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美术三年级第一课水墨游戏教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337506 上传时间:2025-05-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三年级第一课水墨游戏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美术三年级第一课水墨游戏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三年级美术 滕州市第四实小新校 作者 张春波 一、 课题:《水墨游戏》 二、 教学领域:造型·表现 三、 教材、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不再满足单纯的大胆想象,探索创新、动手实践的欲望更加强烈,但学习活动也还没有脱离低年级趣味性、游戏性强的特点,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生活经验已有相当的积累。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变化多端的用笔游戏、墨与水的游戏、大胆创作三个活动实施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了解水墨的多种表现形式,感受笔和墨的变化,体验创造表现的乐趣,以此触发学生学习水墨的兴趣,激发形象思维和创造想像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体验、游戏、创作的学习活动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丰富的想像 四、 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组织形式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本课是人教版美术教材中第一次安排的中国画课堂教学课程,从以往的国画教学反馈来看,本课时课堂教学的策略从以下几点来设定: ● 课前指导学生把学习用具与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有规律的摆放,以保证上课时间的效率性。 ● 上课初始,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欣赏传统中国画作品与儿童水墨画作品,引导学生认识水墨画艺术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墨色的实践体验,使学生自主发现水与墨之间的调色关系,认识“墨分五色”的道理。 ●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范图中的用笔变化,让学生认识不同的用笔方法与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并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变换用笔的体验。 ● 通过组织学生观赏中外画家及优秀学生的水墨画创作,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鼓励学生进行有目的、有主题性的水墨画创作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灵活的运用浓淡墨,合理的变化用笔的方式。 五、 教学目标: ● 通过学习指导学生能够控制毛笔的水分,调出不同层次的墨色。 ● 能根据需要选择运用毛笔中锋和侧锋等用笔方法。 ● 用浓墨和淡墨,中锋和侧锋等不同的用笔用墨方法,试着进行水墨画想象立意创作。 ●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对水墨画艺术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创作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水墨画艺术创作的乐趣。 六、 教学重难点: ● 引导学生认识水墨画中浓、淡墨的变化,学会调处不同浓淡层次的墨色;指导学生体会毛笔的中、侧锋等用笔,学会在创作体验中变换运用不同的用笔方法。 ● 指导学生根据个人水墨游戏的画面进行想象勾画,使作品体现主题性和完整性;在水墨画学习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水墨画学习常规习惯,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学会整理清洁好自己的材料与工具。 七、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水墨画名家作品欣赏课件、表现浓淡墨变化的有代表性欣赏范图、表现不同的用笔变化的代表性欣赏范图、学生优秀的习作范图、教师常用的水墨画工具与材料 ● 学具准备:每位学生大、中、小毛笔各一支(其中羊毫笔两支、狼毫/兼毫笔一支);墨盘/砚台一个;调色瓷碟一个;羊毛粘一块、吸笔纸若干、水桶/笔洗一个;每生两张四尺三开大小的宣纸各一份。 八、 课时:一课时 九、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组织学生进教室就坐,让学生把笔、墨、纸、砚等中国画需要的用具与材料准备好,并放在课桌上相应的位置,使学生看见桌子上的工具材料,就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充满了兴趣与好奇。 (二)导入新课: 1.欣赏并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本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 (由于学生们大多数对中国画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所以在回答问题时大多会出现“中国画”与“水墨画”、“水彩画”等其它绘画形式相混淆的现象。) 教师出示欣赏课件,引导学生通过对作品图1~图4的欣赏,认识了解水墨画的艺术特点。 图1 青蛙 (中国画)齐白石 图2 群马 (中国画) 徐悲鸿 图3 映日(中国画)潘天寿 图4 墨菊 (中国画) 吴昌硕 师:同学们,大家见过这种画吗?它属于什么画呢? 生:“水墨画、中国画、水彩画……”(同学们意见不一,有的学过国画,懂的一点;有的第一次见这种画) 师: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并进行总结,根据班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相应的补充、总结。 2、出示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这些“新朋友”──水墨画,来做《水墨游戏》。 (三)、 讲授新课: 1、认识中国画: A、师:什么是中国画?中国画分为几种同学们知道吗? 生:“用毛笔画的画就是中国画、用颜料画的……” 师: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的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中国历代绘画在不断演变中,从题材范围来看,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在创作形式上又分为:工笔、写意、勾勒、设色、水墨等造型技法表现形式。 B、师:什么是水墨画? 生:“用毛笔画的画就是水墨画、没有颜色的画……” 师: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更多时候,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的代表。基本要素有三: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中国水墨画的诞生,是中国绘画发展到一个相当高度文明时期,伴随着用纸、用笔、与用墨的创造与表现,产生了这种水墨畅神、写意的“水墨画”。在中国画中,“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以中国画特有的材料之一,墨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为浓墨、淡墨、干墨、湿墨、焦墨等,画出不同浓淡(黑、白、灰)层次。别有一番韵味称为“墨韵”。形成水墨为主的一种绘画形式。 C、 师:水墨画常用的工具是那些?你能正确的说出它们的使用方法吗? 生:毛笔、墨汁、宣纸、盘子…… 师:水墨画创作的主要工具: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辅助工具:笔洗、画毡、笔帘、镇纸、印章和印泥等。 2、墨与水的游戏: 师:“同学们,大家注意看老师拿着毛笔给大家做个示范,“当毛笔蘸满了水和墨,在宣纸上重重地点画一笔,同学们,快看,出现了什么?” 生:“墨汁迅速在宣纸上散开,好像花朵一样”(同学们的表情很惊讶,因为平时用铅笔或者勾线笔画画没有这样的效果) 师:“然后,第二笔、第三笔,又出现了怎样的神奇?” 生:“又开了好几朵花……”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你们真是太棒了” 3、认识墨色 A:教师引导学生用吸笔纸吸去笔中的水份,用羊毫毛笔的笔尖蘸一些浓墨,再瓷碟的边缘掭拭,直接在宣纸上画点,画线; 同学们跟着老师做,观察点与线的颜色变化。 B:教师再组织学生分别用刚才的墨笔笔尖蘸一滴、两滴、三滴、多滴清水后,分别在宣纸上随意的画点、画线条,观察点与线的颜色变化; 教师让同学们观察墨汁的颜色变化(墨色含水分的多少) C: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刚才的实践游戏,观察自己的作品如图5~图7,总结出墨与水的变化关系: 图5:学生作品 图6:学生作品 图7:学生作品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认知理解的不同,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适当的补充,加强学生对墨色的理解认识: 师:随着水份的不断加入,墨的颜色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出现了墨的浓淡深浅的美丽…… (古人有“墨分五彩”之说,五彩即焦、浓、重、淡、清。不加水的墨叫焦墨,黑而发光,加少许水就成为浓墨,比淡墨重的叫重墨,水分多成为灰色的叫淡墨,极为浅淡的叫清墨。) 4、变化多端的用笔游戏: A:教师询问学生刚才在游戏中是怎样执笔的? 教师组织学生体会自己最佳的执笔方法,并根据学生的习惯、认知的不同,进行实践性的体验说明:(执笔:常见的是五指执笔法,实际绘画可根据自己的握笔习惯调整,关键是要让笔活用自如。……) 让同学们再练习下执笔,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执笔手法。 B:教师组织学生把笔垂直或侧倒(中锋与侧锋)画点与线;观察宣纸上的笔痕变化; 让同学们练习下中锋和侧锋,感受墨色带给自己的视觉效果。 C:教师组织学生从不同的方向(上、下、左、右)用笔,画点与线;观察宣纸上的笔痕变化; D:教师组织学生用不同的快、慢速度,用不同的轻、重笔力画点与线;观察宣纸上的笔痕变化: E: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刚才的实践、体验练习,观察自己的作品如图11总结出用笔的变化与画出的痕迹之间的关系,并适时的出示课件如图12,补充、说明,引导学生加强认识: 师:因为用笔方法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水墨变化; 因为用笔的方向不同,产生不同的水墨变化; 因为用笔的力度不同,产生不同的水墨变化…… 5、教师示范 第一种:印墨法  首先取一个脸盆装满清水,然后往盆里倒入少许墨汁轻轻搅动一下后,取一张宣纸平铺在水面上,代纸上有印纹后取出,把纸贴在平板上晾干后即可。 第二种:水冲墨法  笔上沾墨任意画出线条,再用另一只笔沾清水向外或内推染,达到自己的设想为止 第三种:勾画  ①笔上沾清水后再沾墨画出来的笔画线条先重后淡,笔上先沾墨后沾清水画出来的的笔画线条先淡后重②笔尖画出的线条又细又圆,侧锋用笔画出的线条又扁有宽③侧锋干笔可以画出物体的明暗关系称为皴法 第四种:揉纸皴墨法  先把纸在手中揉搓成团后展开,先想好要画的内容,这种方法一般来表现山峰、石头、树木等,笔中沾重墨侧锋用笔在纸上轻擦出山的形象,然后笔上沾清水,使笔中的墨淡些(水不要太多)再在山峰上皴染,使形象有明暗的变化。 (四): 学生实践体验(学习实践过程中播放课件背景音乐为古筝,很符合国画的水墨意境): 1、作业要求: 1)、要求同学们用中锋与侧锋,以及不同的浓淡的墨色,来表现一副水墨作品。 2)、组织学生根据刚才游戏体验的画面,进行不同方向的观察,联想,进行大胆的变化、添画形象,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的在水墨游戏中展现个人的独创性,更加尽兴的进行水墨游戏。 3)、教师鼓励动作快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的运用不同的用笔用墨方式,进行一幅有主题性的水墨游戏创作. 2、教师巡视、辅导学生,在辅导过程中对于及时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提醒同学们注意毛笔的含水量和含墨量。 师:“同学们,我们在用毛笔蘸墨汁时,不要蘸太多,要不墨色变化就不明显,还有防止墨汁溅到身上和桌子上……” 师:“注意用完的毛笔要随时摆放整齐,注意不要滑落或者滚到其他地方,养成良好的习惯……” 师:“我发现有位同学用墨很大胆,用水也控制的很棒,值得大家向他学习……” 师:“看,第一件水墨作品,已经有人完成了……(举起来给大家欣赏,并贴到黑板上制定位置。)” (五)、作品展示、评价(背景音乐改变成轻柔的民俗音乐,并且放低声音) 师:“刚才同学们用最短的时间把你手里的墨色表现在了生宣纸上,那么下面大家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指定区域,我们共同来看看哪位同学画的最棒,最有意境。好吗?“ 师:“老师刚才在巡回指导时发现有件作品——《墨竹》,画的特别有意思,大家哪位同学知道这幅《墨竹》哪些地方有意思?” 生:“他用笔把墨的几种颜色表现的很棒,很漂亮。“ 师:“是啊,这位同学的作品的确很有神韵,那么下面我们让他自己来介绍一下他的创作灵感吧“ 生:(《墨竹》的作者)“我特别喜欢墨汁的这五种颜色,感觉很漂亮,想把焦、浓、重、淡、清这几种墨的“颜色”结合我的想象力表现在生宣纸上,而且我认真构图,尽量使画面丰富。” 师:“说的太棒了,我们来为这位同学鼓掌表扬一下怎么样?” 生:鼓掌声…… 师:“还有谁愿意介绍自己的作品吗?” 生:(举手自我推荐)这是我完成的一副《荷花图》,我在用墨方面可能不是很大胆,所以墨色不是很漂亮,所以我就把国画颜料用上了,以此来增加画面的色彩效果。” 生:我这副是画的…… 师:看来大家都已经把毛笔运用的像铅笔一样熟练了,只要大家以后再多注意墨色方面的变化,我相信大家以后肯定会成为国画大师的。” 十、 总结本课谈感想 师:“通过今天的水墨体验,你们能不能谈谈自己本课的游戏体验?说说自己对水墨画的认识?” 生1:“今天认识了国画,并实践操作了水墨画,感受到了国画巨大的神韵。” 生2:“看似这节课很简单,但是墨的水分很难控制,其实对我来说很有难度。” 师:“同学们,老师和你们的感受一样,看似简单的水墨画,可是真要画起来还是需要相应的绘画技巧的。今天,我们体验了水墨游戏,以后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的学习书法、中国画,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好吗?” 生:“好” 十一 、 提高与拓展: 师:宣纸绘画与常用的普通图画纸有什么不同?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与发言,进行相应的有关宣纸艺术文化的介绍与引深。 (宣纸有生、熟之分,写意画用生纸,生纸落墨上色容易渗化。上过胶矾的叫熟纸,不会渗化,用于画工笔画。纸的大小以长度尺寸来分,常见的是三尺、四尺、五尺、六尺,最长的有一丈二尺长,还有更长的。学画时可用四尺宣纸一裁三开使用,称为四尺三开大小……。) 师:你发现水墨画的创作艺术特点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与发言,进行相应的补充:(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是指纯用水墨所作的画,体现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的艺术特点,在创作中体现“墨既是色”的艺术创作特征……。) 师: 中国画数千年来作为中国灿烂文化的一部分,随着各时代、各民族的画派、风格、艺术形式、表现技法不断演变,提高,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鲜明的时代特色的中国绘画。中国画以笔墨“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以“传神”作为塑造艺术形象的根本要求,并融诗入画,使画的意境、布局、笔墨、色彩完全诗化而成为“无声的诗”。中国画这一鲜明特点不仅是中国近、现代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也影响了东南亚一些临近国家及近代欧洲画坛。 作为一个中国人,今天我们开开心心地做了一次水墨游戏,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美,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小学生,课后,我们不妨也试着运用水墨、彩墨来表现抒发出我们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用我们的传统艺术来表现今天我们的五彩生活。 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学生水墨画、彩墨画作品,激发学生对国画学习的兴趣。 十二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墨的特性,体验水墨的乐趣,并进行简单的技法练习,使学生在充分的艺术实践中发挥主动性。 国画是我国的国粹,对于首次接触水墨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这种新的绘画形式带给了他们很多新奇的感受。由于这是一堂带有游戏性质的美术课,重在引导学生得到一个水墨感受的体验。因此我在上课时不要求学生能画出什么具体的中国画形象,只是将学生身边熟悉的风景带到课堂上来,引导学生欣赏表现任意发挥,体验蕴含在水墨中的美妙乐趣。但要对学生说明怎样用墨、用水,怎样避免把宣纸弄破弄脏等;我采用“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形式来展开教学。通过游戏来引导学生进行用笔、用墨这两个课业重点知识学习,使他们能在游戏中发现水墨与宣传发生的一种特殊变化。同时通过名家名画的欣赏,引导学生感受水墨画的艺术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走进传统文化的情感。通过这堂课的练习,让学生得到锻炼和愉悦的体验。 1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