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的练习题.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342911 上传时间:2025-05-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的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的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的练习题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的练习题   1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原子的核电荷数   C.元素周期表有十六个纵行,也就是十六个族   D.元素周期表已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的形式,它不可能再有任何新的变化了   【解析】选B。元素周期表有十八个纵行,分为十六个族,其中Ⅷ族包括3个纵行。各元素之间的原子结构递变规律是客观存有而不可改变的,但元素周期表的形式是能够改变的,如有长式元素周期表、短式元素周期表和三角形元素周期表等多种形式,随着新元素的发现,周期表内的元素数目还要增加。   2(2010浏阳高一检测)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客满。若发现119号元素,请您在元素大厦中安排好它的“房间”()   A.第七周期第0族   B.第六周期ⅡA族   C.第八周期第ⅠA族   D.第七周期第ⅦA族   【解析】选C。按当前周期表的编排原则,第七周期应有32种元素,则前七个周期共有118种元素,119号元素应在第八周期第ⅠA族。   4.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   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水平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水平   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D.溴单质与水的反应比氯单质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解析】选D。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同族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依次增多,故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水平逐渐增强,得电子水平逐渐减弱,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故A、B项准确;C项,因为钾的金属性比钠强,故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准确;D项错误,Cl2、Br2与水反应都不剧烈,相比之下Cl2与水反应稍剧烈一些。   5.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第三周期元素的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解析】选B。处于元素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A错误;主族元素的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也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B准确;H+的最外层电子数是0,C项错误;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虽相同,但是核电荷数、原子半径不同,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D错误。   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相关说法准确的是()   A.e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稳定   B.a、b、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b>a   C.六种元素中,c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   D.c、e、f的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解析】选D。d、e位于同一主族,上面的非金属性强,故氢化物稳定,A项错;a、b、e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前面的元素半径大,故B项错;六种元素中,f为氯,c为碳,单质活泼性氯气大于碳,C项错;c、e、f的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H2CO3、H2SO4和HClO4,酸性依次增强,D项准确。   7.(2010海淀区高一检测)如图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   下列相关R、W、X、Y、Z5种元素的叙述中,准确的是()   A.常压下5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   点   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   C.W的氢化物的还原性比Y的氢化物的还原性弱   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解析】选D。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知X为氮,W为磷,Y为硫,Z为溴,R为氩。常温常压下Br2为液态,A错;Br-的电子层结构比Ar的电子层结构多一个电子层,B错;根据元素周期律知PH3的还原性强于H2S的还原性,C错;S的非金属性大于P,D准确。   9.在下列水溶液中实行的各反应中,在反应过程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断裂,又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生成的是()   A.2NaBr+Cl2====2NaCl+Br2   B.2AgOH====Ag2O+H2O   C.2Na+2H2O====2NaOH+H2↑   D.2Na2O2+2H2O====4NaOH+O2↑   【解析】选D。A项中没有极性键;B项中没有非极性键;C项中没有离子键、非极性键的断裂;D项符合题意。   10.元素X、Y和Z可结合形成化合物XYZ3;X、Y和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6;Y和Z在同一周期。下列相关推测准确的是()   A.XYZ3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且X与Y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Y   B.XYZ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且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Z   C.XYZ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   D.XYZ3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2   【解析】选B。A项,若XYZ3为酸,则X为H、Y为Cl、Z为O,三者形成酸HClO3,但Cl与O不属于同一周期,与限制条件相矛盾;B项,若XYZ3为微溶于水的盐,则XYZ3为MgCO3,X与Z形成MgO属于离子化合物;C项,若XYZ3为易溶于水的盐,则XYZ3为NaNO3,Y与Z形成NO,属于共价化合物;D项,不论XYZ3是MgCO3还是NaNO3,Y与Z形成YZ2,CO2或NO2均属于共价化合物。   11.短周期元素E的氯化物ECln的熔点为-78℃,沸点为59℃;若0.2molECln与足量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能够得到57.4g的AgCl沉淀。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在ECln中E与Cl之间形成共价键   C.E的一种氧化物为EO2   D.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ⅣA族   【解析】选D。ECln的熔沸点较低,说明ECln是由分子组成的,E与Cl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为共价键,E是非金属元素,A、B项准确;由AgCl沉淀的质量可计算出n=2,则其结构为Cl—E—Cl,E元素为S,处于周期表ⅥA族,其氧化物为SO2、SO3,C项准确,D项错误。   12.A+、B2+、C-、D2-4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现有以下排列顺序:   ①B2+>A+>C->D2-②C->D2->A+>B2+   ③B2+>A+>D2->C-   ④D2->C->A+>B2+   4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以及4种元素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   A.①④B.④①C.②③D.③②   【解析】选B。设A+、B2+、C-、D2-所含电子数均为n,则A、B、C、D原子所含电子数分别为:n+1、n+2、n-1、n-2,即原子序数分别为n+1、n+2、n-1、n-2;然后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即可得出结论。   推断原子序数的方法   (1)根据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上阳下”推断法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形成阳离子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形成阴离子的元素的左下方,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越大,原子序数越小,而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越大,原子序数越大。如aX(n+1)+、bYn+、cZ(n+1)-、dM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它们的原子序数关系为:a>b>d>c。   (2)根据上下左右原子序数的“图示代数推算法”   如同周期相邻两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熟记同主族相邻两元素原子序数的差值为2、8、18、32。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3.(12分)写出下列各粒子的化学式:   (1)由2个原子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_____,   阴离子是_____。   (2)由4个原子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_____,   阳离子是_____。   (3)由3个原子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_____。   (4)由5个原子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阳离子是_____。   【解析】在常见的有10个电子的分子中主要是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分子,阴阳离子也是由非金属元素与氢形成的原子团,此类非金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均小于10。   答案:(1)HFOH-(2)NH3H3O+   (3)H2O(4)   14.(14分)X、Y、Z、W为短周期的四种元素,其正价依次为+1、+4、+5、+7,核电荷数按照Y、Z、X、W的顺序增大。已知Y与Z的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均为2,W、X的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均为8。   (1)写出各元素的名称:   X_____,Y_____,Z_____,W_____。   (2)写出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X_____,Y_____,Z_____,W_____。   (3)写出X的价氧化物与Z的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按碱性减弱、酸性增强的顺序写出各元素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题目给的信息知,Y、Z为第二周期元素,W、X为第三周期元素,再由正价知:X为钠,Y为碳,Z为氮,W为氯。   答案:(1)钠碳氮氯   (2)第三周期ⅠA族第二周期ⅣA族第二周期ⅤA族第三周期ⅦA族   (3)Na2O+2HNO3====2NaNO3+H2O   (4)NaOHH2CO3HNO3HClO4   15.(14分)(2010东营高一检测)现有A、B、C、D4种元素,前3种元素的离子都和氖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A元素没有正化合价;B的氢化物分子式为H2B,0.2mol的C单质能从酸中置换出2.24LH2(标准状况)。D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   (1)根据以上条件,推断A、B、C、D的元素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   C._________,D._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C与A、C与B、B与D相互结合成的化合物,指出其化合物的类型及化学键类型:   C+A:电子式_______,化合物类型:_______,化学键类型:________。   C+B:电子式________,化合物类型:________,化学键类型:________。   B+D:电子式________,化合物类型:________,化学键类型:________。   (3)写出C与B所形成的化合物与D与B所形成的化合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解析】题给信息中A、B、C的离子结构与氖原子的结构相同,说明A、B、C是第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或第三周期的金属元素;B的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H2B,说明B一定是氧元素;A是没有正价态的化合物,说明A很活泼且只能得电子,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氟;C与酸反应能产生H2,说明C为金属元素且在第三周期,再由0.2molC可产生   0.1molH2,说明此元素显+1价,即为钠元素;D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说明为氢元素。   16.(12分)(2009福建高考改造题)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   (2)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水平):Q_____W(填“强于”或“弱于”)。   (3)W的单质与其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5)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氧化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   【解析】结合题目信息及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这个条件,能够得出T为Al,Q为C,R为N,W为S。(1)T为Al,13号元素。(2)根据S、C价氧化物对应的酸性硫酸强于碳酸,则可得非金属性S强于C。(3)S与H2SO4发生归中反应,从元素守恒看,肯定有水生成,另外为一气体,从化合价看,只能是SO2。(4)比R质子数多1的元素为O,存有H2O2转化为H2O的反应。(5)N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为NO,2NO+O2====2NO2,显然NO过量1L,同时生成1L的NO2,再用NaOH溶液吸收,从氧化还原角度看,+2价N的NO与+4价N的NO2,应归中生成+3价N的化合物NaNO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