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微公式版必练题总结.pdf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070377 上传时间:2024-04-12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80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微公式版必练题总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微公式版必练题总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微公式版必练题总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微公式版必练题总结.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微公式版必练题总结.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微公式版必练题总结通用版带答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微公式版必练题总结 单选题 1、小明同学在某次使用 20 分度的游标卡尺时看错了分度,读出来的错误读数为6.18mm,则该尺的主尺刻线上有一条与游标尺某刻线是对齐的,这条刻线的读数为()A6.45mmB15.00mmC15.27mmD6.18mm 答案:B 因为游标卡尺有三种分度,分别是 10 分度、20 分度和 50 分度,因为 10 分度的精确度为 0.1mm,而小明读出来的错误读数为6.18mm,可见是把 20 分度看成了 50 分度,因为游标卡尺读数为主尺上整数刻度加上游标

2、尺对齐格子数乘以精确度,所以 6.18mm=6mm+9 0.02mm 即游标尺上第 9 格与主尺上某刻度对齐,设主尺上该刻度为x,因为游标尺的每小格为 0.98mm,则由题意得 6.18mm=9 0.98mm 解得 =15mm 故选 B。2、家用电子调光灯的调光功能是用电子线路将输入的正弦交流电压的波形截去一部分来实现的,截去部分后通过调光灯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 A这也是一种交流电 B电流的变化周期是 0.01 s C电流的有效值是 1 A D电流通过 100 的电阻时,1 s 内产生的热量为 200 J 答案:C A交流电的特点是电流方向变化,而题图中电流不是

3、交流电,故 A 错误;B根据图像可得电流的变化周期是 0.02s,故 B 错误;C根据有效值的定义得(m2)2 2=2 代入数据解得 I=1A 故 C 正确;D电流通过 100 的电阻时,1s 内产生热量为 =2=100J 故 D 错误。故选 C。3、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用到很多测量仪器,下列哪种仪器测量的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量()AB 3 CD 答案:A 天平是测量质量的仪器,质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量;秒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时间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量;螺旋测微器是测量长度的仪器,长度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量。弹簧测力计测量的是力,而力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量,即弹簧测力计测量的

4、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量。故选 A。4、铜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每摩尔铜原子有n个自由电子,每个自由电子的电荷量为e,今有一根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通过电流为I时,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A光速cBCD 答案:D 设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那么在t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相当于在体积vtS中的自由电子数,而体积为vtS的铜的质量为vtS,摩尔数为,自由电子数为,所以电荷量 =由 =得 =4 故选 D。5、实验表明1mg92238U衰变为90234Th时,每分钟会放出 750 个粒子,若粒子全部沿同一方向定向移动,电子电荷量为1.6 1019C。则该衰变过程中形成的电流为()A2.0

5、 1018AB4.0 1018AC6.0 1018AD8.0 1018A 答案:B 根据电流的定义式,有 =750 2 1.6 101960A=4.0 1018A 故选 B。6、如图所示,均匀的长方体薄片合金电阻板abcd,ab边长为L1,ad边长为L2。当端点、或、接入电路时,导体的电阻分别为R1、R2,则R1R2为()AL1L2BL2L1 C1222D2212 答案:C 设电阻板厚度为d,根据电阻定律可得,当端点、接入电路时,阻值为 1=12 当端点、接入电路时,阻值为 2=21 5 对比可得 1:2=12:22 故选 C。7、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实验器材如下:A待测小灯

6、泡(2.5V,0.5A);B双量程电压表(中间接线柱 3V;右边接线柱 15V);C双量程电流表(中间接线柱 0.6A;右边接线柱 3A);D滑动变阻器(20,2A);E电源(电动势约为 3V,内阻未知);F电阻箱(9999.9);G电键一个;导线若干。某次测量结果如图,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0.8AB0.16AC0.19AD0.86A 答案:B 由题中实物图可知,电流表所接量程为0.6A,则电流表的最小刻度为0.02A,则由图可知,电流表的读数为0.16A,故 ACD 错误 B 正确。故选 B。8、如图所示,两段长度和材料相同、各自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相等,横截面积6

7、 之比为:=1:2。已知5s内有5 1018个自由电子通过导线的横截面,则()A流经导线的电流为0.32A B流经导线的电流为0.16A C5s内有10 1018个自由电子通过导线的横截面 D自由电子在导线和中移动的速率之比:=1:2 答案:B A流经导线的电流为 =5 1018 1.6 10195A=0.16A A 错误;B因、串联,通过的电流相等,所以流经导线的电流为0.16A,B 正确;C因、串联,通过的电流相等,所以相同时间内通过的电荷量相等,即5s内有5 1018个自由电子通过导线的横截面,C 错误;D根据电流微观表达式 =可得 =由于导线、电流相等,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相等,则自

8、由电子在导线和中移动的速率之比为=21 D 错误。7 故选 B。9、如图所示的电解池接入电路后,在t秒内有n1个一价正离子通过溶液内某截面S,有n2个一价负离子通过溶液内某截面S,设e为元电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n1=n2时,电流为零 B当n1 n2时,电流方向从AB,电流为=(12)C当n1 2=2 故 AD 错误;BC对于结点a,因为 1=2+则有 1=2+24 可得 22=1+4 11 对于结点b 4=3+44=33+2 4 因为 R3=4R4 故有 44344=24 0 所以 44 3 结合 22=1+4 1+2=3+4 整理得 32 21 故 B 正确,C 错误。故选 B。14

9、、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两端加上电压U时,通过导线中的电流强度为I,若将导线均匀拉长,使它的横截面半径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再给它两端加上电压U,则()A通过导线的电流为3B通过导线的电流为9 C通过导线的电流为27D通过导线的电流为81 答案:D 12 根据电阻的决定式 =2=24 若将导线均匀拉长,使它的横截面半径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则导线电阻变为原来的 81 倍,再给它两端加上电压U,则通过导线的电流变为81。故选 D。15、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阻值约为5的电阻,用内阻约为3k的电压表,内阻约为0.125的电流表进行测量。他设计了图甲和图乙两种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应采用图甲电路,

10、此电路测得的偏大 B实验中应采用图乙电路,此电路测得的偏大 C实验中应采用图甲电路,误差主要是由电压表分流引起的 D实验中应采用图乙电路,误差主要是由电流表分压引起的 答案:C 根据 VA=515 5 故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即实验中采用图甲电路图,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得测量的电流值偏大,则根据 =可知,测得电阻比真实值小,故 ABD 错误 C 正确。13 故选 C。多选题 16、电阻1、2、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1=20、3=10,1两端的电压为 4V,2两端的电压为 8V,则()A电阻3两端的电压为 4VB三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 14V C电阻2的阻值为 20D电路中的电流为 0.2A 答

11、案:BD D电阻1的电流为 =11=420A=0.2A 则电路中的电流为 0.2A,故 D 正确;AB电阻3两端的电压为 3=3=0.2 10V=2V 三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 =1+2+3=4V+8V+2V=14V 故 A 错误,B 正确;C电阻2的阻值为 2=22=80.2=40 故 C 错误。故选 BD。17、关于多用电表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盘上电阻的刻度线不均匀,越靠近右侧刻度线越密集 14 B使用完毕应把选择开关旋到 OFF 挡或交流电压最高挡 C测量电阻时,第一次测量之前要欧姆调零,之后就算换倍率测量,也没有必要重新欧姆调零 D测量直流电压、直流电流时电流从“”接线柱流

12、入多用电表,测电阻时电流从“”接线柱流入多用电表 答案:ACD A欧姆挡刻度分布不均匀,越靠近左侧刻度线越密集,故 A 错误;B使用完毕应把选择开关旋到 OFF 挡或交流电压最高挡,故 B 正确;C测量电阻时,第一次测量之前要欧姆调零,之后只要换倍率测量,就必须重新欧姆调零,故 C 错误;D测量直流电压、直流电流时电流从“”接线柱流入多用电表,测电阻时也是电流从“”接线柱流入多用电表,故 D 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 ACD。18、电导率就是电阻率的倒数,即=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材料的电导率越小,其导电性能越强 B材料的电导率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C电导率的单位是1mD电导率大小与温度有关

13、 答案:CD A材料的电导率越小,电阻率越大,则其导电性能越弱,故 A 错误;B材料的电导率与材料的形状无关,故 B 错误;C根据电阻率公式 =代入可得 =1=15 则电导率单位为 m m2=1 m 故 C 正确;D导体的电阻率与温度有关,则电导率大小也和温度有关,故 D 正确。故选 CD。19、下面关于多用电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用电表是电压表、电流表、电阻表共用一个表头改装而成的 B用多用电表测电压、测电流、测电阻时,零刻度线都位于表盘的右侧 C用多用电表测电压、测电流、测电阻时,外面电路都必须有电源 D用多用电表测电压、测电流及测电阻时,电流都是从红表笔流入,经表头后从黑表笔流出 答

14、案:AD A多用电表是电压表、电流表、电阻表共用一个表头改装而成的,故 A 项正确;B用多用电表测电压、测电流时,其零刻度线位于表盘的左侧;测电阻时,零刻度线都位于表盘的右侧,故 B项错误;C用多用电表测电压、测电流时,外电路必须有电源;测电阻时,外电路不用有电源,故 C 项错误;D用多用电表测电压、测电流及测电阻时,电流都是从红表笔流入,经表头后从黑表笔流出,故 D 项正确。故选 AD。20、关于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阻率 与导体的长度l和横截面积S有关 B电阻率反映材料导电能力的强弱,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 C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很大 16 D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

15、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作标准电阻 答案:BD AB电阻率反映材料导电能力的强弱,只与材料及温度有关,与导体的长度l和横截面积S无关,故 A 错误,B正确;C由知,电阻率大,R不一定大,故 C 错误;D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例如“康铜”(铜镍合金)一般是制作标准电阻的材料,故 D 正确。故选 BD。21、关于电阻率的正确说法是()A电阻率 与导体的长度l和横截面积S有关 B电阻率表征了导体导电能力的强弱,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 C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很大 D有些合金的电阻率不受温度的变化影响,用它可做成定值电阻 答案:BD AB电阻率反映材料导电能力的强弱,只与材料及

16、温度有关,与导体的长度l和横截面积S无关,故 A 错误,B正确;C由知,电阻率大,R不一定大,故 C 错误;D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例如“康铜”(铜镍合金)一般是制作标准电阻的材料,故 D 正确。故选 BD。22、关于材料的电阻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阻率是反应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的导体的电阻越大 17 B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银材料的电阻率较锰铜合金的电阻率小 D金属丝拉长为原来的两倍,电阻率变为原来的 4 倍 答案:BC A电阻率大表明材料的导电性能差,不能表明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一定大,因为电阻才是反映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而电阻除

17、跟电阻率有关外还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故 A 错误;B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 B 正确;C合金的电阻率比纯金属的电阻率大,则银材料的电阻率较锰铜合金的电阻率小,故 C 正确;D电阻率是材料本身的一种电学特性,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无关,故 D 错误。故选 BC。小提示:本题考查对电阻率的性质,及其与温度、材料关系的了解程度,基础题。23、甲、乙两电路图分别是滑动变阻器的两种连接方式。R是滑动变阻器,P 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a、b是滑动变阻器的两端,Rx是待测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图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的连接方式 B在闭合开关测量前,甲、乙两图中滑片 P

18、 都应置于b端 C要求电压和电流调节范围比较大时,选择图乙电路连接 D甲、乙两图中待测电阻Rx上的电压都可以调到零 答案:BC 18 A乙图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是一上两下的连接方式,故 A 错误;B在闭合开关测量前,甲图中滑动变阻器应该全部接入电路,滑片 P 都应置于b端,乙图中Rx两端的电压应该从零开始变化,滑片 P 都也应置于b端,故 B 正确;C乙图中电压和电流都可以从零开始,而甲图中电压和电流都无法调节到零,故图乙的电压和电流调节范围较大,故 C 正确;D图甲属于限流式接法,滑片滑到 b 时,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最小,且无法调节到零,故待测电阻上的电压无法调节到零,故 D

19、错误。故选 BC。24、如图所示,一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横截面积为S,单位体积内有n个自由电子,每个自由电子的电荷量为e。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B时间t内流过该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C导线内的电流强度为I时,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 D将金属丝接入电路,随着温度的升高,其电阻变大 答案:AD A金属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A 正确;B不知道电路中的电流或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速率,不能求出时间t内流过该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B 错误;C根据电流微观表达式=19 可得导线内的电流强度为I时,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C 错误;D根据

20、电阻定律=将金属丝接入电路,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丝的电阻率变大,则电阻变大,D 正确。故选 AD。25、如图所示为某金属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MN是曲线上的两点,过M点的切线和M、N两点对应坐标图中已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金属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B该金属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C该金属导体两端的电压是 2.0V 时对应的电阻是10 D该金属导体在M点和N点对应的电阻之比是2:3 答案:BD AB根据 =可得 20 1=可知 图像上点与原点连线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由图像可知连线斜率逐渐减小,电阻的倒数逐渐减小,故该金属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故 A 错误,B 正确;C

21、D该金属导体在M点和N点对应的电阻分别为=2.00.3=203=5.00.5=10 则有:=203:10=2:3 故 C 错误,D 正确。故选 BD。填空题 26、如图所示中的游标卡尺的示数是_cm,螺旋测微器的示数是_mm。答案:10.025 4.487 1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10cm+5 0.05mm=10.025cm 2螺旋测微器的示数为 4mm+48.7 0.01mm=4.487mm 21 27、如图为a、b两电阻的I-U图线。若将a、b两电阻并联后接到输出电压为 5V 的电源上。则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值为_,通过a电阻的电流为_A。答案:1.2 2.5A 1由I-U图线可知,a、b两电阻的

22、阻值分别为=2=3 则并联总电阻为 =+=1.2 2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通过a电阻的电流为=2.5A 28、如图所示为一双量程电压表的示意图,已知电流表 G 的满偏电流为 1mA,内阻为 60,则图中串联的分压电阻R1=_,R2=_。答案:4940 10000 1由欧姆定律可得 22 1=1g G=(51 103 60)=4940 2由欧姆定律可得 2=2g 1 G=(151 103 4940 60)=10000 29、如图甲、乙所示的两把游标卡尺,它们的游标尺分别为 9mm 长 10 等分、19 mm 长 20 等分,则读数依次为_mm、_mm。答案:17.5 23.35 1题图甲读数:主尺读数为 17 mm,游标尺读数是 5 0.1mm=0.5mm 最后结果是 17mm+0.5mm=17.5mm 2题图乙读数:主尺读数为 23 mm,游标尺读数是 7 0.05mm=0.35mm 最后结果是 23mm+0.35mm=23.35mm 30、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实验中,如图甲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的电阻丝直径的示意图,则该电阻丝的直径=_mm.23 答案:6.1226.125 由图可知,螺旋测微器测量的电阻丝直径为 =6mm+0.01mm 12.2=6.122mm(6.1226.1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