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作者信息
姓名
电话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邮件
单位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本课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直观地认识了长方体、正 方体,并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与他们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在此基础上系统学习长方体的有关知识,是即将学习长方体、 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基础,又是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开端,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 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喜欢观察和动手操作,以随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容易为内容活泼、形式新颖的学习活动所吸引。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他 们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有着较强的学习和交流的欲望。但是由于学生是初次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图形,空间观念比较差,所以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 观念,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口、动脑、动耳中自主探究新知,在探索中获取成功的体验。
因此,针对孩子的这些特点,本课设计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了适合五年级孩子喜闻乐见的情境和丰富的活动形式展开快乐教学,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目标
1、明确长方体各部分名称,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3、通过探究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本节课教学是授导型教学,主要使用PPT等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在ppt的首页,利用长方体实物图片唤起学生有关长方体知识的生活经验。在探究环节通过“长方体有哪些特征”这个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仔细观察长方体实物,研究长方体面积棱的特征。在交流汇报环节中再通过ppt动态演示长方体面的特征与棱的特征,突出重点,增强学生的直观理解。使用信息技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动态演示促进学生直观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环节
1.播放ppt,出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实物图片。
2.认真观察图片,这里面有哪些我们熟悉的图形?
观察课件上的实物图片,唤起有关长方体原有认识的知识经验。
课件出示长方体实物图片:
探究环节
探究环节
1.引导学生回顾对长方体的认识:
对于长方体你有哪些认识?
2.引导学生组内探究:认识长方体的棱、顶点、面。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
3.探究长方体面、棱、顶点的数量 ,老师与时引导学生有序的数。
4. 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面的特征:
课件出示组内探究提示。
老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深入组中了解学生探究的过程、思维动向与问题。
学生交流自己对长方体的原有认识。
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体实物,用手摸一摸观察汇报交流手中的长方体物体上有顶点、棱、面。
学生利用手中的实物汇报长方体棱、顶点、面的数量与数法。
学生动手操作,用“量一量”、“画一画”、“剪一剪 ”、“比一比”等方法探究长方体面的特征,再进行组内交流,集体汇报
1.课件动态演示从实物图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然后再闪动棱,闪动三条棱相交的点,认识长方体的顶点、棱、面。
2.利用实物展台,对照探究单学生边指边说长方体面的特征:
3.课件演示归纳长方体面的特征:
探究环节
1.探究长方体棱的特征:课件出示探究材料说明与组内提示。
2.课件出示长方体几何图形: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动手操作拼插长方体探究长方体棱的特征。
学生给相交于同一顶点的3条棱起名字。
1.课件出示探究材料与组内提示:
2.课件动态演示抽去1条棱,2条棱……最后剩下3条棱的过程,并用有颜色的线条标注,清晰表示长、宽、高,突破难点过程。
探究环节
探究正方体的特征:动画演示长方体变成正方体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究正方体的特征,老师深入组中点拨。
类比长方体的特征利用手中的正方体实物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动画演示长方体变成正方体的过程:
感受环节
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出示课件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随音乐欣赏课件,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件出示回归生活:
练习环节
课件出示猜一猜:引导学生根据长、宽、高猜物品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为什么这样选择?最后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猜一猜: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1.注重观察、操作、想象,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主要体现在面的特征,棱的特征的研究上。学生通过画一画,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等方法发现了长方体面的特征。通过让学生利用小棒代替棱搭长方体框架,经历思考--选择—验证的过程发现并归纳出棱的特征。
2.重视对学生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利用小棒搭长方体框架和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还有就是体现在只保留一组长、宽、高让学生想象长方体原来的样子。通过课件动态依次隐去一条,两条,三条…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后面的练习,由长,宽,高想象六个面,求一个面的面积。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又一次得到了增强。同时也为学生后面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8 / 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