () 氦离子密度单位体积内的氦离子总数 单位为每立方厘米 ()/ 表 (续)代码名称说明 氧离子密度单位体积内的氧离子总数 单位为每立方厘

13、米 () 一氧化氮离子密度单位体积内的一氧化氮离子总数 单位为每立方厘米() 离子密度涨落离子密度在其统计平均值附近的微小变动 等离子体温度等离子体达到热力学平衡时粒子平均动能的大小 电子温度等离子体中电子平均动能的大小 单位为开尔文 () 离子温度等离子体中离子平均动能的大小 单位为开尔文 () 离子电漂移速度等离子体中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平均移动速度 离子电漂移速度 分量地理坐标系中离子电漂移速度的北向分量 单位为米每秒(/ ) 离子电漂移速度 分量地理坐标系中离子电漂移速度的东向分量 单位为米每秒(/ ) 离子电漂移速度 分量地理坐标系中离子电漂移速度的垂向分量 单位为米每秒(/ ) 卫星

14、高能粒子观测 高能粒子能谱一定能量范围内 各自能道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单位立体角内的高能粒子总数 电子能谱一定能量范围内 各自能道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单位立体角内的电子总数 单位为每平方厘米秒球面度千电子伏特() 质子能谱一定能量范围内 各自能道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单位立体角内的质子总数 单位为每平方厘米秒球面度千电子伏特() 射线能谱一定能量范围内 各自能道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单位立体角上的 射线光子总数 单位为每平方厘米秒球面度千电子伏特 () 高能粒子方向谱一定方向范围内 各自方向区间探测能区的高能粒子通量 电子方向谱一定方向范围内 各自方向区间探测能区的电子通量 单位为每平方厘米秒球面度千电子

15、伏特 () 质子方向谱一定方向范围内 各自方向区间探测能区的质子通量 单位为每平方厘米秒球面度千电子伏特 () 高能粒子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单位立体角的高能粒子总数 电子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单位立体角上的电子总数 单位为每平方厘米秒球面度 () 质子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单位立体角上的质子总数 单位为每平方厘米秒球面度 ()/ 表 (续)代码名称说明 射线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单位立体角上的 射线光子数单位为每平方厘米秒球面度 () 卫星电离层观测 电离层观测对电离层电子密度在时间和空间中分布的多维度的观测 电子密度剖面电子密度随高度的变化 单位为每立方厘米 () 电子密度

16、三维结构电子密度随经度、 纬度和高度的结构变化 单位为每立方厘米 () 电子密度四维结构电子密度随经度、 纬度、 高度和地方时的结构变化 单位为每立方厘米 () 电离层闪烁指数 指数表征电离层闪烁信息强度 定义为信号强度的均值归一化的标准差 总电子浓度 ()沿发射 接收路径上单位面积上的电子密度积分 绝对总电子密度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 () 又称电离层电子浓度柱含量、 积分含量等 是单位面积内电子浓度沿高度的积分单位为每立方米 () 相对总电子密度积分电子总含量的相对变化 单位为每立方米 () 中性大气观测 大气密度廓线单位体积内的大气质量随高度的变化曲线 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 (/ ) 大气气

17、溶胶密度廓线单位体积内的大气气溶胶质量随高度的变化曲线 单位为毫克每立方厘米 (/ ) 大气温度廓线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曲线 单位为开尔文 () 大气压强廓线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曲线 单位为百帕斯卡 ()/ 参 考 文 献 / 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术语 第 部分: 空间物理 / 地震测项分类与代码/图书在版编目 () 数据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分类与代码: / / 中国地震局著. 北京: 地震出版社 地 中 地震监测电磁测量卫星观测法行业标准中国 中国版本图书馆 数据核字 () 第 号地震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行业标准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分类与代码 (/ )中国地震局责任编辑: 王 伟责任校对: 凌 樱出版发行: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 号 邮编: 发行部: 传真: 门市部: 传真: 总编室: 传真: 专业图书事业部: : / / : 经销: 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印刷: 北京地大彩印有限公司版 (印) 次: 年 月第一版 年 月第一次印刷开本: /字数: 千字印张: 印数: 书号: / ()定价: 元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图书出现印装问题 本社负责调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电力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