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微观)复习资料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上册)
魏埙 蔡继明 刘骏民 柳欣
南开大学出版社
7-310-00443-4
价格:20.00
一、选择题:
1.经济学可定义为(D )。P3
A.消费者的市场购买行为 B.企业获取利润的过程
C.政府对市场的调节活动 D.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知识点: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依们研究人们如何选择利用稀少性资源,来生产,消费和分配不同的商品与服务,以满足人类需要。
2.“资源的稀缺性”是指(C )。P2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之中
B.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被消耗光
C.相对于人无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D.人类对资源的使用量过大
知识点: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求而言,人的需求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就需要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而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资源总是有限的,相对不足的资源与人类绝对增长的需求相比造成了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是稀缺的。一方面,一定时期内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同时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稀缺是由生产要素的稀缺所决定的。个人期望得到许多商品和追求许多目标。
3.面对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就必须(A )。P3
A.作出选择 B.优先考虑公共利益
C.抑制自己的欲望 D.降低自己的期望
4.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D )。P6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知识点:1.生产什么?这就涉及到了资源应该如何配置的问题。2.为谁生产?这就涉及到了分配问题,即产品如何分配的问题3.怎么生产?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在解决问题1的前提下,如何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即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即产出;二是从增长角度看,就是技术进步对于产出或效率提高作用问题。
5.“如何生产”指的是(C )。P6
A.生产何种产品 B.生产多少数量的某种产品
C.用什么方法来生产出产品 D.产品如何在社会成员中分配
6.下列选项中属于规范经济学命题的是( B)。P6
A.截止到2005年12月底,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8189亿美元
B.针对公共汽车的票价上涨,应提高对低收入工人的交通补贴
C.与前年相比,去年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有了较大提高
D.1982年8月,美联储将贴现率降到了10%
7.下列选项中属于局部均衡分析的是(A )。P12
A.在价格和其他商品数量既定的条件下分析烟草税对香烟价格的影响
B.分析最低工资法规对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C.分析进口汽车配额的变化对市场和其他商品价格的影响
D.分析石油价格的上涨对市场和其他商品价格的影响
知识点 局部均衡分析主要是分析一种商品或一种要素市场上供求变动或政府政策对本产品价格、产量以及直接涉及到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
8.A、B为两个均衡点,分析从A点到B点的变化过程属于(C )。P13
A.静态分析 B.比较静态分析
C.动态分析 D.比较动态分析
知识点 经济学分析方法:静态动态分析、比较静态比较静态分析
9.经济学家提出经济模型的主要理由是(B )。P14
A.为验证一种假设所必需 B.帮助理清和组织对一个观点的思考过程
C.为决定一个指数所必需 D.为在模型中使用实际变量
知识点 经济模型主要用来研究经济现象间互相依存的数量关系。其目的是为了反映经济现象的内部联系及其运动过程,帮助人们进行经济分析和经济预测,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微观经济学考察范围的是( B)。P15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
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
C.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
D.某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
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消费者选择,厂商供给和收入分配。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有效的。
11.“经济人”假设的基本内涵是(B )。
A.经济主体在消费中厉行节约
B.经济主体都具有追求最优化的经济行为
C.经济主体都是道德缺失者
D.经济主体都不能融入到社会中
知识点 “经济人”(economic man)又称“理性—经济人”、“实利人”或“唯利人”。这种假设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
12.西方学者认为现代美国的经济制度是一种(D )。P21
A.自足自给的经济制度 B.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制度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度 D.市场机制和政府调节的混合经济制度
13.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D)。P23
A.消费者行为理论 B.厂商理论
C.收入和分配理论 D.价格理论
14.如果人们对茶叶的偏好增强,则可预期(A )。P29
A.茶叶的需求增加 B.茶叶的供给增加
C.茶叶的供给与需求均增加 D.茶叶的供给量和需求量都增加
知识点 影响需求的相关因素
15.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下降将使其( C)。P28
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
C.需求量增加 D.需求量减少
16.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未来将会上升,则对该商品的当前需求水平会(A )。p30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17.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的,则商品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D)。p42
A.商品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商品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商品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商品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18.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A )。p42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19.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按相同比率上升,收入不变,则预算线(D )。P84
A.不变动 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D.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知识点 预算线(Budget line):在既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用给定的收入可能购买的各种商品组合点的轨迹。有时称预算约束(budget constraint)或者消费可能线、价格线。
20.某消费者对商品Χ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用MUX为(C )。P64
A.正值 B.负值 C.零 D.不确定
知识点 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在经济学中,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21.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表明(B )。P77
A.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同
D.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相同
知识点 无差异曲线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这样一条曲线,在它上面的每一点,商品的组合是不同的,但是,它表示人们从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却是相同的。
22.某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包含着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是因为(B )。P77
A.收入有时高有时低 B.欲望是无限的
C.消费者的个数是无限的 D.商品的数量是无限的
23.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B )。P79
A.消费者收入 B.所购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偏好 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知识点 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的。表明为实现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 假定每个商品都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那么无差异曲线一定向右下方倾斜,就是说,其斜率一定为负。只是在特殊情况下,即当某种商品为中性物品或令人讨厌的物品时,无差异曲线才表现为水平的或者垂直的,甚至是向右上方倾斜,即斜率为正。 第二,在每种商品都不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的前提下,无差异曲线图中位置越高或距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越高。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在同一个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 换句话说,较高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商品组合的效用高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商品组合的效用。 第三,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这是因为两条无差异曲线如果相交,就会产生矛盾。只要消费者的偏好是可传递的,无差异曲线就不可能相交。 第四,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凸向原点的,这就是说,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这是由于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所决定的。 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类似于生产者的等产量曲线。
24.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厂商被假定为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厂商提供产品的目的在于追求(C )。P112
A.最满意的产品 B.最优的成本
C.最大的利润 D.最大的效益
25.微观经济学的生产理论认为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是以(A )。P113
A.厂商能否变动全部要素投入的数量作为标准
B.厂商的规模大小作为标准
C.厂商生产产品的周期长短作为标准
D.厂商拥有固定资产的多少作为标准
知识点 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是以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作为标准的。
26. 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D )p140
A. 先上升,后下降 B. 先下降,后上升
C.持续上升 D. 持续下降
知识点 短期平均成本可分为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fixedcost)和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variablecost)。平均固定成本是平均每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固定成本,用AFC表示:AFC=FC/Q。平均固定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少,其曲线为一条正双曲线。平均固定成本变动的规律是起初减少的幅度很大,以后减少的幅度越来越小。因此平均固定成本曲线起先比较陡峭,说明在产量开始增加时,它下降的幅度很大,以后越来越平坦,说明随着产量的增加,它下降的幅度越来越小。
2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不变成本的是( C)p137
A.银行贷款利息 B. 无法解雇的技术工人的工资
C.车间的水电费用 D. 机器的折旧
知识点 不变成本又称固定成本,是指总成本中(短期内)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些项目,如固定资产折旧,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等,这些项目在产量增大或降低时都不会随之变化,故称不变成本或固定成本,对应的要素称为不变要素。
28. 在生产过程中,当增加一单位产量而增加的平均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成本将( B)p140
A. 下降 B. 上升 C. 不变 D. 都有可能
29.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也是(C )p141
A.厂商均衡点 B. 收支相抵点 C. 停止营业点 D. 平均成本最低点
30.下列哪个市场最接近完全竞争市场(B )p160
A.汽车 B.小麦
C. 钢铁 D.香烟
知识点 完全竞争市场(Perfectly Competitive Market),又叫作纯粹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类型中,买卖人数众多,买者和卖者是价格的接受者,资源可自由流动,市场完全由“看不见的手” 进行调节,政府对市场不作任何干预,只起维护社会安定和抵御外来侵略的作用,承担的只是“守夜人”的角色。
31.一个完全竞争厂商在短期均衡时可能是(C )p167
A. 下降 B.下降
C.下降 D. 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上升
32.些列各项中,不属于完全竞争市场假设的是(D )。P160
A. 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
B. 信息完全充分,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
C.所有供给者和需求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D.每一个厂商都面临着一条向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知识点 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市场上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任何一个生产者或消费者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同质性,不存在差别。生产者进出市场,不受社会力量的限制。市场交易活动自由、公开,没有人为的限制。市场信息畅通准确,市场参与者充分了解各种情况。各种资源都能够充分地流动。
33.在厂商那个的停止营业点上,应该有(D )。P171
A. B. 总亏损等于
C. D.以上说法都正确
知识点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可以继续生产,也可以不生产,也就是说,厂商生产或不生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由于在这一均衡点上,厂商处于关闭企业的临界点,所以,该均衡点也被称作为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而平均收益完全低于平均可变成本就是亏本模式,则停业。
34.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 A)。P291
A.某行业的厂商数目不再变化的条件
B.厂商那个在长期内获得最大利润的条件
C.厂商在长期内亏损最小的条件
D.厂商在短期内获得利润最大化的充要条件
35.在任何市场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可以由(B )表示。P172
A. 它的产品供给曲线 B. 它的产品需求曲线
C. 行业的产品供给曲线 D.行业的产品需求曲线
36.在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企业的主要竞争策略是( B)。P186
A. 降价促销 B. 降低成本
C. 涨价盈利 D. 广告促销
37.垄断竞争厂商在短期均衡时( D )。P227
A. 厂商能够获得超额利润 B. 厂商不能获得超额利润
C. 厂商能够获得正常利润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38.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发生( D )。P227
A. 平均成本下降
B.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时
C. 边际成本等于需求曲线中产生的边际收益时
D. 需求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并且边际成本等于需求曲线中产生的边际收益时
39.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 D )。P230
A. 超额利润为零
B. 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C. 在均衡点上,主观需求曲线上的弹性大于实际需求曲线上的弹性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40.某厂商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而且生产要素L是其使用的唯一的可变要素,则该厂商对生产要素L的需求曲线有下面哪一条曲线来给出(A )。P150
A.曲线 B.曲线 C.曲线 D.曲线
41、在拐折需求曲线模型中,拐点左右两边的需求弹性是(A )P268
A、左边大,右边小 B、左边小,右边大
C、左右一样大 D、、以上均不对
知识点 拐折的需求曲线模型是一种典型的寡占市场模型。拐折的需求曲线理论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建立。人们观察到,在寡占市场中价格一般比较稳定,厂商之间主要采取非价格竞争的方法。有时候也会爆发价格战,但总是为时不长,因为厂商都清楚地知道,打价格战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而拐折的需求曲线理论模型就是用来解释这一现象的。斯威齐认为,寡头垄断厂商推测其他厂商对自己价格变动的态度是:跟跌不跟涨。这就是说,如果一个寡头垄断厂商提高价格,行业中的其它寡头厂商都不会跟着改变自己的价格,因而提价的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减少是很多的;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会将价格下降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销售份额的减少,因而该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很有限的。在上述情况下,寡头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就是弯折的。
42、下列各项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B )P385
A、 失业 B、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C、通货膨胀 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知识点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用来说明和描述在一定的资源与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的产量组合曲线,它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
44、 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以估计到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的需求将是:( D)P234
A、 毫无弹性 B、有单元弹性
C、缺乏弹性 D、富有弹性
知识点 经济学中研究因变量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的理论。弹性概念和弹性定义由A.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弹性理论又由后来的经济学家不断补充和完善,并在经济学中广泛运用。当两个经济变量间存在函数关系时,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变化,必然引起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变化。弹性即表示因变量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弹性理论是解释价格变动与需求量变动之间量的关系的理论。弹性理论分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又分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与需求的交叉弹性三种类型。
45、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食物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 C)P99
A、大大增加 B、稍有增加
C、下降 D、不变
46、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为:-1/2,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x的时,他更愿意放弃( B)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P79
A、1/2 B、2
C、1 D、1.5
47、恩格尔曲线从(B )导出P99
A、价格——消费曲线 B、收入——消费曲线
C、需求曲线 D、无差异曲线
知识点 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由消费者的收入---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它是以德国十九世纪后期统计学家恩格尔的名字命名的。正常商品中,恩格尔曲线由左下朝右上倾斜,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X的消费量也随之增加;而劣质商品则相反,随着收入的增加,商品的消费量下降。
48、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B)P116
A、固定成本 B、隐含成本
C、会计成本 D、生产成本
知识点 经济学成本理论
49、长期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与(A )有关P150
A、 规模报酬 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
C、要素的边际生产 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
知识点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先降后升的U型,这种形状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很相似的。但是,这两者形成U型的原因并不相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是短期生产函数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U型特征主要是由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所决定。规模经济带来长期平均成本下降;规模不经济引起长期平均成本上升。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都是由厂商变动自己的生产规模所引起的,所以也被称为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规模报酬变化表现为先是递增,不变,然后递减决定了LAC曲线表现出先降后升的特征。
二、判断题
1.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即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P1
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2.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但不一定能买的起的该商品的数量。×P26
知识点 经济学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3. 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一定向上倾斜。×P26
知识点 需求曲线(Demand curve)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下所需求的商品数量。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买主愿意购买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线。其中需求量是不能被观测的。需求曲线可以以任何形状出现,可以符合需求定理的需求曲线只可以是向右下倾斜的。
4.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P26
5. 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有可能水平。√P26
6. 收入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P66
7. 市场需求曲线是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P107
知识点 市场需求曲线(Market demand curve)表示在整个市场中产品的价格和它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8.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小产量之间的关系。×P118
知识点 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9. 等产量曲线上,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一定相等。×P126
知识点 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种商品在一定产量下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其中的每一种组合比例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10. 边际成本MC和边际产量MP两者的变动方向一定相同。×P142
知识点 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增加一单位的产量(Output)随即而产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称为边际成本。
11.如果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这就是三级价格歧视。×P217
知识点 三级价格歧视(Thir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即对于同一商品,完全垄断厂商根据不同市场上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实施不同的价格。如电厂对于弹性较大的工业用电实行低价格,而对弹性较小的家庭用电采用高价格。三级价格歧视中,制造商对每个群体内部不同的消费者收取相同的价格,但不同群体的价格不同。在每一个群体内部与统一定价相似,存在正的社会福利净损失,与完全竞争相比降低了社会总福利。
12.单个垄断竞争厂商的实际份额需求曲线,即D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他厂商的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P234
13.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惟一的最优策略就是他的纳什策略。×P271
14. 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水平。×P203
15. 凡是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带有垄断因素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是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厂商和行业的短期和长期供给曲线的。√P234
16. 如果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这就是二级价格歧视。×P217
知识点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量,但是购买相同数量产品的每个人都支付相同的价格。一个垄断的卖方还可以根据买方购买量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比如,电信公司对客户每月上网时间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对于使用量小的客户,收取较高的价格;对于使用量大的客户,收取较低的价格。垄断卖方通过这种方式把买方的一部分消费者剩余据为己有。因此,不是不同的人之间,而是不同的产量之间存在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也称作非线性定价。
17. 单个垄断竞争厂商所预期的需求曲线,即d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他厂商的产品价格也都改变价格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P258
18. 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惟一的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P268
知识点 占优策略(Dominant Strategy):每一个博弈中的企业通常都拥有不止一个竞争策略,其所有策略的集合构成了该企业的策略集。在企业各自的策略集中,如果存在一个与其他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策略无关的最优选择,则称其为占优策略(Dominant Strategy),与之相对的其他策略则为劣势策略。占优策略是博弈论(game theory)中的专业术语,所谓的占优策略就是指无论竞争对手如何反应都属于本企业最佳选择的竞争策略。显然,在公司的商务竞争过程中,具有占优策略的一方无疑拥有明显的优势,处于竞争中的主动地位。占优策略有时是显而易见的。
19.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派生或引致需求。√P324
知识点 在经济学上称厂商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为引致需求,又叫派生需求,因为它是厂商为了生产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产生的对生产资料的需求,这种需求不是为了本身自己的消费。
20. 洛伦兹曲线反映了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平等。×P372
知识点 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也译为“劳伦兹曲线”。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或说奥地利统计学家)M.O.洛伦兹(Max Otto Lorenz,1903- )1907年(或说1905年)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
21、实证经济学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 )P11
知识点 实证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中按研究内容和分析方法与规范经济学相对应的一个分支。是指描述、解释、预测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部分,因此又称为描述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种重要运用方式。从原则上说,实证经济学是独立于任何特殊的伦理观念的,不涉及价值判断,旨在回答“是什么”、“能不能做到”之类的实证问题。它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一般化的理论体系,用来对有关环境变化对人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做出正确的预测。对这种理论的解释力,可以通过它所取得的预测与实际情况相对照的精确度、一致性等指标来加以考察。
22、对于一个正常品来说,它的替代品价格上涨时,它的需求曲线回向右上方移动(√ )P26
23、市场上某产品存在超额需求是由于该产品供不应求(× )P26
24、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 )P26
25、提高价格可以使总收益增加( ×)P165
26、SAC决不会小于LAC(√ )P142
27、消费者均衡点处于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处(× )P66
28、劳动的供给会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P303
29、完全竞争厂商不愿做广告(√ )P206
30、纳什均衡属于优势策略均衡(占优均衡)( ×)P271
三.简答题:(此题需独立完成)
1.简述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内容P66
2.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P165
3.简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表现
4. 简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P68
5.简述扩展线的含义P150
6、简述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P224
7、简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表现
8、简述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差异。P11
9、简述商品需求弹性的五种情况。P33
10、简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P123
11、怎样理解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P136
12、简述纳什均衡的完整定义。P271
四、计算题:
1.某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市场供给函数为,计算市场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P31.48
解:将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联立为方程组:
解方程组,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为:
2.某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市场供给函数为,计算市场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P31.48
解:将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联立为方程组:
解方程组,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为:
3.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 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 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解(1)Qd= 50-5P=Qs=-10+5P Pe=6 Qe=20
(2)Qd= 60-5P=Qs=-10+5P Pe=7 Qe=25
(3)Qd= 50-5P=Qs=-5+5P Pe=5.5 Qe=22.5
4.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x、y分别表示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起初该消费者购买9单位商品X,8单位商品Y。若现在商品X的购买减少到4单位,问需要购买多少单位商品Y才能与以前的效用相同?p77
解:消费者购买9单位商品X和8单位商品Y时的效用为。当消费者购买4单位商品X时,仍然要获得20单位的效用,即,此时y=12,即消费者要购买20单位商品Y。
5.某消费者每月支出360元购买X、Y两种商品,PX=3元,PY=2元,x、y分别表示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他的效用函数为,在均衡状态下他每月分别购买多少商品X和商品Y?p68
解法一:求预算约束条件的效用最大化过程:
解得
即该消费者每月购买80单位的商品X和60单位的商品Y。
解法二:消费者均衡条件是:
将该题的条件代入到上式中,得:
解得
6.某消费者的收入是12元/天,并把每天的收入花在X、Y两种商品上。x、y分别表示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X的价格为每单位2元,Y的价格为每单位3元。P67
(1)该消费者每天购买X、Y各多少才能使其效用最大?
(2)如果X的价格上涨44%,Y的价格不变,该消费者的收入必须增加多少才能维持其原有的效用水平?
解:(1)由消费者均衡条件得:
解得
即该消费者每天购买3单位的商品X和2单位的商品Y使其效用达到最大,此时最大效用为。
(2)商品X的价格提高44%后达到2.88元,要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不变,由消费者均衡条件得:
解得
此时货币支出。
7. 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其中的市场价格分别为30,20,而且固定成本为50,试求:p119.132
(1)当产量时,的投入量以总成本各为多少;
(2)该厂商的总成本函数。
解. (1)将带入生产函数得:
即,
(1)
所以,成本函数为:
(2)
成本的最小化条件为:
(3)
解方程(3)得,并带入方程(1),(2)得:。
(2)如果将看成是一个定值时,生产函数可以写成:
总成本函数为:
(3)
成本最小化的条件为:
解得,代入方程(3)解得总成本函数为:
8.假设某完全竞争行业有100个相同的厂商,每个厂商的成本函数为。P172
(1)求市场供给函数。
(2)假设市场需求函数为,求市场那个的均衡价格和产量。
(3)假定对每单位产品征收0.9元税收,新的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分别为多少,厂商和消费者的税收负担分别为多少?
解:(1)厂商的成本函数为,则
因此,当产量,则,所以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为,也就是
所以厂商的供给函数为
因为该行业有100个相同的厂商,行业的供给曲线是各厂商的供给曲线水平价总,所以行业的短期供给函数为
(2)当市场处于均衡时,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相等,即
解得均衡时的价格和产量分别为。
(3)原来行业的总供给函数为。当每单位产品征收元的税后,行业的供给函数变为
而行业的需求函数仍然为
当市场重新处于均衡时,
解得此时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分别为。
由于税收的作用,产品的价格提高了元,但是整个行情的销售量下降了单位,而且价格提高的数量(元)小于单位产品的税收数量(元),因此,在元的税收中,有元是通过价格转移到消费者身上的,剩下的元由厂商来承担的。
9.已知某完全竞争厂商总成本函数为STC= 0.1Q3-2Q2+15Q+10,试求:
(1)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55时,厂商实现MR=SMC均衡时的产量和利润总额;
(2)当市场价格下降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止生产?
解:(1)由题意知SMC=0.3Q2-4Q+15,当实现短期均衡时MR=SMC=P,可得0.3Q2-4Q+15=55,解得Q=20
利润=TR-TC=790
(2)当厂商停产时有P<AVCmin,由题意得
AVC= 0.1Q2-2Q+15 AVCmin时,有(AVC)’=0,所以0.2Q-2=0,可得 Q=10 ,代入AVC= 0.1Q2-2Q+15=5,当P<5时厂商才会停止生产。
10.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 40-4P,供给函数为Qs= -10+6P。
(1)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 60-4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6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4)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真实生活水平;不能反映一个国家总产量的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