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七单元 资产阶九年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试题课件 新人教版 课件.ppt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10305118 上传时间:2025-05-21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七单元 资产阶九年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试题课件 新人教版 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七单元 资产阶九年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试题课件 新人教版 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Page,#,第七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考历史,(全国专用,),考点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五年中考,1.(2018内蒙古包头,4,2分)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纲领阐发为“民族主义”。这一思想,(),A.完全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B.与维新派的政治目标一致,C.延续了民主共和国的精神,D.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答案D,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主张以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这一思想吸引了对清朝统治不满的各方力量,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故选D项。A项中的“完全符合”说法过于绝对;孙中山等人属于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与维新派目标不一致,故B项错误;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因此1905年不可能延续民主,共和国精神,故C项错误。,2.(2018湖北黄冈,18,2分)习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之所以这样评价孙中山,是因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的终结,B.开启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D.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实现了民族独立,答案C,本题考查考生对辛亥革命的理解。辛亥革命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为目标,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因此C项符合题意。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封建思想并未因此而终,结,A项错误;我国政治近代化开始于戊戌变法,经济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B项错误;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革命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没有实现民族独立,D项错误。,审题方法,本题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辛亥革命的理解。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涉及政治、思想、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但革命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影响有限。此题材,料本身比较简单,但选项具有迷惑性,存在着半对半错的表述,应注意仔细区分。,3.(2017新疆乌鲁木齐,6,2分)“师夷长技”“变法图强”“民族、民权、民生”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侵略与屈辱,B.救亡与探索,C.反抗与斗争,D.半殖民地化的过程,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师夷长技”是洋务运动的,主张;“变法图强”是戊戌变法的主张;“民族、民权、民生”即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些主张或思想反映出中国人民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时进行的救亡与探索,故选B。,命题评审,本题以不同的主张或思想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属于主题探究,型选择题,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命题方法,在学习和解题的过程中要多加关注主题探究、事件,归类类题目并加强训练。,4.(2016山东青岛,16,1分)“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它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社会习俗发生了极大变化,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A.,B.,C.,D.,答案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在社会习俗方面,剪辫易服、禁止缠足、提倡鞠躬等文明礼仪。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5.(2015山东临沂,10,2分)右图是中国近代某一革命组织的革命纲领,下列关于该“革命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孙中山领导下成立,B.其机关刊物是民报,C.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D.在1905年成立于南京,答案D,由图中文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可知,这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中国同盟会在1905年成立于日本东京,故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评析,本题考查中国同盟会的相关知识,并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及对基本史实的识记能力,难度,适中。解题关键是牢固掌握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6.(2015湖北孝感,10,1分)这次革命“它的最大影响当属推翻君主政体,建立民主共和政治。它,的意义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也不仅仅限于赶跑了一个皇帝,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材料中的“这次革命”指的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国民革命,答案B,由“推翻君主政体”即可确定与辛亥革命有关。,7.(2015山东泰安,12,1分)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是指,(),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B.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C.建立了中华民国,D.推翻了封建统治,答案C,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选C。,8.(2014广东珠海,54,1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以下表格梳理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梦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在,表格的和空白处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梦想,重大探索,代表人物,主要影响,自强求富梦,洋务运动,李鸿章,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变法强国梦,戊戌变法,康有为,思想启蒙作用,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民主共和梦,孙中山,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科学梦,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的大解放,A.工业革命严复B.辛亥革命陈独秀,C.五四运动胡适D.新民主主义革命梁启超,答案B,孙中山为实现民主共和梦领导了辛亥革命;陈独秀为实现民主科学梦发起了新文,化运动。本题选B。,9.(2017山东潍坊,27,5分)(节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竟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摘编自1913年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2)材料二中的“变乱”是指哪一政治事件?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5分),答案,(2)事件:辛亥革命。(1分),影响: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进社会风俗的文明化。(4分),解析,第(2)问,抓住材料二出处中的关键信息“1913年”,判断出“变乱”指的是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然后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其影响。,评析,本题考查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提,高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记忆重要事件的影响和作用。,考点二中华民国的创建与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2017福建,13,2分)下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A.公元1912年B.公元1918年,C.公元1919年D.公元1920年,答案C,材料关键信息是“中华民国八年”。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中华民国八年应该是1919年,故选C。,A组20162018年模拟基础题组,考点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三年模拟,1.(2018北京101中学月考,24)中山装每边的衣袖上都有三颗扣子,有人说这三颗扣子代表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A.民权主义B.民主主义,C.民族主义D.民生主义,答案B,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故选B。,2.(2018河北邯郸文综模拟,12)陈独秀说:“文明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欧美社会国家的文明制度,连影儿也没有,所以口一张,手一伸,不知不觉都带君主专制臭味。”可见,陈独秀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A.没有触及封建制度,B.没有真正触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旧思想,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D.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答案B,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由于辛亥革命,没有广泛发动群众,没有广泛宣传与新制度相适应的民主共和思想,更没有触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旧思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因此选B。,3.(2018山东济南高新区二模,8)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图是学习主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答案B,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四次事,件,根据其特点,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器物之变、制度之变、思想之变。洋务运动属于器物之,变,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属于制度之变,新文化运动属于思想之变。因此选B。,4.(2018山东寿光模拟,27)(节选)中国近代以来,革命与进步思潮风起云涌,其精神内涵影响至,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而且,共和政治不仅因为它是政治的根本原则,适合于中国国民的需要,并且在进行革命上也是有利,的。”,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从事革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4分),答案,(1)原因:孙中山反对专制,崇尚共和;革命也适合中国国民的需要;进行革命有利于中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我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可以得出孙中山反对专制,崇尚共和;根据“共和政治不仅因为它是政治的根本,原则,适合于中国国民的需要,并且在进行革命上也是有利的”可以得出,孙中山认为革命适合,中国国民的需要,进行革命有利于中国。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5.(2018河南郑州枫杨外国语学校摸底,21)(节选)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政治民主化,在政治体制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皇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学习)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材料二孙中山在阐释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后总结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材料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统治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新建,立的政体有名无实。这是因为辛亥革命并没有使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随之消亡,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1)材料一中康有为主张中国学习日本的什么政治体制?(1分),(2)材料二中孙中山实际上是要求在中国建立什么政治体制?这一体制在本质上与康有为主张,的政治体制都属于什么性质?(2分),(3)材料三认为导致辛亥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政体有名无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当时先进的中国人高举了哪两面大旗与之进行斗争?(3分),答案,(1)君主立宪制。,(2)共和制(或民主共和制);资产阶级性质。,(3)封建思想的影响;民主、科学。,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康有为主张学习日本的君主立宪制政体。(2)孙中山实际上是要求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民主共和制)政体,这一体制和康有为主张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体制。(3)根据材料中“因为辛亥革命并没有使,封建思想随,之消亡,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可以得出,导致辛亥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政体有名无实的主要原因是封建思想的影响;为了解放人们的思想,从1915年起,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6.(2018河南周口沈丘一模,7)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词中唱道:“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歌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A.维新法令的颁布B.中华民国的成立,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考点二中华民国的创建与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答案B,这是中华民国成立后,制定的国歌中的几句歌词。“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是说,中,华民国向欧美学习,把旧的封建国家改造成民主国家。故选B。,7.(2018广东深圳龙岗区模拟,17)“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仰内务部通行各省都督,转谕所属地方,一体知悉。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下这道命令的是,(),A.清政府,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C.总理衙门,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答案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革除旧习,实施剪辫易服、改礼节、改称呼等,措施,而且强力去推行,中国一时新风扑面,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故选B。,8.(2018福建晋江质量检测,11)小民同学用表格归纳历史知识时,他在表中“?”处应填写,(,),A.十一B.十二C.十三D.十四,民国纪年,事件,公元纪年,元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年,黄埔军校建立,1924年,答案C,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以此类推,1913年为民国二年。那么,1924年即为民国十三年,故选C。,9.(2018山东沂水模拟,12)“上海的街头,人们开始换洋装,戴西式礼帽,手拿西式手杖,称为文明,棍,演西方来的话剧,称为文明戏,”这种现象可能出现在,(),A.鸦片战争后,B.辛亥革命后,C.新中国成立后 D.改革开放后,答案B,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剪辫、易服、改礼节、改称,呼、废止缠足等,中国一时新风扑面,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因此选B。,10.(2018广东肇庆四中一模,26)(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系列外交活动,(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洋政府外交活动的目的是什么?(2分)其“要求遭拒绝”在中国社会引,起了什么反应?(2分),年份,外交大事,1917年,中国对德宣战,为收回利权积极参与和会,1918年,为能参与和会争取主动,中国倾向联美制日,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中国收回权利的要求遭拒绝,答案,(2)目的:解决山东问题,维护国家利益。,反应:在巴黎和会上,中国的正义要求遭到拒绝,消息传到国内,北京学生举行示威游行,五四爱,国运动爆发。,解析,(2)目的根据材料“为解决山东问题”可得出,反映依据所学知识回答。,B组20162018年模拟提升题组,(时间:10分钟分值:2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分),1.(2017河南平顶山二模,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在遗嘱中告诫后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A.清朝封建统治势力依然强大,B.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发展,C.没有真正建立革命根据地,D.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D,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依然没有改变。因此,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故选D。,知识拓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封建帝制,但胜利果实却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徒有虚名,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孙中山选择了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开展国民革命,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统一中国,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非选择题(共22分),2.(2018山东滨州一模,27)(节选)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近代化)的重要内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主政治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学习西方,举步维艰】,材料一,(1)材料一中图1两位人物领导的哪一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序幕?图2人物一生致,力于民主革命,他追求民主政治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两次追求民主政治的运动在学习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3分),答案,(1)公车上书;三民主义;都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解析,(1)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开始于戊戌变法,而公车上书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他的思想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3.(2018安徽阜阳三模,15)(节选)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主共和没有实现”的原因。在辛亥革命的推动下,近,代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答案,(1)原因: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来袁世凯复辟帝制。,变化:剪辫、易服、改礼节、改称呼、废止缠足等。,解析,(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但是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来袁又复辟帝制,因此,说,民主共和没有真正实现。但是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剪辫、易,服、废止缠足、改礼节、改称呼等,使中国近代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4.(2016山东济南一模,22)2016年3月3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政协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将举办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学习、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进一步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实现“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间,地点,革命活动,1894年11月,美国檀香山,1905年8月,日本东京,1912年1月,江苏南京,1924年5月,广东广州,(1)上面是某校学生做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手抄报中的表格,请你在表格,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8分),材料二孙中山先生刚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中也透出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是如何阐发同盟会革命纲领的。(1分)孙,中山所说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1分)结合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举出符合“世界潮流”的代表性事件一例。(1分),(3)史学界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任选两个谈谈辛亥革命带给“中国的历史性巨,变”。(4分),答案,(1)革命活动:创办兴中会;建立中国同盟会;建立中华民国;创办黄埔军校。,(2)阐发: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世界潮流:发展资本主义。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略。,解析,第(1)问考查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直接回答。第(2)问通过观察图片,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考查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根据题干要求,任选两个方面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