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2,人们通过对燃烧等现象的研究,促进了化学学科的发展。,3,什么是燃烧呢?,物质为什么会燃烧,怎样防火和灭火呢,?,4,课题,1,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5,问题一:,什么是燃烧?,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特征?,发光、发热、氧化反应。,6,问题二:,燃烧的条件是什么?,7,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生活中的燃烧现象,猜想一下,物质燃烧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假设与猜想,1.,物质是否可燃,2.,可能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3.,可能与氧气(或空气)有关,8,1、实验一:,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小块棉花,分别蘸取水和酒精,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观察现象;,探究实验,现象:酒精可以燃烧,而水不可以燃烧,燃烧条件一,物质具有可燃性,(,有可燃物,),;,9,条件二,可燃物要与氧气(空气)接触,现象:,烧杯罩住的,蜡烛熄灭,探究实验,实验二,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只用烧杯罩住,观察实验现象,。,10,知识准备,1.,白磷和红磷都具有,可燃性,;,2.,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探究实验,实验三将两支分别放置了红磷和白磷的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现象。,白磷,起火燃烧,,红磷,无现象,。,燃烧条件三,温度达到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11,问题二:,燃烧的条件是什么?,1、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2、与氧气充分接触,3、温度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 燃烧。,12,练习与实践:,1 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C,13,用火不慎后的灾难,14,燃烧带来的灾害。,15,探究实验我来灭火,如何灭火?,点燃的蜡烛,请同学们利用给出的工具,药品等来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灭火,并说出你是利用了什么原理来灭火的。,可用的工具和药品:,提供:沙子,剪刀,湿抹布;,烧杯,集气瓶;,碳酸钠和稀盐酸。,(以上物品只能使用一次),16,灭火的原理与方法:,1隔离可燃物,2隔绝空气,3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问题三:,17,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现象,分析,I,II,III,蜡烛熄灭,蜡烛熄灭,蜡烛继续燃烧,氧气不足,与氧气隔开,满足燃烧的条件,18,灭火器原理,19,灭火事例和方法,隔绝空气,用灯帽盖灭,熄灭酒精灯,灭火原理:破坏哪种燃烧条件,灭火方法,灭火事例,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熄灭蜡烛,嘴吹灭,降低温度,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温度,煤气着火,关闭阀门,隔绝可燃物,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隔绝可燃物,20,练习与实践:,2,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在于(),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B,隔离空气,C,隔离可燃物,D,开辟运水的道路,C,21,练习与实践:,3,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A,22,练习与实践:,4,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蛋糕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楚可燃物,D,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D,23,什么是燃烧?,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特征?,发光、发热、氧化反应。,总结与回顾:,24,燃烧的条件是,1、有可燃物,2、与氧气充分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总结与回顾:,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对照:,灭火的原理与方法,1隔离可燃物,2隔绝氧气,3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不能出现降低着火点的说法,25,自救,火灾,26,27,28,29,粉尘爆炸实验,30,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粉尘爆炸实验,31,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你认识吗?,(,1,)(,2,)(,3,)(,4,),(,5,)(,6,)(,7,)(,8,),32,3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