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八章中药.ppt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10304125 上传时间:2025-05-21 格式:PPT 页数:126 大小:5.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中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第八章中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八章 中药,Chinese Herb,掌握: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与无毒、配伍、配伍禁忌、妊娠禁忌及煎药时常用的特殊处理方法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应用技能;常用中药的分类、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主治病证及重要配伍的意义)、特殊用量用法、使用注意、来源(指同名异物者)及功效相似药物的异同点。,本章重点,熟悉:历代代表性本草著作,中药的剂量和服法等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功效、主治病证、特殊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及功效相似药物的异同点。,本章重点,了解:饮食禁忌;较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功效、特殊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掌握类常用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本章重点,指以中医学理论阐述其药性,并指导临床应用的传统药物,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中药定义,中药基本知识,中药的产地、采集、贮存,中药炮制,中药性能,中药用法,第一节,中药基本知识,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毒性等内容,。,中 药 的 性 能,(一)四 气,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凡能治疗温热性疾病的药物,多属凉性或寒性;凡能治疗寒凉性疾病的药物,多属热性或温性。此外,还有一些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作用平和的药物称平性药。,五味是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药味不同,则作用不同。,(二)五 味,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辛味药多用于治疗表证、气滞及血瘀等病证,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调和、缓急的作用。补益药、调和药及止痛药多具有甘味,故甘味药多用于虚证、脏腑不和及拘挛疼痛等病证,五 味,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作用。酸味药大多用于治疗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滑脱、遗精遗尿、崩漏带下等病证,苦,“能泄、能燥”,即具有通泄、燥湿等作用。如清热燥湿药大多具有苦味,故能泄热燥湿,常用于实热火证及湿热等病证。,五 味,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等作用。如泻下药、软坚药大多具有咸味,故咸味药常用于治疗大便秘结、瘰疠瘿瘤、癥瘕痞块等病证。,五 味,“淡”味药,本类药无明显味道;“淡”则“能渗、能利”,即能渗湿利小便;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病证。,“涩”与“酸”味药作用相似,大多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常用于虚汗、久泄、遗精、出血等病证,。,五 味,淡 酸 涩,升即上升提举;降即下达降逆;浮即向外发散;沉即向内收敛。,升、降、浮、沉即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药物的这种性能可用于调整机体气机紊乱,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或因势利导,驱邪外出,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三)升 降 浮 沉,概 念,药物对某经(脏腑或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称归经。,(四)归 经,酸枣仁,能安神治心悸失眠,归心经;,麻黄,止咳平喘,归肺经;,全蝎,能解痉止痛,归肝经。,归 经,有一些药物,可以同时归入数经,说明该药对数经病变均有治疗作用。,如山药能补肾固精、健脾止泻、养肺益阴,归肾、脾、肺经。,归经指明药物治病的应用范围,药物的归经不同,治疗的范围也就不同。,归 经,概念,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毒性反应与副作用不同,它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可危及生命。,正确认识中药毒性,是安全用药的重要保证。有毒中药大多效强功捷,临床用之得当,则可立起沉疴;若用之失当,则可引起中毒,。,(五)中 药 毒 性,中 药 毒 性 的 现 代 研 究,1.,中枢神经系统毒副作用,2.,心血管系统的毒副作用,3.,消化系统的毒副作用,4.,肝肾功能的损害,5.,过敏,6.,致畸致癌作用,(一)配 伍,四、中药用法,(二)用药禁忌,(三)中药用量,概念,根据不同病情和临床辨证,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组合在一起应用,“七情”,表示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长期临床用药实践中对单味药的应用和药物的配伍关系的总结,(一)配 伍,单行,用一味药治疗疾病谓单行,相须,两种性能、功效相同或近似的药物合用,以增强疗效的一种配伍方法,七 情,相使,两种药合用,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可以提高主药功效的配伍方法谓相使,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使其毒副作用减轻或消失的配伍方法称相畏,七 情,相杀,一种药物能够清除另一种药物毒副作用的配伍,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使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的一种配伍,相反,两种药物配伍应用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七 情,中药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及服药食忌三方面的内容;,注意用药禁忌是用药安全和药物疗效的保证,(二)用 药 禁 忌,概 念,指某些药物配伍使用,会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或破坏和降低原药物的药效,因此临床应当避免配伍使用,配 伍 禁 忌,中药配伍禁忌的范围主要包括药物七情中相反、相恶两个方面的内容。历代医家对配伍禁忌药物的认识,都不一致,金元时期才把药物的配伍禁忌概括为,十八反、十九畏,配 伍 禁 忌,概 念,指对妊娠母体或胎儿具有损害作用,干扰正常妊娠的药物。根据药物作用的强弱,一般分为禁用和慎用两类,妊娠用药禁忌,即剂量,是指用药的分量,药物性质与剂量,药物配伍与剂量,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季节、地域与剂量,(三)中 药 的 用 量,煎药用具:,砂锅、瓦罐,忌用铜、铁锅,煎药用水:,水质洁净的井水、自来水,煎煮火候:,文火、武火,煎煮方法:,浸泡、煎煮、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熔化,(三)中 药 的 煎 服 法,煎药法,第二节 中 药 分 类 及 常 用 中 药,一、解 表 药,凡具有发散功效,以发散表邪为主要作用,解除表证的药物,称解表药,【,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效主治,】,辛温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麻 黄,【,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肺、脾经,【,功效主治,】,辛温解表,除湿止痛,祛风止痉,透疹止痒,防 风,【,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功效主治,】,辛凉解表,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薄 荷,【,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肝、肺经,【,功效主治,】,疏散风热,清肺润肺,清肝明目,桑 叶,二、祛风湿药,概 念,指具有祛风除湿功效,以祛除风湿为主要作用,治疗风湿痹证的药物,【,性味归经,】,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功效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独 活,【,性味归经,】,辛、咸,温。有小毒。归膀胱经,【,功效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软坚消鲠,威 灵 仙,三、祛湿药,概念,凡具祛湿功效,以祛除湿邪为主要作用,治疗水湿停聚的药物,藿 香,【,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功效主治,】,化湿解暑,和中止呕,辛温解表,【,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功效主治,】,燥湿健脾,祛风除湿,散寒解表,养肝明目,苍 术,【,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功效主治,】,利水渗湿,补中健脾,宁心安神,茯 苓,【,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功效主治,】,利湿退黄,除湿止痒,茵 陈,【,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心、肾、膀胱经。,【,功效主治,】,清热利湿,清心除烦,通经下乳,木通,【,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功效主治,】,清热利湿,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车 前 子,四、清 热 药,概 念,凡具有清热功效,以清除里热为主要作用,治疗热性病证的药物,【,性味归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功效主治,】,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生肌收敛,石 膏,【,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功效主治,】,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栀 子,【,性味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金 银 花,【,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风散热,连 翘,【,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肝、胃经,【,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清肝明目,蒲 公 英,【,性味归经,】,甘,寒。归心、肝、肾经。,【,功效主治,】,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生 地 黄,【,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功效主治,】,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牡 丹 皮,【,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脾、胆、大肠、小肠经。,【,功效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热凉血,清热安胎,黄 芩,【,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效主治,】,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泻火,黄 连,【,性味归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功效主治,】,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滋阴泻火,黄 柏,【,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肝、胆经,【,功效主治,】,清热解暑,退热除蒸,清胆截疟,青 蒿,【,性味归经,】,苦,凉。归肝、脾、胃经。,【,功效主治,】,清热解暑,健脾升阳,凉血止血,荷 叶,【,性味归经,】,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功效主治,】,清热明目,润肠通便,决 明 子,【,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肝、胃经,【,功效主治,】,清虚热,清疳热,银 柴 胡,【,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肝、肾经,【,功效主治,】,清虚热,清肺热,地 骨 皮,五、消 导 药,概 念,指具有消食导滞功效,以消除胃肠积滞,促进消化为主要作用,治疗饮食积滞的药物,【,性味归经,】,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功效主治,】,1.,消食化积,2.,行气散瘀,山 楂,【,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功效主治,】,1.,消食健胃,2.,涩精止遗,鸡 内 金,六、催 吐 药,概 念,指具有催吐功效,以引起或促使呕吐为主要作用,祛除胃内宿食或毒物的药物;主要适用于宿食停胃或误食毒物,本类药物大多具有毒性,且作用峻猛,故只能暂用,中病即止,不可连服、久服,瓜 蒂,【,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胃经,【,功效主治,】,1.,催吐痰食,2.,利湿退黄,七、泻 下 药,概 念,指具有泻下通便功效,以促进排便为主要作用,治疗胃肠积滞、水肿停饮的药物,包括攻下药、润下药及逐水药三类,大 黄,【,性味归经,】,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效主治,】,1.,泻热通便,2.,凉血解毒,3.,逐瘀通经,【,性味归经,】,咸、苦,寒。归胃、大肠经,【,功效主治,】,软坚泻下,清热解毒,芒 硝,【,性味归经,】,甘,平。有毒。归脾、胃、大,肠经。,【,功效主治,】,润肠通便,火 麻 仁,【,性味归经,】,苦、辛,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功效主治,】,1.,泻水逐饮,2.,消肿散结,大 戟,八、祛 痰 止 咳 平 喘 药,概 念,具有祛痰功效,以祛除痰涎为主要作用,治疗咯痰不畅的药物,称祛痰药,具有止咳平喘功效,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喘息为主要作用,治疗咳嗽、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前 胡,【,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肺经。,【,功效主治,】,清热化痰,降气平喘,疏散风热,【,性味归经,】,川贝母、伊贝母、平贝母:苦、甘,微寒;浙贝母:苦,寒。归肺、心经。,【,功效主治,】,1.,清热化痰,2.,解毒散结,贝 母,【,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效主治,】,1.,温化寒痰,2.,燥湿化痰,3.,降逆止呕,4.,消痞散结,半 夏,【,性味归经,】,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效主治,】,1.,止咳平喘,2.,润肠通便,苦 杏 仁,【,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经。,【,功效主治,】,1.,止咳下气,2.,润肺祛痰,款 冬 花,【,性味归经,】,苦、辛,平。归肺经,【,功效主治,】,1.,祛痰止咳,2.,宣肺利咽,3.,排脓消痈,桔 梗,九、温 里 药,概 念,指具有温补阳气、祛除里寒功效,以温里散寒为主要作用,治疗里寒证的药物,主要适用于外寒内侵、脏腑阳虚及亡阳厥逆等病证,附 子,【,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效主治,】,1.,温里助阳,2.,回阳救逆,3.,祛寒止痛,【,性味归经,】,辛,热。归肾、脾、胃、心、肺经。,【,功效主治,】,1.,温里散寒,2.,回阳通脉,干 姜,【,性味归经,】,辛、甘,大热。归脾、肾、心、肝经。,【,功效主治,】,1.,补火助阳,2.,散寒止痛,3.,温经通脉,肉 桂,十、理气药,概 念,指具有理气功效,以疏通气机、行气解郁为主要作用,治疗气机郁滞诸证的药物,主要适用于脾胃气滞、肝气郁结、肺气壅塞等病证,陈 皮,【,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脾、胃、肺经,【,功效主治,】,1.,理气和中,2.,燥湿化痰,【,性味归经,】,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功效主治,】,1.,行气解郁,2.,调经止痛,香附,【,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大 肠、胆、三焦经,【,功效主治,】,1.,行气止痛,2.,健脾消食,木香,木 香,十一、理 血 药,概 念,指具有调理血液功效,以补血、活血、凉血、止血为主要作用,治疗血分证的药物,川 芎,【,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效主治,】,1.,活血行气,2.,祛风止痛,【,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肝经。,【,功效主治,】,1.,活血通经,2.,祛瘀止痛,3.,凉血消肿,4.,清心除烦,丹 参,【,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肝经。,【,功效主治,】,1.,活血化瘀,2.,通络止痛,红 花,【,性味归经,】,苦、涩,平。归肺、心、,肝、脾经。,【,功效主治,】,1.,收敛止血,2.,除湿止痢,3.,解毒疗疮,4.,截疟杀虫,仙 鹤 草,【,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功效主治,】,1.,化瘀止血,2.,消肿定痛,三 七,十二、补 益 药,概 念,指具有补益功效,以补气血阴阳为主要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人 参,【,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归心、肺、脾、肾经,【,功效主治,】,1.,益气固脱,2.,大补元气,3.,益气活血,4.,益气摄血,5.,益气健脾,6.,益气补肺,7.,益气生津,8.,益气安神,【,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肺、脾经。,【,功效主治,】,1.,补气升阳,2.,益气固表,3.,益气利水,5.,益气活血,6.,托毒排脓,黄 芪,【,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经。,【,功效主治,】,1.,益气补中,2.,益气补肺,3.,益气生津,4.,益气生血,党 参,【,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主治,】,1.,益气健脾,2.,燥湿利水,3.,固表止汗,4.,益气安胎,白 术,【,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主治,】,1.,益气补中,2.,祛痰止咳,3.,清热解毒,4.,缓急止痛,5.,调和诸药,甘 草,【,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功效主治,】,1.,补血调经,2.,滋阴填髓,熟 地 黄,【,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效主治,】,1.,补血调经,2.,活血止痛,3.,润肠通便,当 归,【,性味归经,】,苦、酸、甘,微寒。归肝、脾经,【,功效主治,】,1.,补血调经,2.,平肝止痛,3.,敛阴止汗,白 芍,【,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功效主治,】,1.,养阴清肺,2.,益胃生津,沙 参,【,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效主治,】,1.,养阴润肺,2.,益胃生津,3.,清心除烦,4.,润肠通便,麦 冬,【,性味归经,】,甘,平。归肝、肾、肺经。,【,功效主治,】,1.,益精补肾,2.,养肝明目,3.,润肺止咳,枸 杞 子,【,性味归经,】,甘、咸,温。归肾、肝经,【,功效主治,】,1.,补肾壮阳,2.,强筋健骨,3.,固冲止带,4.,托毒起陷,梅花鹿茸片 马鹿茸,鹿 茸,【,性味归经,】,甘,温。归肺、肾经。,【,功效主治,】,1.,补肾壮阳,2.,补肺止嗽,冬 虫 夏 草,【,性味归经,】,甘,温。归肝、肾经,【,功效主治,】,1.,补肾助阳,2.,强筋健骨,3.,补肾安胎,杜 仲,【,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肝、肾经。,【,功效主治,】,温肾壮阳,强筋健骨,祛风除湿,淫羊藿 箭叶淫羊藿,淫 羊 藿,十三、固 涩 药,概 念,指具有收敛固涩功效,以敛耗散、固滑脱为主要作用,治疗多汗、遗泄滑脱、崩漏带下的药物,分收敛止汗、涩肠止泻、涩精缩尿及固崩止带四类,五 味 子,【,性味归经,】,酸、甘,温。归肺、心、肾经。,【,功效主治,】,收敛固涩,生津止渴,宁心安神,【,性味归经,】,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功效主治,】,涩肠止泻,敛肺止咳,生津止渴,安蛔止痛,乌 梅,【,性味归经,】,酸、涩,微温。归肝、肾经,【,功效主治,】,收敛固涩,补益肝肾,山 茱 萸,十四、平 肝 息 风 药,概 念,指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功效,以平肝阳、息肝风、止抽搐为主要作用,治疗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的药物,主要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头晕目眩及肝风内动所致痉挛抽搐等病证,天 麻,【,性味归经,】,甘,平。归肝经,【,功效主治,】,平肝息风,祛风通络,【,性味归经,】,甘,凉。归肝、心包经。,【,功效主治,】,息风止痉,清热平肝,钩 藤,【,性味归经,】,辛,平。有毒。归肝经。,【,功效主治,】,息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全 蝎,十五、安神药,概 念,指具有安神定志功效,以镇惊、养心为主要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的药物,分重镇安神及养心安神两类,分别适用于心神受扰及心神失养所致的惊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病证,酸 枣 仁,【,性味归经,】,甘、酸,平。归心、肝、胆经,【,功效主治,】,养心安神,敛汗生津,【,性味归经,】,苦、辛,微温。归心、肾、肺经,【,功效主治,】,宁心安神,化痰止咳,袪痰开窍,消痈散肿,远 志,十六、开 窍 药,概 念,指具有开窍醒神功效,以通关开窍、醒脑复神为主要作用,治疗闭证神昏的药物,主要适用于热陷心包所致神昏谵语,痰蒙心窍所致神昏癫痫以及中风、中暑所致窍闭神昏等病证,麝 香,【,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脾经。,【,功效主治,】,开窍醒神,活血消肿,通络止痛,十七、驱 虫 药,概 念,指具有杀虫功效,以杀灭或麻痹虫体为主要作用,治疗人体寄生虫病的药物,使 君 子,【,性味归经,】,甘,温。有毒。归脾、胃经,【,功效主治,】,驱虫杀虫,健脾消积,十八、外 用 药,概 念,凡以在体表使用为主要给药途径的药物,主要适用于疥癣、湿疹、痈疽疔毒、麻风、梅毒、毒蛇咬伤等病证,血 竭,【,性味归经,】,甘、咸,平。归心、肝经,【,功效主治,】,活血止痛,生肌敛疮,收敛止血,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