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编号:__________
大班美术做灯笼教案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大班美术做灯笼教案
目录
一、教学内容
1.1 灯笼的起源与发展
1.2 灯笼的制作材料与工艺
1.3 灯笼的绘画与装饰技巧
二、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
2.2 过程与方法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教学难点
3.2 教学重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
4.2 学具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
5.2 新课讲解
5.3 实践操作
5.4 作品展示与评价
六、板书设计
6.1 灯笼的制作步骤
6.2 灯笼的绘画技巧
6.3 灯笼的装饰方法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
7.2 作业要求
7.3 作业评价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评价
8.2 教学改进措施
8.3 学生反馈与建议
九、拓展及延伸
9.1 灯笼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9.2 灯笼制作的相关活动与比赛
9.3 灯笼制作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
教案如下:
一、教学内容
1.1 灯笼的起源与发展
介绍灯笼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讲解灯笼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和应用
1.2 灯笼的制作材料与工艺
介绍制作灯笼所需的材料
讲解灯笼制作的工艺流程
1.3 灯笼的绘画与装饰技巧
讲解灯笼绘画的技巧和方法
介绍灯笼装饰的不同风格和创意
二、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了解灯笼的起源和发展
学生能够掌握灯笼制作的基本工艺和技巧
2.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通过作品展示,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学生培养合作和分享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教学难点
灯笼制作的细节处理和装饰技巧
3.2 教学重点
灯笼制作的基本工艺和绘画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
灯笼模板、剪刀、胶水、彩笔等
4.2 学具
学生个人灯笼制作材料包
五、教学过程
5.1 导入
通过图片和故事引入灯笼的主题
5.2 新课讲解
讲解灯笼的起源和发展,展示不同风格的灯笼图片
讲解灯笼制作的基本工艺和技巧
5.3 实践操作
学生根据讲解内容,开始制作自己的灯笼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4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提出灯笼制作的相关活动和比赛,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和延伸
六、板书设计
6.1 灯笼的制作步骤
灯笼模板剪裁
灯笼骨架搭建
灯笼表面绘画
灯笼装饰添加
6.2 灯笼的绘画技巧
线条勾勒
颜色填充
图案设计
6.3 灯笼的装饰方法
贴纸装饰
彩线缠绕
珠子点缀
七、作业设计
7.1 作业内容
学生完成自己的灯笼制作作品
7.2 作业要求
灯笼制作规范,图案设计有创意
7.3 作业评价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
8.1 教学效果评价
8.2 教学改进措施
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调整
8.3 学生反馈与建议
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
九、拓展及延伸
9.1 灯笼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介绍灯笼文化在不同年代的传承和创新
9.2 灯笼制作的相关活动与比赛
介绍灯笼制作的相关活动和比赛信息
9.3 灯笼制作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
讲述灯笼制作对学生的美术教育和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和意义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内容
1.1 灯笼的起源与发展
补充说明:讲解灯笼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如中国的传统灯笼代表着团圆和喜庆,日本的纸灯则多用于祭祀等。
二、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
补充说明:详细讲解灯笼制作的步骤,包括剪裁、搭建骨架、绘画和装饰等,并通过示范和实操让学生熟练掌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1 教学难点
补充说明: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装饰技巧指导,如简单图案的设计、颜色搭配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4.1 教具
补充说明:灯笼模板应选择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如塑料或木质,剪刀和胶水应确保安全无毒。
五、教学过程
5.3 实践操作
补充说明:在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提供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具体问题。
六、板书设计
6.2 灯笼的绘画技巧
补充说明:通过示例,讲解不同绘画技巧的应用,如线条的粗细、颜色的搭配等。
七、作业设计
7.2 作业要求
补充说明:作业评价标准应包括灯笼制作的规范性、图案设计的创意性以及整体美感的呈现。
八、课后反思
8.2 教学改进措施
补充说明: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在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从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拓展及延伸
9.1 灯笼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补充说明:通过图片和案例,展示灯笼文化在不同年代的传承情况以及现代的创新应用。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讲解过程中,语调变化丰富,让学生保持兴趣
二、时间分配
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
在实践操作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创作
三、课堂提问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四、情景导入
通过图片、故事或实物展示,创设情景,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灯笼的意义和作用
五、教学互动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制作经验和创意
教师与学生互动,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
六、鼓励创新
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学生的创新作品给予肯定和赞扬
七、安全教育
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强调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提醒学生注意自我保护,避免受伤
教案反思: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发展水平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反思作业设计是否能够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附件及其他补充说明
一、附件列表:
1. 灯笼制作材料清单
2. 灯笼制作工艺说明
3. 灯笼绘画与装饰技巧手册
4. 学生作品评价标准
5. 教学过程记录表
6. 安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指南
二、违约行为及认定:
1. 未按照约定时间完成灯笼制作
2. 灯笼制作不符合规范和标准
3. 未按照约定使用教学材料和工具
4. 未履行安全使用工具的义务
三、法律名词及解释:
1. 违约行为:指未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或违反合同条款的行为
2. 合同履行:指合同双方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3. 违约责任:指违约方因违约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4. 合同解除:指合同双方约定或依法终止合同关系
四、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 学生对灯笼制作工艺不熟悉
提供详细的制作步骤指导和示范
2. 学生创作能力较弱
提供简单的图案设计和颜色搭配建议
3. 学生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不安全
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生遵守使用规范
4. 学生作品评价不公平
制定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的公平性
五、所有应用场景:
1. 幼儿园手工活动
2. 小学美术课堂
3. 社区文化活动
4. 亲子制作活动
5. 节日装饰制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