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一数学同步测试(1)—角的概念·弧度制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请将所选答案填在括号内)
1.已知A={第一象限角},B={锐角},C={小于90°的角},那么A、B、C关系是( )
≠
A.B=A∩C B.B∪C=C C.AC D.A=B=C
2.下列各组角中,终边相同的角是 ( )
A.与 B.
C. D.
3.已知弧度数为2的圆心角所对的弦长也是2,则这个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 ( )
A.2 B. C. D.
4.设角的终边上一点P的坐标是,则等于 ( )
A. B.
C. D.
5.将分针拨慢10分钟,则分钟转过的弧度数是 ( )
A. B.- C. D.-
6.设角和的终边关于轴对称,则有 ( )
A. B.
C. D.
7.集合A={,
B={,
则A、B之间关系为 ( )
≠
≠
A. B. C.BA D.AB
8.某扇形的面积为1,它的周长为4,那么该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 ( )
A.2° B.2 C.4° D.4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弧度角的大小与圆的半径无关 B.大圆中1弧度角比小圆中1弧度角大C.圆心角为1弧度的扇形的弧长都相等 D.用弧度表示的角都是正角
10.中心角为60°的扇形,它的弧长为2,则它的内切圆半径为 ( )
A.2 B. C.1 D.
11.一个半径为R的扇形,它的周长为4R,则这个扇形所含弓形的面积为 ( )
A. B.
C. D.
12.若角的终边落在第三或第四象限,则的终边落在 ( )
A.第一或第三象限 B.第二或第四象限
C.第一或第四象限 D.第三或第四象限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
13.,且是第二象限角,则是第 象限角.
14.已知的取值范围是 .
15.已知是第二象限角,且则的范围是 .
16.已知扇形的半径为R,所对圆心角为,该扇形的周长为定值c,则该扇形最大面积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4分,17—21题每题12分,22题14分)
17.写出角的终边在下图中阴影区域内角的集合(这括边界)
(1) (2) (3)
18.一个视力正常的人,欲看清一定距离的文字,其视角不得小于5′.
试问:(1)离人10米处能阅读的方形文字的大小如何?
(2)欲看清长、宽约0.4米的方形文字,人离开字牌的最大距离为多少?
19.一扇形周长为20cm,当扇形的圆心角等于多少弧度时,这个扇形的面积最大?并求此扇形的最大面积?
20.绳子绕在半径为50cm的轮圈上,绳子的下端B处悬挂着物体W,如果轮子按逆时针方向每分钟匀速旋转4圈,那么需要多少秒钟才能把物体W的位置向上提升100cm?
21.已知集合A={
求与A∩B中角终边相同角的集合S.
22.单位圆上两个动点M、N,同时从P(1,0)点出发,沿圆周运动,M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弧度/秒,N点按顺时针转弧度/秒,试求它们出发后第三次相遇时的位置和各自走过的弧度.
高一数学参考答案(一)
一、1.B 2.C 3.B 4.D 5.A 6.D 7.C 8.B 9.A 10.A 11.D 12.B
二、13.三 14. 15. 16.
三、17.(1);
(2);;
(3).
18.(1)设文字长、宽为米,则;
(2)设人离开字牌米,则.
19.,当时,.
20.设需秒上升100cm .则(秒).
21..
22.设从P(1,0)出发,秒后M、N第三次相遇,则,故=12(秒).
故M走了(弧度),N走了(弧度).
同步测试(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及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请将所选答案填在括号内)
1.已知的正弦线与余弦线相等,且符号相同,那么的值为 ( )
A. B. C. D.
2.若为第二象限角,那么的值为 ( )
A.正值 B.负值 C.零 D.为能确定
3.已知的值为 ( )
A.-2 B.2 C. D.-
4.函数的值域是 ( )
A.{-1,1,3} B.{-1,1,-3} C.{-1,3} D.{-3,1}
5.已知锐角终边上一点的坐标为(则= ( )
A. B.3 C.3- D.-3
6.已知角的终边在函数的图象上,则的值为 ( )
A. B.- C.或- D.
7.若那么2的终边所在象限为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8.、、的大小关系为 ( )
A. B.
C. D.
9.已知是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且,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形状为 (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不等腰的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10.若是第一象限角,则中能确定为正值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2个以上
11.化简(是第三象限角)的值等于 ( )
A.0 B.-1 C.2 D.-2
12.已知,那么的值为 ( )
A. B.-
C.或- D.以上全错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
13.已知则 .
14.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_.
15.已知,则=______.
16.化简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4分,17—21题每题12分,22题14分)
17.已知求证:.
18.若, 求角的取值范围.
19.角的终边上的点P和点A()关于轴对称()角的终边上的点Q与A关于直线对称. 求的值.
20.已知是恒等式. 求a、b、c的值.
21已知、是方程的两根,且、终边互相垂直.
求的值.
22.已知为第三象限角,问是否存在这样的实数m,使得、是关于的方程
的两个根,若存在,求出实数m,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高一数学参考答案(二)
一、1.C 2.B 3.D 4.D 5.C 6.C 7.C 8.C 9.B 10.C 11.A 12.C
二、13. 14. 15. 16.1
三、17.由已知 故 .
18.左=右,
19.由已知P(,, , 故原式=-1-.
20.,
故.
21.设则,
由 解知,
22.假设存在这样的实数m,.则
又,解之m=2或m=
而2和不满足上式. 故这样的m不存在.
高一数学同步测试(3)—正、余弦的诱导公式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请将所选答案填在括号内)
1.若那么的值为 ( )
A.0 B.1 C.-1 D.
2.已知那么 ( )
A. B. C. D.
3.已知函数,满足则的值为 ( )
A.5 B.-5 C.6 D.-6
4.设角的值等于 ( )
A. B.- C. D.-
5.在△ABC中,若,则△ABC必是 (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6.当时,的值为 ( )
A.-1 B.1 C.±1 D.与取值有关
7.设为常数),且
那么 ( )
A.1 B.3 C.5 D.7
8.如果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9.在△ABC中,下列各表达式中为常数的是 ( )
A. B.
C. D.
10.下列不等式上正确的是 ( )
A. B.
C. D.
11.设那么的值为 ( )
A. B.- C. D.
12.若,则的取值集合为 (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
13.已知则 .
14.已知则 .
15.若则 .
16.设,其中m、n、、都是非零实数,若
则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4分,17—21题每题12分,22题14分)
17.设和
求的值.
18.已知求证:
19.已知、是关于的方程的两实根,且
求的值.
20.已知(1)求的表达式;(2)求的值.
21.设满足,
(1) 求的表达式;(2)求的最大值.
22.已知: ,求。
高一数学参考答案(三)
一、1.C 2.B 3.B 4.C 5.C 6.A 7.C 8.C 9.C 10.B 11.B 12.C
二、13. 14.0 15.1 16.-1
三、17.,
, 故原式=3.
18.由已知,
.
19.由 知原式=.
20.(1),
.
(2).
21.(1)由已知等式
①
得 ②
由3①-②,得
8,
故.
(2)对,将函数的解析式变形,得
=,
当时,
22.
=
=
同步测试(4)—正、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函数在闭区间( )上为增函数. ( )
A. B. C. D.
2.函数的单调减区间为 ( )
A. B.
C. D.
3.设a为常数,且,则函数的最大值为
( )
A. B. C. D.
4.函数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 ( )
A. B. C. D.
5.方程的实根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无数个
6.下列函数中,以π为周期的偶函数是 ( )
A. B. C.D.
7.已知的图象和直线y=1围成一个封闭的平面图形,该图形的面积
是 ( )
A.4π B.2π C.8 D.4
8.下列四个函数中为周期函数的是 ( )
A.y=3 B.
C. D.
9.如果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4π,那么常数ω为 ( )
A. B.2 C. D.4
10.函数的定义域是 ( )
A. B.
C.D.
11.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12.函数上为减函数,则函数上 ( )
A.可以取得最大值M B.是减函数
C.是增函数 D.可以取得最小值-M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答案填在横线上)
13.为奇函数, .
14.若= .
15.已知方程有解,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
16.函数的定义域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4分,17—21题每题12分,22题14分)
17.已知的最大值M(a)与最小值m(a).
18.如图,某地一天从6时到11时的温度变化曲线近似满足函数
(1) 求这段时间最大温差;
(2) 写出这段曲线的函数解析式.
19.已知
(1) 求f(x)的最小正周期;
(2) 求f(x)的最值;
(3) 试求最小正整数k,使自变量x在任意两个整数间(包括整数本身)变化时,函数
f(x)至少有一个最大值,一个最小值.
20.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3,试确定的
单调区间.
21.设
(1)令表示P;
(2)求t的取值范围,并分别求出P的最大值、最小值.
22.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周期性、最值.
高一数学参考答案(四)
一1.A 2.B 3.B 4.C 5.C 6.A 7.B 8.A 9.A 10.C 11.B 12.A
二、13. 14. 15. 16.
三、17.(1);
(2);
(3);
(4).
18.(1)20°; (2).
19.(1); (2) ; (3)k=2.
20.(1)当a>0时, ;
(2)当a<0时,.
21.(1);(2).
22.定义域:
最小正周期:π 当时递增
当时
y没有最大值.
第12页 共12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