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历年高考真题汇编(2011-2016年)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必修三教材第二单元)
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全国卷和海南卷(教育部命题)
1.(2011年全国新课标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2.(2016年全国3卷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二)地方卷
1.(2014浙江12)如何对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
①苏格拉底 ②亚里士多德
③朱熹 ④李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2.(2015浙江12)宇宙人生是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主张“心外无物”。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
①陆九渊 ②塞内卡
③王守仁 ④泰勒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16年浙江12)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 ②墨家学派
③斯多亚学派 ④智者学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全国卷和海南卷(教育部命题)
1.(2014海南10)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2.(2016年海南11)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A.维护教皇权威 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
(二)地方卷
1.(2012年福建19)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2.(2012年广东18)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3.(2012年重庆19)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 )
A.抨击愚昧 B.倡导平等 C.讽刺贪淫 D.推崇人性
4.(2013年广东19)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
19 5.(2014江苏13)“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
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 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6.(2014上海14)宗教改革时出现的新教,英文为Protestantism,直译“抗议宗”。这里的“抗议”是
A.抗议《圣经的权威》 B. 抗议国王的权威 C. 抗议天主教会的权威 D. 抗议贵族的权威
7.(2014上海16)保证国民有自由平等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封建特权。以上思想体现在
A.《十二铜表法》 B. 《汉谟拉比法典》 C. 《法国民法典》 D. 《钦定宪法大纲》
8.(2015天津3)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9.(2015北京20)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 )
A.抨击罗马教廷 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 D.倡导宗教宽容
10.(2016年上海13)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右侧绘画最早可能作于( )
A.古典时代
B.中世纪前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三、启蒙运动
(一)全国卷和海南卷(教育部命题)
1.(2012海南10)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
A.以民意制约权力 B.以道德制约权力 C.以权力制约权力 D.以权利制约权力
2.(2014海南11)卢梭和洛克都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在下列洛克关于国家政治的主张中,与卢梭的主张不同的是
A.议会君主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B.国家源于社会契约
C.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 D.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二)地方卷
1.(2012年江苏13)“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
A.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亚
C.马丁·路德 D.伏尔泰
2.(2013年江苏15)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3.(2013年天津3)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
A.民主共和 B.贵族共和
C.君主立宪 D.君主专制
4.(2013年山东56)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在论述法国大革命曾指出:“人们应当预见,大革命不是由某些集体事件引导,而是由一些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所引导。”“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主要是指
A.君权神授 B.基督教思想
C.启蒙思想 D.马克思主义
5.(2014重庆11)启蒙运动主要是一场知识分子运动,但是启蒙知识分子的活动并不局限于书斋,而是具有空前的公共性。他们依靠各种社会文化机制,展开广泛的交流活动。能够支持这一说法的是,在当时的欧洲
①社会名流和知识精英经常组织学术聚会 ②许多国家建立了科学院和学术社团组织
③一些大学成为研究和传播新思想的重镇 ④各国学者著书立说享有同样的出版自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15安徽20)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7.(2015山东20)“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 )
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
B.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
C.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
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
8.(2015北京21)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者评论说: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英国启蒙思想家),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学说
②《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
③法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
④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2016年上海12)“一般的法律是人类的理性,各国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在特殊场合的适用”。持以上观点 的启蒙思想家是( )
A.伏尔泰 B.狄德罗 C.卢梭 D.孟德斯鸠
10.(2016年江苏15)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水久居住的场所。“他们”是( )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
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
历年高考真题汇编(2011-2016年)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必修三教材第二单元)答案
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全国卷和海南卷(教育部命题)
1.【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信息“唤醒、说明、……对你们自己的损害超过对我的损”等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强调人的思想自由,重视个性,而不是强调公民生存权利,A项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结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B项。【答案】B
2.【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做此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关键词“人类”和主旨“神”等信息,联系教材内容。在古希腊雅典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出现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不是以神作为万物的尺度,这实质上是强调人的价值,应该选D。古希腊奉行多神教,崇拜古希腊神话诸神,AB选项与事实不符应该排除。“注重物质生活”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C。
【考点定位】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智者学派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本题以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为切入点,考查考生理解材料的各种能力。做此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关键词“人类”和主旨“神”等信息,再联系教材内容,答案就呼之欲出了。其余选项可以逐项排除。这启示我们平时复习备考时要加强对历史基本史实的掌握,特别是加强对考生的解题能力的训练。
(二)地方卷
1.【答案】D【试题考点】古代东西方的思想家。
【试题分析】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反对放纵自己的欲望;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故①③④正确。
2.【考点】宋明理学——陆王心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泰勒斯思想主张
【解析】陆九渊是心学开创者,提出“宇宙便是吾心”,故①正确;塞内卡是古罗马最重要的悲剧作家,
他主张人们用内心的宁静来克服生活中的痛苦,没有明确提出题干中观点,故②正确;王守仁是心学集大成
者,主张“心外无物”,故③正确;泰勒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主张“万物始于水”,故④正确,选择C
项符合题意。【答案】C
3.【答案】A
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主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斯多亚学派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与归纳的能力,试题时古代中外的思想对比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运用与理解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快速的理解题干中的要求,即“古代中西思想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其次是理解后面相接近的大意,最后回顾所学知识,对儒家思想、墨家思想、斯多亚学派、智者学派等思想主张进行回顾,获取正确答案即可。
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全国卷和海南卷(教育部命题)
1. C【考点】宗教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是对教皇统治宗教信仰方式的严厉打击,故C项正确;A与题干意思相反;B材料没有提及;材料中没有提及基督教信息,故D项错误。
2.【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威廉·廷得尔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这说明他主张宗教改革,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 ;A项和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材料体现不出“信仰自由”,故C项错误。
【考点定位】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宗教改革•英国宗教改革
【名师点睛】本题以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的经历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宗教改革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推理的能力。宗教改革反对的是教皇的权威,但不主张信仰自由,更不主张废除天主教。这一知识点,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不好理解,我们要讲明白、讲透彻。
(二)地方卷
1.【考点】文艺复兴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与理解。根据题干材料信息“15世纪”“佛罗伦萨”“复活”可以判断为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文艺作品其实对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传承。故选B项。A、C、D项分别对应的是故希腊罗马、16世纪的德意志宗教改革、17—18世纪。【答案】B
2.【考点】宗教改革【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可知教皇代表认为在信仰《圣经》的同时需要其他方面的支撑,只有这样信仰才能稳固,故C项正确;A项题干无从反映;根据所学可知两者都没有否认信仰的必要,故B项说错误;D项只是材料反映信息的一面。【答案】C
3.【考点】文艺复兴【解析】伊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斯的代表人物,“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反映了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的思想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D项正确。ABC项不符题意。【答案】D
4. A 5.D 6.C 7.C
8.【考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解析】由材料内容“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能力
培养”可知,该教育家有着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教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教育摆脱宗教束缚,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可知,文艺复兴的影响已经扩展到了教育领域,故D项错误。【答案】A
9.【考点】宗教改革 【解析】1517年,德国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反对罗马天主教会,材料中1521年的对帧木板画形成强烈对比,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尊重门徒,而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说明教皇高高在上欺压门徒,可见这幅画目的是抨击罗马教廷,故A项正确;材料与“赎罪券”无关,故B项错误;这幅画意在提倡宗教改革,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对帧木板画以强烈的对比宣传宗教改革,而不是倡导宗教宽容,故D项错误。【答案】A
10.【答案】C
【考点定位】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
【名师点睛】文艺复兴时期倡导以重视人的价值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美术家们的思想逐渐从长期的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敢于探索,一方面从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和科学的探索,发明了透视法,解决了在平面上真实地表现三度空间的方法;同时,改革了油画材料和技法,大大地提高了油画的艺术表现力,使西方绘画描绘客观对象的技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产生了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一批成绩卓著的画家。
三、启蒙运动
(一)全国卷和海南卷(教育部命题)
1.【考点】启蒙运动——孟德斯鸠的思想【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是三权分立,因此,C
项正确;权力与权利是有区别的,如果不能区别两者区别或者粗心而错选D项;AB项是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 【答案】C
2. A【考点】启蒙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洛克主张“国王及其政府应该在立法权控制下行使权力”是议会君主制的体现,故A项正确;BC属于二人共同主张;D不符合题干中“国家政治”的问法。
(二)地方卷
1.【考点】启蒙运动——主要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强调理性、批判教会和封建制度,这是启蒙运动的内容,因此选择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答案】
2.A 3.C 4.C 5.A
6.【考点】宗教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 【解析】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虽然后来扩展至西欧等地,但是中心区主要在意大利,这种结构与图片不同颜色构成的区域分布明显不符,故A项错误;图片中出现“教皇国”,可以看作是一个关键信息,据此出发,罗马城所在的淡黄色分布区域、以日内瓦为中心的绿色地区、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偏北的深黄色地区分别对应传统天主教、加尔文教和其他新教的势力范围,符合史实,故B项正确;启蒙运动兴起于英国,高潮是在法国,这与图片所示侧重点不符,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接着扩展至法国、美国等地,与图片不同颜色标示的示意结构不吻合,故D项错误。【答案】B
7.【考点】启蒙运动【解析】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并没有能力驾驭自然,是要拜托宗教神学的束缚,追求人性的自由,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时期也没有能力驾驭自然,它追求的是宗教信仰中要靠自己,体现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作用,提出信仰的就,并不能驾驭自然,故B项错误;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的应该是天文学革命,但并不能体现人对自然的驾驭能力,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提出科学、民主、法制等主张既体现了对人类社会的驾驭能力又体现了对自然的驾驭能力,故D项正确。【答案】D
8.【考点】启蒙运动;《独立宣言》 【解析】卢梭是法国人,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读者不可能不了解卢梭的学说,故①错误;“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意思是《独立宣言》既来自卢梭,也来自洛克,故②错误;“人人生而平等”等思想在法国广泛传播,1776年的《独立宣言》发表时,法国启蒙运动方兴未艾,当时法国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故③正确;“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即天赋人权,在美国《独立宣言》中出现,也在法国哲人们的笔下出现,说明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
9.【答案】D
【考点定位】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
【名师点睛】思想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代表人物有四位: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我们印象中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往往都是他的“三权分立”理论,但是他在法律与自由的态度上也有着精辟的论断。他认为法律不能违背人的意志,法律应该体现出理性。这也是他作为启蒙思想家对理性的一种理解和歌颂,是启蒙运动的主力之一。
10.【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B两项中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均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与题目中的信息“理性”不符,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反映了启蒙运动期间反对教权主义和倡导理性主义的思想,故C项的表述正确;D项中的“进化论”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与题目中的信息“他们......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不符,故排除。
【考点定位】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启蒙运动•思想主张
【名师点睛】西方人文精神也是高考必考重要章节,在高考复习中,首先注意把握一条主线、三个重点。
一条主线就是“人”,要把握“人”在各个时期的地位变化,各个时期对“人”的道德素养的追求,各个时期人们为达到对“人”的追求而采取的措施和进行的活动。三个重点:一是通过对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明确人文精神的起源;二是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各
个代表人物的思想和作品的理解,认识这一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三是通过对启蒙思想家观点或作品的把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启蒙运动先驱是如何将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阶段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