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4-96).doc

上传人:綻放 文档编号:10681115 上传时间:2025-06-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下载积分:9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4-9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4-9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418-1996〕 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普通混凝土的现场拌制。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1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15时应≤25。     石子的含泥量〔小于0.8mm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15时应≤2;当对混凝土有抗冻、抗渗要求时应≤1。     石子的泥块含量〔大于5mm的纯泥〕: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0 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0.7;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10时应≤l。     石子应有试块单。     2.2  作业条件: 操作工艺     3.1  根本工艺流程: 3.2  每台班开场前对搅拌机及上料设备进展检查并试运转;对所用计量器具进展检查并定磅;校对施工配合比;对所用原材料的规格、品种、产地、牌及质量进展检查并与施工配合比进展核对;对砂、石的含水率进展检查如有变化及时试验人员调整用水量。一切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盘拌制混凝土。     3.3  计量:     3.4  上料:现场拌制混凝土一般是计量好的原材料先聚集在上料斗中经上料斗进入搅拌筒。水及液态外加剂经计量后在往搅拌筒中进料的同时直接进入搅拌筒。原材料聚集入上料斗的顺序如下:     3.5  第一盘混凝土拌制的操作:     每次上班拌制第一盘混凝土时先加水使搅拌筒空转数分钟搅拌筒被充分潮湿后将剩余积水倒净。     搅拌第一盘时由于砂浆粘筒壁而损失因此石子的用量应按配合比减半。     从第二盘开场按给定的配合比投料。     3.6  搅拌时间控制: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按表4-28控制。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 (s)                 表4-28   搅拌机出料量 (L) <250 250~500 >500 强迫式 60 90 120 自落式 90 120 150 强迫式 60 60 90 自落式 90 90 120     注:l.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系指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开场卸料止的时间;         2. 当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3. 冬施工时搅拌时间应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     3.7  出料:出料时先少许出料目测拌合物的外观质量如目测合格方可出料。每盘混凝土拌合物必须出尽。     3.8  混凝土拌制的质量检查: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可根据技术交底的要求确定。为保证留置的试块有代表性应在第三盘以后至搅拌完毕前30min之间取样。     3.9  冬施工混凝土的搅拌:                              拌合水和骨料温度                   表4-29 项               目 拌合水 骨  料 标小于5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80℃ 60℃ 标大于5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60℃ 40℃     水泥不得直接加热并宜在使用前运入暖棚内存放。     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到100℃但水泥不应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投料顺序为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然后再投入水泥。     以上检查每一工作班至少应测量检查四次。                质量     4.1  保证工程:     检查:检查原材料出厂合格证、试验单。     检查:检查混凝土试块强度试压及强度评定资料。     4.2  根本工程:     检查:观察检查。     检查:现场测定及检查施工记录。     检查:现场测定及检查施工记录。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1  混凝土强度缺乏或强度不均匀强度离差大是常发生的质量问题是影响构造平安的质量问题。防止这一质量问题需要综合治理除了在混凝土运输、浇筑、养护等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外在混凝土拌制阶段要特别注意。要控制好各种原材料的质量。要认真执行配合比严格原材料的配料计量。     5.2  混凝土裂缝是常发生的质量问题。造成的原因很多。在拌制阶段假如砂、石含泥量大、用水量大、使用过水泥或水泥用量过多等都可能造成混凝土收缩裂缝。因此在拌制阶段仍要严格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认真执行配合比严格计量。     5.3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差坍落度不符合要求。造成这类质量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水灰比影响;第二是石子的级配差针、片状颗粒含量过多;第三是搅拌时间过短或太长等。解决的应从以上三方面着手。     5.4  冬施工混凝土易发生冻害。解决的是认真执行冬施的有关规定在拌制阶段注意骨料及水的加热温度保证混凝厂的出机温度。     5.5  要注意水泥、外加剂、混合料的存放保。水泥应有水泥库防止雨淋和受潮;出厂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应复试。外加剂、混合料要防止受潮和变质要分规格、品种分别存放以防止错用。 质量记录     本工艺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6.1  水泥出厂质量证明。     6.2  水泥进场试验。     6.3  外加剂出厂质量证明。     6.4  外加剂进场试验及掺量试验。     6.5  混合料出厂质量证明。     6.6  混合料进场试验及掺量试验。     6.7  砂子试验。     6.8  石子试验。     6.9  混凝土配合比单。     6.10  混凝土试块强度试压。     6.11  混凝土强度评定记录。     6.12  混凝土施工日志〔含冬施日志〕。     6.13  混凝土开盘鉴定。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