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尿液、粪便检查详解.ppt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805028 上传时间:2025-06-17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66MB 下载积分:1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尿液、粪便检查详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尿液、粪便检查详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尿液检查,陕西中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尿液检查的意义,1,、诊断疾病、观察治疗效果(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结石、肿瘤)。,2,、鉴别某些特殊疾病(糖尿病、急性胰腺炎、黄疸型肝炎、丝虫病、金属及药物中毒致肾损)。,3,、药物监测(氨基甙类、磺胺类)。,一、尿液一般检验,尿液一般检验包括:,物理学检查;化学检查;尿沉渣检查。,尿标本的收集,1,、清洗、清毒,成年女性留尿要避开月经期,且要清洗外阴;男性包茎者要求包皮翻开洗净;留中段尿时先清洗外阴、尿道口,将标本留于消毒试管。,2,、时间,通常以清晨第一次尿标本最理想:,晨尿较为浓缩,偏酸性,有形成分较多。无饮食干扰。特殊检查则应按实验的要求留取,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3,小时尿细胞计数。,3,、保存,收集的新鲜尿液最好半小时内送检,否则需经以下处理:,低温(,4,)冷藏。,加防腐剂:甲苯(,0.5-1ml/100ml,,用于蛋白定量),盐酸(,10ml/24,小时,用于肾上腺素,,17-O,,,17-OH,检测),醋酸(醛固酮)。,一般性状检查,1,、尿颜色,正常新鲜尿液多透明,从无色澄清至淡黄色或琥珀色。其颜色受尿色素、尿胆原、尿胆素、卟啉等的影响。,影响尿色的因素包括:,食物、药物、尿量,尿色异常见下表:,尿色异常,(上清液),尿沉渣,尿隐血,乳糜试验,革兰氏染色,尿双胆,临床意义,血尿,清亮,RBC,+,肾小球性血尿、非肾小球性血尿,血红蛋白尿,红色,+,Hb,尿,蚕豆病,误输血,脓尿、菌尿,可混浊,WBC,、,RBC,、,PC,或,+,+,尿感、尿路结核,乳糜尿,乳白色,+,丝虫病,淋巴管阻塞,胆红素尿,深黄色,+,阻塞性、肝,C,性黄疸,2,、尿量,正常人:,1000-2000ml/24h,,平均为,1500 ml/24h,。,多尿(,polyuria,):,2500ml/24h,暂时性多尿见于饮水过多或应用利尿药后。,病理性多尿见于:糖尿病、尿崩症、肾小管疾病、,ARF,多尿期、精神性多尿(常伴尿频)。,少尿(,oliguria,):,400ml/24h,;,17ml/h,无尿(,anuria,):,100ml/24h,少尿或无尿可见于:各种原因所致休克、创伤、严重脱水、急性重型肾小球肾炎,各种原因所致肾小管坏死、慢性肾衰竭终末期、各种原因所致尿路梗阻,膀胱尿潴留等。,3,、气味,由于细菌将尿素分解产生氨而散发出氨臭味。若新鲜尿有氨味,见于慢性膀胱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血酮增高而致尿液呈烂苹果味。,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尿液呈蒜臭味。,大量食用大蒜、葱时可有大蒜、葱臭味。,4,、酸碱度(,PH,),正常新鲜尿呈弱酸性,尿,PH,约,6.5(,波动于,5.5-6.5),尿,PH,增高(碱性尿):,见于碱中毒、肾小管酸中毒(,、,、,型)、呕吐应用利尿剂、多食蔬菜等。,尿,PH,降低:,见于酸中毒、发热、痛风、糖尿病、低钾性碱中毒、白血病、食入大量肉类等。,5,、尿比重与渗透压,主要用来评估肾小管浓缩、稀释功能。,成人正常膳食尿比重约为,1.015-1.025;,正常渗透压,700-800mOsm/kgH,2,O,(禁饮,8h,)。,尿比重升高:,见于急性肾炎、高热、脱水、出汗过多、糖尿病、心衰、休克。另外,蛋白尿、放射性造影剂均可使尿比重升高,故尿比重升高不一定都是病理性的。,低尿比重:,急性肾小管坏死、肾间质性疾病、尿崩症、,CRF,、药物所致肾损。,比重固定:,CRF,(尿比重常固定在,1.0100.003),。,尿化学检查,1,、尿蛋白,检测方法,尿蛋白定性试验:,磺基水杨酸法,加热醋酸法,尿蛋白试纸条法,尿蛋白定量试验:,双缩脲法,染料结合法,尿蛋白正常值,正常人:,尿蛋白仅,40mg/24h,尿(,20-150mg/24h,),定性试验阴性。尿白蛋白正常人小于,30mg/24h,。,异常:,尿蛋白含量,150mg/24h,,或尿白,蛋白大于,30mg/24h,,定性试验呈阳性称为蛋白尿。,尿蛋白产生的四种机制:,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破裂或电荷屏障改变,使大量蛋白质漏出。,肾小管功能损害,抑制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血浆中小分子量蛋白或阳性电荷蛋白的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出后超过肾脏吸收能力。,肾小管分泌,T-H,糖蛋白增加。,蛋白尿的分类及特点,分类 机制 尿蛋白定量 尿蛋白组分 蛋白分子量 疾病举例,g/24h,溢出性 异常增多的血浆蛋白,0.2-10 IgG,、,IgM,的轻链 低分子量 多发性骨髓瘤、挤压伤,成分通过正常肾小球 本周蛋白、肌红蛋白 ,40 000,急性溶血,时滤过增加 血红蛋白,肾小球性,选择性 肾小球滤过膜截留 ,3,清蛋白 中分子量 微小病变性、轻微病变,正常血浆蛋白缺陷,60 000,性肾病综合症,非选择性 ,1-5 IgG,、,IgA,、,IgM,、高分子量 肾小球肾炎、,C3,、,2-M,、,清蛋白 ,68 000,糖尿病肾病,肾小管性 肾小管对正常滤过的 ,2,2-M,、,溶菌酶 低分子量 间质性肾炎、抗生素肾,血浆蛋白重吸收障碍 ,40 000,损害、重金属肾中毒,血液动力 滤过增加和可能重吸 ,2,2-M,、,清蛋白、中低分子量 暂时性蛋白尿、发热、,学 收减少 溶菌酶,20 000-,充血性心衰、运动,68 000,2,、尿糖,定义:,正常人尿内含糖量很少,定性试验阴性。,当尿糖水平达,50mg/dl,时,此时定性检测尿糖为阳性,称为糖尿,一般指葡萄糖尿。,当血糖超过,8.88mmol/L,时,尿糖增加,此时的血糖水平临床上常称为肾糖阈值,可看做是部分肾单位重吸收功能达到饱和时的血糖浓度。,尿糖的分类,血糖增高性尿糖(血糖超过肾糖阈):,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Cushing,综合症。,肾性糖尿(肾糖阈降低所致):,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家族性糖尿,。,假性糖尿:,尿中还原物如,VitC,、尿酸、或随尿排出的药物如异烟肼、阿斯匹林等,可使斑氏剂中铜还原,呈现假阳性。,一过性糖尿:,如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静滴大量高糖和应激性糖尿(在颅脑外伤、心肌梗塞、脑血管异外时,血肾上腺素或胰高糖素升高),出现一过性糖尿。,组成:,由,-,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组成。,正常值:,正常人定性试验尿酮(),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如糖尿病、剧烈运动、妊娠剧吐、应激状态、饥饿时,脂肪动员加速,代谢紊乱,酮体生成过多,引起血酮体过多而导致酮尿。,意义:,糖尿病性酮症:,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尿酮,应考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发生酮酸中毒性昏迷的前兆。,非糖尿病酮尿:,孕妇可因严重妊娠反应剧烈呕吐、重症子癫不能进食引起尿酮体阳性。,3,、尿酮体,4,、尿胆红素与尿胆原,定义:,胆红素可分为结合性和非结合性两种,前者是非水溶性,不能从肾脏滤过,故尿中正常没有胆红素,结合性是水溶性的,可从尿中排出。,尿胆原是结合胆红素排入肠道后形成的。,尿胆原与空气接触后变成尿胆素。,尿胆红素、尿胆原、尿胆素共称尿三胆,前二者称尿二胆。,正常值:,正常人尿胆红素定性试验阴性;尿胆原阴性或弱阳性。,意义:,尿胆红素阳性见于:,急性黄疸性肝炎、阻塞性黄疸、门脉周围炎、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如,Rotor,综合症和,Dubin-Johnson,综合症。,尿胆原阳性见于:,肝细胞性黄疸。,4,、尿胆红素与尿胆原,5,、尿亚硝酸盐试验,定义,用尿试纸条法来筛选尿路感染,即尿亚硝酸盐试验。尿中革兰氏阳性细菌能把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其阳性结果表示细菌数量大于,100 000,。,正常值,正常人尿中含亚硝酸盐,但尿亚硝酸盐试验阴性。,意义:,大肠杆菌、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尿染呈阳性;其他如淋球双菌、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则为阴性。,细菌感染量不多、尿量多时可出现假阴性。,进食富含硝酸盐的食物如波菜、卷心菜时,可出现假阳性。,显微镜检查,尿沉渣作显微镜检查可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主要检查细胞、管型及结晶等。,1,、细胞,、红细胞,正常人尿沉渣镜检红细胞,0-,偶见,/HP,,,3,个,/HP,称为镜下血尿,,10,个,/HP,(,+,)称为肉眼血尿。,多形红细胞大于,80%,时,称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多形性小于,50%,时,称非肾小球性血尿。,意义:,肾小球性血尿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急进性肾炎、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等。,非肾小球性血尿见于尿路感染、肾结石、肾结核、多囊肾等。,尿红细胞,尿白细胞,正常人尿沉渣镜检尿白细胞,5,个,/HP,,,5,个,/HP,称镜下脓尿。,尿中若有大量白细胞,多为泌尿系感染如肾孟肾炎、肾结核、膀胱炎或尿道感染。,尿白细胞,上皮,细胞,尿中所见的上皮细胞可由肾、尿路等处细胞脱落所致。,肾、输尿管、膀胱覆盖移行上皮细胞,近尿道口覆盖鳞状上皮细胞。,正常尿液中含有少量以上两种上皮细胞。,肾实质性损害时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尿上皮细胞,2,、管型,组成:,是蛋白质、或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圆柱形蛋白聚体。,形成管型的必要条件:,尿中少量的清蛋白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的,T-H,糖蛋白。,肾小管有浓缩、酸化能力。,有提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细胞管型,定义:,常以蛋白质为基质,其所含细胞数量超过管型体积的三分之一时称细胞管型。,分类:,上皮细胞管型:,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球肾炎、间质肾炎、慢性肾炎、肾淀粉样变性、中毒后肾损害等。,红细胞管型:,见于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狼疮性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白细胞管型:,见于肾盂肾炎、肾间质性肾炎。,上皮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其它管型,颗粒管型:,肾实质病变的变性细胞或由血浆蛋白分解产物崩解成大小不等的颗粒聚集于,T-H,糖蛋白中形成的。,透明管型:,可见于正常人。在肾病综合症、慢性肾炎、心衰时较常见。,脂肪管型:,见于肾病综合征、中毒性肾病。,肾衰管型:,在慢性肾衰时若出现,提示预后不良,。,蜡样管型:,见于慢性肾炎晚期、慢性肾衰、肾淀粉样变性。,色素管型:,见于肌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颗粒管型,透明管型,色素管型,血红蛋白管型,蜡样管型,3,、结晶体,结晶体,+RBC,:,见于泌尿系结石,磺胺药物结晶:,见于服用磺胺类药,亮氨酸、酷氨酸结晶:,见于急性黄疸性肝炎、肝硬化等。,胆红素结晶:,见于急性肝坏死、阻塞性黄疸、肝硬化、急性磷中毒。,胆固醇结晶:,见于肾淀粉样变、肾孟炎、膀胱炎、乳糜尿等。,针尖状结晶:,见于痛风,尿沉渣计数,1,、,Addis,尿沉渣计数:,RBC,50,万,/12h,WBC,100,万,/12h,管型,5000/12h,意义:,各类肾炎病人尿细胞和管型数可由轻度到明显增加。尿路感染和前列腺炎尿白细胞明显增加。,2,、,1,小时细胞计数:,男,RBC,3,万,/1h,,,WBC,7,万,/h,;,女,RBC,4,万,/h,,,WBC,14,万,/h,。,意义:,肾孟肾炎时白细胞排出明显增多;急性肾炎时尿红细胞排出也显著增多。,二、尿液其他检查,尿蛋白电泳,1,、原理:,用尿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来区分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亦称尿蛋白,SDS,盘状电泳。,2,、意义:,高分子型:见于肾小球受损为主的疾病。,中分子型:见于肾小球受损为主的疾病。,低分子型:见于肾小管受损为主的疾病。,混合型(高、中、低分子均有):见于肾小球肾小管均受损时,如慢性肾炎晚期、严重间质性肾炎累及肾小球,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尿红细胞形态检查,1,、原理:,肾小球源性血尿是由于尿红细胞通过肾小球基底膜,受压损伤,且随后在肾小管中受不同,PH,和渗透压影响,发生三种形态学改变:大小改变;形态异常;血红蛋白含量变化。,2,、参考值:,正常人尿红细胞计数,10 000/ml,;,肾小球源性血尿多形性红细胞大于,80%,。,3,、意义:,肾小球性血尿呈多形性改变,见于各类肾小球疾病,应做肾活检。,非肾小球性血尿呈均一性型,见于尿路感染、结石、肿瘤、结核等。,尿,2,微球蛋白,1,、原理,2,微球蛋白可通过肾小球滤过,但几乎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故正常尿中很少。,2-M,可用放免法或酶标法测定。,2,、意义:,肾小管疾病:,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尿,2-M,增高。,监别上、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累及肾小管,故尿,2-M,增高,而下尿路感染尿,2-M,不高。,观察药物对肾脏的中毒损害:,如氨基甙类药、重金属、造影剂,当尿,2-M,增高时,应停药。,协助诊断恶性疾病:,恶性肿瘤时尿,2-M,可增高,。,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1,、原理:,纤维蛋白原功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酶的作用下产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在尿道有炎症时,可有,FDP,随尿排出。,2,、正常值:,正常时尿无,FDP,3,、意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尿出现,FDP,且进行性升高,说明肾脏疾病在进行性发展,可能发生新月体肾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原发性纤溶性疾病时,尿内,FDP,阳性。,肾肿瘤时尿,FDP,亦可阳性。,尿酶,1,、尿溶菌酶,原理:,溶菌酶来自单核、中性粒细胞,是能溶解某些细菌的酶。能从肾小球滤过,但绝大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故正常尿中很少。,正常值:,尿中浓度,1-2mg/L,意义:,肾小管疾病:因肾小管功能受损,重吸收减少,故尿溶菌酶升高。,判断预后:急性肾小管坏死时,尿溶菌酶高若持续升高不下则预后差。,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血溶菌酶显著增高故尿溶菌酶也高。,2,、尿,NAG,酶,原理:,NAG,酶广泛存在于组织的溶酶体中,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特别丰富,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正常值:,NAG,18.5U/L,意义:,尿,NAG,酶升高主要反应肾小管功能受损。见于:,肾小管坏死、间质性肾炎。,肾移植排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等。,3,、尿淀粉酶,性质,淀粉酶是一种小分子酶,可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而出现于尿中。,形成机制,当胰腺炎时,淀粉酶逸出,且分泌分泌增加,而致自身组织消化作用;胰液漏入组织间隙,进而淀粉酶被吸收入血而随尿中排出。,意义:,急性胰腺炎:,血淀粉酶在发病后,4-12h,,持续,3-5,天。尿淀粉酶 发病后,12-24h,,持续,3-10,天。,胰管阻塞:,肿瘤、损伤、胆囊炎。,巨淀粉酶血症:,(少见),尿生化检查,1,、尿钠检查:,正常人尿钠排出量为,130-260mmol/24h(3-5g24/h),意义:,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钠血症如:腹泻、呕吐、严重烧伤、糖尿病酸中毒等,均可引起尿钠排出减少。,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肾小管对钠的吸收减少,故尿钠增高。,2,、滤过钠排泄分数,(FeNa),代表肾清除钠的能力,FeNa,U,Na,V/P,Na,U,Cr,V/P,Cr,100%,滤过钠排泄分数可用于鉴别诊断,急性肾衰时,滤过钠排泄分数常大于,1,;肾前性少尿则小于,1,。,3,、尿钙检查,肾脏是排泄钙的重要器官。,正常人尿钙为,2.5-7.5mmol/24h(0.1-0.3g/24h,意义:,尿钙减少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衰、慢性腹泻等。,尿钙增高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发性骨髓瘤。,监护用药:,如观察维生素,D2,、,D3,的疗效,可测尿钙并作为用药量参考。,肾脏是排泄钾的主要脏器。,成人,24,小时尿钾排出量为,51-102mmol,意义:,尿钾排出增多:,见于呕吐、腹泻、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小管酸中毒、肾小管间质疾病、糖尿病酸中毒等。,尿钾排出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钾摄入减少、胃肠道丢失过多。,4,、尿钾检查,尿蛋白其他成分的检验,1,、尿,Tamm-Horsfall,蛋白(,THP,),原理:,T-H,蛋白由肾髓袢升支及远端肾小管产生,是这一段肾小管的抗体标志,它可保护尿道粘膜。当机体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尿路梗阻等引起肾脏损伤时,可刺激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参考值:,正常人,24,小时尿,THP,排出量为,29.8-43.9mg.,意义:,尿中,THP,增高见于:长期尿路梗阻、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症。,THP,排出减少: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判断体外震波碎石疗效:碎石成功后次日含量达最高,此后渐降。,2,、尿本周蛋白(,BJP,),原理:,尿本周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能自由通过肾小球基底膜,当肾小管吸收超过极限时,可从尿中排出,意义:,见于多发性髓瘤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者。,3,、血红蛋白尿,原理:,血红蛋白尿可发生于急性溶血时,大量血红蛋白从肾排出,故尿中出现血红蛋白。,意义:血红蛋白尿见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某些蛇咬伤、重症烧伤等。,血型不合的溶血性反应等。,4,、肌红蛋白尿,原理:,肌红蛋白是一种色素蛋白。在正常人肌肉等组织中含量丰富,尿中甚微,故不能从尿中检出。,意义:以下情况可见肌红蛋白尿,外伤如挤压伤、枪伤、电击等挤压综合症。,原发性肌肉疾病,如肌萎缩、皮肌炎等。,遗传性肌红蛋白尿,缺血性肌红蛋白尿,如心肌梗塞。,阵发性肌红蛋白尿:肌肉疼痛性痉挛后发生。,粪便检查,陕西中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一要求:,熟悉,OB,试验,方法及意义,掌握粪便检查的方法及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了解消化道及通向肠道的肝、胆、胰等有无,炎症、梗阻、出血、寄生虫等,粗略判断胰腺外分泌功能,OB,试验为消化道肿瘤的诊断筛选,有无致病菌,二目的:,三、内容:,1,、标本的采集,1,)一次全大便的观察,取可疑部分送检,2,),OB,检查前三天素食,禁叶绿素丰富的食物,3,)细菌培养 标本应盛在无菌器皿内或试管,内(注意无菌操作),4,)查分支杆菌,收集,24,小时的粪便,2,、一般性状检查,肉眼观:,1,)每日一次,量约,100-300,克,2,)颜色与性状 黄褐色,软、泥样圆柱状,3,)病理状况:频率的改变:大便次数增多,(,1,)稀糊或稀汁样便,可为蠕动或分泌亢进所致(,2,)溏便:消化不良等(,3,)米泔样便:见霍乱等(,4,)黏液便 一旦肉眼能见,说明黏液增加黏液,脓性 黄白色不透明(,5,)脓血便 说明消化道有病变如菌痢、,UC,、慢,性肠病、癌等,性状改变:,(,6,)血便:痔疮、肛裂等,(,7,)柏油样便,50-75,毫升,/,日,(,+,),(,8,)白陶土样大便 胆道阻塞,(,9,)细条状大便 说明直肠狭窄、直肠癌,(,10,)寄生虫:蛔虫、绦虫、绕虫等,3,、镜检,(,5,)肿瘤细胞,(,3,)巨噬细胞,正常 (,-,)肠炎、,菌痢(,+,),(,4,)上皮细胞,正常 (,-,)肠炎 (,+,),(,1,)淀粉颗粒:具有同心性线纹的不规则块,状物,遇碘液染成黑蓝色,若已部分水,解,则呈红褐色,见腹泻者、胰功能不,全者,2,)食物残渣,(,2,)脂肪小滴:特殊大便,量多,呈泡沫状,,灰白色有光泽,恶臭,镜下较多脂肪小,滴,经苏丹,III,染色呈桔红色或淡黄色,,在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腹泻者、胰功,能不全者、肠蠕动亢进可见。,(,3,)肌纤维、结缔组织、植物细胞和植物纤维正,常时,可见无定形细小颗粒,仅偶见淀粉颗,粒和脂肪小滴等。,3,)寄生虫,镜检找虫卵、原虫滋养体及包囊,(,1,)常有的集卵法有:,A,、水洗粪便沉淀法或离心沉淀法,实用于各种,吸虫卵,(,2,)粪中有意义的原虫类:阿米巴滋养体及包囊,C,、毛蚴孵化:检查血吸虫,钩虫等,B,、硫酸镁,-,食盐水浮聚法或,20%,盐水浮聚法,利,用盐溶液的高比重,使虫卵飘于液面,用,覆盖于水面的载玻片取虫卵镜检,实用于各,种蠕虫卵和绦虫卵,大便的镜下检查,1,),OB,试验检查方法、结果及优缺点(,1,),OB,试验方法 联苯胺兰玻片法 无色孔雀绿法 万华单克隆抗体,OB,试验,4,、生化及免疫学方面的检查,(,2,)优缺点,联苯胺兰玻片法 联苯胺致癌,不特异性,无色孔雀绿法 自身在空气中易氧化,,阳性多,万华单克隆抗体,OB,试验 特异性好,快,而准,1,),原 理,:,于粪便内加入易被氧化的物质(联苯,胺等)及放氧的物质(,H,2,O,2,),经粪便内,血液的作用(血色素中的铁卟啉环有过氧,化酶作用)分解过氧化氢放出,O,2,-,,使联苯,胺被氧化而致颜色。,联苯胺兰玻片法,OB,试验,被氧化,冰醋酸使,RBC,破坏释放血色素,血色素中的铁卟啉环,H,2,O,2,O,2,-,联苯胺,有色化合物 (兰色),3,)结果:,2,分钟兰色 (,+,),1,分钟兰色 (,+,),2,)方法,取联苯胺粉少许置于玻片上,滴加冰醋酸,2-3,滴,再加,3%H,2,O,2,2,滴,取粪便少许与以上试剂混匀,观察结果。,1/2,分钟兰色(,+,),立即兰色 (,+,),2,分钟以上兰色(,-,),小量出血,50-75,毫升,/,日,大便,OB,(,+,),PU,活动性(,+,)一过性,癌 早期阳性率,20%,间断性或持续性 晚期阳性率,95%,4,)意义,1,)培养、鉴定、药敏试验,2,)直接涂片检查,G,染色,G,-,:,G,+,=,10,:,1,抗酸染色:分支杆菌,5.,细菌学检查,粪便检查复习思考题,粪便的一般性状检查包括哪些内容,?,常用的粪便显微镜检查包括哪些项目,?,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常见于哪些疾病,?,粪便的细菌学检查有何临床意义,?,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