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质量检测总结
一、本次质量检测成绩统计(分学科统计)
1.成绩统计表(保留一位小数)
年级
考试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优良率%
备注
九(1)
36
九(2)
26
2.分数段统计表(单位:人)
年级
总人数
100分以上
99.5—80
79.5—60
59.5—40
40分以下
九(1)
36
九(2)
26
二、对本次质量检测成绩的分析说明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是自主命题,试题编制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主要考查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三单元和第四单元部分内容,时间90分钟,总分为100分,试卷结构分为选择、填空、实验探究三部分,知识涵盖面广,灵活性较强,难易适中。
(一)试卷分析
1、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本试卷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大部分试题源于教材。在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灵活性。选择题部分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了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对部分学生都不难解答。但要想考高分也较注重化学概念理解性及本质问题。
2、注重对化学用语和物质分类的考查。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关键环节。本次期中试题加强了对化学用语的考查。如20题,很多学生对此知识模棱两可,化合价和离子符号分辨不清。22题看图解答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有关知识并进行物质分类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大部分学生在上学期难以弄清楚此知识点。
3、通过实验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实验探究的设置,强化了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23题信息采集于课本,又有别于课本,学生必须掌握好了有关知识后才能准确的解答。24题的实验考查了实验室制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以及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纵观学生试卷,分析其答题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基本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记忆模糊,对元素周期表的不完全掌握,对物质的分类模糊,对基本实验装置理解不清。如选择题2,5,15;填空题16、17、22,实验题24。
(2).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3).推断与推理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给的信息推断具体的物质及元素。如填空20题,结合元素与化学基本知识来推断具体元素及其写出化学式,学生思路不清晰,不能较好运用已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4).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如填空18,19。
三、今后教学建议与努力方向
1.增强质量意识
认真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全面、客观地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尤其要找出自身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抓措施的落实,跟踪督促,直至问题真正解决。要针对答卷中的典型问题,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在做好补救工作的同时加强学法指导。要根据学情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理清工作思路,很抓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提高教学质量。
2.抓基础、重应用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学用语(如:化合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和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如: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要加强理解,对记忆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实际运用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3、精讲多练,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研究与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前预习,及时督促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和训练。
4、加强实验教学,提高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中争取多让学生动手,多让学生说,多让学生辩,多让学生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和探究能力,将实验作为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