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届必修一文言文竞赛试题及答案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B )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渡河
C.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 阙秦以利晋 阙:使……侵损,削减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 以其无礼于晋 来,表目的/因为,表原因
B. 君知其难也 / 吾其还也 这件事,代词/还是,表商量语气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如果,表假设
D.唯君图之 / 君之壮也,犹不如人 这件事,代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
A.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 B.以其无礼于晋 状语后置
C.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状语后置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状语后置
4.以下五句话的分组,全都表明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理由的一组是( D )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⑤秦伯说,与郑人盟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A、今行而无信: 相信 名词,信物
B、顾计不知所出耳: 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C、秦王必说见臣: 通“悦”,喜欢,高兴
D、进兵北略地: 掠夺,夺取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
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②又前而为歌曰(名词作动词,上前) ③乃朝服,设九宾(名词作动词,穿上朝服) 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迟) ⑤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说) ⑥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形容词作动词,亲近) ⑧皆白衣冠以送之(名词作动词,穿上白衣服,带上白帽子)
A、①②③ B、④⑤⑦ C、②③⑧ D、①⑥⑧
7.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来,表目的
②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并且,表并列
①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因为,表原因
②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来,表目的
A、两个“而”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B、两个“而”字相同,两个“以”字相同
C、两个“而”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D、两个“而”字不同,两个“以”字不同
8.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 杀人如不能举 好像,副词
刑人如恐不胜 好像,副词
B. 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料想,动词
其意常在沛公也 意图,名词
C. 哙拜谢 感谢,动词
乃令张良留谢 辞谢,动词
D. 卮酒安足辞 推辞,动词
何辞为 告辞,动词
9.下列句子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 )
①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秋毫不敢有所近 ⑤张良出,要项伯 要 ,通邀 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⑦ C、②⑤⑦⑧ D、②④⑥⑧
1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沛公奉卮酒为寿”一句中的“寿”在这里是祝人健康长寿的意思。
B、古语中“山东”指泰山以东的地区,“河北”指黄河以北的地区,如文中“沛公居山东时”、“将军战河北”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崤山
C、“沛公”指的是刘邦,因其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故称“沛公”。
D、“竖子不足与谋”一句中的“竖子”是骂人的话,相当于今天的“小子”,文中指项羽。
二、 填空题(共30分)
(一)古今异义(每空1分,共10分)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省略,以之为 古义:东方路上的主人
以为 东道主
今义:认为 今义: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 3.共其乏困
古义:出使的人 古义:缺乏的东西
今义:出门时携带的包裹、箱子 今义:疲乏困倦
4.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男方为婚,女方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情或男女双方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二) 词类活用,指出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翻译(每空1分,共10分)
夜缒而出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烛之武退秦师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撤
越国以鄙远 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做边境
皆白衣冠以送之 名词作动词,穿上白衣服,带上白帽子
使使以闻大王 使 动词,派遣
使 动词作名词,使者
群臣怪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吾得兄事之 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 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止
(三) 一词多义,解释加点词的词性并翻译(每空1分,共10分)
为击破沛公军 介词,替,给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介词,替,给 动词,设计
为 客为何者 动词,做,干
窃为大王不可取也 动词,认为
我为鱼肉 动词,作为
何辞为 句末语气助词,不译
卮酒安足辞 动词,推辞
辞 今者出,未辞也 动词,告辞
大礼不辞小让 动词,考虑
三、翻译下列句子。(每题5分,共50分)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即使太子不说,我(也)希望可以前往秦国,现在去却没有信物,那么秦王未必可以亲近。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这样,那么将军的仇报了,并且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情的宾客。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如果使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怎么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如果放弃灭郑,而让郑国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来来往往,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
(6)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大西边的疆域。
(7)孰与君少长?
(项伯)和您比,谁大谁小?
(8)若属皆且为所虏。
你们这些人都要被他俘虏。
(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的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1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现在别人正是刀和菜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告辞呢?
15.名句默写(10分,每空0.5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 挥斥方遒 。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
(3)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4)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5)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6)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7)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8)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9)又前而为歌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0)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11)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1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13)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14)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1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