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药用植物学书(全部知识点).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308154 上传时间:2025-05-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用植物学书(全部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药用植物学书(全部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为对象,研究它们的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学科。 《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有药用植物237种,第一部记载药物的专著。《新修本草》古代首部药典。 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它最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质与核酸为主的复合物。 细胞质是原生质体的基本组成成分,为半透明、半流动的基质。 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具一定的结构,可分为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质四部分。 细胞器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器官 后含物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而产生各种非生命的物质,统称为后含物。包括淀粉粒、菊糖、湖粉粒、脂肪油和各种结晶。 草酸钙结晶 1、簇晶2、针晶束3、方晶4、砂晶5、柱晶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与液泡、质体一起构成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区别的三大结构特征。 细胞壁的分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胞间层,存在于细胞壁的最外面,是相邻的两个细胞共用的薄层。它是由亲水性的果胶类物质组成,依靠它使相邻细胞粘连在一起。果胶很容易被酸或,酶等溶解,从而导致细胞的相互分离。 初生壁在植物细胞生长过程中,由原生质体分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果胶质加在胞间层的内侧,形成细胞的初生壁。 次生壁是细胞壁停止生长后,逐渐在初生壁的内侧一层层地积累一些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木质素等物质,使细胞壁附加加厚。 纹孔和胞间联丝次生壁在加厚过程中不是均匀增厚的,在很多地方留下没有增厚的空隙,称为纹孔。纹孔有3种类型:单纹孔、具缘纹孔、半缘纹孔 细胞壁的特化 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粘质化、矿质化 木质化:加间苯三酚溶液1滴,待片刻,再加浓盐酸1滴,显红色 木栓化 遇苏丹3试液可染红 组织来源、功能相同,形态构造相似,而且彼此密切联系的细胞群 植物的组织分为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分泌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 分生组织它的特征是细胞小,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无明显的泡液。可分为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基本组织在植物体内占很大位置,分布在植物体的许多部分,是组成植物体的基础。它是由主要起代谢活动和营养作用的薄壁细胞所组成,所以又称薄壁组织。其特征是细胞壁薄,细胞的性状有圆球形、圆柱形、多面体等,细胞之间常有间隙。 保护组织分为初生保护组织——表皮组织与次生保护组织——周皮。 表皮组织分布于幼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表面。通常由一层扁平的长方形、多边形或波状不规则形,彼此嵌合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的生活细胞组成。 气孔在表皮上(特别是叶的下表皮)可见一些呈星散或成行分布的小孔,称为气孔。气孔是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对合而成的。保卫细胞与其周围的表皮细胞——副卫细胞排列的方式称为气孔的轴式类型。双子叶植物叶中常见的气孔轴式类型有不定式、不等式、环式、直轴式、平轴式等多种。 毛茸是由表皮细胞分化而成的凸起物。有分泌作用的毛茸,称为腺毛;没有分泌作用,称为非腺毛。 腺毛:有头部及柄部之分,头部膨大,由于组成头、柄细胞的多少不同而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腺毛。 非腺毛:无头、柄之分,因而顶端不膨大,由于组成非腺毛的细胞数目,分枝状况不同而有多种类型的非腺毛。 周皮 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三部分合称周皮。 分泌组织 (1)外部分泌组织 位于植物的体表,其分泌物直接排出体外,其中有腺毛、腺鳞和蜜腺。 (2)内部分泌组织 分泌细胞 分泌腔 又称油室。 分泌道 乳汁管 是由一个或多个细长分枝的乳细胞形成。 机械组织 一 厚角组织 厚角组织的细胞是活细胞,呈不均匀的增厚,一般在角处增厚。 二 厚壁组织 纤维和石细胞 (1)输导组织 输导组织是植物体中输送水分、无机盐和营养物质的组织。其共同点是细胞长形,常上下连接,形成适于输导的管道。 (1)管胞和导管 是专管自上而下输送水分及溶于水中的无机养料的输导组织,存在于植物的木质部中。有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具缘纹孔导管。 (2)筛管、伴胞和筛胞 韧皮部中。 维管束主要由韧皮部和木质部构成。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形成层存在,能不断增生长大,所以称为无限维管束。茎的维管束没有形成层,不能增生长大,所以称为有限维管束。 1有限外韧维管束 2无限外韧维管束 3、双韧维管束 4、周韧维管束 5、周木维管束 6辐射维管束 根尖的构造最下端为根冠,向上依次为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根的初生构造由外至内为表皮、皮层、维管柱 1、表皮 位于根的最外围,一般为单层细胞。表皮细胞多为长方形,排列整齐,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壁薄,非角质化,富有通透性,无气孔。部分表皮细胞的外壁向外突出,延伸形成根毛 2、皮层 分为外皮层、皮层薄壁组织、内皮层。 3、维管柱 包括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 中柱鞘 通常由一层薄壁细胞构成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 1表皮 为一层形状扁平、排列整齐紧密的生活细胞构成,有的有气孔、毛茸和其他附属物 2皮层 由多层生活细胞构成,细胞壁薄而大,排列疏松,有细胞间隙,靠近表皮部分的细胞常含有叶绿体 3维管柱 包括成环状排列的维管束,髓射线和髓等 初生维管束 双子叶植物的茎初生维管束包括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和束中形成层。初生韧皮部位于维管束外侧,由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和初生韧皮纤维组成。初生木质部位于维管束的内侧,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组成 束中形成层位于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 髓射线 为初生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外连皮层,内接髓部,在横切面上成放射状,有横向运输和储藏的作用 髓 是茎的中央部分,是基本分生组织产生的薄壁细胞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 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构造特点:1。表皮多长期存在有气孔 2。由于组织中次生构造不发达大部分是初生构造 3。髓部发达 单子叶植物茎和根茎的构造 1、 单子叶植物茎一般没有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2、单子叶植物茎维管束主要是有限外韧维管束和周木维管束 2、 横切面观单子叶植物茎维管束成散在排列 叶:叶片,叶柄,托叶 叶柄 是由表皮、皮层和维管组织三部分组成。 叶片 的内部构造表皮、叶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和叶脉。 栅栏组织:位于上表皮之下,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紧密,其细胞的长轴与上表皮垂直,形如栅栏。细胞内含有大量叶绿体,光合作用效能较强,各种植物叶肉的栅栏组织排列的层数不一样,也可作为叶类药材鉴别的特征之一。 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下方,与下表皮相接,由一些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薄壁细胞构成,细胞间隙大,排列疏松如海绵。 叶序:互生,对生,轮生叶序 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等组成 花被:花萼和花冠合称 花冠类型:十字形花冠、蝶形花冠、唇形花冠、管状花冠、舌状花冠、漏斗状花冠、钟状花冠、坛状花冠、高脚蝶状花冠、辐状花冠 雄蕊群 是一朵花中所有雄蕊的总称 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 雄蕊类型:离生雄蕊、二强雄蕊(雄蕊4枚,分离,2长2短)、四强雄蕊(雄蕊6枚,分离,4长2短)、单体雄蕊、二体雄蕊、多体雄蕊、聚药雄蕊 雌蕊 由子房、花柱、和柱头组成 子房着生的位置:上位,下位,半下位子房 胎座的类型: 1边缘胎座:2侧膜胎座:合生心皮雌蕊,子房一室,胚珠着生于相邻两心皮的腹缝线上3中轴胎座:合生心皮雌蕊,子房多室,胚珠着生于心皮边缘向子房中央愈合的中轴上4特立中央胎座 5、基生胎座 6、顶生胎座 花的类型1完全花和不完全花2重被花,单被花和无被花3两性花、单性花、无性花 花序 花序轴不分支的为单花序,花序轴分支的是复花序 单花序分: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柔荑花序、肉穗花序、伞房花序、伞形花序、头状花序、隐头花序、 总花序分为:复总状花序、复穗状花序、复伞形花序、复伞房花序、复头状花序 有限花序分为:单歧聚伞花序、二歧聚伞花序、多歧聚伞花序、轮伞花序 果实的类型1单果:一朵花中只有一个雌蕊形成的一个果实 。分肉果和干果。肉果分:浆果、核果、梨果、柑果、瓠果。干果分裂果和不裂果。裂果分: 果、荚果、角果、蒴果。不裂果分:瘦果、颖果、坚果、翅果、胞果、分果 2聚合果:由一朵花中的许多离生单雌蕊聚集生长在花托上并与花托共同发育成的果实 3 聚花果: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成的果实 种子由种皮、胚、胚乳组成。胚由卵细胞和一个精子受精后发育而成,是种子中尚没有发育的幼小植物体。胚由胚根、胚轴、胚芽、子叶组成 种子分为:有胚乳种子、无胚乳种子 学习植物分类学的目的意义1准确鉴定药材原植物种类,保证药材生产研究的科学性和用药的安全性2利用植物间的亲缘关系,探寻新药的药用植物资源和紧缺药材的代用品3为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开发利用,保护和栽培提供依据4有助于国际交流 植物分类学是一门对植物进行准确描述,命名,分群归类,并探索各类群之间亲缘关系远近和趋向的基础科学。 植物分类的等级门、纲、目、科、属、种。 植物的命名属名、种加词和命名人 藻类植物为自养性的原始低级植物,植物体构造简单,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小者是单细胞。藻类植物通常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和其他色素。藻类植物的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三种。 褐藻门:海带昆布海蒿子 蓝藻门:葛仙米螺旋藻 绿藻门:蛋白核小球藻石莼红藻门:琼枝石花菜甘紫菜 菌类是一大群异养性的有机体,菌类包括细菌门、粘菌门、真菌门三个门的植物。细菌是微小的单细胞有机体,有明显的细胞壁,没有细胞核结构,与蓝藻相似,属于原核生物。 真菌的通性在正常的生长时期,真菌的菌丝一般是疏松的,但在繁殖期或不良环境条件下,菌丝相互紧密的交织在一起,形成各种形态的菌丝组织体,常见的有根状菌索和菌核,某些高等真菌在繁殖时期产生孢子的结构,习称子实体,容纳果的褥座称子座。子座是真菌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一种过渡形式。 真菌分类子囊菌亚门:冬虫夏草 带子座的菌核(僵虫)担子菌亚门:猪苓 菌核入药有利尿渗湿之效,猪苓多糖有抗癌作用。 地衣是植物界一个特殊的类群,它们是由真菌和藻类高度结合的共生复合体。 地衣分类:壳状地衣、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 松萝 全草能祛风湿,通经络,抗菌消炎。 苔藓植物是绿色自养性植物,苔藓植物的假根是表皮突起的单细胞或一列细胞组成的丝状体。植物体内部构造简单,组织分化水平不高,仅有皮部和中轴的分化,没有真正的维管束构造。叶多数由一层细胞组成,表面无角质层,内部有叶绿粒。苔藓植物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我们常见的植物体是它的配子体,是由孢子萌发成原丝体,在由原丝体发育而成,配子体在世代交替中占优势,能独立生活。孢子体则不能独立生活,须寄生在配子体上,这一点是与其他陆生高等植物的最大区别。 苔藓植物的分类 1苔纲:地钱 2藓纲:大金发藓 全草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蕨类植物是高等植物中具有维管组织,但比较低级的一类群。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在植物体内均具有维管系统,所以这三类植物也总称维管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一样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蕨类植物的孢子体发达,通常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多为年生草本,稀一年生。陆生或附生。根:通常为不定根,着生在根状茎上。茎:通常为根状茎。 叶:根据叶的起源及形态特征,分为小型叶和大型叶两类。配子体结构简单,生活期短,能独立生活。 蕨类药用植物 卷柏 全草含多种双黄酮。生用能破血,治闭经腹痛,跌大损伤;炒炭用止血,治吐血,便血、尿血、脱肛。 木贼 全草能收敛止血,利尿、明目退翳。 问荆 全草能利尿、止血、清热、止咳。 紫萁 根茎入药作“贯众”用,能清热解毒、祛瘀杀虫、止血。 海金沙 粗茎鳞毛蕨 根茎连同叶柄残基药用,中药称绵马贯众,可驱条虫和十二指肠虫,止血,并用治流行性感冒等。 贯众 根茎在南方作“贯众”用,功用同上种。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植物体(孢子体)发达。2、胚珠裸露,产生种子。3、配子体退化微小,完全寄生于孢子体上。4、具多胚现象。5、裸子植物的化学成分 银杏 种子(白果)有敛肺,定喘,止带,涩精功能。银杏叶(白果叶)中含多种黄酮及双黄酮,有扩张动脉血管作用,用于治疗冠心病、 高血压等。 侧柏 枝叶(侧柏叶)能收敛,止血,利尿,健胃,解毒,散瘀;种仁(柏子仁)有滋补,强壮,安神,润肠之效。 三尖杉 从枝叶提取的三尖杉酯碱与高三尖杉酯碱的混合物治疗白血病。 草麻黄 茎入药能发汗,平喘,利尿。并为提取麻黄碱的主要原料。根能止汗。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具有真正的花。2、胚珠包藏在子房内。3、具双受精现象。4、孢子体高度发达 被子植物分类原则:以形态特征为主要依据,尤其是花、果实的形态特征更为重要。 初生代谢:合成糖类、蛋白质和核酸等必要的生命物质的代谢过程 花程式:是用字母、数字和符号来表示花各部分的组成、排列、位置和彼此关系的公式。 鸡爪黄连: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多簇状分枝,弯曲互抱,形似倒鸡爪状,习称鸡爪黄连。 晶纤维:有的纤维在其纤维素的外侧包围着许多含草酸钙结晶的薄壁细胞,组成复合体,就称为晶纤维。 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从广义上说,生药包括一切来源于天然的中药材、草药、民族药材和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兼有生货原药之意。 道地药材: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的体现。 基源(来源,origin,source):包括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称、学名和药用部分。 初生代谢产物:是合成的对生命必需的物质,包括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类、普通的脂肪酸类及其脂类、核酸类等成分 次生代谢产物:利用初生代谢产物会产生对生物体本身常常无明显作用的化合物。 生药的性状鉴定:通过感官,对生药进行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气、味等特征进行鉴定的方法。 芦头:人参的根茎 主根顶端短小的根茎 芦碗:根茎上的凹窝状茎痕 晶鞘纤维:纤维束外倒包围着许多含有晶体的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的总称。 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密嵌细小的草酸钙方晶和砂晶,如麻黄 过桥杆:黄连根茎中段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及须根或须根痕,部分节间细瘦平滑如茎杆 菊花心:甘草断面纤维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形似菊花。黄芪也有菊花心 狮子盘头:党参的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狮子盘头” 鹦哥嘴:天麻呈长椭圆形,扁而稍弯曲;一端有红棕色的干枯芽苞(冬麻),习称“鹦哥嘴” 皮类生药: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主要是双子叶植物)的茎干,枝和根的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包括周皮、皮层、中柱鞘(或无)、韧皮部。 星点:掌叶大黄髓部宽广,散有多数异常维管束,即为星点。 菌核:由许多菌丝组成一种坚固能抵挡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当外界环境对他有利时,萌发产生子实体。 菌丝:组成真菌的每一根细丝或一个分枝,形状一般圆管状(有隔菌丝、无隔菌丝、有色菌丝、无色菌丝) 菌丝体:组成一个真菌菌体所有菌丝的总称。 子座:一种紧密的营养结构。 菌索:许多菌丝平行结合在一起成绳索状,一般有鞘。 子实体:高等真菌在繁殖的时候产生的一种有一定形态结构,能产生孢子的菌丝体。 麻黄: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叶鳞片,具膜质托叶鞘。 草麻黄:显微特征 类圆形,边缘有波状细棱脊,两棱脊间有下陷气孔,中柱鞘纤维新月形。 粉末特征:(1)气孔特异,下陷,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电话筒状; (2)纤维细长,外壁布满草酸钙砂晶和方晶,形成嵌晶纤维; (3)导管分子端壁斜面相连,端壁具多个圆形穿孔,称麻黄式穿孔板。 麻黄生物碱主要存在于草质茎髓部。 ▲ 麻黄的理化鉴别:取麻黄粉末0.2g,加水5ml与稀盐酸1-2滴,煮沸2-3min,滤过。滤液置分液漏斗中,加氨试液数滴使呈碱性,再加氯仿5ml,振荡提取。分取氯仿液,置两支试管中,一管加氨制氯化铜试液与二硫化碳各5滴,振摇,静置,氯仿层显深黄色;另一管为空白,以氯仿5滴代替二硫化碳5滴,振摇后氯仿层无色或显微黄色。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