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测试题集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1.图1“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图1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A.①地月系 B.②银河系 C.③太阳系 D.④河外星系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解析:考核正确认识天体系统的级别,答案选C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2.目前人类可以观察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解析:考核天体系统级别的高低,答案选A
3.下列天体系统中,最低的一级是:( )
A.总星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银河系
解析: 考核天体系统级别的高低,答案选B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今年11月上旬搭乘俄罗斯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回答第4、5题。
4. 入轨后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将()
A.到达河外星系 B.始终在地月系 C.到达银河系 D.始终在太阳系
5.火星与地球 ()
A.表面温度相同 B.公转方向相反
C.同属类地行星 D.都有液态水存在
解析:利用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的案例,对太阳系的范围进行考察,并考核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如何进行分类。答案第四题选D; 答案第五题选C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据此完成5~6题。(2018春季)
5.资料中涉及到的天体系统层次有()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6.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其()
A.是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
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解析:考核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的方面. 答案第5题选B; 答案第6题选D
7.地球作为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表现在()
A.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行星
B.具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行星
解析:考核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答案选B
我国将发射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寻找火星生命的迹象是其任务之一。据下表回答第8题。
行星 距太阳(地球=1) 质量(地球=1) 体积(地球=1) 表面平均温度 自转周期
地球 1.00 1.00 1.00 22℃ 23小时56分
火星 1.52 0.11 0.15 -23℃ 24小时37分
8.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火星与地球的相比( )
A.有相近距日距离和自转周期
B.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相同大气成分
C.有相近体积和质量
D.有岩石、土壤和大量的液态水
解析:考核学生阅读资料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根据资料,火星与地球的结构特征中相近的是距太阳的远近、表面平均温度和自转周期,答案选A
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八颗行星中,图中没有标出的两颗行星是_______、_______。
(2)八颗行星中的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_______向_______,它们的轨道都是_______形。
(3)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星轨道和_______星轨道之间。
(4)按照太阳系八颗行星的结构特征,火星属于_______行星,木星属于_______行星,天王星属于远日行星。
(5)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 )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②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
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系模式图的解读及生命产生条件的分析。第(1)题,按距离太阳的远近可以依次判断八颗行星的名称。第(2)题,根据箭头指向可以确定行星的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并呈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形。第(3)题,根据记忆规律“钻木取火,火星四射”可以知道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第(4)题,按照结构特征分类,火星和木星分属类地行星和巨行星。第(5)题,生命的演化必须具备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这些条件的形成既要求该行星存在的宇宙环境安全、稳定,还需要其自身的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指标较为合适,火星距日远近、自转的周期与地球相似,因此是地外生命探索的首选。
答案:(1)水星 金星
(2)西 东 椭圆
(3)火 木
(4)类地 巨
(5)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