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中文摘要.IAbstract.Ill绪论.1一、研究历史与现状.1二、研究目的及方法.2第一章红楼梦的梦境.4第一节 红楼梦中“梦”的界定.4第二节 红楼梦梦境统计.8第二章红楼梦的梦因.10第一节“外邪”致梦.10第二节“内感”致梦.12第三节“七情”致梦.16第四节“心结”致梦.21第三章红楼梦的梦象.29第一节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29第二节贾宝玉梦甄宝玉.32第四章红楼梦梦论(上).37第一节梦象的变形.37第二节逻辑的无理.40第三节体验的真实.42第五章红楼梦梦论(下).45第一节梦象的真实.45第二节逻辑的严密.47第三节 界限的模糊.50结语.52注释.53参考文献.5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8致谢.59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红楼梦作为中国传统梦文学的集大成者,前八十回洋洋洒洒描写了近20 个梦。对这些梦境描写技巧的探究,从最初的脂砚斋开始,一直延续到当代学者。本文亦尝试着对这些梦作进一步的分析,力图能为红学研究沧海添一粟。本论文 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主要从梦境的起因描写、梦象的来源、梦境的 荒诞性、梦境的真实性四个角度,揭蕖曹雪芹高超的梦境描写艺术。绪论主要阐述了探究曹雪芹梦境描写艺术的目的与意义,回顾了红楼梦 梦境描写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第一章红楼梦中的梦境主要是对前八十回的梦境描写进行了统计和整 理。之前红楼梦的梦境研究中,对“梦”的界定非常模糊,亦没有统一的认 识,多泛泛而谈。即便有做统计者,亦不严谨,掺杂了很多“非梦”的情节。研 究曹雪芹梦境描写艺术,其梦境描写是研究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对梦境描写进行 详细的统计和整理。通过仔细的统计,排除了“非梦”的几种情况,红楼梦前 八十回中共有19处梦境描写,并用表格的形式列出。第二章红楼梦的梦因主要从梦境起因的角度分析曹雪芹梦境描写技巧。按照中国传统梦理论,梦是由外邪(外部环境)、内感(脏相)、七情、心结四种 因素纠结而成。梦的产生,既有生理病理原因,又有精神心理原因。曹雪芹写梦,将外邪、内感之生理与“七情”、心结之心理结合起来,将春夏秋冬之风、火、暑、湿、燥、寒与五脏六腑之心、肺、肝、脾、肾等与“七情”之喜、怒、思、恐、忧、惊、悲再与白日之思、念、想、见结合起来,深得中国传统梦理论之精髓。第三章红楼梦的梦象主要探究曹雪芹梦象描写艺术。在日常梦中,梦 象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但梦象的原型不一定就在当天或最近几天。“艺术高于生 活”,文学作品中的梦,或为推动情节发展服务,或为刻画人物所需要等等,都有 自己的用处,本不必拘泥于梦象的来源。但曹雪芹技高一筹,能做到两者完美的 结合,一方面梦象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其原型多出现在当天或最近几天。后一方面使得文学梦作为作品的一部分,更具有真实性的特征。第四章红楼梦梦论(上)主要分析了曹雪芹梦境描写的荒诞性特征。艺 I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术源于生活,文学梦源于日常梦。日常梦具有荒诞性的特征,所以文学梦也必须 具有荒诞性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称其为“梦力而非其它。红楼梦中梦境 的荒诞性主要体现在形象的变形、逻辑的无理、体验的真实三个方面。第五章红楼梦梦论(下)主要分析了曹雪芹梦境描写的真实性特征。文 学梦作为故事整体情节的一部分,或刻画人物性格,或推动情节发展,对于文学 世界框架的构建至关重要。但这一重要性的前提是这些文学梦必须有别于日常梦,即需具有“真实性”。所以曹雪芹在梦境描写过程中通过梦象的真实、逻辑的严密、界限的模糊三个方面来体现“梦”的真实性。结论是对全文的总结,曹雪芹梦境描写艺术之高超,前无古人,二百多年来 亦无人能出其右。关键词:红楼梦,梦境,梦因,梦象,荒诞性,真实性 中图分类号:I207.4HII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A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s i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dream literature masters.The first 80 chapters described nearly 20 dreams.Too many people tried to explore the skills of describing dreams,from initial Zhiyanzhai“to the contemporary scholars.This thesis also tries to make further analysis on these dreams to contribute for radiology research.There are 3 parts of this thesis including introduction,mail body and conclusion.The thesis i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describing the reason of the dream,the source of the dream and the absurdity and reality of the dream disclosing Cao Xueqins superb dreams describing art.The introduction mainly expounded the purpos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exploring Caos dreams describing art,reviewed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dreams description,and briefly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writing clue of the thesis.The first chapter The dreams of(A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s is mainly practicing stat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first 80 chapters.In earlier dreams research on A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s,the defining on dream”was very vague.Most definitions were generalized and had no unified cognition.Although there were many statisticians,the statistics were not strict blending with many“non-dreams plot.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on Caos dreams describing art is dreams description.So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n a detailed stat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escription on dreams.According to careful statistics,getting rid of non-dreams”,there are 19 dreams description in the first 80 chapters,which were listed in forms.The second chapter The causes of dreams of(A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s analyzes Caos describing dreams skil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ream cause.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dream theory,dream was combined with external environment,inner feeling,seven emotions and heart knot.The generation of dream was due to psychophysical and mental reason.To describe the dream,Cao combines physiology,which includes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ner feeling,with mental reason,which includes seven emotions and heart knot.He also combines the seasons with the five Zang-visceral and six Fu-visceral,and combines seven emotions with the feeling in day,which presents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dream thought.ill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The third chapter The images of dreams of(A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s mainly explores Caos dream describing art.Dreams in daily life are derived from real life but the prototype of dream may be not in the day or in recent days.Art is above life”.Dreams in literature works are to promote plot development or to describe characters,which all have their own use.It neednt view the source of the dream in narrow terms.But Cao is more skillful.He can unite both perfectly.On one hand,dreams were originated from real life.On the other hand,the prototype appeared in the day or in recent days,which made the cultural dream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 of authenticity.The fourth chapter The first analysis of dreams of(A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s mainly analyses Caos characteristics of absurdity of the dream.Art originates from life.Cultural dream originates from daily life dream.Daily dream has the absurd characteristics,so cultural dream also have the absurd features.The absurdity of dreams in A dream of red chambers mainly reflects in the deformation in self-image,logical mutation,authenticity of dream experiencing.The fifth chapter The second analysis of dreams of(A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sf“mainly analyses Caos characteristics of reality of the dream.Cultural dream was treated as a part of the whole plot,which may depict character or promote plot development.Its very important to structure the cultural world.It must be different from dreams in daily life and has authenticity”.So Cao wrote dreams to reflect the authenticity of dream by authenticity of dream,relatively tight logic relationship,melting of dream boundaries.Conclusion is to generalize the thesis.Caos dream description of art is so superb that no one can surpass.Key words:A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s,dreams,cause of dreams,image of dreams,absurdity,realityCategory:1207.411IV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一、研究历史与现状自红楼梦问世之后,众多研究者、评论家就注意到书中“梦”的描写。脂砚斋在第四十八问评曰:“一大部书起是梦,宝玉情是梦,贾瑞淫是梦,秦氏家 计长策是梦,今(香菱)做诗也是梦,一部风月宝鉴亦从梦中所有,故曰红 楼梦也。阴57)又曰:“红楼梦写梦章法总不雷同。*92)但综观前代学者 对“梦”的研究多放在梦的功能性方面,而且大体点到为止,并未在著作中列出 专门的章节,亦没有很系统的分析。近20年来,运用系统的文学理论来分析红 楼梦中梦境的文章开始出现。据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提供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 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 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章有:1、王志尧的幻化的世界别样幽红楼梦梦境疏解。在该文中,作 者对红楼梦中的梦境做了大体的统计。并认为“梦”是为“情”服务的,起 到了“讲述故事内容、推动情节发展”,“塑造艺术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拓展 思想内容、深化作品主题”的作用。2、王怀义的“眼前春色梦中人一红楼梦,梦境的审美特征及其主题揭 示从“催人泪下的悲国J之美”、“强烈的美丑对照之美”、“批判现实的荒诞之美”、“幽冷凄迷的意境之美”四个角度分析了红楼梦的梦境审美特征。并认为“全 书以梦境为线索贯穿全书,带着色空思想的外壳,观照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冲 突及心理焦虑,提出红楼梦的又一主题J3、冯蔚宁的红楼梦梦描写审美刍议从结构全篇之“大梦”、映衬现 实之“幻梦”、寓言象征之“仙梦”、心理仿真之“情梦”四个方面来肯定红楼 梦梦境描写的审美价值。4、李儒俊、杜文曦的对红楼梦,“梦”艺术的探析。首先从“预兆梦”和“经验思绪之梦”两个角度简要分析了红楼梦梦境描写的唯物性。然后从 入梦描写和梦境的“真假相对”两个方面分析了红楼梦梦境描写艺术在细节 上对传统手法的突破。1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姜深香的世间万境淋漓梦论红楼梦的梦介入。作者认为:首 先,梦作为一个扩大了的叙事空间,提供了一种巨大的空间感觉意识,创造出一 个前此从未存在过的复杂的虚构世界。其次,梦作为一句富有预示意义的谶语,使红楼梦上升为最具现实主义文学意义上的典型化。再次,梦作为一扇透视 心灵秘密的窗户,让人看到了思想的、情感的、心理的精神真实。红楼梦的梦 幻世界在设计上和使用上确实达到了他人难以企及的出神入化的境界。6、蔚然,顾克勇的红楼梦三十二梦系统解析首先对红楼梦中的 梦境进行了详细的统计、罗列、分类。认为作为一个整体的梦系统,各层次之间 是有相互作用的。梦系统的存在使作品中的悲居U意识柔性呈现;同时形成了一条 暗线,与明线相照应;实现了作品与中国梦文化传统的对话,增加了红的思 想深度。7、唐厚军的简论红楼梦,梦境与人物心理特征认为以“梦”命名的红 楼梦充满着对人物梦境的描写。这些梦境描写除了现实主义外,绝大多数是刻 画人物的心理特征,可以说,这是曹雪芹独创性地再现人物心理的出色成果。8、练暑生的红楼梦,“梦”之观念内涵解析采用文化分析方法,在 前人充分考证的基础上,分析了红楼梦“梦”的观念内涵。作者自称“大旨谈 情”,并不表明作者试图对情理关系进行观念性的历史性反拨。“情”是古典哲学 特别是宋明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在中国古典哲学和伦理学体系里,它是与“理”相对的概念。红楼梦所言之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家国之情,另一是儿女之情。作家的创作本旨在于“说梦”,因此所谓家国之梦、儿女情梦,具体而言是一场“情 梦”。这些文章或注重梦文本本身的解读,或注重梦的指向性,丰富了红楼梦 梦幻情节的研究。但总体上来看多集中于对梦境的功能阐释,且多有雷同重复之 处,对曹雪芹梦境描写技巧方面的解读还不够全面,因此还需要更加深入而全面 的研究。二、研究目的及方法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曲38)冯其庸诗赞红楼梦曰:大哉红楼梦,浩荡若巨川。众贤欣毕集,再论一千年!”2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UMP88)红楼梦一问世,便弓|起了人们对它评论和研究的兴趣。对于红楼梦 中“梦境”的研究也从脂砚斋开始一直延续至今。红楼梦前八十回共描写了近 20个梦,熠熠生辉、洋洋洒洒,数量之多,着力之重,在古今小说中并不多见。这些梦境或提纲挈领、结构全篇,或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对于小说的 创作来说意义是重大的,也是曹学芹作为文学大师,其高超的文学创作技巧的一 种体现。对梦境描写技巧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发掘曹雪芹的文学创作技巧。纵观前代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梦境的功能方面。这些角度的研究极为细 致、深入地分析了红楼梦中梦境描写的作用,但对于梦境的其他方面包括曹 雪芹梦境描写技巧的分析则为数不多,且多以百二十回本为研究底本。本文拟另 辟蹊径,以据信为曹雪芹原作的红楼梦前八十回本为底本,从中国传统梦 理论出发,通过对曹雪芹梦境起因描写、梦象来源描写、梦境的荒诞性、梦境的 真实性四个方面的分析,整体而全面地揭蕖曹雪芹高超的梦境描写艺术,从而窥 得曹雪芹红楼梦创作艺术之一二。3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红楼梦中的梦境第一节 红楼梦中“梦”的界定红楼梦由“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 问”而成,作为中国传统梦文学的集大成者,前八十回大大小小描写了近20个梦,诗词曲赋当中川“梦”字亦30余处。脂砚斋庚辰双行夹批日:“一大部书起是梦,宝玉情是梦,贾瑞淫是梦,秦氏家计长策是梦,今做诗也是梦,一部风月宝鉴亦 从梦中所有,故曰红楼梦也。*57)又批曰:“红楼梦写梦章法总不雷同。”*92)近二十个梦传神逼真、熠熠生辉,林林总总,令人眼花缭乱,因而有必要 对这些梦进行统计、整理,以便于之后的分析。“梦”的界定是研究曹雪芹红楼梦梦境描写艺术的前提。但从笔者检索 的相关论文来看,这一前提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泛泛而谈,即使将梦例 列出,亦多不严谨。有将代指睡眠之梦作为梦境列出者,有将幻境当作梦境列出 者,亦有不把转述之梦看做梦境者,如刘姥姥转述老奶奶之梦。如果哪些是梦,哪些不是梦这一问题都没有仔细地去考虑和分析,那么关于红楼梦的“梦境”研究就不能不说是有所欠缺的了。梦是睡眠中潜意识的一种活动。朱熹弟子陈淳这样解释梦:“人生具有阴阳之 气,神发于阳,魄根于阴。心也者,则丽阴阳而乘其气,无间于动静,即神之所 会而为魄之主夜。昼则阴伏藏而阳川事,阳主动,故神运魄随而为寤。夜则阳伏 藏而阴用事,阴主静,故魄定神蛰而为寐。”*8)陈淳的解释在今天看来并不 一定十分科学,但其“神蛰”的观点与今天所谓之“潜意识”相通。梦的特点之 一便是“神蛰”、“神藏”,即“自我为主”、“自我无为。当然,梦并非单 单在夜里发生,白天睡眠过程中亦有可能。但是白天之梦与“白日梦”还是不同。白日梦是人在白天休息时,将自己置于一个想象的世界中,以虚构的方式,满足 某些需要,同时伴有一定的欣快感。这个过程是在意识的控制下完成的,可以控 制幻想的进程。因此“白日梦”并不是梦。同时“梦”在文字学的意义上亦有指 代“睡眠”的意思,当指代睡眠时便不是梦。总之,“梦”需要两个条件:一,4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必须在睡眠之中;二、潜意识控制下的活动。因此我们在研究红楼梦梦境描 写艺术时应当针对的是“梦”,而非其它,应当排除以下几种“梦”:1、代指睡眠。如第七十三回中宝玉夜读,小丫头梦中惊醒一幕:袭人麝月晴雯等几个大的是不用说,在旁剪烛斟茶,那些小的,都困眼 朦胧,前仰后合起来。晴雯因骂道:“什么蹄子们,一个个黑日白夜挺尸挺不 够,偶然一次睡迟了些,就装出这腔调来了。再这样,我拿针戳给你们两下 子!”话犹未了,只听外间咕咚一声,急忙看时,原来是一个小丫头子坐着打 盹,一头撞到壁上了,从梦中惊醒,恰正是晴雯说这话之时,他怔怔的只当 是晴雯打了他一下,遂哭央说:“好姐姐,我再不敢了。”众人都发起笑来。宝玉忙劝道:“饶他去罢,原该叫他们都睡去才是。你们也该替换着睡去。”此处“梦”指代睡眠。宝玉“要理熟了书预备明儿盘考”,因此开夜车,连 累丫鬟们亦不得睡。小丫头困极了,自然会打盹。打盹时不小心头撞到了墙壁上,因此醒了过来。此处“从梦中惊醒”,理解为头碰墙而惊醒更合常理。红楼梦 中“梦”作“睡眠”意思解处有很多。如:一时登记交牌。秦钟因笑道:“你们两府里都是这牌,倘或别人私弄一个,支了银子跑了,怎样?”凤姐笑道:“依你说,都没王法了。”宝玉因道:“怎 么咱们家没人领牌子做东西?”凤姐道:“人家来领的时候,你还做梦呢。(第 十四回)2、实指一种虽然已醒,但意识尚未完全清醒的状态,即“神意尚恍惚。如:第五十一回宝玉梦中叫袭人:“至三更以后,宝玉睡梦之中,便叫袭人。叫了两声,无人答成,自己醒了,方想起袭人不在家,自己也好笑起来。”宝玉叫袭人的时 候其实已经醒了,只是意识还未完全清醒,因此下意识地仍然叫袭人。当“叫了 两声,无人答应”时意识才完全清醒。此“梦”并非在无意识状态下的活动,因 而实际上不能算作是“梦”。后来宝玉与袭人谈论过此梦:宝玉发了一晚上呆。及催他睡下,袭人等也都睡后,听着宝玉在枕上长 吁短叹,复去翻来,直至三更以后。方渐渐的安顿了,略有鼻句声。袭人方放 心,也就朦胧睡着。没半盏茶时,只听宝玉叫“晴雯”。袭人忙睁开眼连声 答应,问作什么。宝玉因要吃茶。袭人忙下去向盆内蘸过手,从暖壶内倒了 半盏茶来吃过。宝玉乃笑道:“我近来叫惯了他,却忘了是你。”袭人笑道:5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他一乍来时你也曾睡梦中直叫我,半年后才改了。我知道这晴雯人虽去了,这两个字只怕是不能去的。”说着,大家又卧下。(第七十七回)“我近来叫惯了他,却忘了是你。”“叫惯了”,便是下意识的叫,不一定是 做梦。“他一乍来时你也曾睡梦中直叫我,半年后才改了。”如果此“梦”作“梦 境”解的话,宝玉半年来岂不是每晚都要做梦。3、实属于“幻化”情节。如“柳湘莲梦尤三姐入空门”:贾琏此时也没了主意,便放了手命湘莲快去。湘莲反不动身,泣道:“我 并不知是这等刚烈贤妻,可敬,可敬。湘莲反扶尸大哭一场。等买了棺木,眼见人殓,又俯棺大哭一场,方告辞而去。出门无所之,昏昏默默,自想方才之事。原来尤三姐这样标致,又这等 刚烈,自悔不及。正走之间,只见薛蟠的小厮寻他家去,那湘莲只管出神。那小厮带他到新房之中,十分齐整。忽听环珊I叮当,尤三姐从外而入,一手 捧着鸳鸯剑,一手捧着一卷册子,向柳湘莲泣道:“妾痴情待君五年矣。不期 君果冷心冷面,妾以死报此痴情。妾今奉警幻之命,前往太虚幻境修注案中 所有一干情鬼。妾不忍一别,故来一会,从此再不能相见矣。”说着便走。湘莲不舍,忙欲上来拉住问时,那,那尤三姐便说:“来自情天,去由情地。前生误被情惑,今既耻情而觉,与君两无干涉。”说毕,一阵香风,无踪无 影去了。湘莲警觉,似梦非梦,睁眼看时,那里有薛家小童,也非新室,竟是一 座破庙,旁边坐着一个跳腿道士捕虱。湘莲便起身稽首相问:“此系何方?仙 师仙名法号?”道士笑道:“连我也不知道此系何方,我系何人,不过暂来歇 足而已。”柳湘莲听了,不觉冷然如寒冰侵骨,掣出那股雄剑,将万根烦恼 丝一挥而尽,便随那道士,不知往那里去了。(第六十六回)柳湘莲从贾琏“新房”出来之后“无所之”,“正走之间,只见薛蟠的小厮寻 他家去”,这里并没有入眠的迹象。直到与尤三姐见面后“警觉”,才发现自己到 了一座破庙。其实整个过程并非是在睡眠状态中,实际上是一种有别于梦境的“幻 化”情节,“似”梦而“非”梦,是以幻化的笔法推动情节的发展。4、没有实质性内容的“梦”。如第八问詹光单聘仁做的“好梦”:却说宝玉因送贾母回来,待贾母歇了中觉,意欲还去看戏取乐,又恐扰 的秦氏等人不便,因想起近日薛宝钗在家养病,未去亲候,意欲去望他一望。6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若从上房后角门过去,又恐遇见别事缠绕,再或可巧遇见他父亲,更为不妥,宁可绕远路罢了。当下众嬷嬷丫鬟伺候他换衣服,见他不换,仍出二门去了,众嬷嬷丫鬟只得跟随出来,还只当他去那府中看戏。谁知到穿堂,便向东向 北绕厅后而去。偏顶头遇见了门下清客相公詹光单聘仁二人走来,一见了宝 玉,便都笑着赶上来,一个抱住腰,一个携着手,都道:“我的菩萨哥儿,我 说作了好梦呢,好容易得遇见了你。”说着,请了安,又问好,劳叨半日,方才走开。此处,詹光、单聘仁说“作了好梦”,应该是托词,遇见了贾家的大公子,自然要讨好一番,把“好梦”作为遇到宝玉的先兆,其实是在表示很高兴、很荣 幸见到宝玉的意思。他们之前也不一定做过什么“好梦”。即便是真的做了“好 梦”,此处曹雪芹亦无描写,我们也无法从其他地方推断出大体的梦境来。再比 如王熙凤两次亲口说的“春梦”:凤姐又道:“这一个丫头就好。方才两遭,说话虽不多,听那口声就简断 说着又向红玉笑道:“你明儿伏侍我去罢。我认你作女儿,我一调理你就出息 了。”红玉听了,扑哧一笑。凤姐道:“你怎么笑?你说我年轻,比你能大几 岁,就作你的妈了?你还作春梦呢!你打听打听,这些人头比你大的大的,赶着我叫妈,我还不理。今儿抬举了你呢!(第二十七回)说毕半日,凤姐见无话,便转身出来。刚至廊檐上,只见有几个执事的 媳妇子正等他回事呢,见他出来,都笑道:“奶奶今儿回什么事,这半天?可 是要热着了。”凤姐把袖子挽了几挽,趾匕着那角门的门槛子,笑道:“这里过 门风倒凉快,吹一吹再走。”又告诉众人道:“你们说我回了半日的话,太太 把二百年头里的事都想起来问我,难道我不说罢。”又冷笑道:“我从今以后 倒要干几样克毒事了。抱怨给太太听,我也不怕。糊涂油蒙了心,烂了舌头,不得好死的下作东西,别作娘的春梦!明儿一裹脑子扣的日子还有呢。如今 裁了 丫头的钱,就抱怨了咱们。也不想一想是奴几,也配使两三个丫头!”一面骂,一面方走了,自去挑人回贾母话去,不在话下。(第三十六回)这两处“梦”除了体现王熙凤泼辣的性格外,对故事情节没有任何影响,亦 不涉及哪个具体的梦境,只是泛泛而说,没有内容。因此不把此类“梦”归于“梦 境”之中。7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节红楼梦梦境统计通过检索相关资料,可以看出多数学者认定红楼梦共描写了“三十多”个梦幻情节:书中梦幻达33个之多”、“红楼梦共写了 33个梦”、“小说 中出现的30多梦”69】、“书中大小梦境多达33处之多”等等。但大多只是泛泛 而谈,未详细统计列出,且未将“梦”与“幻”作区分。其中相对详尽的要数 红楼梦三十二系统解析。在该文中,作者“严格区分了作品中出现的梦境、幻 境与鬼幻,只计由睡眠而生的梦境,包括作者点出是梦而未言内容者,共32个梦 要素”,并按照次序,一一列出。但即便如此,仍有不恰当之处。如所列第五十-0 宝玉睡梦中叫袭人”,这里的“梦”只是一种意识尚未完全清醒的状态,并 不在睡眠之中。再如所列第六十六回“柳湘莲梦三姐入幻境”,其实并非梦境,实 际上是一种“幻境”。因此之前学者对红楼梦中梦境的统计并不十分严密。结合前人的成果,按照“梦”的定义、条件、特点,排除上节所论四种“梦:笔者经过仔细研读、反复推敲,现将前八十回中梦境描写统计于下:序号回目内容1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2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3第十三回秦氏给凤姐托梦4第十三回宝玉梦见秦氏死了5第十九回卫儿母亲梦忍字花样6第二十四回小红遗帕惹相思梦7第三十回袭人被宝玉踢后梦里“暧哟”8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梦蒋玉茵、金钏儿9第三十六回宝玉绛芸轩金玉、木石之梦10第三十九回刘姥姥述老奶奶之梦11第四十八回雅女香菱梦中得诗8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第五十六回贾宝玉梦甄宝玉13第五十七回宝玉梦黛玉何老家14第五十八回宝玉假说梦杏花神15第六十二回湘云醉梦作酒令16第六十九回尤二姐梦尤三姐劝谏杀王熙凤之梦17第七十二回凤姐梦遭夺匹锦之梦18第七十七回宝玉梦晴雯辞别19第七十九回宝玉梦晴雯等魇魔不宁之梦红楼梦前八十回具有实质内容的“梦境”描写共有19处。这些梦境描写 是我们研究曹雪芹梦境描写技巧的材料。只有确定了材料,才能为研究奠定一定 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揭蕖红楼梦梦境描写艺术前无古人、后无来 者,二百年来无人能出其右的原因之所在。9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红楼梦的梦因中国传统梦理论认为梦是由外邪(外部环境)、内感(内部脏相)、七情、心 结四种因素纠结而成。其中外邪和内感属于“魄识之感”129MP861),是生理病理原 因;七情和心结属于“情念之感”29MP861),是精神心理原因。曹雪芹在构建梦境 的过程中也十分重视梦境起因的描写,将中国传统梦理论融入创作过程中去,每 个梦都是由上述四种因素的某一种或几种引发的。第一节“外邪”致梦黄帝内经素问中云:“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月奏理开,逢虚风,其 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067)中医把致病因素称为“邪”,“邪”又 分为“虚邪”和“正邪”。“虚邪”是指明显而强烈的致病因素,“正邪”是指隐晦 而轻微的致病因素。其实,外邪除了“风”之外,还有“寒”、“暑”、“湿”、“燥”、“火”等。曹雪芹在梦境构建的过程中,也十分注意梦因中的“外邪”因素。试 举几例:在“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中,甄士隐“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时正值“炎 夏永昼”,梦醒时,“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春乏夏困,暑天热气逼人,“正 邪从外袭内”容易导致人体内阳盛火旺,从而易梦。素问脉要精微论曰:“阳 盛则梦见大火燔灼。”*02)甄士隐“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而醒。尔 雅释天有“疾雷为霆霓。”郭璞注曰:“雷之急击者谓霹雳”*153),即迅猛的 雷声,与“火”相合。第二十二回制灯谜时,贾元春谜面日: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谜底为“爆竹”。“身如来帛气如雷,霹雳之声亦有可能出自“爆竹”,第五 十五何就有名曰“一声雷”的爆竹,“爆竹”亦与“火”相合。石芾南医原云:“湿属于地气,地气为浊邪,浊气最昏人神智。往往温病 初起,即令人神气异常,昏糊烦躁,不知所苦;间有神清而能自主者,梦寐亦多 10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不安,闭目即有所见。”回5)“地气”指饮食五谷之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云:“大气通于肺,地气通于瞌。”【(P45)张景岳注:“地气,浊气也,谓饮食之 气。”【16】(P26)曹雪芹在“湘云醉梦作酒令”中即用此理:正说着,只见一个小丫头笑嘻嘻的走来:“姑娘们快瞧云姑娘去,吃醉了 图凉快,在山子后头一块青板石凳上睡着了。”众人听说,都笑道:“快别吵 嚷。”说着,都走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 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 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他,又用鳏帕包了一包芍药花 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挽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 说酒令,唧唧嘟嘟说:“泉香而酒冽,玉碗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 扶归,却为宜会亲友。”众人笑推他,说道:“快醒醒儿吃饭去,这潮凳上还 睡出病来呢。”湘云慢启秋波,见了众人,低头看了一看自己,方知是醉了。“青板石凳”,性属阴凉,正是湘云自己找的“纳凉避静”之所。在上面睡久 了湿气必然侵入体内,容易导致风湿、关节痛,因此众人忙把她推醒,说“快醒 醒儿吃饭去,这潮凳上还睡出病来呢。”又“泉香而酒冽”,“泉”含“清凉”意,与“湿”相合。湘云酒醉后,躺在青板石凳休息,湿气“由外袭内”,从而发梦。湿邪多见于夏秋,此梦恰在夏天,正合。宝玉秋冬夜里经常要喝茶。“命四儿剪灯烹茶”(第二十一回),“沉烟重 拨索烹茶(第二十三回秋夜即事),“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第二十三回冬夜即事)。第七十七回更有详细描写:“没半盏茶时,只听宝 玉叫晴雯。袭人忙睁开眼连声答应,问作什么。宝玉因要吃茶。袭人忙下去 向盆内蘸过手,从暖壶内倒了半盏茶来吃过。”宝玉夜里吃茶多在秋冬天。秋冬 天气干燥,因而易夜间口渴。石芾南医原云:“燥邪入心包则神烦意乱,轻则多言,重则澹语,闭极则神明昏乱,吃语不休,目精频转。”017)燥邪侵 入体内后,引人发梦,且多狂言吃语。曹雪芹所写近二十个梦中,宝玉之梦最多,秋冬之梦亦达五个之多。如:第五何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第十三何宝玉梦见秦氏 死了、第七十七回宝玉梦晴雯辞别、第七十九何宝玉梦晴雯等魇魔不宁之梦等皆 为秋冬之梦,且宝玉在这几个梦中都有吃语现象。“风、火、暑、湿、燥、寒”,是为“六邪”。其中风邪多见于春,火邪多 见于夏,暑邪多见于长夏,湿邪多见于夏秋之际,燥邪多见于秋,寒邪多见于冬。11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实际上很少有单一外邪导致发梦的,大多是或二或三共同发生作用,共同作为梦 的外因与诱因。宝玉有诗云:“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意谓在“青欲滴”、“绿生凉”的翠竹之下,正适合睡眠休憩,希望清风莫吹动绿竹,以免清碎的竹 影扰了我的美梦。亦有诗云“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除醵梦也香。”即谓人在花 气中睡眠,梦中也能感觉出香来。在做梦过程中,外界的弱刺激能够扰梦。在睡 眠过程中,外界的弱刺激亦有导致发梦的可能。第二节“内感”致梦灵枢淫邪发梦曰:“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善梦J】阴?。)正邪进入体内后影响 五脏六腑,干扰到“营气”和“卫气”的阴阳平衡,从而使人发梦,产生梦象。又陈士元梦占逸旨云:厥气客于心,则梦丘山、烟火;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奇物;客于 肝,则梦山林树木;客于脾,则梦丘陵、大泽、坏屋风雨;客于肾,则梦临渊,没居水中。“8Mpi3)曹雪芹在梦境起因描写中,十分重视“内感”的因素。但是两者的切合,不 落痕迹,平滑自然。若非细心体会,实难以察觉。这正是曹雪芹梦境描写高超技 巧之所在。素问方盛衰论曰:“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3MP569)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云:“心气虚者,其人即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 散,魂魄妄行。”*98)“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中,“一声霹雳”合“火”;随“二仙师”“到幻境”合“远行”。那甄士隐是否心气虚呢?答案是肯定的。曹雪芹是如此安排甄士隐梦醒的:“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 雳,有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一看,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所梦 之事便忘了对半。”心气虚的症状便是“惊悸喜忘”MP22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