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历史七下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19张.ppt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0305648 上传时间:2025-05-21 格式:PPTX 页数:19 大小:1.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历史七下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19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历史七下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19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导入新课,耕织图,学习目标,1.,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2.,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3.,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新课,探究,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背景(原因),清初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1,)大力推行垦荒政策。,(,2,)治理水利。,(,3,)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清朝开荒执照,推广的高产农作物,马铃薯,玉米,甘薯,花生,向日葵,2.,清朝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2,)大量兴修水利。,(,3,)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4,)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3.,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1)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2)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手工业的发展,(,1,)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2,)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二)商业的发展,1.,条件,(,1,)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2,)陆路和水路运输发达。,盛世滋生图,局部,2.,表现,(,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2,)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例如:晋商和徽商。,晋商:,俗称“山西帮”,亦称“西商”“山贾”。在漫长的历史中,晋商以山西富有的盐、铁、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贩运,设号销售,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范围,形成了成为能与南方徽帮相抗衡的最有经营实力的北方晋帮集团。晋商真正崛起于明代,至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已发展到鼎盛。特别是到清朝中叶,山西商人逐步适应金融业汇兑业务的需要,由经营商业向金融业发展,咸同时期山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业务,成为执全国金融牛耳的强大商业金融资本集团。,徽商,徽商与晋商齐名,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或商人集团之总称。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发展,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明嘉靖以降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经营文房四宝,走出一条日后教科书上才有的贸易路线:东进苏杭无锡常,抢滩芜湖商道,掌控长淮水运口,南达湘、蜀、云、贵、川,往来京、晋、冀、鲁、豫间,远涉西北、东三省。最后,西进赣、湘,沿东南达闽、粤两省,直至扬帆入海与日本进行贸易。此时的徽商达到鼎盛时期,“无徽不成商”开始叫遍天下。,三、人口的增长,1.,原因: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2.,表现: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积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消极:,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3.,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影响:,课堂小结,随堂训练,1.,清朝前期,主要经济成分()A,.,小农经济,B,.,工商业,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A,2.,如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A,.,出现了农村集市 B,.,坊市分置,C,.,边境贸易繁荣 D,.,商业市镇兴盛,D,3.,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B,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