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心电图基本理论.ppt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10304149 上传时间:2025-05-21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4.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电图基本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心电图基本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心 电 图基本理论,云阳县人民医院 内二科 梅光艳,二,七年 一月 四日,心电图之父,荷兰生理学家,Willem,Einthoven,1924,年获得医学诺贝尔奖,心 电 图,(,E,lectro,c,ardio,g,ram,),由心脏产生的微弱电流,传导到身体各部位,在每一心动周期中发生电位的改变,用心电图机从体表不同部位探测这种电位改变并加以记录即为心电图(,ECG,)。,第一节 临床心电学 的基本知识,一、心电图产生原理,(一)心 电 图 产 生 原 理,1.,极化状态,(,静息状态,),:静止的心肌细胞保持极化状态,细胞膜外侧排列阳离子带正电荷,膜内侧排列同等比例阴离子带负电荷,两侧保持平衡,,,不产生电位变化,故细胞表面无电位差,此时探测电极描出一水平线,,图,1-1,。,+,+,图,1-1,极化状态,(,膜外为正,膜内为负,),2,除极化,(depolarization),:,当心肌细胞一端的细胞膜受到一定强度的剌激(阈刺激)时,生理情况下为窦房结传导而来的电活动,其对钾、钠、氯、钙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引起膜内外阴、阳离子分布发生逆转,受刺激处的细胞膜出现除极化,使膜外侧带负电荷,膜内侧带正电荷,即产生动作电位。,三大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沉,等检查,名词解释:,【,电偶,】,(,dipole,):,由电源与电穴组成,尚未除极的部分电位较高为正称电源,已除极的部分电位为负称电穴,电流由电源流向电穴。,【,除极特点,】,除极过程中电源在前,电穴在后,这种电偶不断向前推进形成动作电流,直至整个细胞完成除极化;,除极过程持续时间短暂,相当于动作电位,0,相,占时间只有数毫秒(,ms,),,图,1-2.,图,1,2A,心肌细胞受刺激(除极过程),图,1,2B,心肌细胞完成刺激(除极状态),除极方向,(,电源在前,电穴在后,),3.,复极(,repolarization,),过程,:,除极结束后,由于细胞的代谢作用,使细胞膜又逐渐复原到极化状态的恢复过程称为复极化。,【,特点,】,先除极部分先复极,先复极部分为正电荷(电源),未复极部分为负电荷(电穴),电偶是电穴在前,电源在后。,复极过程缓慢,复极结束后,心肌细胞很快又恢复到极化状态。,图,1-3,图,1-4,。,图,1,3,心肌细胞复极过程,复极方向,(,电穴在前,电源在后,),+,+,4,4.,除极波与复极波的形成:,心电图生理记录仪把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过程中产生的电位变化记录出来的曲线,称除极波与复极波。,【,特点,】,就单个心肌细胞而言,当检测电极,面对正电荷(电源)描记出一向上的波;面对负电荷(电穴)描记出一向下的波;,置于细胞中点,描记出一个双向波,图,1-5,.,图,1-5A,除极状态,(,除极波,),图,1-5B,复极状态,(,除极波与复极波,),除极方向,(),复极方向,(),(,二,),心 电 向 量 概 念,1.,向量与综合向量,(,),向量,:心肌细胞在除极和复极过程中产生的电偶,既有数量大小,又具有方向性,(,故电偶就是向量,),。用物理学中的术语“向量”表示。其特征用“,”,表示,长短代表大小,箭头为,正,,箭尾为,负,。,(2),综合向量,:,每个心肌细胞激动时都可产生一个电偶向量,一定数量的心肌细胞所产生的心电向量总和,称综合心电向量(简称综合向量)。,2.,心电向量的综合原则,:,l,两个心电向量平行同向:相加;,l,两个心电向量平行异向:相减;,l,两个心电向量方向成角:平行四边形法则,取其对角线,,图,1-6,。,图,1-6,心电向量的综合原则,二、心电图各波段的 组成和命名,*,图,1-7,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示意图,1,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2.,心脏激动的传导方式:,*窦房结,(起搏点),优势传导通路,左房,结,右房,间,束,房室结(兴奋延搁),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心室肌,*心脏除极顺序,:心房,心室;上,下;内,外。,3.,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1,),P,波,:心房除极波,幅度最小。是右房、左房和房间隔在除极中产生的电位变化。,(,2,),Ta,波,(,Tp,波或,P,T,波):心房复极波,紧随,P,波之后出现。,(,3,),P-R,间期,(,P-Q,间期):,P,波起点至,QRS,起点的时间。代表心房开始除极,激动沿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束支及其分支到达心室肌开始除极的一段时间。,(,4,),P-R,段:,P,波终点自,QRS,波群起点的一段时间,,图,1-8,。,图,1-8,心脏除、复极与 心电图的关系,(5),QRS,波群(,QRS,波):心室除极波。,代表室间隔、左右心室除极过程中产生的电位变化,,图,1-9,。,*命名,:典型的心室除极波由,3,个紧密相连的波群构成。,图,1-9,:,Q,波:,1-,R,波:,1-,S,波:,2-,R,波:,2-,S,波:,3-,0.5mV,Q,、,R,、,S,型,1.5mV,,,R,V5,2.5mV,【R,峰时间,】,(,R peak time,),:,又称室壁激动时间,指,QRS,起点至,R,波顶端垂直线的间距,代表激动由心内膜经心肌至心外膜经历的时间,,图,2-9,。,图,2-9,R,峰时间测量,有,R,波测至,R,峰。如,R,波有切迹,测至切迹第二峰。一般测量,V1,、,V2,与,V5,、,V6,。,正常人:,V1,、,V2,0.04s,,,V5,、,V6,0.05s,。,【Q,波,】,振幅同导联,R,波,1,4,;除,、,aVR,、,aVL,导联外,,Q,波时距,0.04s,;,V,1,不应有,q,波,但可呈,QS,型。超过正常范围过深、过宽的,Q,波,称为异常,Q,波。,4.J,点:,QRS,波终末与,ST,段起始交接点。随,ST,段的偏移而发生移位。,*,J,点上移:早期复极,(,心室部分心肌过早复极)时;,*,J,点下移:心动过速时,(,由于心房复极波重叠于,QRS,波群的后段,),。,5.S-T,段,:,QRS,波终末至,T,波起始点。,【,下移,】,任何导联下移不超过,0.05 mV,,,导联偶可达,0.1 mV,,,【,形态,】,有水平型、下斜型、下垂型及上斜型(类水平型)等;,【,上抬,】,V1,、,V2,不超过,0.3 mV,,,V3,不超过,0.5 mV,,,V4,V6,、,肢导联均不超过,0.1 mV,,,【,形态,】,有弓背型、水平型、上斜型等。,【,时间,】,0.05,0.15s,之间。,【,临床意义,】,ST,段呈水平型、下斜型及低垂型下移,临床上多见于心肌缺血、肥厚性心肌病、心肌炎等,弓背抬高,多见于心肌梗死。,图,2-10,。,图,2-10,常 见,S-T,段 偏 移 类 型,6.T,波,:,心室复极波,。,【,波形,】,正常圆钝,占时较长,从基线缓慢上升,然后较快下降,两支不对称,正向,T,波,升支稍长于降支;负向,T,波,降支稍长于升支。,【,方向,】,多与,QRS,主波方向一致。,、,、,V,4,V,6,直立,,aVR,倒置。若,V,1,向上,则,V,2,V,6,不应倒置。,【,时间,】,0.05,0.25s,之间。,【,振幅,】,除,、,aVF,、,aVL,、,V,1,V,3,外,不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在胸导联有时高度可达,1.2mV,1.5 mV,尚属正常。,图,2-11,。,*,显著增高:可见于心肌梗塞早期与高血钾;,*,低平或倒置:可见于心肌损伤、心肌缺血、低血钾,。,图,2-11,常见异常,T,波,形态,T,波低平,T,波高耸,l,注意:,在正常人心电图,复极波方向常与除极波方向一致,与单个心肌细胞不同。这是因为正常人心室的除极从心内膜向心外膜,而复极则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方向推进,其机理尚不清楚。可能因心外膜下心肌的温度较心内膜下高,心室收缩时,心外膜承受的压力又比心内膜小,故心外膜处心肌复极过程发生较早。,7.Q,T,间期:,QRS,起始至,T,波终点,代表心室除极与复极全过程所需时间。,【,时间,】,0.32,0.44s,(,心率,60,100,次分,),。,*,校正,Q,T,间期,即,Q,Tc0.44s,。,Q,T,缩短:见于洋地黄效应、高血钙;,Q,T,延长:见于低血钙、低血钾、心肌缺血、长,Q,T,综合征、束支传导阻滞等。显著延长:易引起室颤。,8.U,波:,T,波,0.02,0.04s,后出现,胸导联易见(,V3,明显),代表后继电位的影响。,【,方向,】,与,T,波方向一致。,【,时间,】,0.1,0.3s,。,【,振幅,】,0.05,0.2 mV,(,平均,0.1 mV,,,V3,可高达,0.3mV,),,同导联,T,波,1,2,。,*增高:,多见于低血钾,,图,2-12,。,*倒置:,见于高血钾、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图,2-12,正常,U,波,(A),与,U,波增高,(B),多见于低血钾,也可见于高血压、冠心病。,B(V1-V6),:高血压患者,A(V3),:正常者,三、,心 电 图 分 析 方 法,常规测量以下指标:,确定心律:窦性心律或异位心律;,P,P,间期,计算心率(次分);,P,R,、,QRS,、,Q,T,间期;,P,波及,R,波振幅;,用查表法测定心电轴。,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年龄、病因、其它辅助检查。,常规心电图的报告格式:,心 电 图 报 告 单,心电图号,ID,号 住院号,病室 床号 姓名 年龄 性别 临床诊断,心律,P,R,(,秒)轴心,心率,(,次分,)QRS,(,秒),Q,T,(,秒),心电图特征,P,:,QRS,:,各导联,P-QRS-T,波群顺序出现,ST,:,ST-T,正常,T,:,意见,:,1.,窦性心律,2.,正常心电图,报告者,年 月 日,第一节重点、难点小结:,重点:,1.,心电发生原理,:,极化状态:膜外为正,膜内为负;,除极过程:电源在前,电穴在后;,复极过程:电穴在前,电源在后;,波形特点:面对电源,正向波;面对电穴,负向 波;细胞中点,双向波。,2.,心电图各波的组成和命名:,P-QRS-T,波。,难点:,心电向量概念:,向量:长短表大小,箭头为正,箭尾为负。,第二 节 重 点、难 点 小 结,重点:,常用心电图导联,(12,个导联:肢导联与胸导联,),心电轴偏移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电轴右偏:,、,导联,QRS,波群尖对尖;,电轴左偏:,、,导联,QRS,波群口对口。,心电图各波段时间和振幅的测量,(P-R,、,QRS,、,Q-T,间期,,P,波与,R,波振幅,),难点:,心脏循长轴转位:顺钟向及逆钟向转位的图形特点。,第二节重点、难点小结:,重点:,*,正常窦性心律的,P,波特点,;,*,P,:,方向:,、,、,aVF,、,V,4,V,6,导联向上(直立);,aVR,向下(倒置),;,时间:,0.12s,。,*,常见,QRS,及,ST-T,的波形特点;,难点:,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