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组成原理试卷.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685982 上传时间:2025-06-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1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成原理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组成原理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成原理试题 名词解释题: 1.主机:由CPU、存储器与I/O接口合在一起构成的处理系统称为主机。   2.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   3.运算器:计算机中完成运算功能的部件,由ALU和寄存器构成。   4.ALU:算术逻辑运算单元,负责执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14.存储器:计算机中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分为内存和外存。   15.总线:计算机中连接功能单元的公共线路,是一束信号线的集合,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23.主存:一般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件实现,速度较高.成本高且当电源断开时存储器的内容会丢失。   24.辅存:一般通过输入输出部件连接到主存储器的外围设备,成本低,存储时间长。 1.RAM:随机访问存储器,能够快速方便的访问地址中的内容,访问的速度与存储位置无关。   2.ROM:只读存储器,一种只能读取数据不能写入数据的存储器。   3.S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采用双稳态电路存储信息。   4.DRAM: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利用电容电荷存储信息。 6.PROM:可编程的ROM,可以被用户编程一次。   7.EPROM:可擦写可编程的ROM,可以被用户编程多次。靠紫外线激发浮置栅上的电荷以达到擦除的目的。   8.EEPROM:电可擦写可编程的ROM,能够用电子的方法擦除其中的内容。   9.SDRAM:同步型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在系统时钟控制下进行数据的读写。   10.快闪存储器:一种非挥发性存储器,与EEPROM类似,能够用电子的方法擦除其中的内容。   21.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即指令系统中的指令数量少,且指令功能相对简单。   22.CISC: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即指令系统中的指令数量多,且指令功能相对较强。   23.堆栈:数据的写入写出不需要地址,按先进后出的顺序读取数据的存储区。 1.指令周期:从一条指令的启动到下一条指令的启动的间隔时间。   2.机器周期:指令执行中每一步操作所需的时间。   8.微操作:在微程序控制器中,执行部件接受微指令后所进行的操作。   9.微地址:微每时令在控制存储器中的存储地址。   12、总线周期:是主设备占用总线的时间。   21、串行传输:是指数据的传输在一条线路上按位进行。(只需一条数据传输线,线路的成本低,适合于长距离的数据传输)   22、并行传输:每个数据位都需要单独一条传输线,所有的数据位同时进行传输。(在采用并行传输方式的总线中,除了有传输数据的线路外,还可以具有传输地址和控制信号的线路,地址线用于选择存储单元和设备,控制线用于传递操作信号)   25、总线:一组可由多个部件分时共享的信息传输线。 二、填空题: 18.构成中央处理器的两大部件是运算器和控制器。 2.一般说,由于各指令功能的不同,它们的指令周期有长有短,不一定相同。 19.在微程序控制器中,控制存储器由 只读存储器构成,用于存放 微程序 。 三、选择题: 1.采用直接寻址方式,则操作数在(A)中。   A.主存B.寄存器C.直接存取存储器D.光盘 9.有静态RAM与动态RAM可供选择,在构成大容量主存时,一般就选择 动态RAM。 高速缓冲存储器 Cache 一般采取(A)。   A.随机存取方式B.顺序存取方式  C.半顺序存取方式 D.只读不写方式 2.存储器的随机访问方式是指(D)。   A.可随意访问存储器 B.按随机文件访问存储器 C.可对存储器进行读出与写入   D.可按地址访问存储器任一编址单元,其访问时间相同且与地址无关  2.若x=1011,则[x]补=(A)。   A.01011B.1011C.0101D.10101 3 编码方式 最小值编码 最小值 最大值编码 最大值 数值范围   n+1位无符号定点整数 000…000 0 111…111 2n+1-1 0≤x≤2n+1-1   n+1位无符号定点小数 0.00…000 0 0.11…111 1-2-n 0≤x≤1-2-n   n+1位定点整数原码 1111…111 -2n+1 0111…111 2n-1 -2n+1≤x≤2n-1   n+1位点定小数原码 1.111…111 -1+2-n 0.111…111 1-2-n -1+2-n≤x≤1-2-n   n+1位定点整数补码 1000…000 -2n 0111…111 2n-1 -2n≤x≤2n-1   n+1位点定小数补码 1.000…000 -1 0.111…111 1-2-n -1≤x≤1-2-n   n+1位定点整数反码 1000…000 -2n+1 0111…111 2n-1 -2n+1≤x≤2n-1   n+1位点定小数反码 1.000…000 -1+2-n 0.111…111 1-2-n -1+2-n≤x≤1-2-n   n+1位定点整数移码 0000…000 -2n 1111…111 2n-1 -2n≤x≤2n-1 5.若采用双符号位,则发生正溢的特征是:双符号位为(B)。   A.00 B.01 C.10 D.11 12.加法器中每一位的进位生成信号 g 为(B)。   A.xi+yiB.xiyiC.xiyiciD.xi+yi+ci 10.多位二进制加法器中每一位的进位传播信号 p 为(A)。   A.xi+yiB.xiyiC.xi+yi+ciD.xiyici 4.若采用双符号位补码运算,运算结果的符号位为01,则(B)。   A.产生了负溢出(下溢) B.产生了正溢出(上溢)   C.结果正确,为正数 D.结果正确,为负数 在原码一位乘中,当乘数Yi为1时,(B)。   A.被乘数连同符号位与原部分积相加后,右移一位   B.被乘数绝对值与原部分积相加后,右移一位   C.被乘数连同符号位右移一位后,再与原部分积相加   D.被乘数绝对值右移一位后,再与原部分积相加 7.原码乘法是(A)。   A.先取操作数绝对值相乘,符号位单独处理   B.用原码表示操作数,然后直接相乘   C.被乘数用原码表示,乘数取绝对值,然后相乘   D.乘数用原码表示,被乘数取绝对值,然后相乘 8.原码加减交替除法又称为不恢复余数法,因此(C)。   A.不存在恢复余数的操作   B.当某一步运算不够减时,做恢复余数的操作   C.仅当最后一步余数为负时,做恢复余数的操作   D.当某一步余数为负时,做恢复余数的操作 5.动态半导体存储器的特点是(C)。   A.在工作中存储器内容会产生变化   B.每次读出后,需要根据原存内容重新写入一遍   C.每隔一定时间,需要根据原存内容重新写入一遍   D.在工作中需要动态地改变访存地址  3.假设寄存器 R 中的数值为 200 ,主存地址为 200 和 300 的地址单元中存效的内容分别是 300 和 400 ,则什么方式下访问到的操作数为 200(D)。   A.直接寻址 200 B.寄存器间接寻址(R)C.存储器间接寻址(200) D.寄存器寻址 R      【分析】:直接寻址200的操作数为300,寄存器间接寻址(R)的操作数300,存储器间接寻址(200)的操作数为400,寄存器寻址R的操作数为200。  5.单地址指令(D)。   A.只能对单操作数进行加工处理 B.只能对双操作数进行加工处理  C.无处理双操作数的功能   D.既能对单操作数进行加工处理,也能在隐含约定另一操作数(或地址)时,对双操作数进行运算 9.在存储器堆栈中,若栈底地址为A,SP指针初值为A-1,当堆栈采用从地址小的位置向地址大的位置生成时,弹出操作应是(A)。   A.先从堆栈取出数据,然后SP指针减1   B.先从堆栈取出数据,然后SP指针加1   C.SP指针先加1,然后从堆栈取出数据   D.SP指针先减1,然后从堆栈取出数据 【分析】:堆栈是按特定顺序进行访问的存储区,其访问方式是后进先出,即先存入的数据后读出。对堆栈的访问由堆栈指针寄存器SP控制,当堆栈采用从地址小的位置向地址大的位置生成时,入栈操作是SP指针先加1,然后将数据存入堆栈,从堆栈取出弹出操作是先从堆栈取出数据,然后SP指针减1。 4.在取指周期中,是按照(D)的内容访问主存,以读取指令。   A.指令寄存器IR  B.程序状态寄存器PS C.存储器数据寄存器MDR D.程序计数器PC 10.微程序存放在(C )。   A.主存中B.堆栈中C.只读存储器中D.磁盘中 7.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C)。   A.执行各条指令的机器周期数相同,各机器周期的长度均匀   B.执行各条指令的机器周期数相同,各机器周期的长度可变   C.执行各条指令的机器周期数可变,各机器周期的长度均匀   D.执行各条指令的机器周期数可变,各机器周期的长度可变   【分析】:机器周期是指令执行中每一步操作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以CPU中完成一个运算操作所需的时间作为机器周期的基本时间,其长度是均匀的,而各种指令的功能不同,因而各指令执行时所需的机器周期数是可变的。 10.微地址是指微指令(D)。   A.在主存的存储位置 B.在堆栈的存储位置  C.在磁盘的存储位置  D.在控制存储器的存储位置   【分析】:微程序控制的基本思想是:把指令执行所需要的所有控制信号存放在控制存储器中,需要时从这个存储器中读取,即把操作控制信号编成微指令,存放在控制存储器中。一条机器指令的功能通常用许多条微指令组成的序列来实现,这个微指令序列称为微程序。微指令在控制存储器中的存储位置称为微地址。 5.在微程序控制中,把操作控制信号编成(A)。   A.微指令B.微地址C.操作码D.程序   【分析】:微程序控制的基本思想是:把指令执行所需要的所有控制信号存放在控制存储器中,需要时从这个存储器中读取,即把操作控制信号编成微指令,存放在控制存储器中。一条机器指令的功能通常用许多条微指令组 6.从一条指令的启动到下一条指令的启动的间隔时间称为(D)。   A.时钟周期B.机器周期 C.工作周期D.指令周期    【分析】:指令周期:从一条指令的启动到下一条指令的启动的间隔时间。机器周期:指令执行中每一步操作所需的时间,又称CPU周期。时钟周期:计算机主频周期。 11.通常,微指令的周期对应一个(C)。   A.指令周期B.主频周期  C.机器周期D.工作周期 【分析】:指令周期:从一条指令的启动到下一条指令的启动的间隔时间。机器周期:指令执行中每一步操作所需的时间,又称CPU周期。时钟周期:计算机主频周期。微指令周期等于读出一条微指令加上执行该微指令的所需时间。通常微指令周期与指令的机器周期相等。 9.在总线上,同一时刻(A)。   A.只能有一个主设备控制总线传输操作   B.只能有一个从设备控制总线传输操作   C.只能有一个主设备和一个从设备控制总线传输操作   D.可以有多个主设备控制总线传输操作   【分析】:总线上的设备要控制总线必须先获得总线的控制权,获得总线控制权的设备称为主设备,被主设备访问的设备称为从设备。在总线上信息的传输由主设备启动,一条总线上可以有多个设备能成为主设备,但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主设备控制总线的传输操作。 四、改错题: 9.单总线结构系统是指:各大功能部件之间用一根信号线连接。   【答案】:单总线结构系统是指各寄存器及ALU之间的数据通路只用一条总线构成。 2.CPU只是计算机的控制器。   【答案】:CPU是由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的。 21.硬连线方式是用时序电路产生时间控制信号,用存储逻辑电路实现各种控制功能。   【答案】:硬连线方式是用时序电路产生时间控制信号,用组合逻辑电路实现各种控制功能。 21.在一条微指令中,顺序控制部分的作用是发出指挥全机工作的控制信号。   【答案】:在一条微指令中,顺序控制部分的作用是产生后继微指令的地址。 五、简答题 29.若存储器堆栈是按向低地址生长方式生成的,那么压栈和弹出操作的具体过程是什么?   压栈操作过程:先移动栈顶指针:(SP)-1→SP; 后压入数据:数据→(SP)   弹出操作过程:先弹出数据:((SP))→寄存器; 后动栈顶指针:(SP)+l→SP 4.在CPU中,哪些寄存器属于控制用的指令部件?它们各起什么作用?(5分)   (1)程序计数器PC,提供取指地址,从而控制程序执行顺序。   (2)指令寄存器IR,存放现行指令,作为产生各种微操作命令的基本逻辑依据。   (3)程序状态寄存器PS,记录程序运行结果的某些特征标志,或用来设置程序运行方式与优先级,参与形成某些微操作命令。 1.硬连线控制器如何产生微命令?产生微命令的主要条件是哪些?    硬连线控制器依靠组合逻辑电路产生命令;(1分)   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入是产生微命令的条件,主要有:① 指令代码;② 时序信号;③ 程序状态信息与标志位;④ 外部请求信号。(4分) 3.微程序控制器怎么产生操作控制信号,这种控制器有何优缺点?   操作控制信号的产生:事先把操作控制信号以代码形式构成微指令,然后存放到控制存储器中,取出微指令时,其代码直接或译码产生操作控制信号。   优点:规整、易于修改和扩展。   缺点:速度较慢。 26.当读取并执行一条指令时,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① 从主存取指令,并计算下一条指令在主存中的地址;   ② 对指令进行译码,产生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   ③ 控制指令执行的步骤和数据流动的方向。 28.与硬连线控制器相比,微程序控制器有哪些优缺点? 与硬连线控制器相比,微程序控制器的优点是设计规整、易于修改和扩展。缺点是比硬连线控制器速度慢。 28.硬连线控制器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它是如何产生控制信号的?   【答案】:硬连线控制器主要由时钟源、环形脉冲发生器、控制信号编码器电路和指令译码器电路构成。硬连线控制器采用组合逻辑与时钟信号结合的方式产生控制信号。 7.在微程序控制中,一个节拍中所需要的一组微命令,被编成一条微指令 。   【分析】:控制部件通过控制总线向执行部件发出的控制命令称为微命令,它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不可再分的命令单元。在一个节拍中,一组实现一定功能的微命令的组合构成一条微指令。 六、计算题 1.(10分)以单总线的CPU数据通路结构为背景,拟出加法指令ADD R3,R1,R2的指令流程。本指令功能是将R1和R2中的数相加,结果送入R3。教材P122原题   PC→MAR PC+1→PC DBUS→MDR,MDR→IR  R1→Y  R2+Y→Z  Z→R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