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级水质检验工理论试题(一)
一、 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冷凝管按其冷凝形式可分为 球冷 、蛇冷 和直冷三种。
2、刻度移液管可分为三种 完全流出式 、 吹出式 、 不完全流出式 。
3、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 直接法 和 标定法 。
4、误差按其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可分为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 过失误差 。
5、质量控制图的组成包括 预期值 、 目标值 、 实测值的可接受范围 、 辅助线 。
6、 化学计量点 与 滴定终点 不相符合,这时发生的误差称为滴定误差。
7、我们能指示被测离子浓度变化的电极称为 指示电极 ,把另外一个不受被测离子浓度影响电位基本恒定的电极称为 参比电极 。
8、内存储器可分为 随机存储器 和 只读存储器 两种。
二、 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 滴定前,要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初读数,并用干净的小烧杯内壁碰一下悬在滴定管尖端的液滴。(√)
2、 在水质分析中,二级品试剂可用于配制标准溶液。(×)
3、 如果分析天平的稳定性不好,可适当将重心铊稍微提高。(×)
4、 显微镜在安装光学系统时应先旋入物镜,再插入目镜,其顺序不得颠倒。(×)
5、 当几个数值相乘除时,应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那个数值,即相对误差最大的数据为准,弃去其余各数值中的过多位数,然后再进行乘除。(√)
6、 在萃取操作中,用全量萃取液一次萃取比用部分萃取液多次萃取的效果好。(×)
7、 用强酸滴定弱碱,如滴定突跃在PH=6.3~4.3范围内,可使用酚酞作指示剂。(×)
8、 一种沉淀剂沉淀不仅能与溶液中的一种离子生成沉淀而且可与同时存在的其他两种以上的离子生成难溶电解质,这种情况下,显然是沉积度较小的一种难溶物先析出沉淀。(×)
9、 分光光度计使用过程中,在选择比色皿时,应尽是把测得的吸光度调整到0.5以上。(×)
10、根据《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方法(第17版)》粪性大肠菌群检验时的培养温度为37℃。(×)
三、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1、 不同来源的水中杂质,按照存在的状态和颗粒尺寸的大小,通常分为溶解物,胶体,悬浮物三类,其中溶解物的颗粒尺寸为:(B)
μμμm d.1~10μm
2、水质标准规定饮用水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 个/毫升。(B)
a.10 b.100 c.1000 d.10000
3、氯消毒机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C) 。
a.Cl2 b.HCl c.HClO d.Cl-
4、下列哪种仪器属于量器(D)
a.烧杯 b.试管 c.漏斗 d.吸管
5、欲配制1+100的紫脲酸胺-NaCl指示剂50g,即称取 g紫脲酸胺于研钵,再称取经100℃干燥过的NaCl g,充分研细、混匀即可。
a.50 0.5 b.0.5 50
c.0.5 49.5 d.49.5 0.5 (B)
6、准确称取是指用分析天平称重准确到 g,恒重是指除溶解性固体外,连续两次后重量差异在 mg以下。(C)
7、基准试剂纯度不够引起的误差属于 (B)
a.仪器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过失误差
8、在PH=10时,用EDTA滴定Mg2+离子,以铬黑为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从 变为 。 (A)
a.红色 蓝色 b.蓝色 红色 c.橙色 红色 d橙色 蓝色
9、根据朗伯-比尔定律,下列的描述中哪句是错误的?(D)
a.如果溶液的浓度一定,溶液对光的吸收与液层的厚度及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b.对于液层厚度一定而浓度不同的溶液,即颜色深浅不同的溶液来说,溶液对光线的吸收是与溶液的浓度以及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c.溶液的消光度与溶液中有色物质的浓度及液层厚度成正比。
d.朗伯—比尔定律可适用于混合色光。
10、用平板法测定细菌总数,根据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例次
不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两个稀释度菌落数比
菌落总数
个/ml
报告方式
个/ml
10-1
10-2
10-3
1
2760
295
46
对于水样中的细菌总数(个/ml)应采用下列哪种报告方式:(B)
a.37750 b.38000 c.46000 d.27600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制C(1/2NaCO3)=0.10mol/L的溶液1000ml应称取NaCO3多少克?M(NaCO3)=105.99g/mol
解:因为M(NaCO3)=105.99g/mol
所以M(1/2NaCO3)=105.99/2=53g/mol
配制C(1/2NaCO3)=0.10mol/L的溶液1000ml所需的1/2NaCO3的摩尔数为0.10*1000*10-3=0。10(mol)
质量为0.10*53=5.30g
故应称取NaCO35。30克
2、分析天平的计量性能指标是什么?
答:1、稳定性
2、灵敏度
3、正确性
4、示值变动性
3、如何正确使用酸碱滴定指示剂?
答:在各种酸碱滴定情况下,选择所应用的指示剂,应以使滴定误差最小为原则,一般使滴定误差在±0.1%以内。为了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必须先了解滴定过程中溶液PH值变化情况,尤其是化学计量点附近PH值的变化,即中和滴定进行到99.9~100.1%PH值的变化情况。只有在这个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才能适用指示终点,所得结果才符合准确度为0.1%的要求。
4、 算1.0023、10.354、25.65三数相加的结果;计算0.0325、5.103、60.06三个数的乘积是多少?
答:37.01
9.96
5、常用的干燥剂有哪些?
答:氯化钙,粒状、氧化钙、氢氧化钠、浓硫酸、硅胶、高氯酸镁、五氧化二磷。
6、 单色(或色散)原件有哪几种?其特点各有什么?
答:色散即是复合光变成各种波长的单色光的过程,能使复合光变成各种单色光的器件称色散元件。以前使用的比色计,普遍使用滤光片做为色散元件。由于它不能进行分光,性能较差,现在已被淘汰。现在的分光光度计一般采用棱镜或光栅作为色散元件。
五、综合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平流沉淀池和澄清池使水变清的原理有何区别?
答:沉淀是使絮凝生成的较大颗粒矾花由于自身重力作用而从水中分离的过程。澄清也是杂质从水中分离的过程,但原理却与沉淀不一样,它是在水中产生一定浓度的悬浮活性泥渣层作为接触介质与加过混凝剂的原水中的脱稳杂质相互接触、吸附、絮凝、分离,使原水较快地得到澄清。因此,澄清池把矾花与水分离的过程综合于一个构筑物中完成,简化了净化处理工艺。与平流沉淀池相比,澄清占地面积小,投资省,产水能力高,处理效果好,是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净化构筑物。但澄清池对原水水质、水量、水温等因素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如沉淀池强。
2、 取水样50.0ml以0.01000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测定碱度,滴定酚酞碱度时消耗盐酸溶液6.00ml,滴定甲基橙碱度时消耗盐酸溶液14.00ml。
①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说明碱度存在的形式并分别计算碱度的含量(以mg/L表示)。
解:
①因为P=6.00ml
M=14.00ml
所以,当P<M时,说明水中除了有碳酸盐外还有重碳酸盐。因此,滴定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O32-+H+?HCO3-`
HCO3-+H+?H2O+CO2↑
②重碳酸盐(HCO3-,毫克/升)=97.63g/L
碳酸盐(CO3,毫克/升)=72.02g/L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