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初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初探
引言:
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主要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中学的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往今来,凡是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而且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认知事物和积极参及学习活动的倾向。它是积极学习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成分,凡学习,只要有兴趣有动力就能记住,就能学好。学习英语也是这样,带着兴趣学英语,其效果是事半功倍,反之则枯燥无味,毫无结果。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本人通过几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名词解释:
情感因素:情感是人在活动中对人和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内在心理反映。人及人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情感关系,就可以使人产生亲切感。而有了亲切感,相互吸引力就大,彼此的影响力也就大。反之,没有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就会造成双方一定的心理距离,而心理距离是一种心理排斥力、对抗力,会产生负影响力。
艺术: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藉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
激情: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
一.教学课堂激情:
1.利用优美的语言。
英语是一种语言,它也是一种艺术,无论是从它抑扬顿挫和连贯的发音,还是那丰富的词汇,清晰的结构,还是那准确的表达能力,英文都充分的显示了其世界第一通用语言的优势和特点。英语教师要在课堂上展示其优美的艺术性。有的学生对语文很感兴趣,而对英语却怎么也提不起精神来,问其原因,学生多数认为语文课生动有趣,其间老师还会不断穿插相关故事,学生自然听得津津有味,兴致高昂。可是,回想起自己做学生那时,同学们最喜欢的无疑是外教的课,可是同是外语,为什么差距如此之大呢?细想来,我们当时上课,都被外教的丰富的表情所吸引,被他动人的语言而感染,上课不仅不觉得枯燥反而觉得是种乐趣。一个富有激情的英语教师,他的语言总是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千变万化,自然贴切,生动流畅,产生巨大的磁力,紧紧把学生吸引住。当学生面露难色,感到为难,缺乏勇气的时候,就要用富有鼓动性的语言,以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胆量,以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英语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多朗读英语美文。饱含激情的朗读不仅是种享受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要饱含感情,进入 ‘角色’,学生才能正确理解文中寄寓的情意。所以,英语教学起始阶段一定要充分发挥英语朗读的作用,要通过反复的、有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朗读练习,培养语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2.积累渊博的知识。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要有一桶水。英语教学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英美文化、科学、艺术等领域知识,内容非常广泛。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更应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一个知识贫乏的教师,是不会有什么激情的。在教学中就不能深入浅出,不能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就只能照本宣科,使原本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教学变成一潭死水,枯燥无味。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上网收索,给学生作适当的补充。例如:在介绍奥运会这个单元,我先给学生介绍了奥运会的历史、比赛项目、著名的运动员等。在讲社会风俗这个单元则将对话改为故事或让学生扮演故事、短剧中的不同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对练习有时采用讨论和竞赛的方法,让学生在自我完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大家来讨论,相互促进。我对普遍性的错误给予重点讲解,使学生明白错误的原因。用这样的方法上课,人人都有表演的机会,都在积极思考,课上得生动活泼、扎实有效,使学生既学习了语言知识,又培养了思维、理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3.使用现代化手段。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以教师讲授、使用粉笔加黑板为主的传授方式,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状态。计算机辅助教学顺应时代的发展正逐渐成为英语学习和现代教育的新模式,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形式,促进了外语教学的更新,它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而色彩、形象、动作、声音等是最容易引起学生本能的兴趣。另外,从记忆的角度看, 人们对动画的记忆最强、图片次之,文字最弱。因此,利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影俱全的功能,将静止的图片设计成色彩明快、形象活泼、动作有趣、声音优美的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能使学习节奏加快,课堂知识容量也变大,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及其文化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了兴趣,知识点掌握的不仅快,教师也教得轻松。
有激情才会有动力,才会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作为一个英语教师,要想感染学生,必须先感染自己,热爱英语教学事业,才能使我们产生教学的激情,才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容纳学生的种种过失,才会有忍耐和信心,也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在有爱心的同时,也应不断加强自身的教学理论修养,提高教学实践水平 博采众长,虚心求教,听取老教师的经验之谈。从而不断领略到英语教学的无限乐趣,不断产生英语教学应有的激情。让我们努力来创造充满激情的英语课堂, 创造不一样的教学课堂。
二.教学课堂艺术:
1、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用导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导语俗称“开场白”,是一堂课的“第一道工序”,正如“begun is half done.”(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英语课也是如此。它所用的时间不长,往往只有几分钟,却给一堂课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成功的教师仅寥寥数语便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设置一些饶有兴趣的导语,创设恰当的氛围、情境,会使学生尽快集中注意力、进入角色,同时也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兴趣盎然。因此,老师上课,必须重视并精心设计导语,采用灵活多样的开讲方法,从上课的最初几句话起,就如磁铁般牢牢地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到前方“仿佛若有光”,生发出一种探奇觅胜的求知欲望,主动地开启思维,情绪高涨地参及教学过程。导语的设计有各种方式,有交代背景式、简介作品式、创疑式、叙述故事式、音像图式等等。这里笔者就拿创疑导入式为例,这是最常见、最通用的一种。关键在于教师要设计出简单且带有启发性的问题,也就是在提问中须及时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生细心领会。
例:《实用英语》B00K ONE UNIT 2,可安排如下: T: you know.music beautifies our lib.Life without music is like a cold winter without sunshine、Music plays a very imporant part in our life.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best? S: l like pop music. especialy Rock and Roll m usic. T:Ok,now please told me who is the king of Rock and Roll? S:John Winston Lenon or Elvis Presley,sorry I don’t know. T:Ok。now let’s study the text,the author will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it.这样做比开门见山提出“Today we will study Rock and Roll”好一些,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但好的导语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应该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根据自己讲课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随机应变设计出不同的导语,做到以“情”入境,以“奇”入胜,以“疑”设线,以 “趣”激情,从上课开始就吸引学生、打动学生。
2.巧设内容,促进兴趣。
学生听讲课,即使专心听课,一般持续不到二十分钟,就可能出现暂时的大脑疲劳现象。这时,思想最容易开小差,精力常会分散。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加之说话缺乏吸引力,势必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影响听课情绪。相反,要是教师能开动脑筋,积极创造一些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气氛。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听课的兴趣必然会大大增加。教学中,笔者认为启发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是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启发”是引导学生边学边思,边思边学,将学和思有机地结合起来。启发式教学,不应该是平平淡淡,毫无起伏的教师独白,而应该是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整堂课都是教师发问。学生回答,这样做势必会引起学生反感。有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回答,有的问题不一定要学生回答,有的问题可以教师自问自答,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勤动脑筋,勤思考。其实,启发式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时教师不提问,但利用眼神、手势等体态语做出某种暗示,也会诱发学生的思路和联想,同样具有启发性,此时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但教师在提问时,耍避免启而不发的问题,不要提过于抽象、笼统,或者跳跃性太大、缺乏循序渐进的问题,教师的问题要使学生的思维能跟上课堂进程。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主体的目标导向活动。大量的研究表明,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有了更多的主动学习的机会,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了更深刻的提高。当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小组人员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看法,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可以促进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增加他们重新整合思想的机会,还可以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视野,增加思维的碰撞。
3. 讲究教学艺术,彰显课堂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缺乏创造性的艺术,必然显得单调及枯燥。它的创造不仅以独特的个性来发挥和施展自己的才能,还必须及学生配合。教师虽不是演员,但面对学生讲课同演员面对观众演唱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一个是以歌声打动人的心弦,一个是以语言启动人的思维。一个在舞台上,一个在讲台上,一个是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一个是面对全班学生,演员和教师都肩负着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的重任。优秀教师的课为什么学生爱听、爱看、受到启发。能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原因就在于课堂教学艺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情感美、教学语言美、板书艺术美、课堂气氛美等等。这样,教师讲课就像磁铁一样,始终牢牢地吸引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绪同教师的讲课交融在一起,有良好的情趣去学习他所学的知识,效果当然特别好。
4. 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当然我们的教育还应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双差生。每个老师都会碰到双差生。而双差生学英语是让很多老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双差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英语的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则可事半功倍。有一次,我把班上的几个常逃学到游戏室的学生叫到家里,打开电脑,让他们见识。“红色警戒” ,“星际争霸”等游戏.那令人震憾的32位音效,赏心悦目的3D动画,人性化的交互式操作,让街上游戏厅中的16位甚至8位的游戏望尘莫及.很快地,他们就融入游戏之中。但每每就在他们指挥着千军万马,即将解放全人类,实现心中梦想时,屏幕上却出现了数行的英文提示,这些学生全傻眼了,这时我就在旁边轻描淡写地给予翻译。学生顿悟:下世纪,玩,也要懂英语。事后,我发现英语课上,这几个学生,“脱胎换骨” 了。可见,巧妙地迁移学生的兴趣,正如,“四两拨千斤”.对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大有裨益。
三、教学课堂拓展
1. 巧开课外活动。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但如果学生只在课堂上每周学习几小时英语,而在课外没有接触英语的机会,不主动进行英语的实践和练习,学生的学习成绩就难以巩固。因此,根据语言学习的特点,开展多种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对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等诸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学生接触和运用英语提供广阔的天地。常见的课外活动形式有:(1)课外阅读。(2)英语竞赛。(3)英语晚会。(4)英语游戏。当然,在英语教学中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学习英语目的性教育,远大的目标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多鼓励,少批评,更深层次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以便他们将来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
2、巧助学生记忆。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让学生迷惑。有鉴于此,教师可编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使学英语的热情升温。对初中学生讲“ be”的用法,记口诀:I用am,you用are ,Is跟着他,她,它。要问复数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又如,讲名词复数中以“0”结尾的单词时可记:英雄吃蔬菜噎死(即英雄hero,西红柿tomato,土豆potato后加 es ,而其余的加”si).再比如Double 中“0”的长短音,编“三字经”如下:煮毛木,看了书,脚送,立后屋。除之外,读长lu:I。前面7个单词是:cook,wool,wood,look。good,book,foot:接着是2个动词过去式:took(take),stood(stand)并带出另两个过去式mistook,understood:然后是一些“后屋” , classroom。bedroom,meetingroom等等。教师只要常收纳,多积累,勤总结,口诀就会涌涌不断,教学也定会趣味横生。
3、让学生自制教具。
对初学者,直观教学尤其显得重要。由于条件限制,学校缺乏必要的挂图,我就发动学生自己动手画。对教学中所.要用到的图片,提早一个星期布置下去,要求他们用彩笔画在白色的硬纸片上,在纸片的背面再写上图画所表达的单词及其音标,为了便于以后保存,我对纸片的大小作了统一的规定。一周后,一些“作品”被运用在课堂上。这样,在课外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制作图片,课上他们都期待着自己“作品”的出现。开展画图片活动,其意义已经超出图片的本身,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这种成功的喜悦大大澈发了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愿意来上英语课。此外画图片,也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也可让他们先熟悉一下将要教的新课,达到预习的目的,真是一举多得!
4、让学生自编短剧。
调动学习积极性学习要学以致用,而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了英语后,要会开口说英语.为此,每节课,笔者都花五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他们自编的课本剧。具体做法如下:上课前,由当天的值日生(两个),先用英语作Duty Report.内容有:星期,日期、出席情况、天气等。然后由这两个值日生,或者他们再邀请别的两三个同学一起,表演他们课前已编排好的短剧,剧情可依照已学过的课文的情景,也可自己创设情景,但是台词必需要运用已学过的类型。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复习旧课,而这种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一种创造,是语言的活用,从而加深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自编自演课本剧,让学生在笑声中复习,巩固旧知识,避免了让学生紧张得窒息的提问复习法,收效却远远超过后者,这点,我深有体会,一些学生毕业后,仍恋恋不忘他们英语课上的五分钟表演。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值得一试.
5、让学生展开竞赛。
中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澈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口头操练用语变化成竞赛用语;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拼读学词,来一个“拼单词大王”竞赛,以及书写比赛,单词接龙比赛,猜谜语大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及,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存动力。教师要因时、因地、 因人,创设多种能澈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以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四:教学课堂升华
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对语言知识关注多,而对学生情感交流不多、态度关注少。这种忽视非认知因素的教学活动,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情感关注能推动人趋向学习目标,激发想象力,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则压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怎样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和浓厚学习兴趣,笔者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进行了初步探索。英语教学耍注重情感因素及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在认知探究、认知深化和认知运用中,教师应创设诱发积极情感和激发学习 趣的教学情境.以催生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及提高 ,以知促情,知情并进。
1、变学习为需求,激发学习兴趣。
情感教学的最大特色在于“情并进”.即在使学生高效率地获取知识的同时.作为健康心理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的情感本身的品质.也能得到优化和提高。因为情感教学是利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进行的教学活动.当然是优化情感本身的教育的最好的载体。教学活动是认识过程及情意过程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一个过程.而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是以为学生的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2、良好的课堂气氛,诱发学习热情。
学生勇于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充满诱惑、悬念、富有挑战性问题的情境。教师应力求将乏味、平淡的教学内容及奇异现象、生动事例、有趣知识等有机结合.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渴望重、关心学生,有利于帅生之间的互动厦双向交流.使学生在后继学习中始终保持愉快、积极、求上进的心态,敢于面对现实。
3、稳定教师自身情绪,传递学习信心。一项心理实验也表明:教学中。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直接的影响。具体地说,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以高兴、愉快的情绪进行教学.学生当堂的学习效果及之在一般的情绪状态下相比.其学业成绩可以提高16.38分; 反之, 如果教师以低沉、不高兴的情绪教学.学生的学业成绩下降最多时可达到27.28分。因此,重视教学中的情感作用.可以巧妙地传递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期望、赞许及批评等信息.让学生领会教师的心意.使教学更具有教育意义。
作为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注重情感传递,在课堂外还要用更多的时间关心、爱护他们。首先可及学生作朋友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一旦出现这些现象,应及他们谈谈,帮他们松掉包袱。其次为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实际问题.光靠鼓励,太空洞,要帮他们想些实际的办法.弥补知识缺陷美。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生的认识过程及情感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统一过程 ”谁重视情感教学这一“非正式课程”.谁就能充分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而这种内在驱动力会激励学生最终走向成功。
结束语:
“兴趣”是一种人生境界,那么让孩子们“乐学”也是一种教学上的境界。希望孩子们能在英语学习中找到真正的乐趣。让他们的心中趣意横生,勇于奋进。进而今后他们反射给社会的也是“生趣”及“快乐”,“坚强”及“勇敢”。以上是笔者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对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因素及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做了较为深刻的论述,但是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因素是很复杂的,涉及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社会背景和课堂教学艺术。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途径也不尽相同。但人的基本需要是相同的,只要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就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① 彭秋荣,陈明娟. 中学英语活动课研究[M].湖南: 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② 倪红武.浅谈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M] .上海: 教育报刊社, 2001.
③ 郭文华.英语活动课的探讨[M].福建: 教育学院学报, 2003.
④ 马爱莲.英语活动课的设计及组织[M].湖南: 第一师范学校, 2002.
⑤ 孙玉梅.现代英语教学法[M].东北: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⑥ 方会茹.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M].教师论坛, 2009.
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