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二章 信息化物流,PPT,模板下载:,Center,和,EPC global Inc,的早期参与者之一,沃尔玛在,2001,年就开始进行,RFID,技术应用的测试和研发工作,使用,EPC,追踪企业商品物流。,2003,年,6,月,沃尔玛宣布将要求其前,100,大供应商于,2005,年,1,月前,供货所用托盘或箱体必须贴有附带各种物流数据的电子标签。尽管目前沃尔玛的前百名供应商,RFID,应用计划受到推延,但是沃尔玛确实迈出了连锁零售商大规模应用,RFID,技术的第一步,相关供应商的,RFID,计划合作也在逐渐深入,单品,(,商品个体,),电子标签化进程虽暂受挫折,托盘和箱体的,RFD,计划却顺利开展,成效显著。最新的沃尔玛,RFID,试点店的应用研究报告显示:在对,12,个,RFID,试点商店和,12,个不采用,RFID,的商店进行,29,周的研究后发现,实施专卖店,RFID,技术应用后,缺货率降低了,16%,;贴有电子标签的货物补货速度是应用条形码技术的货物快三倍;自动化订货使得库存量降低了。,CONTENT,第一节,电子商务,物流,第二节 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第一节 电子商务物流,一、电子商务概述,(一)电子商务的定义,电子商务(,E1ectronic Commerce,,,EC,)是指两方或多方通过计算机和某种形式的计算机网络(直接连接的网络或,Internet,等)进行商务活动的过程。更准确一点,电子商务是在技术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和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里,系统地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通信手段,高效率、低成本地实现消费者网上购物,以及企业之间在网上交易,并进行在线电子支付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第一节 电子商务物流,一、电子商务概述,(二)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1.,广告宣传,2.,售前售后服务,3.,咨询洽谈,4.,网上订购,5.,电子支付,6.,销售服务,7.,运输服务,8.,组建虚拟企业,9.,共享资源,10.,交易管理,PPT,模板下载:,电子商务物流,(,1,)制作订单。,(,2,)发送订单。,(,3,)接收订单。,(,4,)签发回执。,(,5,)接收回执。,2.,电子商务交易的基本步骤,第一节 电子商务物流,第一节 电子商务物流,二、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一)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1.,电子商务可使物流实现网络的实时控制,2.,电子商务要求物流实现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3.,电子商务提高物流的运作效率,4.,电子商务改变物流企业的竞争状态,5.,电子商务将促进物流基础设施的改善、物流技术与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电子商务高效率和全球性的特点,要求物流改善基础设施,同时也要求提高物流技术水平,以提高物流的效率。,1.,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根本保证,2.,物流能够扩大电子商务的市场范围,3.,物流能够提高电子商务的效率与效益,从而支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4.,物流是电子商务企业实现盈利的重要环节,二、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二)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地位与作用,PPT,模板下载:,电子商务物流,第一节 电子商务物流,三、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二)电子商务下物流管理的目标,1.,高水平的企业管理,2.,高素质人员配置,3.,高水平的装备配置,4.,实现对电子商务下物流全过程的科学管理,第二节 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一)计算机网络概念,通信网是由传输、交换、终端设施和信令、协议,以及相应的运行支撑系统组成。它通过交换系统将众多的传输系统按一定的拓扑模式组合在一起,以实现在两个或更多的通信端点之间提供连接或非连接传输的通信体系。通信网是实现信息化的中枢,通常通信网对所传递的信息是透明的,有时为了提高信道的传送效率及新业务的需求,可对信息进行存储、格式变换及传递过程的信息处理,但以不改变信息的含义为准。目前通信已不再作为单纯的传送信息的工具,而是与多种技术融为一体数据网的出现,使计算机通信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通信进入网络服务阶段。,第二节 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通俗地讲就是由多台计算机(或其他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和软件经物理(或逻辑)连接在一起组成的。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上包括: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输介质及相应的应用软件,4,部分。,虽然网络类型的划分标准各种各样,但是从地理范围划分是一种大家都认可的通用网络划分标准。按这种标准可以把各种网络类型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因特网,4,种。,PPT,模板下载:,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PPT,模板下载:,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一)条形码技术,(二),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三)磁条(卡)技术,(四)声音识别技术,(五)视觉识别技术,(六)射频识别技术(,BF/ID,),(七)便携式数据终端(,PDT,)和射频通信(,RF,DC,),(八)智能卡(,Smart Card,),第二节 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三、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一),EDI,的含义,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缩写,EDI),,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EDI,的含义是指商业贸易伙伴之间,将按标准、协议规范化和格式化的经济信息通过电子数据网络,在单位的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自动交换和处理,它是电子商业贸易的一种工具,将商业文件按统一的标准编制成计算机能识别和处理的数据格式,在计算机之间进行传输。,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4,年确认了,EDI,的技术定义:,“,根据商定的交易或电文数据的结构标准实施商业或行政交易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第二节 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四、全球定位技术,(一),GPS,系统概述,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使地球上的任何用户都能确定自己所处的方位,是由一系列卫星组成的,它们,24h,提供高精度的世界范围的定位和导航信息。准确地说,它是由,24,颗沿距地球,12000km,高度的轨道运行的,NAVSTAR GPS,卫星组成,不停地发送回精确的时间和它们的位置。,GPS,接收器同时收听,3,12,颗卫星的信号,从而判断地面上或接近地面的物体的位置,还有它们的移动速度和方向等。,第二节 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二),GPS,系统的组成,GPS,系统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PPT,模板下载:,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1.,用于铁路运输管理,2.,用于军事物流,3.GPS,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第二节 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五、地理信息技术,(一),GIS,技术概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其基本功能是将表格型数据(无论它来自数据库、电子表格文件或直接在程序中输入)转换为地理图形显示,然后对显示结果浏览、操作和分析。其显示范围可以从洲际地图到非常详细的街区地图,显示对象包括人口、销售情况、运输线路以及其他内容。,PPT,模板下载:,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1.,用于铁路运输管理,2.,用于军事物流,3.GPS,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第二节 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四、全球定位技术,(一),GPS,系统概述,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使地球上的任何用户都能确定自己所处的方位,是由一系列卫星组成的,它们,24h,提供高精度的世界范围的定位和导航信息。准确地说,它是由,24,颗沿距地球,12000km,高度的轨道运行的,NAVSTAR GPS,卫星组成,不停地发送回精确的时间和它们的位置。,GPS,接收器同时收听,3,12,颗卫星的信号,从而判断地面上或接近地面的物体的位置,还有它们的移动速度和方向等。,(二),GIS,技术的,应用,1.GIS,在仓库规划中的应用,第二节 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2.GIS,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3.,车辆监控系统,4.GIS,在物流分析方面的应用,第二节 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六、数据库技术,(一)数据库概述,数据,通常指用符号记录下来的可加以鉴别的信息。数据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数据内容是事物特性的反映或描述;其二,数据是符号的集合。数据在空间上的传递称为通信,在时间上的传递称为存储。,信息,是关于现实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形态反映的综合,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数据与信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或称为载体。,第二节 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六、数据库技术,(二)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是企业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的任务就是把系统中大量的数据按一定的模型组织起来,以便及时、准确地提供给用户。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各部分能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及如何结合,关键在数据库。因此,只有对数据库进行合理的逻辑设计和有效的物理设计才能开发出完善而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第二节 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七、电子订货系统,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lectric Ordering System,,简称,EOS),是零售业与批发业之间通过增值网或互联网和终端设备以在线联结,(On-Line),方式将各种信息从订货到接单,用计算机进行处理的系统。,第二节 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七、电子订货系统,EOS,系统能及时准确地交换订货信息,它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作用如下:,(1),EOS,系统可以缩短从接到订单到发出订货的时间,缩短订货商品的交货期,减少商品订单的出错率,节省人工费。,(2),有利于减少企业的库存水平,提高企业的库存管理效益,同时也能防止商品特别是畅销商品缺货现象的出现。,(3),对于生产厂家和批发商来说,通过分析零售商的商品订货信息,能准确判断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有利于企业调整商品生产和销售计划。,(4),有利于提高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效率,使各个业务信息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更加便利和迅速,丰富企业的经营信息。,第二节 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七、电子订货系统,企业在应用,EOS,系统时应注意:,(1),订货业务作业的标准化,这是有效利用,EOS,系统的前提条件。,(2),商品代码的设计,在零售行业的单品管理方式中,每一个商品品种对应一个独立的商品代码,商品代码一般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3),订货商品目录账册,(OrderBook),的作成和更新。订货商品目录账册的设计和运用是,EOS,系统成功的重要保证。,(4),计算机以及订货信息输入和输出终端设备的添置和,EOS,系统设计是应用,EOS,系统的基本条件。,第二节 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八、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一)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及功能,1.,物流信息系统概念,物流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是通过对与企业物流相关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来实现对物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的,并为物流管理人员及其他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战略及运作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物流信息系统是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总成本的重要基础设施。,PPT,模板下载:,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1,)决策支持系统,(,2,)运输信息系统,(,3,)库存信息系统,(,4,)配送信息系统,(,5,)订单处理系统,3.,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第二节 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1,)仓储管理,(,2,)运输管理,(,3,)订单管理,(,4,)账务管理,(,5,)客户关系管理,(,6,)代码及参数管理,(,7,)报表管理,(,8,)计划管理,(,9,)信息管理,(,10,)资源管理,(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第二节 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物流信息系统的分析是在开发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物流信息系统的分析是以物流部门的生产、运输、储存、供应等工作为分析对象,分析物流信息输入、处理、储存、输出的流程与加工过程。它必须有较强的针对性,对软件的工作环境与人机界面作明确的规定,以确定研究对象和系统作用范围。在进行必要、全面的调查研究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物流管理部门的管理模式和信息数据交换流程作必要的抽象,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取舍,进一步回答系统“要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的问题,并用书面材料把分析结论表达出来,从而上升为一般的通用物流信息系统模型。,(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第二节 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根据系统分析阶段所获得的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而建立新系统的物理模型,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寻求解决办法、探索建立新系统的过程。系统分析阶段是解决管理信息系统“做什么”的问题;而系统设计阶段则是解决管理信息系统“怎么做”的问题。,PPT,模板下载:,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在系统设计完成之后,如何将原来纸面上的、类似于设计图的新系统方案转换成可执行的应用软件系统,将成为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只有经过精心实施,才能带来实际效益。因此,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对系统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五)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第二节 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1.,系统安全性要求,(,1,)机密性要求:防止业务数据的非授权访问。,(,2,)完整性要求:保证业务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被非法修改或破坏。,(,3,)可用性要求:保证合法用户对业务数据和资源的使用不会被不正当拒绝。,(,4,)可控性要求:能控制使用资源的人或实体的使用方式。,(五)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第二节 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2.,网络安全,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有关网络体系结构标准,IS07498,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遵循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互联标准。该标准的第二部分,即,IS07498-2,标准首次确定了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的信息安全框架,它包括了五类安全服务以及提供这些服务所需的八大类安全机制,系统设计应能满足这些标准。考虑到这些设计需求,可以采用企业天网防火墙。,PPT,模板下载:,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具体包括如下要求:,(,1,)系统应具有完善的多级授权措施,(,2,)对数据库账号的密码进行加密,(,3,)重要业务数据加密存放,(,4,)身份验证功能,(,5,)数据的备份与恢复,(,6,)系统提供详细的记录日志,九、物联网,第二节 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一)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即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网络系统。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PPT,模板下载:,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物联网在原理上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一是传感网络,利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GPS,、摄像头、传感器、传感器网络等感知、捕获、测量等技术手段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二是传输网络,即通过各种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Things),接入信息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三是应用和业务,即通过手机、,PC,等终端设备实现所感知信息的应用服务,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升对物理世界、经济社会各种活动和变化的洞察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第二节 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八、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一)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及功能,1.,物流信息系统概念,物流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是通过对与企业物流相关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来实现对物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的,并为物流管理人员及其他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战略及运作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物流信息系统是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总成本的重要基础设施。,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电子商务物流和信息化物流常用技术的相关知识点。具体包括电子商务的概述、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以及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识别技术、,EDI,、,GIS,、,GPS,以及数据库技术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本章思考题,1.,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是什么?,2.,简述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地位和作用。,3.,什么是物联网?,4.,简述,EDI,的特点。,5.GPS,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